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感谢邀请。
如果发现自己有高血糖或糖尿病,最好是赶快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配合饮食调理,或者控制日常饮食,千万不要自己耽误病情。一般来说,饭后血糖升高是很正常的现象,一定时间后,胰岛素作用下会逐渐趋于平稳,如果发现自己餐后血糖很难平稳或者容易飙升很高,那就应当寻医问药。
很多高血糖、糖尿病的朋友认为不吃主食,不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哪怕不通过服药、注射胰岛素也可以平稳血糖,但实际上这做法是不对的,高血糖、糖尿病的朋友也是应当要吃主食的,第一是合理补充身体营养所需,均衡营养,而且主食提供的葡萄糖是身体每分每秒能量所需,完全不吃的话反而会增加体内脂肪分解,升高酮体数量,对于原本就很容易出现酮症酸中毒的糖友来说更是火上浇油。由于糖友们也会注射胰岛素、摄入降糖药,所以适当的主食摄入的话并不会对血糖影响较大。
如何平稳餐后血糖就要看如何选择主食了。米饭并不是唯一的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都可以作为主食,例如薯类食物,粗粮杂豆,糙米粗谷物类食物,但这些食物的优势在于质粗、富含膳食纤维,而能减缓消化速度,让碳水化合物缓慢分解出葡萄糖,不让血糖飙升,由于能降低胃的排空速度又有很好的饱腹感,不会让我们出现过于饥饿的情况。所以糖友们可以选择富含淀粉,同时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作为主食,例如黑米、燕麦米、紫米、玉米、土豆、红薯、紫薯等等食物作为主食,也可以不舍去细粮,在细粮中添加一些粗粮杂豆混合,如加一点红豆绿豆,加一些坚果,加一些糙米混合,其实也可以达到补充膳食纤维,抑制糖分、脂肪、胆固醇吸收速度,达到平稳餐后血糖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种好的方式就是少食多餐,一顿不要吃得过饱,但不能让自己饿着,两餐之间加一小餐,不至于让自己太饿,也不会在一顿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分散着吃,这样血糖能够保持更平稳的状态。餐后血糖升高较快的糖友们可以饭后散散步,或者做做家务,不要直接睡觉或躺着坐着,这样就更容易让血糖上升较快了。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糖尿病人又怕血糖高,又怕肚子饿怎么办,其实掌握下面这3个技巧,就能很好的解决。
技巧1:粗粮细粮搭配吃,不要吃白米饭。适合糖友们吃的粗粮有很多,像燕麦、荞麦、小米、黑米、玉米、绿豆、红豆等,可以与白米饭一起,搭配成二米饭或三米饭食用。这样搭配后,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丰富,还具有很好的饱腹感,并能帮助控制热量和血糖。
技巧2:改变进餐循序,对糖尿病人来说,最佳的进餐循序是先喝点清汤,再吃蔬菜,再吃肉类和米饭,吃的时候细嚼慢咽,争取把进餐时间延长到15分钟以上。这样吃更容易产生饱腹感,并且能够较好的控制住热量,保持体重。
技巧3:少量多餐。推荐糖友们把一日三餐分为一日5-6餐,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每餐少吃点,多吃几餐。这样不仅能避免餐后血糖高峰,还能够有效预防饥饿感和低血糖。适合加餐的食物有苹果、玉米棒、全麦面包、无糖酸奶、燕麦片、饺子等。
糖友们不妨试试,做到这三点后饥饿感是否有所改善。如果仍旧饿得很快,那就不是方法不得当的原因,而是本身血糖失控了,这时候就要及时查血糖,找到原因并对症下药。
更多的糖友饮食问题,大家可进入我的主页,私信关键字“血糖”获取糖尿病营养饮食百科电子书和并发症预防手册。
希望本回答能够帮到糖友们,祝糖友们身体健康!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这真是个矛盾的事情,肯定很多糖尿病朋友也有着这方面的顾虑。
临床上患者咨询的也都是这方面的问题。饭肯定是要吃的,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学习和生活,血糖也不能高,高了有并发症的风险。那该如何平衡吃与稳之间的矛盾呢?
吃的量非常重要,少了感觉饿,或者很快会饿,多了血糖会高。那么什么量或者什么食物营养足够又饱腹呢?
不同的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不同的,比如一些粗粮如:高梁,玉米,南瓜,山药等比大米面的含糖量几乎少一半,可以很好地解决吃了怕血糖高,不吃又饿的问题。 多吃粗粮,少吃精粮。粗粮由于含糖量低,又富含纤维素,被糖尿病人视为救命稻草。纤维素可以有效地减缓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对餐后血糖有很大帮助,避免血糖升高。
多食绿色蔬菜,蔬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人体内是不能被吸收的,对增强胃肠道蠕动抑制葡萄糖后吸收有重要作用。打个比方,100g的米饭热量是140大卡,而等重的蔬菜仅有15大卡,热量相差6倍多,这就是我们宣教时,反复让患者多吃蔬菜的原因,既能吃饱,也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多吃膳食纤维,不仅能帮助控制血糖,还能降血脂。膳食纤维中的某些成份可与血中的胆固醇结合,直接从粪便排出,降低血中胆固醇浓度,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蛋白质类食物如牛,羊,鸡,鱼肉,豆制品,这类食品蛋白质含量高,糖类含量低,可有效防止高血糖的发生。
进餐顺序非常重要,我们提倡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是碳水化合物,这样的顺序不易升高血糖。下图是先吃主食和后吃主食的区别,一目了然!
吃饭前先喝些温开水,冲淡胃液,可减轻饥饿感,可减慢进食速度,防止进食过急过多。
吃过饭后要运动,多运动能增加热量的消耗,降体重,提高降糖药物的疗效,保证血糖的平稳。
总之,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需要病人纠正饮食误区,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做到食多而不高。糖尿病人不是苦行僧,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方案,才能保证吃好吃稳。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专业医生帮您做解答】
对血糖高的人以及糖尿病人来说,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吃的少了又饿是一个很闹心的问题,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对饮食控制的核心是什么没有清楚的了解,二是在吃的方法上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不是简单地少吃,而是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合理地搭配食物。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常说的主食,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中主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人不吃主食会感觉像没吃饭一样,而糖尿病人控制饮食主要的就是要减少主食量,所以会感觉到饿。
其实减少主食是有方法的,并不是简单地少吃,科学的方法有几种:
增加主食的种类 不同的主食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有差别,比如可以替代主食的红薯、土豆、山药、玉米、南瓜等等,比米面的含糖量少一半还多,也就是说少吃一两米面等主食,可以增加二两的红薯等,可以很好地增强饱腹感而消除没吃饱的感觉。
增加粗粮的摄入 豆面、莜面、高梁面、玉米面等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进入胃肠后可以有效地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减慢血糖升高的幅度,能有效避免血糖的升高。原本吃3两米饭餐后血糖可能是9.0mmol/L,如果换成是3两豆面,餐后血糖就可能是8.0mmol/L,主食的量没变但血糖却能降下来。
增加蛋白的摄入 减少了主食量对胃肠来说会有“空落落”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传递给大脑“没吃饱 ”的信号,如果增加富含蛋白的食物摄入,就可以消除胃肠“空落落”的感觉,比如牛肉、羊肉、鸡肉、鱼肉、豆类及制品,含糖量很低而优质蛋白却较多,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本身就会消耗一定的血糖,对降低血糖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增加蔬菜的摄入 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却可以增强胃肠的蠕动减慢对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血糖升高的幅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占据胃肠的“空间”降低饥饿感。
其次,糖尿病人在饮食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增加运动加大对血糖的消耗,前者的目的是减少血糖的来源,而后者能增加血糖的去路,特别是在胃肠吸收食物中的葡萄糖最旺盛的时间段,即餐后30-60分钟时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如果吃了饭不是坐着就是躺着,饮食控制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总之,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不是让自己饿着,而是更要讲究吃饱吃好,而吃好更为关键,这需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并注意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做到“没多吃也不饿”。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说实话,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苦恼的一点,吃主食血糖会升高,不吃主食吧,天天吃素食就能吃饱了?况且自身的年纪也大了,饮食习惯是很难加以改善的,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如何解决吃主食,血糖容易升高的问题呢?1:粗粮饭
平时可以以粗粮代替大米饭,粗制的粗粮保留了更多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而且选择也很多,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荞麦,燕麦,玉米面,黄豆等主食
2:搭配一些蔬菜,肉蛋类食物
如果一定要吃米饭,那就一定要注意搭配食用,吃一些蔬菜,甘蓝,苦瓜,菠菜,海带等,混搭食用,能够对控制血糖有一定的帮助
3:饭后运动
可以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饭后散步,甚至走路也行,这样能够帮助降低血糖指数
4:饭前吃苹果
饭前吃一颗苹果对身体很有好处,苹果的热量低,饱腹感强,饭前食用,能够很好地限制自身对于主食的摄入
对于以上内容的补充1:糖尿病患者平时还需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食物,不宜饮酒
2: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自身的摄入总热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尽可能多吃一些新鲜的蔬果
3:糖尿病患者不宜喝白粥,吃面条,这些都极其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饭吃多了怕血糖升高,不吃又饿该怎么办?
对于高血糖人群来说,日常膳食做到少食多餐,是既可以拥有饱腹感,又可以最大限度控制血糖的好方法。
高血糖人群在日常膳食方面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3~6餐)、合理安排各餐供能比。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分配餐次,至少一日三餐,三餐的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能量的30%、午餐40%、晚餐30%较为适宜。在总能量范围内适当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并可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另外,高血糖人群在三餐主食的选择上也应有所讲究,尽量避免过多的精米白面制品是最基本的原则。越是精细的粮食,升糖指数就越高,所以,高血糖人群在主食方面,应适量增加各种全谷物,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粗粮的摄入。
与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谷皮、糊粉层、胚乳、谷胚及其天然营养成分。小米、玉米、燕麦、黑麦、黑米、青稞、黄米、粟米、荞麦、薏米等,都是可以适量加入主食的良好谷物。
全谷物中富含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以及植酸和酚类等植物化学物。相对于精米白面来说,不但营养更加丰富,且因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很好地避免餐后血糖的过大波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全谷物主食对于高血糖人群来说同样不可多多益善,每餐全谷物的食用量也要加以控制,三餐每餐食用全谷物主食100g左右即可,在两餐之间可增加50g左右的全谷物主食作为加餐,以免出现饥饿和低血糖的情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