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发现凶犯曾春亮遗留三一楼和四楼之间的烟头、4瓶矿泉水瓶、打火机遗留物。

曾春亮被逮捕后大快人心,受害家属心情高兴呀!首先敢放心去打扫卫生,凶犯没抓住,提心吊胆不说,怎么告慰自己失去的双亲。

康女士家人打扫卫生发现凶犯的遗留物,估计是曾春亮提前潜入康女士家踩点留下的,或者是第一次行窃留下的,还有一个,曾春亮杀人后一直躲在康女士家,想伺机再杀人,估计没有得成遗留下的东西。

再说啦!从7月22日到8月8号,警察几次取证都没发现这些遗留物,还封锁了7天,主要是康女士家的四楼有个隔热层,平时家里人很少去,从来也没想过曾春亮摸的那么清楚,所以家人打扫卫生时,才发现三楼到四楼的楼梯口有个书本,有坐过的痕迹,丢着好多烟头,还有一个某网吧的打火机。

这个曾春亮心思缜密,做案是有预谋而为之。估计有反 侦查能力。如果受害者家属不打扫卫生,发现不了这一关键的证据,对后续的提审工作会带来麻烦。

曾春亮被抓住以后,康女士一家和本镇居民能睡个安稳觉,还当地一个安宁的日子,也能告慰无故失去生命的三个人。

凶犯曾春亮抓住了是开心的事,也给住几层楼的的人提个醒,把自己的家楼梯口只要能进来人的地方都加上门,让不法分子没有进来的机会。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正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一般人来说被发现了以后都是觉得嫌疑人会快速逃离,不会想到嫌疑人会再次返回,这也是这个嫌疑人不一样的地方,嫌疑人喜欢反其道而行之,从整个案件来看,嫌疑人和其他犯罪有很多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极强,再者他的报复心特别强,三就是他杀心特别重。

在嫌疑人第一次入室盗窃被发现,伤人威胁不许报警后逃离,但是他并没有逃离很远,而是在附近徘徊,在第二次携带作案工具进入当事人家中的时候,留下了作案工具,但是在后来时候只是发现了作案工具,并没有发现其他,案发后,在嫌疑人被捕,家属看到案件破获,于是才决定对现场进行一系列的清理 ,在三楼到四楼的楼梯上发现了烟头和矿泉水。

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有可能是第二次潜入案发地的时候,曾经上到三楼上面去,在上面呆了很久,甚至很有可能他曾经在上面等待受害人一家回来,甚至已经打算对受害人下手,最终第二次为什么没有直接下手,而是选择第三次才下手,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目前不好说,但是说明了他已经起了报复的心,这也是第三次进入杀人的原因。

嫌疑人自身进入这一家,目的就是看上了这一家富裕程度,而他为什么会杀人,虽然说他自己是报复对方,但是从他连续三次进入同一家,说明他认死理的人,他认准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定要去做到,他要杀这家人,所以他会进行多次的准备,抓到机会就会下死手,这次他就等着这家人年轻人离开了才下手。

他是已经踩点多次,这次他抓住了年轻人出去才下手,他三次潜入这一家,说明这一家其实也没有多少防范意识,第一次潜入可以理解,第二次被潜入,说明了大意,第三次潜入杀人,说明了完全没有任何防范意识了,连续几次都没有做防范,所以说发生这次事件,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楼道上面的一些垃圾,应该是多次潜入留下的,具体是哪一次一次不好说,反正三次都顺利潜入,说明这一家其实并不难进入,所以出现那些东西其实也就不奇怪了,三次进入。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有一种情况就灯下黑,越是站在灯光下,越是看不到。

受害者打扫房间又发现了遗留物,根据受害者说房子四楼本属于隔热层,平时都很少去,三楼也是因为打扫才发现了曾某亮。

但是打扫房间又发现遗留了有烟头,打火机,矿泉水,还有一本有明显坐过的书本。

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警方进行排查的时候并没有去到四楼,排查的不够仔细,错过了很多的细节,曾某亮可能很早之前就已经去了受害人家中逗留了很久。

第二:曾某犯案后重新回到了受害人家中逗留,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

为什么有第二种推测?

原因有两个:1、曾某亮被捕时候并不像是躲在山里那种落魄的情况,相反还是浑身干净,整洁的情形,令人生疑。

2、被捕时带的帽子根据被害人家属反应,那是他家的帽子,从而推测曾某亮很有可能重返过被害人家里。

从而留下了更多的遗留物。

不得不说,曾某的反侦察能力,心理承受的能力,心态是真的好。

但越是能力越强的人,一旦危害社会,带来的危害也是越大。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曾春亮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又发现一些可能是曾春亮留下的物品,实际上再次把矛头指向了最初的办案人员。

封锁现场是为了什么?

命案发生,警方往往会第一时间封锁案发现场,为的就是想要在案发现场提取重要物证。

但是在8月8日曾春亮第一次行凶杀人现场,当地警方也依惯例封锁了现场,应该也进行了相关的物证提取。

但是他们的工作说的非常不细致,不严谨。

凶杀案发生在一楼和二楼,但是对于三楼他们竟然没有上去看?

据康女士反应,三楼平常没人上去,那么对于楼梯口的烟头,那么明显,竟然没有发现?

我真的怀疑办案民警是不是压根就没有上到三楼去看看。

勘察现场只是走过场?

对于案发现场,准确来说,是可以第一时间得到犯罪嫌疑人第一手资料的,因为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出现过。

甚至于案发现场周边,都应该仔细勘察,而对于烟头,打火机,饮用过的矿泉水瓶,即使不能确定是否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最起码也应该询问下家属吧?

破案就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很多案件往往就是现场的一个不起眼的物证,最终打开谜底,抓获犯罪嫌疑人。

而当时的办案人员可能以为犯罪嫌疑人不会去三楼,所以就不去三楼看看,实在荒谬至极。

所以,康女士认为办案警察有渎职和玩忽职守的可能,并可能会进一步追究相关人等的责任。

办案是一件严谨并且细致的工作

人命关天的案件,却出现如此重大的过失,个人认为实在不该。

打个假设,如果这些东西是曾春亮7月22日之后留下的,那就证明他提前来踩过点,甚至在8月8日之前已经潜入到康家,了解了康家人的生活习性,居住房间等情况。

如果警方提前发现,说不定就可以避免接下来的悲剧。

即使这些物证对于破案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有摄像头),可办案人员的操作也值得商榷。

我想这也应该成为一个经验教训,也希望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曾春亮落网后第二天康女士打扫卫生时,在三楼到四楼的楼梯口处发现多枚烟头和4个矿泉水瓶,还有一个被坐过的书本。在卫生间纸盒上还放着一个印有某网吧名字的打火机。目前警察已经取证,不排除这个歹徒在康某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但是自7.22日到8.8日案发,警察多次来取证没有发现,是没有去那里查看还是案发后歹徒又来过。案发前也就是康某的第二次报警也是因为发现作案工具,这个作案工具警察在取证时也没有发现。

多枚烟头和4个矿泉水瓶,证明歹徒在这里待过的时间较长,不知道是案发前留下的还是案发后留下的。可能案发后歹徒并没有立即离开这里,从摄像头可以看出曾春亮每个房间都查看过,不排除曾春亮想等康某他们回来一并杀害。从作案到被人发现中间隔得时间较长,曾春亮也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逃跑。

这不应该是死者被发现后曾春亮留下来的,因为那个时候村里的一些青壮力有守候在康某家周围。

这么多次的来去自如主要是因为康某家里菜园有个缺口,而且楼梯在院子里,使得曾春亮可以多次来到康某家里。

是否有办案不细心的地方

整个案件确实有很多地方不足,比如康某发现作案工具第二次报警后,给予的重视不够。再者就是这次发现的烟头、矿泉水瓶,是否是取证时的失误。从案发后到曾春亮第二次作案,其间办案工作也有不足之处。现在纪委、检察院、公安厅都已经陆续介入调查,如果有失职的地方相信不久会查清。前面正忙于抓捕工作,也不可能那个时候去追责,对于广大网友的关切,相关部门也是非常重视的,相信会有一个满意的答复。

案发后曾某一直住在康某家吗

这个几率几乎没有,虽然曾某被抓时整个精神面貌,衣服鞋子都很干净,但也不能想当然的说他一直在康某家。康某家在山砀镇山砀村,其间曾某在山砀镇厚坊村杀害驻村干部,并在山砀镇航桥村被抓获。康某家在案发后也有村里青壮看护,自从两次作案后,各个路口的排查极其严密,曾春亮不可能来回穿梭。

抓获罪犯就是最大的慰问

16日晚,乐安县公安局政委到康某家里送去了慰问。康女士表示,案发后警察也有派人守护康某家里,同时也协助医院开通了救助通道。抓住罪犯或许是对他们最大的慰藉。

江西凶犯落网后,受害者家属打扫房间,为什么又发现了遗留物?

在害人凶手曾春亮落网一天后,受害者的家属在重新打扫家中卫生的情况时,竟然又发现了疑似凶手留下的打火机和烟头,并且还有喝完的矿泉水瓶。对于这样的情况,倒有些让人惊异,曾春亮竟然胆大到这种地步了吗?

首先,受害者家属发现的这些遗留物品是在三楼到四楼的楼梯口处,在台阶上有着做过痕迹的书本,并且烟头丢在了周围。可是根据他们所说,在曾春亮首次潜入来偷盗到杀人的过程中,警方曾封锁了现场,取证后没有发现遗留的物品。那这些东西是什么时候被人丢弃的呢?很大可能是嫌犯曾春亮在选择首次偷盗后又藏在了受害人的家中,而报案时候曾春亮可能还没有进去,在后来取证完成结束封锁现场后,曾春亮就又躲藏了进去。

其次,对于这个凶手而言,不但是心狠手辣,并且做事在不按常理的情况下,还十分大胆。从偷盗不成,故意说在受害人家中睡觉,还强烈要求受害人及其家属禁止报警的这种疯狂行为来看,确实是有这种可能。在案发后,谁都没有料想到曾某某跑到了村委会那里。如果再按照受害者家属这次所言,也曾经在受害人家中过夜,那曾春亮的做法真的太让人难以理解,或许他就是想要以这种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进行躲藏。

现在曾春亮已经被缉拿,受害者家属也需要大家的关心。并且,不要将抓住曾春亮作为一件值得庆功的事,因为他伤害了三个人的性命,受害者家属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做好案件的结尾工作,也请家属们忘记悲伤,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