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

糖友并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

适度运动是最好的,运动是一种非药物干预的降糖方式,比起注射胰岛素、吃降糖药来说的确要强,特别是肥胖型的糖友,运动结合饮食空时和药物干预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运动也可以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但并不是过度运动就好。过度的运动可能会造成低血糖,也会让身体过度疲倦,反而不利于调整血糖的稳定。

糖友可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时间,比如血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每天早晚可以适当运动半小时~一小时,多参加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平板支撑、骑车、游泳等等,年龄大,腿脚不灵便的糖友可以做一些轻度运动,比如跳广场舞啊、广播操,多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等等。另外建议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餐后立刻运动可能会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加上一些药物干预和胰岛素注射的效果,食物如果没有及时分解产生能量,就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危险。

糖友还可以进行一些拉伸运动,例如练练瑜伽,做一些关节训练。能够保护和增加逛街生理活动范围,维持逛街稳定性,对预防一些并发症状也十分有好处。糖友最好选择中低强度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高强度的锻炼很容易出现供能不足导致低血糖。运动中如果心率过高、觉得疲惫有些乏力最好就停止运动了,再运动下去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运动前随身携带一些糖果等升糖食物,以免万一造成低血糖时可以食用。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运动量不是越大越好,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心脏和骨关节的状况确定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首先糖尿病人一定认识到运动疗法是治疗方法之一,但不顾自己身体状况盲目加大运动量,一定要有度,严防运动伤害。第二在自己心脏能耐受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确定运动量。第三,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加大,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第四,找医生咨询,请医生根据您的血糖情况、心脏、骨关节状况给你设计运动方式和运动量。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得了糖尿病是非常不幸的事情,但看看周围的糖尿病患者很多,好像心理会得到些安慰,也觉得不会这么可怕。有的人建议糖友加大运动量,理由是通过大的运动量,讲血液里的糖,尽可能多的燃烧、消耗派出,来稳定血糖,看上去一个是不错的做法。

但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危害的,糖尿病人,最明显的特征是血糖高,我们就认为糖尿病人的糖太多,就要尽快排出体外,稳定血糖。但糖尿病人最缺的是糖,虽然血糖高,但体内细胞处在饥饿状态,没有糖,人就无力。

身体不能利用糖,缺少能量,只能用蛋白质来代替糖为人体提供能量,如果运动量小,蛋白质就消耗的慢,维持的时间长,如果运动量太大,蛋白质就会消耗的快,人就会很快消瘦下来,并且并发症来的就会快。

广大糖友,不要天天盯着血糖,要了解病理,调理肝脏,补充维生素,让糖在肝脏通过维生素的催化完成代谢,糖进入细胞,为人体提供能量。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运动是糖尿病非药物疗法之一,但是运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

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过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可能诱发心血管意外。当运动强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越大。

因此,糖尿病患者运动时的注意事项有:

1、糖尿病患者适合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左右,运动时微微有些发热,有点气喘,稍吃力等。

2、糖尿病患者每天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一般连续运动时间最早不要超过90分钟,防止发生低血糖。

3、在运动前后要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运动前最好穿浅色的袜子,软底的鞋,运动后要检查足部是否有伤口。

4、糖尿病患者出门去运动时,要带上糖果、饼干、甜饮料等,以防发生低血糖。同时身上带上急救卡,上面注明病情、家人联系方式等。

5、运动时,如果出现胸闷、胸痛时,要慢慢停下来。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从大数据上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方面的达标程度并不高,其存在的错误种类比较多,其中之一就是认为运动量越大越好。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的运动,可以取得促进身心愉悦、消耗过多的能量以及保持自己的体型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敏感性等多方面的收益,所以糖尿病的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一环。

但是,糖尿病患者活动绝对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运动量过大,容易出现多方面的损伤。

首先,运动量过大,导致血糖的过度消耗,容易让糖尿病患者再运动中或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

其次,运动量过大容易导致身体关节肌肉受损,从而诱发炎性反应,在身体存在炎性反应的情况下,血糖反而会应激性升高,对于血糖控制不利。

第三,过多的运动还会导致身体的脂肪含量过低,从而导致身体对抗低血糖的能力以及全身免疫能力的下降。

维护自身的血糖平稳,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属于全身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以慢跑或者轻对抗性活动为主,同时在活动中评价自身的身体反应,如果已经出现了出汗以及轻微的疲乏感,说明运动已经达到需要量,就要及时停止,在休息后可以进行第二轮活动。

指导医生:苏旭东,副主任医师,聊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熟练掌握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亢、垂体、肾上腺等疾病的诊断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患糖尿病的病人,运动量越大越好吗?糖尿病病人在运动时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最适合的,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间起到关键作用,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佳的运动时间是三餐后半小时,运动30~40分钟,这样是最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的。

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吧,比如说早餐后半小时可以快走或慢跑30分钟,午餐后半小时可以骑自行车或游泳30分钟 ,晚餐后半小时跳舞或打球30分钟。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项目有步行(中速或快速)、慢跑、骑车、爬坡、爬楼梯、转呼啦圈、跳舞、跳绳、游泳、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广播体操、健身操、太极拳、登山等。从能量消耗和对血糖的益处而言,主要并不取决于运动形式,而取决于运动量。换言之,不管什么运动形式,运动量要足够大才行,运动量过小,能量消耗太少,降低血糖的效果就不理想。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运动手册中指出,运动强度要达到中等程度是最有利于消耗血糖的。 我们经常说的和做的大部分都是中等强度的运动,这个中等强度指的是需要一些用力但是仍可以在活动时轻松讲话,但是不能唱歌,自我感觉有点累,但是适度休息之后可以完全缓解,比如快速步行、跳舞、休闲游泳、打网球、大高尔夫球、擦窗、拖地板、手洗大件衣服等等,这种运动强度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是适用的。 当运动量过大时可能会发生低血糖,这时候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比高血糖还要大,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大量运动时一定要防范低血糖的发生。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时,是要禁止进行专门的运动锻炼的:

① 血糖过高(空腹血糖>14mmol/L)、胰岛素用量过大、血糖波动较大、病情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

②2型糖尿病明显消瘦者;

③合并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血压大于170/110mmHg者),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宜运动,但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

④合并糖尿病肾病,且处于氮质血症期(男性血肌酐在2.5mg/dl以上,女性在2.0mg/dl以上)者;

⑤眼底病变严重的糖尿病患者;

⑥妊娠及呕吐、腹泻后有低血糖倾向的糖尿病患者;

⑦有酮症酸中毒倾向(如尿酮阳性)的患者;

⑧并发急性感染正在发烧的糖尿病患者;

⑨出现下肢坏疽或有破溃、感染者。

⑩运动疗法能否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目前尚不能确定。

以上 这些患者在血糖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之前,最好不要参加运动锻炼。

原创作者 冯丽 主任医师 临床营养医师 擅长孕产妇、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饮食营养。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痛风、骨质疏松、肥胖等慢病人群营养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