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其实在三国时期,刘备根本就没有册封所谓的五虎上将。所以在民间有五虎上将的说法,纯粹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牵强附会,将三国志作者陈寿写的关张马黄赵这五位将军的合传,敷衍展开杜撰出了所谓的五虎上将的称呼。
并且对五虎将的座次重新进行划分,将排名最末的赵云,硬是往前提的两位,仅次于关公和张飞成为了五虎将第三名,其实这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的。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赵云追随刘备远比马超和黄忠要早,为什么在,三国志中,他却有比这两名大将排名靠后呢?
原因很简单,另外四位将军都做过四方将军这样的职务,而赵云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在公元219年,刘备终于夺取了汉中,坐稳了汉中王的位子。在他的麾下,武将集团是这样的情况,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此时的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军衔远远不如这四位大将。
要知道当时连一介书生的简雍都有一个杂号将军的称呼,甚至连刘备的小舅子糜竺都有安汉将军的军号,赵云的这个将军军号只不过听上去更加威武霸气一些而已。从这一点上,赵云敬陪末座,也完全可以理解。
还有一点就是赵云的功劳比较少,赵云常年担当刘备的保安队队长,很少有独立领兵的经验,这就使得他的战功远远不如关张二人,甚至比不上后期投靠的马超与黄忠。
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前,可算是一路诸侯,尤其是马超结好羌人,在陇西,凉州地区,拥有极高的声望,被羌族人奉为神威天将军。在对抗曹操的战斗中,曾经杀的曹操夺舟避箭于渭水,狠狠地羞辱了曹操。
一时间他的声量天下无双,在马超的鼎盛时期,他的实力与名望远远超过刘备。当他投靠刘备之后,他进军围攻成都,成都之主刘璋见马超来战,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溃,终于成都城头竖起白旗投降刘备。这可谓为刘备入主益州立下了头等大功。
随后在汉中争夺战中,马超也利用自己在羌族人中的影响力,策反了当地的羌族人,极大地牵制住了曹操的势力,从侧翼支援了刘备,为汉中争夺战的最终获胜打下了基础。所以凭借这两项大功劳,马超排名在关张之后,完全没有异议。
后来在对刘备的劝进表中,马超更是成为领衔第一人,是文武百官之首,而此时的诸葛亮仅仅排名第五,足可见马超在蜀汉帝国中地位之高。所以以马超在当时的地位,在五虎将排名中排第三,没有任何毛病。
至于黄忠,他从荆州投靠刘备之后,一路上也是为刘备集团立下汗马功劳。在益州争夺战中,他就是刘备军中的主力,打了不少硬仗。
在决定蜀汉帝国命运的汉中之战中,黄忠作为主将,更是亲手斩杀了曹操的汉中大军主帅夏侯渊,奠定了刘备夺取汉中的基础。有如此之大的功劳,黄忠自然也能够跻身五虎将之列,并且能够力压赵云。
虽然赵云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他的功劳比起马超与黄忠来,还是相形见拙的,所以赵云只能屈居老五,这个排名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可信的。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1.与出身有关。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本郡自愿从军者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后认识了汉室皇亲刘备,尽管二人有相见恨晚之意,但,这个时候,赵云与刘备只能算是战友,因为,一同侍候主公公孙瓒。赵云当时还不能算刘备的麾下。而且,不久之后,赵云因为自己的兄长去世又离开了公孙瓒,在大约七年后,于邺城与刘备相见,这 个时候他才开始追随刘备。
我们现在说英雄莫问出处是正理,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人家讲研出身,如十八路诸侯聚义讨伐董卓,大家公推袁绍为首领,并非袁绍有好强的武功,实为他“四世三公‘’的家庭出身。
2.与工作性质有关。
按三国演义说事,赵云个人武力没得说,但是他工作是警卫性质,近身戍卫的职级当然不能高过统兵大员。能名列五虎上将,在长板坡自是英勇无敌,但杀个七进七出也是为完成任务罢了。3.资历的原因。
关羽当年,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便奏请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在跟随刘备以后,个人一直屡立战功,能独当一面。以皇帝封的侯来中山王麾下为将,并没有高抬他。
张飞在桃园三结义时就颇有资财,而且自己招募乡勇,主动提出与刘备一起打天下。放了土豪不做,倾家荡产来成就刘备的事业,别的不说,单是为刘备起事打物质基础,给个上将,理所当然。
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才开始封将,这个时候,关羽、张飞跟随刘备已经35年了,这二人位排在第一,第二无可厚非。
马超是在刘璋投降之后,归顺刘备的。尽管归蜀时间短,到封将时只有4年。但马超的英名,出身在。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是西凉刺史马腾之子,马腾呢?在《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章节中,是第十三路诸侯。而且汉帝还亲封马超为都亭侯,其出身之高贵,五虎将中无人能出其右,加上他高超的武艺,这个排名没有拔高他。
黄忠是刘备打长沙的时候归顺的,而且刘备入川时,黄忠立了大功。也是他运气好,刘备赐爵的时候,他老当益壮,刚刚在定军山斩了魏军主帅夏侯渊,武艺与关公能相提并论。年龄又最大,当时已跟随了刘备10年,这个排名也算公正了。
赵云是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秘密投奔的,当时 跟随刘备19年!尽管参加战役多,立功多!与上面四位相比,资历尚浅。4.赵云是罗贯中极力渲染的人物,后面的表现更佳。但,不是封将的时候。
赵云跟随刘备前、后达将近三十年之久,在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中表现不俗!而且自己独立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战果辉煌。往往,我们愿意视其为武将!
但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的身份任过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的身份镇守过公安,还以翊军将军的身份程控过江州。是文武双全的将领!
他的闪光点在于政治品格:赵云在平定益州时援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这是其它四将不可能有的言行!又在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以讨伐公贼为主!我们认为罗贯中笔下的赵云是大臣局量的儒将,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你可以在看一遍《三国演义》,何处写赵云为五虎上将最后?关张乃刘备结拜兄弟,而刘备称子龙为四弟。关张赵马黄各有其说法。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这个问题里的三个概念其实来自不同的地方,明显是把《三国演义》、《三国志》和民间传说搞混了,不是一个位面的东西怎么比较。
赵云武艺排名第二是源自《三国二十四名将》这首民间流传的打油诗。
《三国二十四名将》是一首串联三国时期武将的打油诗,其中吕布排第一,第二则有赵云和马超两个不同的版本。《三国二十四名将》源自哪里不可考证,不过肯定并非《三国演义》里武将武艺的排名。
随便举个例子,《三国二十四名将》中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张绣,但是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属于典型的酱油人物,并没有什么表现。倒是在《三国评话》中,张绣是赵云的师兄,有北地枪王的美名,武艺出众。所以很明显《三国二十四名将》是综合了各种三国民间传说而成,并非基于《三国演义》。
而且《三国二十四名将》这个排名一定程度上还考虑了押韵和顺口的因素,并非完全是武艺。
五虎上将出自《三国演义》,赵云在其中排名第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分封群臣。其中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因为武艺出众,战功卓著,因此被封为五虎大将。在这里赵云排名第三,仅次于关张,不存在赵云在五虎上将中排名最后的说法。
此外从和张飞战平的马超排名第四看,这个排名并非单纯武艺排名,而是综合考虑了五人的名气、资历、武艺等多方面因素而成,所以这个排名并非五人的武艺排名。
而赵云排名在关羽等人之末则是《三国志》中的排名。
陈寿在《三国志· 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中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人并列成传,在这里赵云排名最末。而这个排名是根据官位而来,在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和后将军,赵云是翊军将军。
在这里很明显是一个基于官职为主的排名,关羽等四人的官职要高于赵云,所以虽然五人并列成传,但是赵云排在了最末。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排名不仅来源不同,其排名依据也截然不同,所以没法放在一起讨论。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指的蜀国的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一、我们看看这几个武将的情况
1、关羽河东郡解县人,有名关云长,历史最有名的武将,和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而传为天下佳话。因其勇武忠义被后人称为武圣人,为武林江湖人士所推崇供奉,也被商人所敬重称为武财神。
2、张飞、张翼德幽州涿郡人,桃园三结义的另外一名主角,变卖家财,倾其所有助刘备起兵涿郡。和关羽两人陪着刘备转战南北,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3、黄忠、黄汉升南阳人,前半生在守成之主刘表手下碌碌无为,不为重用,只是长沙守将,中年投奔刘备后得以重用,有勇有谋,是刘备麾下仅次于关羽,难得的领兵帅才。
4、马超马孟起,诸侯扶风郡茂陵马腾之子,从小骁勇善战,威震西凉,羌人闻之而避。后曹操灭马腾一族,马超孤身投奔刘备,一生受忌,郁郁而终。
5、常山真定赵云、赵子龙,是自古女子心仪的对象,银枪白马,相貌出众,忠勇无比。刚开始投在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就是赵云的缩影,可惜不能得到重用,后来遇到刘备,投入刘备麾下,开始了自己声名显赫的一生。可惜赵云在刘备麾下,由于城池少,军队数量不多,牧守一方也一直是关羽和张飞在把持。赵云自己也一直没有得到外放的机会和独立带兵的机会。基本上就是超级保镖护佑刘备和家人以及一干文臣的安全。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清楚,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在刘备的阵容中就不可动摇,位居一二毫无争议。我个人认为排在第三的应该是黄忠,虽然黄忠比赵云晚加入阵容,但是蜀汉的大规模的战役多有黄忠参与,而且都是一军之帅,其能力和重要性以及贡献度都要强于赵云。
另外马超作为诸侯之子,虽然武力值很高,骁勇善战,但是因为降将身份,且原本有称霸之心,所以在蜀汉阵型,备受猜忌,始终不得重用,最后郁郁而终。但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安马超之心,也就在五虎上将这个虚名排序里放在了赵云前面。
赵云在整个演义里都是以战将的身份出现,更多的从事刘备的贴身近卫工作,大规模的作战赵云没有单独领兵出战。本来可以排在马超前边,但是刚讲了为了政治需要,赵云位于马超之后,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刘备的亲近程度、武力值、领兵能力、综合地位、政治需要,五虎上将的顺序是: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
赵云在《三国演义》武值排第二,为何在五虎上将位列最后?
五虎上将在刘备治下的蜀国,并不是纯粹按武功值排名的,还有资历,出身、等因素,而刘备手下五虎将排名序是: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马孟起、黄汉升。即关张赵马黄,没听说把赵云排在最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