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李严?

在刘备临终前,白帝托孤,他把自己的儿子刘阿斗,托付给了诸葛亮,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将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得从李严的出身说起。李严,这个人一开始是在刘表手下,后来来到了四川,投靠了刘璋,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刘璋极为倚重的人物。

这个人也非常有才,在投靠了刘备之后,他是五大重臣,参与了四川地区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了对益州的控制。同时,此人在军事上也非常有一套,曾经一度担任刘备集团的救火队长,到处扑灭,由当地人发起的反叛。

但是光凭这一些就能够成为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托孤大臣吗?很显然,这是不够,他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高的地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身后的政治势力。

在刘备一派进入四川之前,四川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以益州牧刘璋为首,法正,李严等人组成了东州集团。在政治上和益州本土派争权夺利,而刘备领导的荆州集团进入四川地区并且成功夺取了东州集团所控制的政权,和东州集团一样,他们也是一个外来集团,同样面临本土派的反扑。

刘备新来乍到,为了对抗本土派的疯狂反击,他不得不借重李严为首的东州派人士,对他们进行拉拢。事实证明,刘备是对的,李严多次挫败当地的反叛势力。

但是如果说刘备有多信任李严这个人,我看未必,刘备对他利用多过信任,在两个托孤大臣之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诸葛亮的地位明显高于李严,这两个人之间不存在互相牵制,是诸葛亮领导李严。

最主要李严这个人有不良的记录,他背叛自己的主子,刘璋投靠刘备,这一点让刘备心中始终有个疙瘩,既然这个人可以背叛一次,那么到了危急关头,他会不会背叛第二次呢?

所以刘备做了这样的安排,看上去这个李严掌握了兵权,可是他上头有忠心耿耿的诸葛亮管着,让他掌握着实力强劲的禁军,想来李严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那么为什么刘备要把兵权交给了李严呢?

首先,由于刘备打了一场大败仗,动摇了他在四川的统治根基,这使得四川中一些人蠢蠢欲动。这时候就需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东州势力就是需要极力拉拢的,有了这些人的加入,那么本土派就算发动反叛,也掀不起什么浪花。

第二,刘备看人很准,他认为诸葛亮这个人内政才华天下无双,但是论起打仗来比较刻板,在战场上缺少变化。所以在几场决定蜀汉帝国命运的战争中,刘备都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汉中之战时是法政做的军师,而夷陵大战时,诸葛亮被留在了成都。

而李严作为当时的重要将领,他的军事才能有目共睹,曾经以5000人镇压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解除了刘备东进道路上的后顾之忧,得到了刘备的赏识。

所以刘备在临终时的设想就是以诸葛亮主政,增强国力,而以李严为枪直捣曹魏帝国腹地,从而使得汉朝复兴。

所以刘备把兵权给了李严,没有给诸葛亮。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李严?

因为刘备担心把兵权交给诸葛亮的话,诸葛亮会权力过于庞大了,到时候自己的儿子会吃亏,而且李严也是很有才能的。把军权交给李严也还有其他的意图。

刘备死的时候就跟诸葛亮说过,如果我的儿子不行的话,你就自己做皇帝,但是诸葛亮说这样的话,到底是不是真心实意的谁也不知道。有人说刘备在托孤的时候,仔细的衡量了诸葛亮的权力,然后把军权交给了李严,因为刘备是真的担心,要是把兵权交给诸葛亮的话,诸葛亮真的会取代他的儿子。

但是李严就和诸葛亮不一样,他以前在刘表的手下干活,后来投奔了刘璋,虽然说换了主子,但是刘璋还是非常的器重李严,甚至还任命他为护军。后来李严又投降,再次认了刘备为主,和刘备一起平定了成都。嗯,可以说李严也是构建蜀汉法律体系基础的重臣之一。李严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很强大的才能,在内政方面也是很有才华的。

刘备之所以托孤给李严,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的,一是为了拉拢东洲集团的人心,二是要靠李严这些人解决掉东洲内患。因为刘备是作为第三方进入的益州,这是刘江的东洲集团出现分化,有的人很不服他,有的人服他,而李严和法正等人就是服他的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刘备是对的,李严的确阻止了很多的反叛势力。

而且刘备去世后,李严真正能够接管的也只是刘备在永安的军队。这些部队还都是诸葛亮提拔上来的,所以实际上李严也根本就没有接管刘家军的军马大权,以至于到了最后诸葛亮直接就把政事和军事一把抓了。事实也证明诸葛亮是一个绝对的忠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