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挡李文华拜师马三立的“权威人士”可能是谁?
先说结论,个人认为:阻拦李文华拜师马三立的“权威人士”不是侯宝林,而是另有其人。
李文华拜师马三立的经过马三立是相声界的寿字辈,其出身相声世家,其父亲是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师父是相声八德之一的周德山,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马氏相声已经成为相声界的一只旗帜,也为马氏相声赢得了“无人不宗马”的美誉。
李文华和姜昆
李文华并不是相声门内出身,其最早是工人,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声,解放后才进入中广说唱团学习相声,当时中广说唱团有四大导师,分别是郭启儒、侯宝林、刘宝瑞和郭全宝,而和李文华同一批的学员有马季、于世猷和郝爱民,解放后废黜了相声界的拜师习俗,一律成为老师学生,所以李文华也就没有拜师,而当时团里面指定的主要老师是郭启儒,其余三位自然也是老师。1969年,郭启儒去世,李文华也跟随侯宝林、刘宝瑞和郭全宝学习相声,并和马季等搭档,70年代末李文华和姜昆搭档开始走红。
80年代,相声界的拜师开始兴起,李文华并没有师承,所以也想拜师,他仰慕相声泰斗马三立,想要拜师马三立,并亲自到天津拜访,马三立也喜欢李文华,也愿意收徒,但这事被权威人士阻拦,最后没有拜成,直到李文华先生去世前夕,李文华才在姜昆的努力下,开了新闻发布会,证明李文华是马三立的徒弟,而当时的李文华已经身体极差,这也不过是了心愿罢了。
权威人士的谜案既然李文华有拜师的意愿,而马三立也愿意收,为什么就没能拜师呢?原因在少马爷马志明的采访中也说得很清楚,那就是受到了权威人士的阻拦。至于权威人士是谁,马志明则三缄其口,而且估计应该会一直缄默下去,而也正是由于此,才会导致这个权威人士会一直成为谜。
马三立和马季
马三立到了80年代,几乎成为硕果仅存的寿字辈演员,还活跃在相声舞台上的都是徒弟、徒孙辈,所以马三立要想收徒,很少有人能阻拦。比如80年代,马三立就曾公开表示收徒姜宝林,并直说:打今儿起,你就算我徒弟了,姜宝林赶忙鞠躬献花,算是完成了拜师,而且这件事是公开场合。
这事有人拜师,有人见证,但是相声界根本都不买账,因为姜宝林本来就是李洁尘的徒弟,现在马三立非要将其收为徒弟,抬一辈子,相声界并不买账,但是即便如此,马三立依旧我行我素,硬要收徒,可见,马三立并不能随随便便就被阻拦。
况且李文华比姜宝林还要大十几岁,又从来没有拜师,所以马三立想要收徒,估计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权威人士不是侯宝林很多人认为阻拦拜师的是侯宝林,原因是侯宝林大师是相声界当之无愧的权威,之所以阻拦是因为李文华拜师就和自己平辈了,这让侯大师很不满。至于侯大师去世后,侯耀文也进行了阻拦,才使得李文华未能拜师,所以这个权威人士必然是侯宝林。甚至有人编排,侯大师阻拦李文华拜师的交换条件是代拉马志明,所以马三立才妥协此事。
马三立和侯宝林
其实这事完全靠不住,根据马志明回忆,侯宝林表示要拉马志明这事比较早,而且是主动表示,之后这事没有下文,马志明还排侯宝林大师的弟子去问侯大师,这话还算不,侯大师当即表示算,并举行了拜师仪式,所以根本不存在侯宝林大师阻拦交换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压根就没有不要。
侯宝林大师1979年正式宣布退出相声舞台,专心搞学术研究,其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曲艺理论研究,而拜师这事在天津很重视,北京的许多相声演员并不重视,更重要的是当时侯宝林大师是相声界的领军人物,李文华即便拜师马三立,也不会跟侯大师平起平坐,喊师兄,其仍会称呼老师,所以侯宝林大师没有动机阻拦。
马三立和马志明
至于权威人士是谁?极有可能是曲艺团领导或者天津相声名家,在天津普遍看重辈分,所以李文华拜师,又不是门内出身,其凭空成为许多人的师叔,让人不满,而且马三立当时年龄很大,其收徒都是拜门的人情居多,听说马三立要收徒业余选手,这些相声名家联名,以曲艺团领导的名义阻拦拜师,而马三立虽然已经退休,但马志明还在团里,所以马三立不得不停止收徒,而这事也只能让马志明三缄其口了。
虽然都是猜测,但是也许这种猜测的可能性更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