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不能改写。
太平洋海战交战的双方,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就像梅威瑟和泰森对战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梅威瑟可能因为泰森的一时大意偷袭得手,打的泰森晕头转向。他也可以凭借自己灵活的身形躲过泰森的重拳,泰森可以被他击中很多次,但是梅威瑟的机会只有一次。
如果他一旦被泰森击中,他就再也爬不起来了,毕竟这两个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日军的情况就是如此,依靠美国人在打盹的时候偷袭珍珠港得手,但是等美国一旦缓过劲来,等待日本人的只能是失败,哪怕就是上帝本人来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都不能改变这个结局,别说一个区区的山本五十六。
美日两国之间的交战是国力上的比拼在经历了珍珠港事件之后,日本联合舰队用炸弹为美国人做了最好的战争动员。全国陷入了疯狂的战争状态,所有的工厂一时间都变成了兵工厂,拉链厂变成生产子弹的工厂,拖拉机厂改行生产坦克。
美国人在1943年就下水了53艘航空母舰,平均一个礼拜就要下水一艘,是日本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时期同样数据的三倍。所以日本在战争中越打越弱,而美国人则越会越壮,就像在拳击台上泰森的对手从梅威瑟变成了邹市明,这是一个更加瘦小的一个对手。
不仅如此,由于日本是个岛国,日本在物资上存在点短板。战争必须的钢铁,石油以及橡胶,日本国内几乎不出产,全靠在南洋诸岛上的掠夺。所以海上生命线一旦被切断,对于日本的战争潜力来说就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先天不足的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这不以人力为转移。
而山本五十六本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是一个保守派,所虽然他指挥了航母偷袭珍珠港这样的经典战例,但他的骨子里仍然是一个大炮巨舰主义者,他的作战思想决定了他对航母使用的局限性。他把航母作为舰队的前卫力量,而战列舰等主力舰排列在航母之后,作为决战力量,这种战术思想在二战中被证明是落后的。
而作为他的对手,美军则是充分认识到了航母在战役中的决定性作用,将战列舰,巡洋舰,潜艇等力量配属给航空母舰形成强大的航母特混编队,奠定了航母在海上作战中的核心作用。
在战术思想上的优劣决定了两支强大舰队在海战中表现的胜负,这使得在三本五十六的指挥下,日军接连遭受了中途岛以及瓜达尔卡纳尔两大战役的失败。日军在太平洋上的优势化为乌有,从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守,面对美军强大的优势,日军肯定是守不住的。无论是山本进行指挥,还是东乡平八郎进行指挥,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
虽然山本是日军中头脑比较清醒的一个,也是少有的战略级大师,对于日本来说,山本相当于一个良医,他能治好很多疑难杂症,但是绝对不能治好一个死人。而日本军国主义毫无疑问在偷袭了珍珠港之后,就已经被宣判死亡了。
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一个能打的将军,也是日本难得见过世面的将军,如果他在的话,应该不会同意后来的一些送死的操作,比如神风敢死队,拿种那头怼军舰的操作。但是他死不死跟日本输不输关系不大,就像一个1米4 的人跟2米的壮汉打架,那1米4的人功夫再高,也是打不过2米高的壮汉。日本的败局在1941年12月7日轰炸珍珠港那天就定了,但是吧,山本五十六没死的话,日本输得可能不那么惨。
(1)山本五十六是谁?
山本五十六是日本军神级别的人物,这哥们在日本、乃至于国际上都是一号了不起的人物,大家看看他的履历就知道了。山本五十六1916年毕业于日本的海军大学校,这间学校出来基本就是日本的人上人了,大家看看日本片《啊!海军》就知道了,日本海军过的日子简直是神仙日子,就连日本的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的砖头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后来日本送山本五十六到美国的知名大学哈佛大学去抓学习,一学就是四年,后来干脆让这哥们去当日本驻美武官,所以他对美国的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所以他后来一直不想跟美国人打,因为他知道实在打不过,不过他说了也不算就是了。这哥们回到日本老家之后就得到了不断的提拔,当过第一航空队的司令、海军航空本部的部长和海军次官,基本上是日本的高层,但他离最高层还有点小远。到最后他最让人熟知的岗位还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
(2)山本五十六有什么特点?
山本五十六这个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个是有远见,第二个是会打仗。先说第一个有远见,最主要还是因为日本跟美国比起来实在太差了,山本五十六在美国留学的时候被美国的富裕震惊到了,第一点就是美国的砂糖居然不要配给,底特律的烟囱跟日本的树一样多。所以日本高层一个个要“消灭米英鬼畜”的时候都没有看经济学,而山本五十六却可以看到,所以他比一般日本高层更具有视野。
再说第二个会打仗,他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的经典操作是轰炸珍珠港,这个操作起码是海军战争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杰作,堪称第一次航母舰载机大规模投入使用的典范。打得美军一时人心惶惶,毕竟那时候的美国佬横习惯了,只有他打别人,没有别人敢打他的。
所以山本五十六是个人才嘛?毫无疑问是的,甚至在美国那边也算人才,不过吧,这哥们没有左右战局的实力,就像有梅西的球队也不是每场比赛都赢,甚至不乏被大规模血洗的时候。
(3)日本一开始就败局已定
美国佬没想到的是日本人居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咬他的军火商。大家要知道一点,日本发动侵华的前期离不开美国人的大力支持,主要是卖了一堆货给日本,陶行知从美国走的就对他的美国朋友一顿吐槽。不过日本独占整个中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后来美国人也翻脸了,要开始制裁日本,简单的说不打算卖货给日本了,日本人这下难受了,就决定继续来一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这是二战前日本的经典操作。
当美国正式入场的时候,一切战术都是虚无的,因为美国的生产能力充分碾压了日本的生产能力,日本打沉的美国船远远没有美国新船生产的速度快,而日本的船沉了就很难再补充。经过半年,日本初期的优势就没了。过了一年,日本就开始难受了。过了2年,日本就开始准备本土玉碎了。这一场太平洋战争,双方实力实在差太多,根本不是一个山本五十六能够拯救回来的。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山本五十六虽然是日本海军中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但远谈不上可以凭一己之力更改战争走势,除了最初奇袭珍珠港取得大胜外,中途岛海战、瓜岛争夺战都是由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的,却都遭遇了严重的失败,这还是日本海军占据一定优势或者说至少双方在均势的条件下。再之后日本海军已经明显居于劣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劣势越来越大,山本五十六没有能力更改太平洋战争的结局,而且他也并非是一位天才的海军指挥官。
山本五十六虽然非常重视航空母舰搭载的海军航空兵的发展,组建了以航空母舰为主的机动部队,极大了提升了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而正是基于他的战术革新才取得了奇袭珍珠港的胜利,奠定了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初期的绝对优势。但是山本五十六并没有完全摈弃传统的以战列舰为主的舰队决战模式,即便航空母舰在珍珠港战役、珊瑚海海战中大放异彩后,山本五十六还是坚持着舰队决战的作战思想,将以航空母舰为主的机动部队作为前卫部队使用,而以战列舰为主的主力舰队则在后方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战。同一时期,美国海军则进行了彻底的革新,组建了以航空母舰、战列舰混合编组的特混舰队,战列舰完全处于辅助航空母舰作战的地位,为航母提供侦查以及防空等掩护作战。
中途岛海战可以视作一场体现山本五十六真正海战指挥能力的战役,这场由联合舰队司令部策划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可以说漏洞百出,这场进攻行动是由山本五十六一力促成的,而且是突然提出的,进而导致准备工作过于仓促,原计划的由水上飞机对珍珠港实施侦查的K作战由于无法为其提供海上加油而取消,故而无法确定美国航母是否出海迎战;由潜艇构筑的散开警戒线也由于到达时间太晚,等到展开时美国舰队已经越过了潜艇散开线,这都导致日本海军失去了最关键的美国航母的相关情报,导致日本机动部队做出了致命的错误决定。加上日本联合舰队错误的战术布置,使得联合舰队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遭遇了严重的失败,这让日本海军初期建立起来的海上优势彻底丧失,山本五十六在珍珠港的胜利被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所抵消。
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海军已经不再占据明显的优势了,而且鉴于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日本海军合理的战略应该是转入守势,通过舰队、设施完备的基地以及和陆军之间相互的配合来击败来袭的美国舰队。而瓜岛处于日本战线的最远端,附近的基地都是临时建立的,并不完备,在这里选择决战对于日本无疑是出于绝对的劣势的,而美国却可以充分利用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亚作为后勤基地,其结果就是日本的增援总是晚于也少于美国,山本五十六原意是想和美国在瓜岛展开航空决战,挫败美国的反攻,却没能料到转变为一场惨烈的航空消耗战,使得日本海军航空兵主力消耗殆尽,等到后来在其他有利的地域实施作战时,日本海军已经失去了实施决战的能力,故而也就一再失败。实质上在,在瓜岛战役结束后,山本五十六就已经将日本海军的家底败光了,他死后几任联合舰队司令都是在收拾他留下的烂摊子,根本没有山本五十六时期那种取得胜利的机会,所以日本海军成也山本五十六,败也山本五十六,太平洋战争的结局在1942年中途岛海战后已经注定了。
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说的好像山本五十六在死之前不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一样。
山本五十六在美日没有开战的情况下通过违反战争规则获得了偷袭珍珠港的胜利,胜利就可以封神了吗?
其次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元气大伤,而持有对美“早期决战论”的山本五十六接连发动的对美攻势,企图彻底消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势力。然而在正面作战上却接连失败,最终在中途岛、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惨败,导致日本海军元气大伤。
而山本五十六的死,也是因为接连的惨败导致日军士气低落,而被迫前往前线鼓励士气,给了美军以斩首行动的机会。
当然,当时的战争规则是不允许对敌方实现斩首行动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守规矩者最终会为不守规矩买单。
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原创#
日本与美国比国力
两国不可同日而语
山本五十六曾担任日本驻美大使馆武官
心知肚明
日本战胜不了美国
日本军部决定南下政策后
山本五十六只能照办
他梦想釆取突然袭击
彻底消灭美太平洋舰队
然后老美放软手段
与日本讲和
日本见好就收
若战争拖入长期化
日本恐有亡国之祸
山本五十六生性好赌
此时
一赌太平洋舰队完玩
二赌老美愿意讲和
于是令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殊港
将太平洋舰队的重装甲主力战舰打得体无完肤
然而珍珠港
重要油料库
重要的修船基地
最最重要的美航母
没有损失
太平洋舰队核心战力犹在
此后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
与山本五十六统领的联合舰队
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发生大海战
日军四艘主力航母葬身海底
太平洋上的海军优势
一下子倒向美军
接着数次海上遭遇战
日军连连不顺
山本五十六虽然首战告捷
但是战争走向与其原先的豪赌相背离
美国的战争潜力爆发
日军必然战败
山本五十六心知肚明
唯有一死替军国主义殉葬
别无出路
山本五十六视察部队的绝秘电报被美军破译
美军大批战机迎候他的机队
其座机被击落
掉入一荒岛
日军搜救队发现山本的座机
进入搜索
看见他军服整齐端坐而亡
足见他抱着必死之心
早早追寻鬼魂而去
故,山本回天无力
早些归天反而能为其挽回一点脸面
#凌远长著#
如果山本五十六不遇刺身亡,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有可能改写吗?
战争取决于强大的军事工业能力,既使山本五十六还活,也改变不了当时美国航母的下饺子啊!换言之,日本的工业实力不允许他能够和美国正面钢,进行一场全面战争!但是日本海军不会那么快就被打垮,应该能再拖一年半载。但不会更久的!因为当时美国海军是依托强大的工业实力航母被击沉或击坏可以迅速补充和抢修,而日本则没有这个实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