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对蜀国有什么影响?
夷陵之战是蜀国的“掘墓之战”,经历夷陵之战的战败后,蜀国彻底了争夺天下的资本,其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夷陵之战给蜀汉带来的沉重灾难主要包括:外交战略严重失败、军队人才损失过半、物资储备消耗殆尽、内部矛盾风起云涌四个方面,而这四方面的灾难彻底葬送了蜀汉的国运,诸葛亮接手的蜀汉政权已是内忧外患,朝不保夕,如果不是奇才诸葛亮的勉力经营,蜀国说不定会快速灭亡。
外交战略严重失败在刘备即将东征的时候,赵云就曾劝谏,现在的敌人应该是篡汉的曹魏政权,而不是东吴。蜀汉立国的根本便是延续汉朝国祚,所以蜀汉的头号敌人是曹魏,而并非东吴,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也打出了“汉贼不两立”的政治口号,而这也是蜀汉立国根本。
夷陵之战局势
在这一点来说,夷陵之战完全违背了蜀汉的路线,而且当时的局势是曹魏一家强大,蜀汉和东吴只有联盟才能对抗曹魏,而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直接让东吴向曹魏称臣,和蜀汉决裂,这对于小国蜀汉而言,是一己之力对抗天下,形势极度危险,如果曹魏和东吴联合,就可以直接灭亡蜀汉。
所以夷陵之战的第一个沉重灾难就是外交战略的严重失败,而诸葛亮接管蜀汉政权后,立马与东吴议和,签订盟约,这才延续了蜀汉的国祚。
军队人才损失过半夷陵战败,刘备集团损失了将近五万的精锐部队,其占蜀汉国家所有部队的一半以上,而且由于进攻东吴,所以刘备调动的全是精锐部队,而这场战役葬送的精兵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1/20,可以说是对蜀汉集团打击沉重。
军队伤亡
夷陵之战中,蜀汉集团损失的人才包括马良、黄权、张南、冯西,加上战争前丧命的张飞等,蜀汉的人才队伍严重凋零,而跟随刘备出征的大多是经历赤壁之战的青年人才,也在这场战役中全部损失,可以说经过这一战,蜀汉的军力受到了灭顶之灾。
物资储备消耗殆尽战争打的是消耗,在汉中之战的时候,为了应对曹操的大军,刘备集团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严酷地步,整个益州的人力物力几乎都到了竭尽的地步,而为了保证军需,刘备集团甚至下令益州全境不得酿酒,粮食一律要满足军用,有藏酒器的就要处罪,足见其物资匮乏。
烧毁的物资
而夷陵之战中,刘备顺江而下,前进容易,后退困难,物资辎重全部烧毁或被缴获,整个蜀汉集团的物资储备可以说消耗殆尽,到了崩溃边缘。
内部矛盾风起云涌刘备集团本来就属于外来集团力量,益州本土士族本就不服,并暗中对抗,而夷陵战败后,许多内部矛盾也涌现出来,就连诸葛亮《出师表》中也说“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蜀汉西南叛乱
而为了反抗蜀汉集团,原来归顺蜀汉的西南少数民族先后揭竿而起,斩杀蜀汉派去的官员,公然对抗,这种风起云涌的直接对抗,更是让蜀汉集团摇摇欲坠,直到诸葛亮亲自南征,才得以稳定局势。
夷陵之战对蜀国有什么影响?
不要一听说吃了败仗,就看一切都完了,都灰暗了。其实有时精神作用大于战时,人亡了还有更多的人,人伤了还会好起来,人逃跑中遗失了还会再寻路回来。精神没了才是一深深的烙印,再难找回来。夷陵战体现了人心向背,“三国志”上载;那个地方蛮夷人时刻惦念着刘备,盼望他们打过来,而孙权也吓得主动向刘备請和了,是写着是“吓得”,可见刘备人心之储存长在。有了人心,下一个局面是;诸葛亮宣言伐魏,一出山便迎来;南安、安定、天水三郡魏军叛魏迎亮,战线不用打就行成了千里半多远,好比今郑州越经湖北至湖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