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是否“只通过运动”来降糖还有待观察,明确自己属于哪一种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必要的,因为并不是每一种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就能把血糖给压下去的。就拿很典型的一型糖尿病来说,如果脱离了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的作用,血糖可能还是不能维持正常,甚至运动起来还会让情况变得更严重。

首先搞清楚胰岛素的效果比较关键。胰岛素是我们体内唯一能降糖的激素,胰岛、胰岛素出了问题,那糖尿病和高血糖肯定就会找上门来。胰岛素的作用就好比是一把开启血液中葡萄糖通往细胞的大门的钥匙,如果感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多了,它就会让血液中的葡萄糖通往细胞提供能量,不仅能让身体获得能量,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胰岛素的另一个效果是:增加脂肪、糖原的储备,减少脂肪、糖原的消耗,如果说短时间内有较多糖分,细胞无法利用完,它们就会在胰岛素的效果下转化为糖原存放起来,糖原不升高血糖,它们可以在血糖较低时再次转化为葡萄糖提高血糖。

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如大部分二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无法有效作用于靶细胞,造成胰岛素的效率较低,他们的胰岛依旧能发挥功能,只是没那么有效率,所以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看是否能停止服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共同调节。还有部分属于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比如胰岛素感知血糖变化的阈值提高了,本来应当释放胰岛素,但他们的胰岛素是觉得没有必要,这样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服药,运动和控制饮食来共同调理。

但比较典型的一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是因为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胰岛细胞受损后无法再生,所以无法再正常分泌胰岛素,既然胰岛素的功能都没了,即便再多运动,血液中的葡萄糖也没有进入细胞的好办法,最终对血糖的调节也不会有多大效果。所以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回胰岛素的功能,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注射和人体胰岛素相似的猪胰岛素代替,它们在体内能发挥和原本人胰岛素相似的效果。有了代替的胰岛素,运动起来血液中的葡萄糖才能更有效地运输到细胞中,多余的糖分才会有效地转化为糖原存放起来。

有不少患者早期没有发觉自己是一型糖尿病,知道自己血糖高,知道自己一天天瘦削,想要通过少吃糖或者多运动的方式来改善,结果可能是每况愈下,并未改善,身体依然暴瘦下去。因为没有有效胰岛素的分泌啊,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细胞无法获取能量,新陈代谢还要继续下去,那大脑只能命令分解储备能源脂肪或者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身体自然会一天天瘦下去,如果你还要大量运动,那能量的消耗只会更快,人只会更瘦。

所以糖尿病患者如果发觉自己突然瘦得很快,那也是很危险的,一定要检测血糖,看看是不是血糖没有控制好的缘故,胰岛素的效果有问题的时候,身体无法有效获取葡萄糖,大量分解脂肪和蛋白质的时候,肯定会暴瘦。糖友们是否能脱离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还是不要擅自做主,当然我们都想脱离药物的干预,的确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但在病情比较紧的时候,不服用药物可能对身体会有更大的威胁。糖友有效控制血糖是最好的方式,因为控制血糖才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爆发,而糖尿病最可怕的就是严重的并发症发作。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合适有效的运动,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让你有一个更强壮的体魄。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说之前先简单的说一下身体状况。

我是2014年元月份发现的糖尿病,一直以来就没胖过,那时一米六五的个头,体重60kg不到,目前的体重是54㎏,属于典型偏瘦体形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发现糖尿病时,医生就跟我说要采取吃药、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三管齐下的方法,对于有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做到这些,可能有些困难,难做到,更不用说长期坚持了。

但我自认为自己还是有点自律力的,毕竟是为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从发现糖尿病的第二天开始,就严格按照医生说的“三管齐下”的方法去做。

刚开始吃药时,由于头脑里还没有形成记忆习惯,总是忘记吃,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后来慢慢有了记忆习惯后,就再也没有过忘记吃药打针的事情。

饮食方面我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以前在我的潜意识里,能吃就是身体好的表现,一天最少要吃一斤米。所以每餐用一个大的不锈钢碗盆盛饭,至少要吃五两米饭。

自从发现糖尿病后,我特意去买了个小瓷碗,每餐吃一平碗饭,熟重在二两左右,说实话,刚开始用小碗很不习惯,一碗饭不用三口就吃完了,放下碗时,总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但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忍痛割爱吧。

说到运动,有些体形偏瘦糖友会觉得,自己本身就这么瘦了,如果再去运动,担心会继续瘦下去,变得骨瘦如柴。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更觉得这是在为自己偷懒找借口,还没做就先担心这担心那的,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又怎么能知道运动对降低血糖有没有效。

我以前是个好静的人,从2014年元月发现糖尿病后才开始运动,起初不敢跑步,只是快走,由于对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更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曾经因操之过急,膝关节受过伤。同时也不知道究竟要运动到哪个程度,对降低血糖才有用。

受伤期间我没有运动,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的翻阅了有关运动方面的书,从中知道了些有关运动要注意的事情,比如说,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要做拉伸,运动要遵循循序渐进的理念,从低强度慢慢过度到高强度运动,运动时间也要从最初的30分钟,逐步逐步延长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受伤,才能坚持得下去。

等脚伤好了之后,我又开始运动,不过这一次不象开始那样盲目进行,这一次我给自己制订了运动计划,早上5:20起床洗漱,5:30准时出发跑步;跑步进展程序也有了明确安排。

第一个星期为适应期,进行慢跑,时间从一次10分钟向一次30分钟过度,距离没做具体要求,当然在适应期,运动对降低血糖的作用是很少的。

第二个星期为过度期。当身体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后,就开始加大运动量,只有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挥有效的降糖作用。

我的做法是,从第二个星期开始,运动方式由慢跑,改变成中等强度的跑步,通俗地说是不快也不慢。

如何判断呢,简单的方法是看在跑步的过程中,说话的连惯性程度来判断。如果一句话能很连惯完整地说出来,说明运动强度不大。如果一句完整的话,中间要停顿,需二次或三次才能说完,那说明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当然,如果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那肯定是高强度的运动。对于高强度的运动,书本上是不建议糖尿病人做的。

其次是延长跑步时间,增加跑步距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能起到降血糖的作用,具体跑多长时间,跑多远距离,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条件决定。有科普说只要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一种保守的说法。

当通过第二个星期的过度后,基本上就知道自己一次的运动量能到什么程度,后续就要暂暂稳定下来,当然稳定一段时间后,如果能继续增加运动量就更好,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切不可降低运动量。

后面稳定后,基本上我每天早上跑四到五公里,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七年多时间,至于效果,对我的感觉是,运动对降低餐后血糖效果明显。

不过从今年开始,我又改变了方法,早晨不再晨跑,改为晚餐后夜跑,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早上不跑步了是不是就可以睡懒觉了,当然不是,我是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做抗阻运动,比如踮脚尖,做俯卧撑和深蹲,这些都交替着做。

据有关资料显示,糖尿病人除了做有氧运动以外,提倡做抗阻运动,认为抗阻运动对控制和平稳血糖更有效,理由是抗阻运动能增肌,而肌肉能很好地贮藏利用糖元,仅凭这点,我觉得偏瘦的糖友,更应该坚持做抗阻运动,不但能降糖,还能增加体内肌肉,让自己的肌肉越来起强健。

目前我还在偿试阶段,其作用还不是很明显,不过我会坚持下去。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首先,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之一,如果并无特别严重并发症或特殊情况不适宜进行运动,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的。

其次,建议您弄清体型偏瘦的原因,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而“一少”指的就是体重减轻,当血糖控制较差时,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可能会持续降低,当然,也不排除是饮食控制过于严格,营养不良导致的消瘦,或者是服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引起的消瘦。如果您的体重虽然偏瘦但在正常的范围内,那也不用过于担心,完全可以通过合理搭配饮食、适度运动或服用降糖药等多种方法达到降糖目的。

体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当运动

一些糖友认为,我已经够瘦了,如果再运动,那不是越来越瘦了?其实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通过合理运动,能够促进肌肉合成,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全身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糖降低,这样可以促进体重增加。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打羽毛球等,每周运动4~5次。

最后,还要提醒体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发现血糖过高,要及时纠正治疗,同时,还要定期测量体重,发现体重在一周内下降较多,要及时纠正。同样在体重逐渐恢复过程中,一旦体重恢复至正常,就要调整饮食,否则可能引起肥胖。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之一,与糖尿病教育、饮食、药物和监测病程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许多人认为运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体重和减肥而实现,那偏瘦的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运动了呢?

当然不是,运动的确有控制体重的功效,但同时对血糖的降低又不仅仅局限于减重,因为运动主要是对脂肪的消耗,无论胖瘦,并不会使瘦人更加消瘦,只会让我们的肌肉变得更加“结实”。同时,运动还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消耗,也能增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等作用而降低我们的血糖水平。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患者无论胖瘦,都应进行科学规律的运动,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表现,并可伴有多组织器官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糖尿病的发生受到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面对糖尿病,我们要积极就医,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稳定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生。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主要应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运动可以改善自身代谢,并可减肥,控制体重,进而协助降低血糖水平,所以我们也建议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锻炼,以稳定控制病情。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以上开始运动,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我们在规律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粗粮;要合理用药,在口服用药效果欠佳时,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并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偏瘦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运动降低血糖吗?

谢谢邀请。众所周知,糖尿病的发生与身体内胰岛素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关系密切。对于血糖的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同样重要,这与身材的胖瘦无关(许多体型偏瘦糖尿病者体脂往往偏高,俗称“假瘦子”)。

首先,必须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既是保健又是治疗。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规律性运动可以改善糖耐量,延缓糖尿病发生;规律性运动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就减少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风险,有利于血糖控制;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降低血压,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贵在坚持,那种一天运动几天不动的方式无法达到治疗效果。一般来说,一周运动5次,一次至少30分钟的有氧运动比较合适。运动需要循序渐进,开始运动时量不要提得太高,以免发生运动损伤。

当然,运动很重要,一些注意事项必须牢记。首先运动之前必须检测血糖,如果大于13.9mmol/L,或血糖小于3.9mmol/L,则不宜马上运动以免发生意外。一些偏瘦糖尿病患者更要在运动前注意血糖变化,此类患者血糖的波动往往很大。对于并发感染、伤口溃烂者不建议强烈运动。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不宜赤脚运动以免双脚受伤导致糖尿病足。

此外,运动前必须对自身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进行评估,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并发心脏、血管的并发损害。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欢迎关注我的头条江苏省肿瘤医院李枫。

再一次提醒:对于偏瘦的糖尿病患者,运动前一定要关注血糖,波动过大不宜马上运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