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喝酒不一定会诱发痛风,但肯定会增加诱发痛风的几率,而且喝酒还能增加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总之对健康的威胁是不容忽略的。
诱发痛风并不仅仅是因为喝酒,还有很多方面综合原因,例如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暴饮暴食、高油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久坐久躺,也不能抛开遗传因素。喝酒是一种诱发痛风的因素,但并不是每个爱喝酒的人就一定会诱发痛风,因为酒精的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乳酸可抑制尿酸的排泄,体内尿酸浓度失衡,导致血尿酸升高,而且酒精还会增加合成嘌呤的底物,嘌呤的最终氧化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导致最终尿酸合成增加,因此喝酒可导致血尿酸浓度提高,但并不一定绝对导致高尿酸血症或痛风。
喝酒可能引起脂肪肝、肥胖或高血脂,还可能增加诱发高血压的几率,酒精的摄入对肝脏的威胁较大,酒精摄入后95%以上是肝脏处理,肝脏负荷加重,且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是有毒物质,需要快速脱氢生成乙酸,所以肝脏会把酒精当成VIP一定会首先处理酒精,搁浅其他的工作,久而久之,肝脏可能就会疏忽对脂肪的运输,而越来越多的脂肪可能堆积在肝脏,因此就很可能诱发脂肪肝;脂肪肝也可增加高血脂几率,而因为肝脏健康程度的下降,还可能威胁肝脏对血糖的调节,甚至引起肝源性糖尿病;长期饮酒也可能增加内脏脂肪的堆积,导致肥胖,而很多研究都发现,肥胖、三高问题会增加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几率。因此,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心脑血管疾病都是相伴出现的,比如有高血糖的朋友很可能就有高血脂,或有了高血脂的话也可能有高血压,如果长期血常规都不好,高尿酸也很可能出现。
高油高脂,暴饮暴食同样是因为很容易导致肥胖,而增加诱发高尿酸/痛风的几率;缺乏运动、久坐久躺不仅可增加诱发肥胖的几率,而且抵抗力、体质也会下降,更多的疾病会找上门来。高糖饮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诱发痛风的因素,糖类,特别是果糖的过多摄入可导致体内合成嘌呤底物量的增加,导致嘌呤合成升高,最终合成尿酸量增加,影响血尿酸浓度,很多朋友摄入过量水果、喝过浓的蜂蜜,到头来没想到也是成为诱发痛风的原因之一,而蔗糖也可分解为果糖、葡萄糖,所以高糖饮食,爱吃甜食也是一个隐形的影响血尿酸的问题。很多朋友爱吃海鲜,海鲜也要陪啤酒,而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啤酒又正好减少了尿酸的去路,这等于增加尿酸来源又减少了尿酸去路,频繁如此可能才导致了痛风。
除了避免高嘌呤饮食外、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外,寒冷季节还应当注意关节保暖,·尿酸在天气寒冷时更容易结晶、形成尿酸石,长期让关节受凉,这可能也是更容易导致痛风的因素。
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我们都单一的看待问题,认为某一种不良因素就一定会出现某一项不良后果,就比如喝酒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多喝啤酒就一定会得痛风,那么我们身边那么多天天喝酒的人没得痛风是因为啥?怎么解释呢?在讨论这个饮酒的问题之前,本人给大家介绍一个2018年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片文献研究,科研人员为了能更好的监测到饮食,是否会对尿酸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分析了8414名男性和8346名女性的饮食,这些人群当中已经做好了相关检查,并没有痛风以及高尿酸血症。经过系统的统计学分析,最后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有7种食物与高尿酸水平是相关的:酒、啤酒、土豆、葡萄酒、家禽、软饮料(果糖含量太大)和肉类。
有8种食物是非常好的低嘌呤食物,并不会明显的诱发尿酸水平升高:花生、鸡蛋、奶酪、冷谷类食品、脱脂牛奶、棕色面包、非柑橘类水果(这点很关键哟!)和人造黄油。
最令人惊讶的结果在这里:导致人们进食嘌呤食物以后尿酸升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基因,占到了23.9%!而饮食成分导致人的血尿酸升高只占5%左右……(文章题目在下方的图中,如果大家有感兴趣的可以查询阅读一下)
虽然本人觉得这些拿健康人群做的统计意义不大,因为这些健康的人群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高尿酸血症,他们的代谢系统还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反映的是健康人对于食物的影响,而真正有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人群,他们的代谢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在患者身上研究摄入食物对血尿酸的影响意义可能更重要一些(目前有一些研究证明了,植物性的高嘌呤食材并不会诱发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患者的痛风发作)。
得到了这个消息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中来:经常喝酒是不是容易得痛风?科学的来讲,作为诱发高尿酸的因素之一,经常喝酒尤其是啤酒,可能会导致血尿酸的增高,但是是否能真正得痛风,还要看以下的一些因素。
第一,喝酒的量。任何病理发作的过程都有一定量的累积。如果一个人每天喝一瓶啤酒,那么他摄入的嘌呤量可能不是特别的大,如果这个人每天还要进行适当的运动,或者说体力劳动,很有可能这些嘌呤就被消耗和排除掉了,所以这个人得痛风的风险就并不是很大。
第二,经常喝酒的这个人,他的身体状态如何?我们身边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人,就是体质非常瘦、而且非常能干、也比较能喝酒,但是他的身体状态是非常健康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群身体消耗比较大,整个身体是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所以得痛风的可能性相对来讲是比较小的。如果这个常年喝酒的人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代谢疾病加上体重超标,那么导致患者出现痛风的几率就会高很多。
第三,除了喝酒这个因素,是否还有其他的不良嗜好。比如吸烟、常年和碳酸饮料,比较喜食一些高热量、高脂肪以及高尿酸的食物,比如海鲜、火锅或者动物内脏。这样的饮食习惯肯定会增加患痛风的风险。
第四,基因因素。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基因因素对于尿酸的影响。就像我们身边有很多的女性,饭量有时候比一个老爷们儿还要多好多,百无禁忌的吃汉堡、炸鸡,人家就是不胖!这个是上帝给的基因不同导致的,我们无法改变。临床上也确实有大量的患者是因为喝酒导致的痛风,可是我们也有一些朋友,天天喝,喝了十几年了,人家血压、血脂、血糖啥事儿没有,这个可以套用宋小宝的一句经典台词儿:“没招儿啊……”。
所以本人的观点是:经常喝酒可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但绝对不是决定因素,代谢出现了问题和基因因素个人感觉是决定性的因素,这样才可以解释为什么某些人百无禁忌也不得痛风或者说有些人生活习惯健康到可怕也会得痛风,您觉得呢?给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一点点建议临床上很多人因为体检发现了高尿酸,但是根本不在乎,而有些人因为发现了高尿酸害怕出现痛风就自律到了可怕的程度,这两种做法都不对,对于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建议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主要控制,改善饮食习惯,心理上却不要被这种问题所控制,如果因为高尿酸导致的心理出现问题,也是一种心里不健康的状态了!那么高尿酸血症人群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到底采取一个什么样的饮食策略为好?有些朋友自从发现了患有高尿酸血症以后,就几乎和肉类杜绝了联系,只吃素,严格按照嘌呤含量表吃东西,虽然这有可能会帮助患者降低血尿酸,但是大家需要明白一个道理:饮食只能控制尿酸代谢的20%,对于整体高尿酸的控制可以说只是起到了一小部分作用。长期的苦行僧一样的自律带来的可能是营养不良以及心态的变化,会有可能诱发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这种方式不可取!本人的观点是高尿酸血症的人群完全可以摄入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材,只不过不要摄入过多,解解馋是完全可以的,对于嘌呤过高的食材,还是不要碰的好,比如鹅肝就不要吃了。
某些对于身体好的食材可以适度摄入。
第二,多喝水。建议高尿酸血症人群每天水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000毫升以上,可以喝柠檬水、白开水或者是生姜泡的水以及樱桃水。某些含果糖过多的碳酸饮料一定不要摄入,因为存在了大量果糖,血尿酸会提高特别迅速。
第三,科学运动。建议运动以慢跑和快走最好,游泳也完全可以。但是不建议做可能导致大量出汗的竞技性运动,一是因为这些运动会导致尿酸代谢减慢,另外有可能出现外伤,而外伤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之一。
第四,是否需要药物控制。现在的里面是尿酸只要超过540就要服药,本人的观点是对于高尿酸血症人群要给个机会,先试一试科学运动和饮食控制以及改变生活习惯能不能将尿酸降下来,如果科学管理以后尿酸不降反升,那就吃药。具体用药应该咨询当地的风湿免疫科或者内分泌科医生诊治。
以上就是对题住问题的解答,如果还有其他疑惑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探讨。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痛风的人尿酸会升高,但尿酸升高的人不一定会痛风;痛风的人应当戒酒,但饮酒的人并非一定会发生痛风。这就是尿酸、饮酒和痛风的关系,是不是听起来有点乱?如何理解呢?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第二,体内的嘌呤经代谢后产生的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废物,会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进入尿液而排出体外,如果肾脏的这种滤过功能发生了障碍,尿酸无法被过滤出来,便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导致尿酸升高。
由此可见,体内尿酸升高,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肝脏合成嘌呤增多导致尿酸生成达多,二是肾排泄尿酸过少,这种高尿酸状况长期存在,可能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骨骼上导致痛风的发生。临床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肾脏的排泄功能异常,占到了尿酸升高人群的90%以上,其中有10%的人会发生痛风。
第三,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主要经肝脏分解代谢,对肝细胞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加肝脏合成嘌呤的数量,其代谢产物尿酸的产生也会增多。此时,机体会通过肾脏加大对尿酸的排泄,使血液中尿酸保持在一定水平。
但是尿酸高的人或是有过痛风发作的人,其肾脏排泄尿酸处于异常状态,当饮酒刺激肝脏使尿酸合成增多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却不能相应增加,体内尿酸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便成为了诱发痛风发生的诱因。因此,尿酸主的人及有过痛风发作的人应当戒酒。
那么,是不是饮酒对尿酸不高及没有痛风发作的人没有影响呢?
当然不是,长期饮酒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每天饮白酒超过2两的人,10年后将有进一半的人会发生高血压,血压的升高对肾脏的影响非常大,尿酸的排泄即会受到影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的风险也将在为增加。因此,饮酒对尿酸升高、痛风的发生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但从长远来看,饮酒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所以酒能少喝就少喝,能不喝酒为最好。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谢谢邀请!经常喝酒对痛风有很大的影响!
痛风患者如果饮酒,不管是白酒、啤酒或是其他的酒类都可能会引起痛风的反复发作,有的患者在夜间饮食饮酒之后,半夜就会出现痛风的急性发作,这是由于酒类中含有高嘌呤,从而使血中的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引发痛风的发作。
另外酒类代谢产生的乳酸也会抑制尿酸的排泄,所以说痛风的患者是禁止饮酒的,不管是白酒和啤酒,只要是含有酒精对于再次引发痛风的效果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主要是在于酒精量的多少,而非酒类产品的类型。酒精因为其代谢产物是乳酸,会竞争性的抑制尿酸的排泄,除了酒类之外,在生活中含果糖高的饮料和食物对尿酸的代谢也有很大的影响,也要适当控制。
所以说,痛风患者严禁喝酒,否则病情加重!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斧正,感谢大家的关注。了解更多的科普医学知识,或中医养生,请大家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吉庆有鱼145103773】,我会诚信为您服务!
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喝酒是会诱发痛风的,痛风患者均应该戒酒。
所谓痛风,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导致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尿酸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人体进食的食物中嘌呤代谢产生的尿酸约占20%, 自身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尿酸占80%。各种酒虽然都不是高嘌呤食物,但可以导致尿酸合成增多,排泄较少,导致血尿酸明显升高,诱发痛风的发作。酒精的代谢产物是乳酸,乳酸的代谢机制和尿酸接近,可以竞争性抑制尿酸排出,导致体内尿酸的升高。所以痛风患者应该戒酒。
研究发现,酒精摄入量与痛风发病风险呈剂量效应关系,当酒精摄入量≥50 g/d时,其痛风发病风险比不饮酒者高153%;每日饮啤酒373 g者比不饮啤酒者的痛风发病风险高49%;而饮用烈酒将增加15%的痛风发病风险。
另外,不同的酒类对尿酸影响不同,对尿酸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陈年老酒、啤酒、黄酒、白酒、红酒。所以对于痛风患者,均应该戒酒,如果实在酒瘾控制不住的,最多可以少量喝点红酒。
喝酒会引发痛风吗?
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却没有发作痛风,有些人一喝酒就关节红肿热痛。不是每个人喝酒都会痛风,但是,如果您尿酸高或是已经有痛风发作,确实需要注意饮酒造成的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因为喝酒确实能抑制尿酸排泄和增加尿酸生成,导致尿酸增高,尤其是每日饮酒或酗酒之人更要注意。
我在门诊遇到的痛风患者中,有73%的成年男性痛风患者都有饮酒史,这其中82%的患者都因酗酒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这些有饮酒史的痛风患者就诊时常问的问题包括这些:
医生,我得了痛风还能喝酒吗?
医生,我有酒瘾,可不可以少喝点酒?
医生,啤酒嘌呤含量高,我喝白酒行不行?
医生,听说喝红酒不会痛风,我可不可以喝?
医生,我平常应酬多,不喝酒没办法交际,可不可以少喝点?
饮酒为什么能诱发痛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机制与原因,同时了解哪些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影响大。
酒的嘌呤含量到底高不高?能够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诱因有很多种,不仅仅是饮酒。比如长途步行、扭伤、鞋不合适等,比如高嘌呤饮食、高果糖饮食、高盐饮食等,还有饥饿、疲劳、受凉等,这些都是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
饮酒也是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因素之一,酗酒对痛风的影响可能要比饮食严重得多,尤其是白酒、啤酒和黄酒。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酒中的嘌呤含量吗?
我们都知道,一旦患上痛风性关节炎,人们首先担心的还是日常饮食中的嘌呤含量。酒的嘌呤含量到底高不高呢?
我们先来看看日常酒的分类,酒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酿造方法、酒精度数、总糖含量、香型、色泽、曲种、原料来源等。一般我们从对痛风的影响来分类,是按照酿造方法进行分类,这主要包括三种类别:
- 蒸馏酒:通常是通过蒸馏冷凝后的酒,主要包括白酒、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金酒、朗姆酒等,一般酒精度超过30%。
- 发酵酒:也被称为酿造酒,通过发酵而不是蒸馏制成,包括黄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马奶酒和醪糟等,一般酒精度在3~18%左右。
- 配制酒:包括露酒和调配酒,主要有竹叶青、蛇酒、虎骨酒、参茸酒、麝香酒和鸡尾酒等,酒精度根据配制酒的度数不同而不同。
不同的酒,嘌呤含量有不同。尤其是蒸馏酒和发酵酒,因为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其嘌呤含量也有天壤之别。“酒是粮食精”,但是不会“越喝越年轻”。刘医生在这里所表达的是酒是粮食酿造的,那么蒸馏酒经过蒸馏后,其嘌呤含量就非常低;但是发酵酒因为是发酵而成,其嘌呤含量浓缩,所以就显得比较高。
就拿我们日常所经常喝的几种酒来做比较:日式烧酒嘌呤含量几乎为0,威士忌嘌呤含量为0.1mg/100g,白兰地嘌呤含量为0.4mg/100g,白酒嘌呤含量为2mg/100g,葡萄酒嘌呤含量为5mg/100g,啤酒嘌呤含量为79.3mg/100g,黄酒嘌呤含量为25~150mg/100g。从这其中看,啤酒和黄酒则属于中高嘌呤饮料。
那么从痛风的饮食禁忌来看,似乎确实是白酒和红酒嘌呤含量低,可以饮用;而啤酒和黄酒嘌呤含量中等,可以适量饮用。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啤酒和黄酒不仅嘌呤含量较高,而且酒精度数较低,那么很容易造成多饮的情况发生。比如一瓶啤酒一般在500~700ml,那么饮用一瓶啤酒就可能摄入了300mg以上的嘌呤,造成嘌呤摄入超标。
嘌呤摄入超标会造成什么情况呢?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0%的嘌呤是外源性嘌呤,也就是通过饮食摄入的嘌呤。而摄入过多的嘌呤,就会导致尿酸生成过多,从而造成血尿酸升高。
从嘌呤的角度而言,啤酒和黄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的,因为其嘌呤含量较高,而且容易摄入过多,导致关节、滑液、软骨尿酸盐水平突然升高,从而引起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痛风发作。
酒中的酒精更能影响痛风发作其实,撇开酒中所含的嘌呤不谈,其所含的乙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精对痛风患者的影响要更大。事实上,不少痛风患者的急性痛风发作,也是在酗酒之后发作。而这种影响,要比高嘌呤饮食或者高果糖饮食更为突出。
为什么酒精能够诱发急性痛风发作呢?其中原因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 乙醇代谢让血乳酸浓度增高,而乳酸可以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降低尿酸的排泄;研究表明,如果血清中的乳酸水平较长期持续高于20~25mg/dl以上,则肾脏对尿酸的排泄量明显减少。
- 乙醇代谢能够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除了吃进去的嘌呤会被代谢产生尿酸外,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的尿酸占很大的比例,酒精会使人体代谢产生的尿酸增多。
- 乙醇代谢能让血液的酸碱度下降,降低尿酸溶解度,促使尿酸盐析出晶体,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 乙醇代谢能让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增加,乙醇进入人体内,需要在肝组织代谢,会大量利用血液中的水分,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加,导致血中的尿酸进入组织中形成结晶,加重症状。
- 乙醇代谢能导致人体出现脱水,从而导致尿液浓缩,尿酸浓度增加,容易诱发痛风发作。
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告诉我们,酒中的乙醇可以造成尿酸排泄减少、合成增加、尿酸盐析出晶体、关节处尿酸盐脱落。
我们可以来看一项涉及4.3万名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研究,证明痛风的发病风险随乙醇的摄入量增加而增加:
每天喝一杯酒的人,痛风风险能增加16%;每天喝3杯酒的人,痛风风险增加58%;每天喝3杯以上尤其酗酒的人,痛风发作的风险增加264%。
而另一项研关于痛风的发病风险与乙醇摄入的关系研究表明,痛风的发病风险与每日摄入乙醇量有着正增长的关系:
每日摄入乙醇量0.1~4.9g,痛风风险较不饮酒者增加1.09倍;摄入5.0~9.9g,痛风风险增加1.25倍;摄入10~14.9g,痛风风险增加1.32倍;摄入30~49.9g,痛风风险增加1.49倍;摄入15~29.9g,痛风风险增加1.96倍;摄入≥50g,痛风风险增加2.53倍。
以上研究都都表明了,酒增加痛风发作的风险;尤其对于有酒精依赖症的痛风患者和反复发作的痛风患者而言,酒精的风险度会更高。
而从酒精度的角度来看,白酒、洋酒等蒸馏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的。特别要提出的是,不要以为洋酒没有风险,长期饮用威士忌类含铅的酒或使用铅制作的酒容器,因铅可明显抑制尿酸分泌,可使痛风的发生风险增加。
饮酒时这几种状态同样引发痛风前面刘医生从嘌呤、乙醇含量等方面介绍了啤酒、黄酒、白酒、洋酒等酒对于痛风患者的影响。我们可以小结一下:
- 嘌呤含量而言,饮酒引发痛风的风险为:陈年黄酒>啤酒>清型黄酒>葡萄酒>白酒>洋酒。
- 酒精含量而言,饮酒引发痛风的风险为:酱香型白酒>浓香型/清香型白酒>洋酒>黄酒>红酒>啤酒。
除此之外,喝酒时候的状态,也会影响或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有时候并非是孤立的,可能是多种诱因同时结合出现。尤其是喝酒时和喝酒后出现的身体情况,也同样对尿酸的排泄和生成造成了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
- 饮酒时的饮食:人们在喝酒时,常常会食用高嘌呤、高蛋白或高脂肪的饮食,也就是大鱼大肉、烧烤、火锅等,这样也容易摄入大量的嘌呤食物,引起血尿酸水平迅速波动。
- 饮酒时的状态:有些人在喝酒时,容易在饥饿状态大量摄入酒精,而饥饿可以导致自由脂肪酸、乳酸等有机酸增多,对肾小管分泌尿酸竞争性抑制,导致尿酸排泄减少。
- 饮酒后的状态:有些人在饮酒后,对于自己行走等行为不在意,而容易出现外伤等情况,外伤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饮酒后四肢末端体温也可能更低。
- 酗酒后的情况:酗酒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兴奋状态,出现通宵玩乐或者失眠等情况,睡眠不足、身体代谢紊乱也是诱发痛风发作的因素之一。
也就是说,除了酒的品类外,饮酒时的饮食、饮用量、个人身体情况等,也都是诱发痛风发作的风险。
痛风患者可以喝酒吗?能喝哪种酒?“世上有十恶,酒算其中一。往往醉误事,过量伤身躯。”陶渊明的《戒酒诗》中就如此提到过。事实上,饮酒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
- 大量饮酒能伤害大脑,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记忆力减退、中风、脑溢血等情况出现;
- 大量饮酒能伤害口腔,造成口腔癌、口唇癌、味觉障碍;
- 大量饮酒能伤害骨骼,造成急性痛风、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骨折、骨性关节炎等;
- 大量饮酒能伤害肝脏,造成酒精肝、肝纤维化、肝癌等;
- 大量饮酒能伤害胃肠,造成胃炎、胃溃疡、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
- 大量饮酒能伤害胰腺,造成急性胰腺炎、糖尿病、胰腺癌等;
- 大量饮酒能伤害心脏,造成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 大量饮酒能影响生育,造成婴儿畸形、先天性心脏病、酒综合征等。
对于不少有酒瘾的痛风患者而言,尽管饮酒能造成痛风的风险发生,但是仍然止不住还是要饮酒。刘医生的建议是,如果实在是戒不掉酒或者出现有需要喝酒的情况,还是要有选择、限量地喝酒。我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推荐总体饮酒量:
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ABV12%的红葡萄酒145mL、ABV 3.5%的啤酒497mL或 ABV 40%的蒸馏酒43mL)。
- 分清楚哪种酒对痛风的影响大:所有的酒对痛风患者都有影响,但是也有先后顺序。那就是啤酒>黄酒>白酒>洋酒>红酒。啤酒的嘌呤含量高,与痛风发病的相关性最强;而且啤酒酒精度低,容易豪饮;啤酒常常与海鲜、肉类一同饮食,两者共同作用较强。黄酒嘌呤含量最高,但是酒精度较高,饮用量受限制。白酒和洋酒酒精度高,也可以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 分清楚什么时候不能喝酒:一般来说,所有痛风患者都要严格限酒,尤其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尿酸未能被及时控制的痛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期的痛风患者,还是不能喝酒。如果您在使用消炎镇痛的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此时也应该完全避免酒精的摄入。如西乐葆、萘普生、扶他林等药物与酒精混合服用时会引起溃疡、胃出血、肝损伤等副作用。
- 分清楚能喝的酒可以喝多少: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啤酒、黄酒、白酒、洋酒这四种酒是不适合痛风患者饮用。但是适量饮用红酒不增加痛风的发病率,一般来说可以在非发作期和非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饮用,但不超过150ml/天的红酒量。有些痛风患者认为喝药酒可以祛风除湿,但是药酒本身的酒精度较高,摄入显然不利于健康;也有些痛风患者认为米酒、醪糟等酒精含量较低,刘医生认为可以适量饮用,一般不超过100ml/天。
- 分清楚喝酒时的配菜和状态:虽然刘医生认为不需要严格低嘌呤饮食,但是每日嘌呤饮食还是需要在300mg以内。喝酒的时候尽量避免内脏、海鲜、浓肉汤、烤肉等高嘌呤食物;喝酒前注意身体不要处于饥饿状态,尽量避免空腹饮酒或者睡前、感冒时饮酒;喝酒后保护好关节不受伤和不受凉;喝酒后注意休息与大量饮水,不要通宵玩乐。
总结:痛风患者尽量不要喝酒,无论是什么酒,因为其含有的酒精与嘌呤,都对尿酸生成和排泄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服用药物治疗期间,也会出现对酒精的反应。如果想妥善治疗痛风,戒酒为上上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