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朝鲜作为我国东北方向的邻国,他们受中原文化影响非常深,至今在朝鲜和韩国,依然能够找到非常浓厚的中国元素。
在大明朝国力强盛时,只要大明天子想,朝鲜王国分分钟就会纳入我国的版图,可是终明朝一世,始终没有对朝鲜进行占领和统治,这是为什么呢?
在朝鲜土地上的政权有一个特点,特别的扛揍在朝鲜和我国东北曾经出现一个割据政权叫做高句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曾经抵挡住了巅峰的隋军,挡住了唐太宗时期的唐军。当然,这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内的。
隋军第一次征讨是在隋文帝时期,由于天气原因,使得隋朝军队出现了大面积的伤病,所以隋军无功而返。
隋炀帝杨广时期,第一次打高句丽,隋军以泰山压顶之势,进攻辽东。由于隋炀帝的瞎指挥,在他的窒息微操之下,搞出了只要敌人投降就停止进攻的命令,结果被狡猾的高句丽人钻了空子,最终征讨失败。
第二次讨伐眼看就要成功,可是没想到后院起火,杨玄感发动叛乱,隋炀帝只能虎头蛇尾,匆匆结束这边的战事,立即率军掉头平叛。第三次讨伐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战果,高句丽表面上臣服大隋朝。
只是三次讨伐高句丽耗干了隋朝的国力,最后曾经强大到没有朋友的隋王朝就此落幕。隋文帝杨广的表侄子,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晚年也曾经带大军讨伐高句丽,强大的唐军打的高句丽丢盔弃甲。
最后,由于一位将军的失职,导致在暗室城下唐军受挫,最后攻败垂成。直到唐高宗时期,方才利用内乱将高句丽纳入大唐朝的管理之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高句丽和现在的韩国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现在很多韩国人以高句丽作为韩国的祖先,这纯粹是乱认祖先。从血缘上讲,动物园的黑猩猩的亲缘可能都比高句丽人对现在韩国人更近一些。
蒙古人横扫天下的年代里,他们的军队在朝鲜半岛也并不顺利,最后蒙古统治者只是让朝鲜表示臣服,就没有再次进一步动作了。
朱元璋考虑到古人攻打朝鲜半岛的惨痛经历,他在心里仔细一合计,与其耗费大量的国力劳师远征,不如将他纳入朝贡体系,来的实惠,所以明朝就没有对朝鲜用兵。
另外一点就是朝鲜人特别会来事当元朝灭亡的时候,朝鲜统治者曾经想派兵讨伐明朝,这种自杀式攻击让领兵的将领非常不满。这位带兵的李将军觉得自己打明朝不行,回家造反倒是可以,于是毫不犹豫地来了一个后队变前队,打回老家去,顺利地推翻了高丽王朝,建立了朝鲜李朝。
为了抱住朱元璋的大腿,不仅和大明朝明确了藩属的地位,还特别聪明的让朱元璋为新生的政权取名,朱元璋大皇帝赐名朝鲜。
这可让朱元璋心里非常的爽,这种恭顺的态度就对了。所以朱元璋不久之后就认定朝鲜国为大明朝的不征之国,作为大明帝国的国策,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大明朝在他的历史中从来没有对朝鲜用过兵,甚至在朝鲜遭遇到日本入侵的时候,大明朝要兵给兵要钱给钱,自带干粮,大败日寇,把日本鬼子赶下海,捍卫了对朝鲜国的宗主权。
正是因为大明朝的仗义,朝鲜人对大明朝念念不忘,甚至在明朝灭亡后,他们还曾经组织过军队,要帮助明朝,这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吧!
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明朝的强大是朱元璋和朱棣在位时,那个时代的明朝正处于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中,因此明朝才能北遏蒙元余部,南慑周边四夷。
然而一个王朝即便是再强大,也不可能无限扩张领土。这是因为凡是能够被纳入统治范围之内的土地,都是在历史上与其发生过密切联系,或是具备某种向心力的、易于被伛服的部族——比如清朝佂服蒙古、青藏高原之类。
而明朝却并不具备这个能力,即便是当初统治过的缅甸和越南的部份领土,也很快便因各种原因置守了——而越南的部份领土,可是在五代十国乱世时,才从中华疆域內分裂出去的。可即使是这样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方,明朝不也没能重新收复吗?
再说朝鲜,自箕子入朝建国后,这片土地便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影响。而且在其后的汉朝时,也曾在那里设立过乐浪郡等四郡,建立过直接统治,但是后来却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从那里退出。为什么会这样呢?还不是因为当地情况复杂,各种势力交错纵横,导致反弹力过于强大,所以中原王朝觉得得不偿失吗?
在明朝以前,元朝也曾经试图佂服朝鲜,可是尽管元军能够威震四野,但却在这里屡屡硑壁。于是强大的元朝也不能不与当地统治者达成妥协——只要朝鲜承认元朝是他的宗主国,元朝就不再试图佂服并直接统治朝鲜。
因此到了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深知前朝试图佂服朝鲜多次失败的原因之所在,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才会将其列为不佂之国,只要求他们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即可!如此一来明朝自可不动刀兵、不耗师不糜饷,就能获得朝鲜的归附和纳贡称臣,且可将其作为东北之藩屏。古语称:不动刀兵而使对手全国归附为用兵之最高境界,又说:上兵伐交,其次伐谋,其下攻城。而攻城者,乃不得已耳!
综上所述:明朝在其强盛时,之所以没有佂服并直接统治朝鲜,不是不能,而是因为不值得。更有朝鲜倾心归附明朝,而使明朝没有对其用兵的理由。因此明朝不没有对其用兵,反而扮演起了保护者的角色,也因此才有万历朝的抗倭援朝之战!
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明朝与朝鲜是山水相连的邻邦,明朝国力强盛,但是,对待弱小的邻国朝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实施占领和统治,具有大国风度。明朝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呢?小牛在此就与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一、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将高丽(朝鲜)列入15个不征之国中,因为它是一盏不省油的灯。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回顾了汉朝以来中央王朝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史,认为半岛地方政权总是祸端。但是,朱元璋不想因此而征伐占领并统治那里。因为朱元璋知道,历史上半岛统治者或者寇扰中原边境,或者勾结四夷对抗中原王朝,或者弑君自乱,不可收拾,因此招致隋唐辽元等各朝多达21次的征讨,结果并不太好。朱元璋对高丽(后来称朝鲜)总的感受是失望的,对与其关系的前途也不抱什么积极的想法。这也难怪,明朝立国后就采取了内敛的姿态,不想再像过往的隋唐辽元的君王那样,外向开拓。前朝之人劳师远征的后果是,与朝鲜一起两败俱伤,没有胜家。 历史的经验教训提醒了朱元璋,最好的周边政策就是闭关锁国。我不去你那里,你也不要来我这里。为保证自己所定基本国策不变,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嘱咐子孙后代的帝王,把朝鲜等15国列为不征之国,并纳入朝贡体系,与它们和谐相处。以往教训够多的了,它们都不是好惹的。后世的明朝帝王一旦招惹它们,就有可能重蹈隋炀帝唐太宗在半岛战败的覆辙,陷入战争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最终甚至可能导致大明王朝的覆灭。此后二百多年里,明朝各代帝王都遵循祖训,不占领不统治朝鲜,也保证了朝鲜独立的地位。
二、朝鲜土地贫瘠,经济价值有限,无法大规模移民。
中国各朝代都是以农业立国,古人喜好用“息壤”和“乐土”来形容农耕民族的乐园。那里地势平坦,农田广阔,土壤肥沃,有灌溉之利。但是,古代的朝鲜半岛显然不是这样的,半岛的土地甚至不能养活自己的老百姓,因为它缺乏大面积的高效农业区。古代中国主要有黄河、长江和珠江等流域几大农业区,那里为天下生产大量的粮食。汉朝时向西扩展,建立西域都护府,也是看中那里可以屯垦种粮的优势。而朝鲜半岛缺乏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境内超过75%的土地是山地或丘陵,山高石多,山势连绵。纵贯南北的山脉将土地切割成碎片,不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朝鲜半岛的耕地多是在山坡上,其中坡度大于16°的占比竟达40%,而中国则只有28%。坡地上的农田极易遭受夏季集中泛滥的雨水冲击,水土流失严重。半岛土壤以褐土为主,不适宜种植稻谷粟米等粮食作物。在没有玉米和马铃薯的年代,这些土地根本没有什么作物适合种植。这里的耕地在中原人看来,就是鸡肋,不能带来可观的收益。半岛区域虽然是暖温带湿润性气候,但冬季山地奇寒,夏季山洪爆发,农业潜力很小,土地承载能力很低。对此,中国人有共识,那里没有农业开发的价值,因此也没有必要迁民朝鲜。
三、朝鲜偏在一隅,地缘政治价值不大,攻守成本却很高。朝鲜半岛是东亚大陆探入黄海与日本海之间的一座半岛,用今天的眼光看,那里扼守着东北亚的咽喉,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百多年来东西方大国在这里多次博弈。可是,在古代它却是东亚大陆的末梢神经,因为对明朝而言,它战略价值不高。明朝没有向太平洋方向东扩的意图,加之日本也被列入不征之国之中,朝鲜的战略地位也因此降低。明朝虽然有过数次大规模航海行动,但不是为了探索、为了发现、为了海外领土,只是为了宣示天朝神威。一旦使命完成,明朝便恢复闭关锁国政策,于是就视日本朝鲜为自己东方的天际线了,根本没有在半岛建立桥头堡进击或防御的念头。再者,若是想占领统治朝鲜,攻守难度极大。汉武帝攻打朝鲜,吃亏不少;隋炀帝讨伐高句丽而战败,其后果是身死国灭;唐高宗海陆并进,南北夹击,才将百济讨灭。历代王朝在朝鲜半岛用兵,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旷日持久,后勤补给成了大问题。半岛上居民都衣食无着,中原军队又怎可能因粮于敌呢?即便占领了半岛,也很难派重兵长时间把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明朝也不想重蹈历史覆辙。
四、中国人历来视朝鲜半岛为箕子故土,对朝鲜人有亲切感,有怜惜关爱之心。与其他14个不征之国相比,中国人历来对朝鲜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箕子朝鲜率领殷商遗民“东之朝鲜”,建立“君子之国”,即被中国人视为奇迹。从此后,朝鲜与中原王朝也就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中国人对朝鲜半岛也就多了份亲切感。后来,这里又有了中原人建立的卫氏朝鲜,依然保持与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新罗和后来的高丽统一半岛,更是与唐宋元建立起全方位的关系。各个时代的半岛政权都热衷于学习吸收内地文明成果,传播中原文化,朝鲜也获得了“小华夏”“小中华”的美誉。与日本、真腊国、爪哇国等不征之国和蒙古等国相比,中国人对朝鲜是另眼相看的,不忍诉诸武力的。这样一种文化心理,决定了明朝的帝王没有坚定的决心攻打占领并统治朝鲜。
。
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在某种程度上,对皇帝和朝中大臣来说,朝鲜比明朝的地方行省还要“孝敬”!
从实力来说,明朝灭掉朝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明朝皇帝和朝中大臣来说,朝鲜作为“附属国”可比“加入”明朝行省要好多了。
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朝廷,特别讲究君臣之礼。地方和朝廷之间肯定要“有礼有节”,地方不能随便的孝敬朝廷官员和皇帝。超规格的贿赂会给双方带来人生污点。
而附属国就不一样了,收他们点钱财、马匹、珍宝,都是情理之中,不会被明朝国内人批评。尤其是,朝鲜等附属国还会定期进贡美女!!!这可是皇帝们都很喜欢的。而明朝下辖的各省官员可不敢给皇帝送美女,会被同僚和后世骂死的。好色,可不是好名声。
但是,明朝的皇帝基本上都收到过朝鲜进贡的美女,而且,皇帝对美女也有点评。例如朱棣,对朝鲜送来的美女不满意,说“都不甚好”。意思很明确,下次送点漂亮的。对于进贡来的美女,大家都很宽容。而且,时人还认为这是“我朝”繁盛强大的表现。
朱棣的贤妃权氏,就是朝鲜人。当时,为了给朱棣选美女,朝鲜让所有13-25岁的女子都要参加甄选。经过两次筛选,才选出让主管此事的明朝官员和朱棣满意的美女。
总之,正是因为好处多,所以,明朝没有直接统治朝鲜。
清朝时,朝鲜给多尔衮选美女的时候,还闹过笑话。当时,朝鲜选了一位美女,自以为绝世佳人。结果,可能由于审美不同。多尔衮见了以后,非常生气:“公主丑,侍女陋,汝国并无半分诚意!”
(文|勇战王聊历史)
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朝鲜半岛的政权,真正算独立自主的国家只有高句丽时代,其最辉煌的时候,可同中原王朝分庭抗礼。此后,朝鲜半岛历朝历代都属于藩属国。大唐灭掉高句丽之后,王建实现“三韩一统”建立高丽王朝。虽然高丽王朝存活475年,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初,但是高丽王朝始终向大陆国家称臣,换言之,历朝历代的传统就是如此,大明朝也不会改变规律,因改革需要付出代价,毕竟朝鲜半岛居民还需要有人管理。这种体制历朝历代都适用,不仅是朝鲜半岛如此,针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如此,只是南方动不动就闹事,所以必须收复。
朝鲜半岛在古代属于贫困国家(中国才是高度发达国家),朝鲜半岛北面以山地为主,南面以丘陵为主,土地贫瘠,资源更贫瘠,仰慕顺从大陆文明,属于人畜无害群体,换言之,既没有值得抢得东西,又没有夺得理由,更没有治的必要,所以历朝历代都任其自由发展。中国历朝历代对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都是以“不来惹事”就好的原则处理,只要顺从中央,管理好自己家的事,不要来抢劫或乞讨,中原王朝就烧高香了。朱元璋本人对此也有过总结,并且告诫子孙不要随便对外发动战争。
明朝这么强大为什么不统治朝鲜?
谢谢,古代中国版图经过历朝历代发生了多次的变化,元朝时期的面积是最大的,横跨了亚欧两大陆,甚至超过了苏联时期的面积。
但是中国版图经过很多次的变化,然而始终有一个国家从来都没有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这个国家就是朝鲜,在古代朝鲜一直都是中国的附属国。以当时中国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把朝鲜纳画在中国的版图上的,特别是在元朝的时候,元朝的骑兵到达欧洲之后,甚至让欧洲人都赶到害怕。但是为什么一直以来朝鲜都没有出现在古中国的版图上呢,而且朝鲜离中国非常近,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的王朝都没有将朝鲜收为己有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原因一:朝鲜这个国家非常穷,就算把他打下来,对中国也没有什么好处。而且朝鲜的领地多属于山地,非常贫瘠,自然灾害频发,庄稼每年都欠收,百姓常年处于饥寒交迫中,遇到灾害时,国家还得从自己的粮库中拿钱来救济他们,所以更别说什么税收提高国库粮存了,这样的一个国家对中国根本没有什么利益可言。原因二:朝鲜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如果想要占领朝鲜必须要经过千山万水才,非常不易攻取,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占领朝鲜而得不到更多的利益,得不偿失,这样的成本太高了,原因三: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附属国,每年都会向中国纳贡,朝鲜从来都是服从中原的统治。朝鲜不管谁是统治者,对古中国从来不会有二心,它是绝对服从古中国的统治,并且朝鲜曾经把明朝当作了父母国,所以古中国从来没有攻打过朝鲜。日本曾经在明朝时期想要占领朝鲜,但是后来明朝派兵把日本赶了出去才救了朝鲜,所以朝鲜一直以来都是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