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长达百余年的乱世时期。传统史学观一直把宋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来看待,什么是大一统,就是在以汉族为中心 对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强大的民族整合,那么,严格意义上来说,宋朝算的上是一个大一统王朝吗?

宋朝不符合中国一统,其他地方完全听从中央政权

宋朝在建国之初便是继承了汉地十八省,本来宋太祖赵匡胤英明神武,虽然说做出了尊文抑武的政策,可是他自己确实武将出身,早就是一个能征善战之辈了。本来统一天下是有希望的,可是却因病去世,导致周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做大,一个个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

在北边有以辽国为首的契丹人建立起来的法律文字完善的国家,强盛时期甚至能够打败宋朝。而在西北也是被党项人控制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本来就是中原故土,可是却被党项人夺取后在哪里建立起了西夏国,后来在李元昊的主持下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西南更是有大理,南边更是有安南,宋朝周围少数民族政权林立,大部分都不服从中央号令,有的甚至还要反过来压迫中央,单从这一点来看,宋朝就算不得一个大一统国家。

四夷不朝,不朝贡,不称藩

宋朝如果想完成天下一统的愿望,其实是可以降低标准的,不一定要用武力占据那些少数民族地区。其实只要迫使他们称臣,归附中原王朝,然后纳入宋朝的朝贡体系,也就算是完成了大一统王朝的基本目标。

可是真正的历史是不能看的,建国之后的宋朝一直被北方强邻辽国吊打,还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连相持对立都做不到,更不用说让辽国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臣服了,当时真正臣服宋朝的可能也就是高丽了吧。

文化归一,文字同风

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标准就是儒家思想里面提倡的在中国四方以中原文化为主,四方蛮夷要学习中原王朝的文化,全部都采用中国地区的汉字作为书写文字。

可当时的情况却是,宋朝虽然以文建国,从上到下把文人士大夫,儒家学长重视的不行。而宋朝文化确实也是极度繁荣,可那仅仅只是限于宋朝内部,宋朝对于外界的文化输出基本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这种文化上的单一才使得后来其他少数民族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和制定了自己国家的法律,这种情况在以往的大一统王朝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宋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一个大一统王朝。

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朝的领土太小,和之前的唐朝以及之后的元朝相比,宋朝只剩下很小一块地盘, 所以就对为何历史上还把还宋朝定性为统一朝代而产生了质疑。甚至从清代中期开始就有人主张将宋朝被定性为“伪政权”,而已契丹辽国和女真金国代替宋朝的正统地位——“唐宋元明清”的朝代排序就被改成“唐辽金元清”的顺序。顺便说一句,这种荒谬绝伦的历史观不是清廷或北方满蒙学者的观点,而是以凌廷堪、焦循、黄文旸等江南汉族文人为主的“乾嘉朴学扬州派”的一种“逆向正统观”。

这种观点的荒谬之处在于对中国历史的曲解。

首先,在中古时代,甚至是法国大革命以前,几乎全世界都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所以版图的大小反而并不是衡量一个政权合法性的标准。虽然自从东周以来华夏文明就逐渐形成“天下”的世界观和“大一统”的政治正确,但是这个“天下”或“大一统”并不是要求一个王朝国家的版图比然要比上一代更大。

对宋朝生活上层社会生活服最还原的一部剧《孤城闭》,期待中。

而宋朝作为王朝国家在版图上基本保留了中国的主体骨架。 唐朝版图相比,宋朝的版图主要少了以下三部分:

第一,就是北方的燕云十六州那一部分,再有宋一代除了极短的时期内基本都在辽金元这塞北三朝的统治之下;

第二是甘凉之地,为党项人所占据,后来成立了以今天的宁夏为中心的西夏国;

最后是南方原属于唐朝的交趾等东南亚地区脱离中央王朝,自立乾坤,形成了“独立”的局面。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三个地方没有一个是在宋朝时期被“弄丢”了。

无论是契丹、还是西夏,论资排辈都比宋朝要古老。契丹和西夏的统治家族在残唐五代之际就已经割据一方称孤道寡,抛弃“民族”特点,这两个位于边疆地区的王朝其实就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升级。而自唐朝以来社会风气开放,外族人为帝为王也不是怪事。比如成德军节度使先后由出身契丹、回迄的武士家族世袭;后唐起源于沙陀、后晋起源于西戎。而且,宋朝失去的版图都是“边疆地区”,而非华夏文明的主体,也就是人口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的地区多,这样的地区一共有三处,那就是:中原、巴蜀、江南。宋朝不仅基本上拥有这三个地区,而且这三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在宋朝都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第三、宋朝保存了当时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中世纪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这三大地域,在当时不仅支撑着整个宋朝,还对周边的国家产生的强烈的影响——契丹、西夏、南诏、交趾自不必说,高丽、日本乃至于印度、阿拉伯诸国都受到宋朝的强烈影响。“万国来朝”,或者说得到国际的承认,从传统上一直是一个王朝合法性的标准。从虞夏商周到汉唐一直是如此。而宋朝也是这样。 所以北宋自然算是统一的王朝。

宋代的文化甚至影响到了波斯。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王朝国家,中国古代的疆域基本上是一个从小到大,由不同的族群不断交融壮大的过程。因此,草原帝国的“夷狄”和由诸夏构成的中原王朝虽然此消彼长,但始终都是存在的。而且中原王朝和草原帝国本身也在内部不断的改朝换代。而一旦机会到来或者说是天降英雄,某个族群或是王朝就迅速的改变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比如在中原王朝就是齐桓公的“保和诸夏”、或是唐太宗的灭亡突厥帝国、明太祖的光复中华;于草原帝国就是冒顿单于崛起或是成吉思汗的出现。而宋朝的地缘政治在整体上,和汉唐朝是相同的。

梁唐晋汉周,天水归一统。宋朝是一脉相传的正根,这个至少已经定版六百年,不用再争执或研究。即使某个时期、由于人为或政治因素,翻了案。放心,过不去三代人,还得翻回来。

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什么叫大一统呢?按照《汉书-王吉传》中说法:《春秋》所以大一统者,社会同风,九州共贯也。”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代。秦,汉,隋,唐,元,明,清等朝代是名副其实的大一统中央王朝。北宋的大一统王朝地位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其实,北宋也应属于正宗的大一统王朝。北宋的土地面积和军事实力,在大一统王朝中是最小的。北方割去幽云十六州,西北丢了河西走廊,西南少了云贵高原。但是中原王朝的核心地段,巴蜀地区,江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关中平原仍在北宋版图之内。

按照大一统的标准,天下同俗,宋代仍以儒家文化为统一思想。书同文,车同轨,有统一的度量衡,货币政策。九州精华部分仍在,所以看一个王朝是否为大一统王朝,不应只看其土地面积,而应看这个王朝的风俗文化是否正统,是否代表中原的传统文化。

同时代的辽国,是和北宋的兄弟国家,自称是中国的一部分。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说辽国的需家文化,杉杉不异于中华也!但他们实行的是契丹,汉人分治的两院制,即一国两制,创制契丹文字旨在保护契丹文化。辽国国土面积是北宋的两倍,但国内不同俗,两种文化并行,就不能称为大一统王朝,而北宋则够资格。

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试回答本题: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有说法认为:北宋王朝既没有收复,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一部份的幽云十六州,而且也没能够消除西夏李元昊的割据势力,所以算不上真正的大一统王朝。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北宋王朝基本上结束了自残唐五代以来,中原大地上的混乱与割据,所以应该算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之一。

对于这个大一统的标准,当然是不同的——当雄汉盛唐之际,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在其极盛时,不仅保有中原,而且还将疆域拓展到了西域等处。使自己具有了充足的战略回旋空间,也拥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

然而自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盛极而衰,国家内部因为缺乏凝聚力,而变得动荡不安。积乱、积弊已久,因此纵使北宋王朝统一了中原、江南各地,然而于早在五代之时就已经被后晋石敬塘,割让出去的幽云十六州,也因心有余力不足,而难以收复。

在辽国建国比北宋王朝还早,且又早对幽云十六州经营已久的情况下,试图让刚刚统一了中原的,北宋王朝去一鼓收复故土,是很难轻易达成目的的!至于西夏的割据,其形成原因也是:“成因”在唐未,发展在五代,而“结果”在北宋——其乱源酝酿已久,其势也早己形成。只是在北宋王朝时代,才给予了党项势力以建立西夏王国的机会而己。

而那曾经被大唐管辖的西域,也由于五代时期的中原内乱,而逐渐被他人乘虚而入——北宋西进之路,早己被辽国和西夏阻断!在这样的情况下,试图让先天不足的北宋王朝,去跨越辽、夏,再去重新掌握那一地区,也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了。

综上所述:大一统的标准当然应该是恢复中华历史上,历代王朝所能掌握的最大疆域,并且能够有效治理!

然而由于北宋王朝是建立在五代乱世的基础之上的。而五代之混乱,造成了中原内部实力的骤降,使得周边各个部族趁势而起!

其势养成己久,其祸源也起自于五代——决非北宋这个先天不足的王朝,所能轻易逆转的!也因此相对于北宋王朝来说,它当然只能算是狭义上的“大一统”王朝,而不是雄汉盛唐那样的广义上的大一统王朝了!

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文|小河对岸

提起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人们通常会首先想起秦汉唐明等这些武力强盛、四夷宾服的朝代。但对于文化昌盛、武力孱弱的宋朝,很多人都以为不是大一统王朝。那么,对比中西方的历史,宋朝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大一统的王朝呢?

“大一统”的最早出处,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解释:“元年,春王正月”这段起始句。书中言道:元年者何?君(鲁隐公)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周)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即:正月是由周文王规定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即是说:鲁国的时间计算方式,采用了周王朝的规定,是因为天下一统(诸侯并非独立主权国家,而隶属于周王朝,故采用周王朝的规定)。按照《公羊传》的说法,周王朝也算大一统。但实际上周王朝跟西方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比较相似,虽名义上一统,实则诸侯林立、政令不一,而实在算不上是“大一统”。

我国历史上,被后世公认的第一个大一统朝代是秦朝。而很多人亦常以秦朝的疆域版图为底盘,去衡量后世朝代是否有资格称大一统?简而言之,即后世朝代的疆域比秦朝大就能算大一统。如果疆域比秦朝小,就感觉有所残缺,算不上大一统。

如果对比历史图册上的秦、宋疆域版图,很多人会认为宋朝疆域蹙小,而不如秦朝。就连汉人(华夏)的传统疆域--燕云十六州,都为辽国据有,又怎么能算得上“大一统”?而实际上,论直接有效控制疆域,宋朝不但不比秦朝小,甚至要远超过唐朝。对比秦朝与清朝关内十八省(华夏本部)+辽东疆域,我们通常会误以为汉人的居住区两千年都没啥大变化,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我国广大的江南地区,是伴随着“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室南渡”等多次中原大乱、北方汉人大规模南下才得到逐步开发。直至宋朝时,岭南之地还被当做官员的流放地。故而,秦朝对辽阔的江南之地,其统治力是微乎其微的,最多能算增加了几个居民点。从实际统治疆域来说,随着各王朝或政权对莽荒之地开发程度的越来越高,才渐渐成为汉人熟地的,而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例如湖南省中西部的怀化,就是到了宋代才正式设立地方统治机构,取“怀柔归化”之意,而命名为怀化。

而纯粹以秦朝的疆域版图为底盘,去衡量后世朝代是否能算大一统也不妥当。比如,秦朝据有辽东之地,而隋朝并不据有辽东,但后世对隋朝为大一统王朝却并无争议。初唐的疆域与晚唐的疆域更不一样,也不可能说唐朝前期是大一统王朝,而唐朝中后期不是大一统王朝。

对宋朝是否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大争议,还在於宋朝并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对比西方的历史,普鲁士统一了德国,把奥地利这样传统的德意志诸侯都排除在外。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时,为争取法国的支持援助,更是把萨伏依与尼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加里波第出生地)割让给了法国,而此前,热那亚还把科西嘉岛(拿破仑出身地)卖给了法国,这些地方传统上也都是意大利地区。

但在德国与意大利的历史上,显然也算是完成了大一统。相比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庞大疆域,撒丁王国统一的意大利不值一提。再对比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普鲁士建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疆域要小得多,但德意志第二帝国却远比神圣罗马帝国更有资格、实力称“大一统”。

笔者认为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完成了华夏地区的统一,也是当时唯一的华夏政权。故而,宋朝可以算得上是大一统,而燕云十六州的情形也很像撒丁王国将萨伏依与尼斯两地割让给了法国,并不能影响到宋朝是否大一统。也或如秦始皇在世,卫国还没有完全被废,却并不影响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地位。

宋朝严格来说算大一统王朝吗?为什么?

宋朝算不上是大一统王朝,但它是正统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之后建立的秦朝,秦朝奠定了后世中国的基本版图,每一个被称为大一统王朝的(如汉朝、隋朝、唐朝等)疆域几乎都包含了当年秦始皇打下的所有领土。但宋朝没有——最起码它缺少了燕云十六州及黄河故道以北的大片疆域。有学者统计,秦朝的疆域有360万平方公里,而北宋只有265万平方公里,南宋甚至缩减到了175万平方公里。

燕云十六州地区自春秋战国以来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五代十国后期被北方崛起的契丹辽吞并。宋朝立国之后虽然曾经付出大量的代价企图收复,但都以失败告终。故而在疆域上来说,宋朝算不上大一统王朝。

但宋朝却是正统王朝,自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其中的五代——即“梁唐晋汉周”都是从唐朝一脉相承下来,宋朝开国之君赵匡胤又接受了后周恭帝的禅让。所以,宋朝是正统王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