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界有没有“父子不同台”的规矩,有哪些父子同台表演相声?

相声得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相声发展的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相声界内部的规矩,但是相声界并无“父子不同台”的规矩,只不过大多数相声演员都没有父子同台,甚至有些成名的相声艺术家对外宣称:不会给儿子站台。但是相声界也同样存在着不少父子同台的演员,例如常连安常宝堃、杨少华杨议、郭德纲郭麒麟、谢天顺谢金等等。

相声界有“父子不拜师”的规矩,但并没有“父子不同台”的规矩

父子的传承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为什么呢?那就是家庭氛围,以至于中国古代有时候分发户籍,比如你爸爸是打铁的,你家就分发一个铁匠户籍,时代打铁。同样的,中国还存在着梨园世家、中医世家、武术世家等。同样的相声界也有这种父子传承的,因为爸爸是说相声的,所以儿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会了,这种例子不在少数,比如马德禄、马桂元、马三立、马志明的马家;常连安、常宝堃、常宝霖、常宝霆、常宝华的常家等等都是如此。

郭德纲郭麒麟

但是相声界留下一个规矩,那就是父子不拜师,父亲能耐最大,儿子可以跟着父亲学艺,但是拜师不能拜父亲。这里面最有名的故事便是马志明拜师的事情了。马三立老爷子本来就是寿字辈中比较年轻的,而其儿子马志明长大后,寿字辈的老先生已经所剩不多了,有一个陶湘九,太远,天津有一位郭荣启不怎么走动,因此,马志明虽然说相声,马三立先生也教,但是马志明并没有师承。

马三立马志明

后来,侯宝林大师去马三立家做客,问到,志明是谁徒弟?马三立大师表示还没有拜师,而侯大师立马就表态,那我带拉师弟吧。于是马志明成为了侯宝林大师的亲师弟。马三立大师能耐再大,也不能收自己的儿子为徒弟;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侯宝林大师儿子侯耀文身上,侯耀文父亲能耐很大,但是拜师也得另投他门,为什么呢?这就是相声界的规矩。

马三立、侯宝林大师坚决不与儿子同台

相声界虽然没有“父子不同台”的规矩,但是诸多的相声艺人坚决不与儿子同台,因此,在相声表演中,罕见与儿子同台的父子档相声演员。

有一次采访中,马志明先生说过,晚会方邀请马志明先生、马三立大师同台表演相声,那时候马三立大师已经成名久矣,但是满以为是个小事,却遭到了马三立大师的拒绝。而侯耀文没有拜师前,说相声,甚至考铁路文工团的时候,都不敢说自己的父亲是侯宝林,更不要说能和父亲同台表演相声了。

侯宝林侯耀文

马三立、侯宝林之所以做到父子不同台表演的原因无非是不想让人说长道短,同时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沾自己的光。相声舞台,一段好的表演,可以抬高人的身价,甚至让他声名鹊起。早些年,杨少华贫困,而马三立老爷子让杨少华为其捧哏,并说,宝贝,从此你有饭吃了,就是这个道理,正是这个原因,杨少华至今提起来这事,还对马三立先生的提携感激不已。

马三立、侯宝林为自己孩子搭档表演相声,毫无疑问是在提携晚辈,本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些艺术家要求严苛,不想让同行说自己为了儿子低了身份,更不想看到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有饭吃,只有严格要求,才能让他真正学会相声。其实不仅马三立、侯宝林没有捧自己的孩子,许多相声名家也都没有如此。

那些父子同台的相声搭档

但是凡事也有例外,在相声史上,父子同台的相声搭档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最早的当属常连安和常宝堃父子。不过这对父子搭档时,常宝堃才几岁,而且是在解放前,为了混口饭吃,带上小孩表演,更容易出效果,因此,其并不能严格来说是捧孩子。

杨少华杨议

除此之外,其余的几对父子档相声搭档就明显是利用老爷子的名声捧儿子了。最为出名的是杨少华、杨议父子,杨少华,是老来红,等到大半辈子后遇到相声鬼才赵伟洲才慢慢火起来,一句“我要开花”捧火了这位老头,这完全得益于赵伟洲,不过就在两人如日中天的时候,杨少华却抛弃了赵伟洲,去捧自己的儿子杨议,凭借自己的流量和实力,这对罕见的父子档相声演员也确实走红了不少。

谢天顺谢金

另外父子档中比较知名的就是德云社班主郭德纲和自己的儿子郭麒麟了,这也很明显是郭德纲在刻意捧儿子,除此之外,宝字辈相声艺人谢天顺先生也捧过自己的儿子谢金,作为当时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了儿子站台也是够拼的了,但是流量原因,谢天顺也没有捧火谢金,反而是徒孙辈的郭德纲在《相声有新人》中捧火了谢金,不过火了之后的谢金好像又有点沉寂了。

相声界有没有“父子不同台”的规矩,有哪些父子同台表演相声?

最好不要同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