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的含义是什么?

感谢邀请。

胰岛素大家都很熟悉,就是由我们的胰岛β细胞所释放的激素,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抵抗则顾名思义,就是说胰岛素的效果受到了抑制,效果降低。胰岛素抵抗是二型糖尿病的根本原因,比如原本分泌了一份胰岛素能够降低一份葡萄糖浓度,现在得分泌两份,三份甚至更多份才行,有胰岛素抵抗的朋友相对于正常胰岛素功能的人来说,餐后的血糖可能更不容易平稳,血糖波动更严重,或者一直维持血糖较高的状态。

胰岛素为什么能降血糖呢?其实胰岛素的效果类似于一把打开细胞和血液间大门的钥匙,当我们摄入能量后,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加,胰岛素就打开血液和细胞之间这道门,让葡萄糖进入细胞供能,一来能够减少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平稳血糖,再来又能给细胞提供能量。若是有胰岛素抵抗,则这把钥匙也就不好使了,可能是绣了卡口不紧,也可能是磨损了齿对不上,总之效率就是没以前高了,所以血糖下降的速度更慢,而上升的速度更快。所以如果有胰岛素抵抗,从日常血糖值的情况就能够判断一下,定时检测自己的血常规有助提前发现高血糖的问题,也能更好地预防二型糖尿病爆发,在糖尿病前的蜜月期得到调理,躲过糖尿病。

为什么会胰岛素抵抗呢?原因有很多,例如我们长期吃很甜的东西,或者摄入过量甜的东西,胰岛素这钥匙用得太频繁,这开门还是得费点心思吧,开太多的门了,胰岛素的负担也大了,胰岛负荷较重,可能导致胰岛细胞损伤,也可能让胰岛疲惫,效率降低,胰岛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如果胰岛细胞完全破损则无法再释放胰岛素!所以一定引起重视。此外,如果甜的东西频繁摄入,我们的胰岛素感知能力也会降低,叫“胰岛素敏感度下降”,比如吃一颗糖,普通人的胰岛素感受到血糖的改变就会分泌,但胰岛素敏感度下降后,吃一颗糖,它可能认为血糖是正常的,不会怎么分泌胰岛素,自然,血糖肯定维持更高的状态;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肥胖人群细胞大,细胞数量多,胰岛素需要分泌每一个细胞,自然引起胰岛素疲惫,负荷重,它们也会开始“罢工”,丧失干劲,肥胖是诱发二型糖尿病的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所以,由上文可知,日常我们应当坚持适量的运动,维持合理体重,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量,保护我们的胰岛细胞,否则胰岛素抵抗高了,我们离糖尿病就不远了,而不要忘了,糖尿病是不可逆的,它基本属于一个终生的疾病。

胰岛素抵抗的含义是什么?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又叫做糖耐量失常,医学上判断胰岛素抵抗的标准是空腹血糖超过了健康人的标准,在6.1-7.0mmol/L

过去糖尿病的定义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而后来改成了绝对不足和(或)相对不足,就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能量高脂肪饮食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使很多二型糖尿病患者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胰岛素分泌数量不够,只是胰岛素对糖不敏感,不能有效的把葡萄糖转化成能量,起到降糖的作用。

更为可怕的是,据权威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成年人中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比例已经达到50.1%,也就是有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处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徘徊在糖尿病边缘,再发展一步就可能转化成糖尿病人。

胰岛素抵抗的危害

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常伴随高脂血症、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症状,出现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的调理

胰岛素抵抗与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关系密切,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

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预防肥胖,保持标准体重,多运动增加机体抗病能力,都是预防和改善胰岛素抵抗需要做到的。

研究证实,维生素B6、烟酸和矿物质三价铬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显著作用,因此这三种营养素被称为葡萄糖耐量因子,可以在饮食搭配上增加富含这三种营养素的食物。

豆类、畜类肉、动物肝脏、鱼类、蛋类、水果、蔬菜等维生素B6含量丰富;动物内脏、红肉、鱼类和坚果等含有丰富的烟酸;铬含量比较高的食物是肉类、全谷类食物和豆类。

胰岛素抵抗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胰岛素是人体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控制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激素,故被称为“充足富有”激素。其含义是在机体营养物质充足的状态下,胰岛素对维持体内的能量代谢平衡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能量代谢方面,胰岛素可有效抑制脂肪细胞释放游离脂肪酸,抑制肝细胞释放葡萄糖,同时促进骨骼肌、肝和脂肪等细胞大量摄入摄取葡萄糖以维持正常的血糖浓度。

然而胰岛素抵抗是指当生理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在其靶细胞(如:肝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等)引起上述正常程度生物反应的病理生理状态,即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有但有所下降。以前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的后果是产生高血糖。若肝细胞丧失胰岛素敏感性,即会过度分泌葡萄糖入血,而骨骼肌细胞则表现为对血浆葡萄糖摄取及利用的大幅降低。这两项异常分别是空腹和餐后高血糖的主要诱因。值得强调的是,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不但增加其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量,而且导致体内多系统抵抗胰岛素的不良后果。

有实验显示,在妊娠和肥胖的情况下,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或者说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或自身的增生来满足组织的需求。这种机制被称为胰岛细胞的补偿机制,补偿机制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血糖浓度的控制。一般来说,胰岛素抵抗启动了胰岛β细胞的补偿机制。从而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已证明。胰岛β细胞衰竭是糖尿病致病机制的核心。从遗传学角度讲,在20%-30%的胰岛素抵抗的个体中,他们的胰岛β细胞易受伤,倾向于患糖尿病。因此,近年来认为改善胰岛素靶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应是当代治疗糖尿病的根本战略目标。

有研究显示,肥胖者的脂肪组织分泌物对全身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分泌的游离脂肪酸,血液循环中过多的游离脂肪酸可拮抗胰岛素在其靶器官的效应,并触发胰岛β细胞凋亡,进而减少胰岛素分泌,导致糖耐量下降或高血糖。另外,游离脂肪酸以及其他脂肪组织产生的炎性介质可通过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在胰岛素靶细胞内造成胰岛素抵抗。因此,有报道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自确诊之日开始减肥,即使体重反弹也可获得远期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