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刘备虽然出身皇族,但是由于祖上犯罪,被夺了爵位,于是刘备就成为了平民宗室,加上父亲早逝,刘备的确曾经织席贩履,生活穷困。但是刘备为什么能够招兵买马,成就霸业呢?这主要是由于富豪资助,让刘备从布衣跻身官员,之后凭借自己的声望,才使得刘备逐渐有了成就霸业的实力。

富豪资助,成为刘备的第一桶金

刘备虽然小时候穷困,但是其长相不俗,有帝王之相,家里虽然穷困,但是毕竟曾经是宗室,因此刘备年轻时拜师当时的大儒卢植,并和公孙瓒成为同学。

后来爆发的黄巾之乱,为了平息叛乱,朝廷默许地方豪族建立私人武装,于是刘备在中山商人张世平、苏双的资助下,开始招兵买马,而关羽、张飞也在此时投奔刘备,刘备有了成就霸业的第一桶金;这份经历和曹操也极为相似。

织席贩履的刘备

刘备组建的这份武装在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刘备因功被封为县尉,成为底层官员,而更为重要的是刘备积累了一定的声望,这也成为日后刘备发家的根本。

声望名气,带给刘备霸业的资本

在东汉乱世,声望名气给刘备带来了成就霸业的资本,当时的北海相孔融被围困,向刘备求救,刘备借兵救援孔融,并感叹:普天之下,孔北海竟知道还有刘备?足见,这个时期的刘备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名气,不少人也纷纷来投,比如赵云、孙乾等,而大富商糜芳、糜竺除了资助军队,甚至还把妹妹嫁给了刘备。

曹操刘备青梅煮酒

正是由于刘备的声望名气,徐州牧陶谦甚至三让徐州,让刘备成为了新的徐州管理者,这为刘备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尽管之后刘备屡战屡败,先后投靠曹操、袁绍,但是其始终形成了自己的小集团,也为日后霸业提供了基础。

赤壁之战,两万人马打下霸业

赤壁之战前,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将刘备安置在新野,并划拨两千人马,此时刘备寻访诸葛亮出山,并暗自训练士兵,收买人心,到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刘备又退到江夏郡,手里面有关羽接管的荆州水军1万,以及刘琦的军队1万。凭借着两万人马,刘备和孙权结盟,抵抗曹操,并在赤壁之战大破曹军,而之后刘琦迅速病逝,刘备接管了这两万人马。

刘备诸葛亮

凭借着两万人马,刘备平定了荆州四郡,又向孙权借了南郡,招兵买马,并趁势进入益州,而此时的刘备的军队已有5-6万之多,而攻取益州后,刘备又收编了刘璋的部队,刘备军队人数超过10万,从而成就了一番霸业。

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刘备出来混的时候,已经28岁了,在涿州城里做小买卖,因为本钱太少,他只能卖草鞋。

想当年,刘备不是一般的穷,而是穷困潦倒了,幸亏遇见了张飞和关羽。

那个张飞是卖猪肉的。

咱先不说卖肉赚不赚钱,一头猪的本钱总得有些银子,卖肉的肯定是比较有钱的人,它可能属于汉代的“暴利行业”,只是这个行业的名声不怎么好,所谓“屠夫”,往往与“刽子手”相提并论。

不管怎么样,张飞确实是刘备、关羽、刘备三兄弟中最有钱的一个。

年轻的张飞,他当然不想一辈子当杀猪的屠夫,所以总是暗中观察城里来来往往的人,希望找几个朋友,一起干点大事。

正在此时,朝廷发出了告示:

“黄巾军活动猖獗,地方上要招兵买马抗拒黄巾军。”

刘备看了官府的招兵告示,长叹一口气。这个不寻常的举动,立马被不远处的张飞瞧见了。

张飞见此人年纪轻轻,正在卖草鞋,他就借机对刘备说:“大丈夫应报效国家,为何在此长吁短叹?”

刘备见张飞身上有一股英雄气,感觉是可以结交的朋友,就把自己的苦衷一一道来。

通过一番交谈,两人竟然情投意合,正巧关羽也在旁边,他们因缘巧合就成为了好朋友。

言归正传,刘备那么穷,他招兵买马的钱哪里来?

真龙天子的传闻,成为张飞和关羽跟随刘备的动力,在刘备鼓励下,张飞“倾家荡产”的支持刘备招兵买马

事实上,英雄好汉也是要吃饭的。

招兵买马,干点大事,又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三个哥们在一起免不了喝酒吃肉,开始也没有想过要离开涿州,一起出去打江山。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故事,最终促使张飞变卖家产,把钱财拿出来招兵买马。

故事是这样的:

三兄弟总是一起吃饭,关羽是卖豆腐的,就经常请刘备和张飞吃豆腐。

张飞是卖肉的,就经常请客吃猪肉。

刘备是卖草鞋的,因此常常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一起聚餐。

时间久了,张飞和关羽觉得刘备大哥就是混吃混喝,从来不请客,于是就想戏弄一下刘备,想恶搞一下。

有一次聚餐,这两个哥们故意把酒席摆在一口古井旁边,把古井的盖子掀开,用草席代替盖子,表面上变成了座椅,想让刘备出点洋相,搞笑一下,也增加一点酒桌上的乐趣。

刘备也不知道张飞和关羽要耍他,一屁股就坐在古井口上面,安然无恙,面不改色,喝酒吃肉,若无其事的样子。

刘备这一坐不打紧,把张飞和关羽吓得不轻,明明是一个陷井,为什么刘备坐上去一点事都没有?

等刘备离开,兄弟俩掀开井口的草席,发现井里一条巨龙正用头顶着草席,怪不得刘备坐上去一点事没有。

就这样,张飞和关羽觉得刘备是真龙天子,他们从此下定决心要跟随刘备闯天下,要打江山坐江山了。

张飞铁了心,一咬牙就把房产和家私全部拿出来卖了,筹集了一笔巨款。

从此,三人招兵买马,训练义军,很快就有几百人加入进来。

后来,刘备三兄弟镇压黄巾军有功,刘备还混了一官半职,成为一个县令,从此拉起来一支不大不小的队伍。

事实上,刘备也是经常投靠一些大军阀,比如袁绍等人都曾经资助过刘备。

可见,刘备的钱主要来源于朋友的赞助,官府的奖励和俸禄,以及军阀为了拉拢刘备而给的军饷和资助。

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有趣的历史故事!

作者|龚柳辉

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刘备穷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刘备是个织席卖履的穷小子,其实不然。

刘备家中没有矿的话,他是不可能到京都洛阳读书的,更不可能拜东汉帝国的大儒卢植为师。

而且在求学其间还和官宦子弟公孙瓒结为好友。

巜蜀书》上说,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

刘备的爷爷当过东郡范县的县令,老爹也是州郡的官员,刘备也是妥妥的的官家子弟。

《蜀书》记载,先主少时,喜狗马,音乐,好华服。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

编织席子不过是刘备一个业余爱好罢了。

刘备读书回到老家琢郡后,结交豪侠,很快打出了自己的地盘,手下有一大帮兄弟,“乡中少年争附之”。连全国通缉的要犯关云长他都敢收留,充当他手下的头号打手。

连张飞这样有家财的地方豪杰也甘愿听从刘备的驱使。

为啥?

因为刘备的老师卢植受朝庭的重用,当了大官。而他的同窗好友公孙瓒也回到琢郡当了地方官。

中央,地方都有人罩着,手下又有关云长,张飞这样勇武能打的一帮人撑着。刘备在涿州就是一个横着走的人物,黑白两道通吃。

苏双,张世平这些靠贩卖战马暴富的商人,路经涿郡,也得受刘备的庇护,才能安心做生意。

刘备是有大志向的人,也是能抓住机遇的人。

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将乱,他决意组织一支骑兵武装,为朝廷建功立业,洗白上岸。

苏双,张世平也看到天下纷乱,生意不好做,也需要更强大武装为他们撑腰。逐送一批战马给刘备,再拿出大量的钱财给刘备打造兵器。

生意人的算盘打得很精的,说白了就是一种利益合作。

刘备就拉起了一支几百人的武装队伍,投到校尉邹靖手下,开启了他的征战岁月。

刘备打仗立了功,朝廷论功行赏,授予他的官职,都是在县一级打转。

素有大志的刘备岂能甘心一辈子只做个县官。

和他一起毕业的老同学公孙瓒已是中郎将了,戍守幽州。

刘备思来想去,只好带着关张前往幽州。

公孙瓒还是比较注重同学感情,表奏刘备做了别部司马,相当一个独立团长,手下有一千多人的部队,军饷粮草由朝廷供给。

刘备打仗还是蛮拼的,在公孙瓒手下立了战功,当了平原相。

他在公孙瓒手下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公孙瓒的骑兵队长赵云。看到赵云一身武艺,想方设方挖了墙角。

后来刘备又跑到充州刺史田楷手下当差。

刘备在公孙瓒,田楷手下当差,招兵买马的费用自然由他们两人出,用不着刘备操心。

曹操为报杀父之仇,攻打徐州陶谦。

陶谦派人到田楷处搬兵。

改变刘备一生的机会来了。

刘备主动请缨,前往徐州救援。他手下本来有一千多士兵,沿途又收拢了几千流民,以壮声势。

刘备还是走运的,曹操闻报吕布攻打他的后方,率兵撤退了,卖了一个人情给刘备。

陶谦自是大喜过望。

陶谦的眼光很毒。知道刘备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乃乱世之英雄,在临终前将徐州托付给刘备。

刘备由县一级的官员一跃成为省部级的封疆大吏,人生从此开挂。

以徐州的富庶,刘备可以养活十万兵马,大可以一展身手,争霸天下。

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在刘备领兵在外攻打袁术时,白眼狼吕布鹊巢鸠占,将徐州夺了。

刘备手下的士卒星散。

刘备就像坐过山风车一样,事业从巅峰瞬间坠落到谷底。

这一次,刘备真的是穷了。

东汉首富糜竺,在徐州与刘备一段时间接触观察后,认定刘备是雄主,而且还是一个仁义之主。战乱年代,巨额财富如果沒有军事势力保护,也是很危险滴。

糜竺的家财有多少呢?∫

据史书记载,他家世代经商,资产钜亿,有家僮万人。

放眼整个东汉,有谁能比肩。

连曹操也盯上了他的财富,刻意拉陇他,许以他太守官职。遭他婉拒了。

能成为东汉首富的商人,自有独到的看人眼光和权衡利弊之道。

曹操已成气候,多一个糜竺少一个糜竺,无关大局。如果将资金投给曹操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助一臂之力罢了。

而今刘备落魄如斯,如果突然有大笔资金注入,不只是雪中送炭,而是有起死回生之功。

那么,刘备事成之后,必定终生感念糜竺之功,糜竺在刘备心中的地位自然无人可憾动了。

糜竺深思熟虑后,决定将自己的亲妹妹嫁与刘备。趁这个机会送与丰厚的嫁妆给刘备作军资。

还从自己的家僮中挑选二千名年轻力壮者送与刘备作士兵。

有钱有人,刘备方能东山再起。

糜竺把自己身家命运紧紧地和刘备梆在一起,成为刘备集团实际上的第二大股东。

刘备后来屡败屡战,历经磨难,团队的核心人物依然不散,每次失败后还能再度崛起,糜竺这个钱袋子起了关健作用。

刘备当了汉中王后,封糜竺为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之上。而且对糜竺执礼甚恭。又封其弟糜芳为江陵太守,掌管关羽荆州兵团的钱粮。

后来糜芳投了东吴,刘备也没有怪罪糜竺,反而安慰糜竺,说此事与他无关。

而糜竺的儿子和孙子也成了后主刘禅最为倚重和信赖的人,一直担任刘禅禁卫军的首领。

糜竺没有看错人,刘备也没有辜负糜竺的期望。

赤壁之战后,刘备打下了荆州地区大部分地盘,终于有了一块立足之地。

要保住偌大的一块地盘,自然要招兵买马。此时刘备大约拥有五万人的军队,再加上庞大的官僚体系,光靠糜竺的资金显然是支撑不起来的。

刘备的运气一直不差,他找到的诸葛亮不但是出谋划策的高手,还是理财高手。

诸葛亮为刘备调整了荆州所辖郡县的税赋,成了刘备的后勤大管家,为刘备集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需物资。

有钱有粮有兵的刘备,决定拿下益州,扩大自己的版图。

益州的内奸法正,张松为达个人目的,出卖了益州牧刘璋。

在法正,张松的忽悠下,刘璋邀刘备入蜀,以拒汉中的张鲁。刘备并向刘璋索要军需物资。

刘璋出手阔绰,大笔一挥,送给刘粮二十万斛,战马一千匹,战车一千乘,衣物绸锦无数。

哇塞,益州这么富哈,刘备哈喇利都流下来了。

刘备攻占成都,又据有汉中,终成一方霸主。但刘备是不愿偏居一隅的,他的雄心是要一统江山,再造一个辉煌帝国。他需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去征战四方,只得不断地招兵买马。

扩大兵力是需要大量钱粮的,而刘备却没有足够的钱了。

这又是咋回事呢?

本来刘璋留给刘备的益州是很富庶的,刘备发了一大笔横财,足够他扩军备战了。

蛇大窟窿大。刘备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刘备拿下成都后,拿刘璋府库的钱大肆赏赐有功将士。

赏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每人钱5千万,金500斤,银1000斤,锦1000匹。其它大小将士都有奖赏。

光赏赐给诸葛亮等四人的钱财数额,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啍哼,没有钱,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等会帮你刘备白干活吗?就靠匡扶汉室的几句口号,他们就会跟你?刘备看透人心哈。

刘璋积累下来的财富被刘备花得差不多了,得想办法弄钱,才能扩军。

这时有个叫刘巴的大臣,建议刘备铸直百五铢钱。东汉帝国通用的是五铢钱,一枚直百五铢钱就可以换一百个五铢钱。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发行大额虚值货币。

刘备急需用钱,就采纳了。“数月间,府库充盈”。但老百姓却哭了。

这个来钱快哈,你刘巴真是人才。夫人,快快!把铜做的蚊帐勾全部取下来铸钱。

夫人呢?没有。

没有老婆怎么过日子哈。

为了增加国库收入,稳定统治,刘备相中了一个寡妇做老婆,而且把她立为蜀国的皇后。

此人是益州世居大族吴懿的妹妹,刘璋之子刘帽的遗孀。

按理刘备当了皇帝,什么样年轻漂亮女子还不是碗中的肥肉,想夹那块就夹那块。而刘备却偏偏选了一个寡妇,还是同宗刘璋之子刘瑁的遗霜。

吴懿是世家大族,家中积累的财富巨大,而且在益州还很有势力。

让吴懿的妹妹当了皇后,吴懿就成了刘备集团的合伙人,其家族财富和势力就成为刘备事业的巨大助力。

成大事者,挑老婆的角度就是和常人不同的。挑一个有财有势家族女子做老婆,很多难题也会迎刅而解。

为了不浪费粮食,保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军队,刘备禁止蜀中百姓酿酒,收缴民间酿酒工具。

总之,刘备出道之初并不算穷,家里还是有点矿的,方能拢络一帮兄弟为他卖命。让中山富商苏双,张世平加盟,投入资金,武装了几百人的队伍,让刘备争霸天下有了一点本钱。

后又通过与糜竺,吴懿这些世家大族联姻,获得巨量的资金,来解决招兵买马所需钱粮。

有了地盘后,又采取调整税赋,铸直百五铢等措施增加收入,满足扩兵备战的需要。

有了足够的钱财,让刘备心雄万丈,倾举国之兵攻入东吴,企图一举荡平东吴,再踏平曹魏,一统天下。

料不到东吴冒出陆逊这样的绝世天才,在夷陵之战中,击碎了刘备一统天下的梦想。

不得不说的是刘备是个顶级的敛财高手,比曹操只知道去挖掘坟墓,从死人身上弄钱充军费的手段强多了。

但刘备没有想到的是,他铸的直百五铢,却伤了国本。把“沃野千里,民殷国富”的益州变成了“益州疲蔽,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为蜀国的败亡种下了祸根。

只顾弄钱打仗,不顾老百姓死活,终究是会亡国的。

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三国君主里,最穷的肯定是刘备了。

一、刚创业的时候,刘备就最穷。

曹操起家靠他爷爷曹腾,曹腾是个大宦官,给他干儿子曹嵩留了一大笔钱。所以曹嵩靠这笔钱,一路买官,成为了东汉的太尉。 曹操从他老爹那儿继承来的钱自然也不少。

孙权就更别提了,老爹孙坚和哥哥孙策,给孙权留下了一大笔丰厚的遗产。所以孙权压根不需要考虑挣钱的事情。

刘备就可怜了,他们全村都是汉室宗亲,以至于他只能靠卖草鞋为生。手工艺水平那是没话说的,但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罢了。

二、创业期间,刘备还是最穷。

曹操创业没多久,便有了兖州,后来又夺取了徐州。击败袁术后,曹操拿下了淮南地区。击败袁绍以后,曹操又得到了青幽并冀四州,可谓是富有四海。

孙权刚上位的时候,地位不稳,江东还总有叛乱。好在他比较聪明,再加上父兄留下的班底比较优秀,所以孙权十来岁就坐拥江东六郡。

刘备就惨了,早年跟着同窗好友公孙瓒混,后来跑来支持徐州陶谦,从陶谦手里拿到了徐州。没多久徐州就被吕布抢了,自此刘备开始流浪。

刘备先去了曹操那儿,混了个左将军的名头。后来又跑到了袁绍那儿,差点被袁绍给宰了。混迹20年,在北方啥都没捞着,只好灰溜溜地跑到南方刘表的荆州,成为了刘表的客将。

三、建立大业以后,刘备依旧最穷。

曹操的巅峰时期,手握北方大部分地盘,而且人口最多,最为富裕的中原地区,就在曹操本人的手里。

孙权手握江东六郡,这还不够,他还从刘备手里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所以说孙权也是富得流油。

只有刘备最可怜,只有益州和汉中这两块地盘。原来手握荆州和上三郡,结果荆州被孙权偷袭,上三郡被孟达出卖。

刘备这么穷,是怎么发展基业的呢?

刘备的穷,只是相对来说的,主要是相对曹操和孙权,刘备的确很穷。哪怕是在最富有的情况下,刘备也比不上那两位。

既然这么穷,那么刘备是靠什么拉起一支强大的队伍,去争夺天下的呢?这里面的窍门就多了,其实刘备更适合后人们去膜拜,毕竟他是白手起家的典范。

第一、拉赞助!

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特长,你还想着成就大业,那简直就是在做梦有没有?刘备虽然穷了点,但是做大事的基本特征他还是具备的。

尤其是他拉赞助的能力,堪称三国之最。你可以说他厚脸皮,也可以说他口才好,不管怎样,就是有一堆人傻钱多的人,愿意投资刘备,这就是刘备的本事。

早年刘备就得到过中山富商张世平、苏双两人的经济支持。他们都是贩马为生,家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是生逢乱世,又是低贱的商人,就算有钱,想要自保也不容易。

因此刘备便跑去游说这两位,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后,刘备便用他们的钱,武装起了一支队伍。正是靠这支队伍,让刘备在乱世当中,有了起家的资本。至于怎么拉来的赞助,这个就是刘备的独家秘诀了,一般人是不会告诉的。

我估摸着应该是这样的:我本汉室宗亲,有匡扶汉室的想法。你们看着办,如果肯投资,即使将来你们做不了吕不韦,也能保证继续大富大贵下去。

等刘备到了张飞的庄子上以后,他又开始忽悠了:我本汉室宗亲。。。话还没说完,张飞就哭着拜倒在地,愿意把庄子卖了,支持刘备创业,甚至自己也愿意跟着刘备打天下。关羽虽然没啥钱,但也凑热闹愿意入伙。

到了徐州以后,刘备立刻又开始跟徐州的土豪们结交起来。这帮土豪虽然有钱有势,可惜生逢乱世,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哪能保住家族富贵呢?

比如说糜竺他们家,堪称徐州首富,家里光佣人就有1万多个。刘备跑来糜家一顿忽悠,导致糜竺立刻把全部家产投资在了刘备身上,糜竺、糜芳兄弟俩也愿意跟着刘备出生入死,甚至还要把妹妹糜氏嫁给刘备做媳妇儿!

能拉这么多赞助,刘备起家的原始资本,就算是攒齐了。这需要脸皮厚、口才好的基本能力,还需要足以忽悠住别人的思维能力,你做得到吗?

第二,铸大钱。

这招就有点损人了,那个时候刘备拿下了益州,可谓是兵强马壮,可是兜里的钱也不够用了。于是他去请教财政大臣刘巴。

刘巴呵呵一笑,表示这事儿好办,只需要铸大钱就能解决问题。刘备铸造的大钱叫直百五铢,简答来说,就是铸造一枚面额为100枚五铢钱面额的大额货币,但是它的重量,只有普通五铢钱的两到三倍。

这不就是赤裸裸的剥削嘛!1枚直百五铢,到市场上可以换取100枚五铢钱。随后刘备再把这100枚五铢钱给熔了,再造出数十枚直百五铢来,继续到市场上换取数千枚五铢钱。

就这么着,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刘备的府库里就堆满了钱。这么一来,军饷的问题不就妥善解决了吗?只是苦了老百姓了!

别以为其他两位君主就好到哪儿去,孙权更过分,铸造了大泉当千、大泉两千,甚至是大泉五千。一枚钱币分别可以换取1000枚、2000枚甚至5000枚五铢钱,差点把东吴经济搞崩溃。

曹操那边由于没有特别突出的经济人才,索性不造钱了,以至于民间回到了原始社会,出现了大量以物易物的现象。至于曹操本人的钱,大多数是靠盗墓得来的,这事儿孙权干过,可刘备不能干,因为曹操和孙权盗的都是大汉朝的墓,毕竟汉墓有钱啊!

总结:三国君主中刘备的生财之道,还是最健康的。

刘备铸大钱,为啥没把蜀汉经济搞崩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会转移矛盾。只要把自身的经济矛盾,转移到外部去,让三国一起承担,那他这边的压力不就小多了吗?

孙权、曹操那边都有使用直百五铢的记录,孙权甚至用这玩意儿给军队发军饷。为啥会这样?因为刘备手里有三国硬通货蜀锦!这玩意儿好看啊,就算官方禁止进出口,也防不住三国有钱人们争相购买。

正是由于刘备拥有硬通货蜀锦,他才敢肆无忌惮地铸大钱。相对来说孙权手里没有硬通货,还敢铸大钱,自己内部消化矛盾,这不是找死吗?而曹操那边整天想着发死人财,这种钱总有挖完的一天,到时候该咋整呢?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汉书》

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刘备招兵买马的钱,来源有两种说法分别来自《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看过《三国志》才发现,刘备家境确实贫寒。刘家世代为官,只是到了刘备父亲刘弘这一代没落了,而且死的很早。刘备年少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织席卖草鞋为生。

刘备十五岁的时候,其母亲让他外出学习,于是他与同族人刘德然,公孙瓒一起拜九江太守卢植为师。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视同自己的儿子一样,资助了刘备学习费用。

公孙瓒年龄比刘备稍长,刘备把公孙瓒看做兄长。由于长相特殊,待人又好,喜欢结交天下豪杰,年轻人都争相投奔他。有一个中山的贩马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有数千金资产。他们见到刘备,觉得他不是寻常之人,就赠送刘备许多钱财。刘备用的就是这些钱财,去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队伍。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不同的是,刘备招兵买马的资金来源于桃园三结义三弟的张飞。

当时刘备正在街上卖草鞋,看到了招兵榜文,不由长叹不能为国出力。被张飞听见,问为什么唉声叹气?刘备说:“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作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张飞一听说,唉,这有什么难的,我有的是钱,干就完了呗!原文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刘备甚喜。

所以刘备招兵买马的钱都不是自筹而是别人送的,这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机。

织席贩履的刘备,其招兵买马创立霸业的钱从哪里来的呢?

说起刘备,确实是白手起家的。演义上说是贩运马商张世平、苏双路过,被刘备勤王所感动,慷慨解囊。

野史可精彩多了。关张为了争举石担冠军,互不服气,大打擂台,正在不可开交之时,刘备上台喝止。

三人不打不相识,一识而成生死交。三人肝胆相照,在桃园畅饮,要做大事,共同去勤王。张飞当了肉辅和擂台奖金,当即招聚乡勇三百多人。

可要买马之时,已囊中羞涩,三人在酒家长吁短叹。

突然右山下传来"救命声"和枪械激烈碰撞声。刘关张三人急忙赶去,正见一伙山贼在抢劫马帮。

马帮只剩下两帮主,被三十多个山贼逼到了山角上。眼看一贼首一刀欲砍下之际,刘备弯弓一箭射死贼首。余众回身大怒朝三人袭来。

关羽在左,张飞在右,挥舞铁棒,霎间击倒一大片,刘备居中,连射连中。山贼大半不死既伤,余下惊恐全部跪下投降。

两个马帮主连连感谢救命之恩。帮主叫张世平,副手叫苏双,欲往北方做生意。当即奉送良马五十匹,再赠五百两黄金,镔铁1000斤。

刘备唤过手下50人,护送马帮主回家。并嘱咐众人将来如有困难,可再归来。

刘备这才如虎添翼,自打造一副双股剑;关羽打造一柄偃云刀,重82.5斤;张飞打造一柄八点蛇矛。又招得500多人,开始了雄赳赳、气昂昂,跨上勤王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