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在中国人民的意识和理念中,清朝军队的装备一直是以大刀长矛为主,可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
清朝是在明朝灭亡的基础上面建立起来的,明朝末年军备废弛,虽然也有装备火器,但是由于上面贪污成性,工匠也不出力,大部分的火器都是粗制烂造。明军拿着这样的火器面对八旗的强弓劲弩,自然不是对手。再加上现在电视剧的宣传,让人们以为清军光是靠骑射得到的天下,其实不然。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努尔哈赤之初的清军确实是没有什么火器,基本上都是以冷兵器为主。后来在宁远之战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火炮炸成重伤而死,使得清廷上下都开始重视起来,逐步在战场上面收集明军的火器,并加以仿制。由一开始的不如明军慢慢超越,最后战胜明军,一统天下。
现在可以知道的是清军装备了火器,那么装备了那些火器呢?
清军火器初期与世界差距不大清朝军事制度基本继承的是明制,所以明朝的大部分火器也被继承下来了,其中差一点的有三眼铳、神铳、快枪 永乐手铳,好一点的有火绳枪,大炮。火绳枪又分为鸟铳和鸟枪,这些装备在清军的重视下不断改进,早已经超越了明末时期的水平。
到了康熙时期,国内矛盾已经解决,外部矛盾又开始突出起来,在中俄边境上因为俄国的蓄意挑衅爆发了雅克萨之战,双方兵力相差不大。清军装备以火绳枪为主,少部分装备毕懋康发明的燧发枪,沙俄则是清一色的火绳枪,战争到最后以清军的胜利结束,虽然离不开康熙的英明指导,但是军事武器的先进性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被限制使用,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到了乾隆时期,火器虽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仅仅限于皇室和禁军使用,大量精美华丽的燧发枪并没有作为武器装备到军队上面,而是作为皇帝和皇室成员狩猎使用,少部分作为皇帝亲军使用。这个时候大内工匠制造的燧发枪与欧洲相比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可是再好的装备不能为军队使用,单单作为工艺品那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后来嘉庆时期白莲教起义更加使得清廷提高了对民间武器的管控,火器这种国之利器,始终被控制在百分之五十左右,不让民间有大量接触先进军事武器的机会,这也是外来民族害怕汉族先进文明的特殊心理在作祟吧。
最后清末时期,由于清朝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不思进取,与欧洲列强差距巨大,又相继在诸多战争中惨遭失败,更使得国民饱受屈辱,中华文明差点沦陷。 综上所述,清朝前期火器还是处于迅速发展中,火器制式种类较多,也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可是到了中后期慢慢停滞了,以至于变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胡涂火药发明于宋朝,成熟于元未,在大明王朝时火器,火炮早以形成了规模,在大明王朝的军中有个特殊的编制神机营,它们六七百人为一队前后五六排,依次开火,在依次装💊周而复始,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是每战必用的杀器,到清王朝时妄自菲薄,以天朝自居,不思进取,安于现壮,才导改了有利器被夷辱,熟不知杂交的后代基因强大,闭关锁国是它们亡国的必然未途。
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清代当然装备了火器,而且普及率很高。满清入关之前,就接收了孔有德等降军。而孔有德部是西学大家火器专家徐光启的高徒登莱巡抚孙元化调教出来的,装备和操炮水平是明军中的翘楚。除了投降和俘虏的明军炮手,再加上满清重金聘请铸炮工匠,清军的火炮水平已经超过了明军。之所以南明没有南宋那样坚守数年的坚城,某种程度上就得益于大炮。满清立国后,火炮发展放缓,火枪则有了长足发展,康雍乾数朝,火绳枪手在步兵里占到了40%-50%。但由于缺乏外部威胁,满清失去继续发展火器的动力,虽然已经接触到燧发枪,但只沦为皇帝的玩物和收藏。再加上不注重科技,火药配方工艺也均无寸进。到了列强入侵的时候,装备已经出现了代差。
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感谢邀请!清朝的火器分为两个时期,以1840年作为分水岭。
宁锦大战中,后金被明军打败。皇太极认识到明军火器的厉害,后金开始仿造红衣大炮和鸟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神威大将军炮,这是一种红衣大炮,该炮炮管长、装药多、弹丸大,威力大,为清军入关创造了条件。康熙时期铸造的无敌神威大将军炮属于大型的攻城炮,在雅克萨之战中大发神威。到了乾隆朝以后,清朝的火器制造每况愈下。鸦片战争时,清军除了装备大刀长矛和弓箭之外,也装备了一些火器。
鸦片战争之前,清军装备的火炮有武城永固大将军炮、九节十成炮、奇炮、神机炮、得胜炮、威远将军炮、冲天炮等;火枪有直槽式线膛枪、撞击式燧发枪、兵丁鸟枪等。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战败在于武器,于是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仿制了一些西方先进的洋枪洋炮。其中晚清对近代步枪的仿制了前膛装弹和后膛装弹两个大的阶段,后膛装弹步枪最著名的就是汉阳兵工厂生产的使用无烟火药的7.92德国步枪委员会M1888式步枪,这枪和毛瑟步枪没有半毛钱关系,中国引进了生产线,生产出了“汉阳造”步枪。
除了步枪之后,清政府还仿制了加特林机枪,中国仿制后命名为“格林快炮”,中国人还将此枪放在了独轮车上。
洋务运动使晚清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促进了中国的军事近代化。
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清朝时装备了火器了吗?装备了怎样的火器?厉害吗?
《登州府志》载: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始设登州镇,由总兵统管,总兵署在蓬莱县城南门内西北,辖陆营和水师营。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登州镇陆营编制为:中营设游击1人(游击署在南门内糠市西)、守备1人(守备署在钟楼南路东)、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7人,守兵394人,马125匹;分管县城内西南、西北2坊、县城外西、北2关和雨山、郭东、苇羊、北沟4保,辖县城以西、以南5座烟墩;装备兵器:箭844支,刀724把,藤牌27具,鸟机枪、马鸟枪、鸟枪244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行营炮43门。右营设都司1人(都司署在县城朱家桥东)、守备1人(守备署临都司署)、千总1人、把总4人、外委5人、额外外委3人,马兵115人,守兵368人,马122匹;分管县城内东南、东北2坊、城外东、南2关和东流、安香、解宋、羚羊4保,辖县城以东3座烟墩;装备兵器:箭749支,藤牌27具,腰刀、牌刀、砍刀478把,鸟机枪、马鸟枪、鸟枪235支,子母炮、威远炮、铁喊炮、劈山炮、抬炮32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