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想象可以假设,如果刘备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完全可以击败曹魏统一天下,下面就让作者脑补下刘备统一天下的故事吧。
东吴占领荆州和扬州,统治区广大,而且东吴集团人才济济,想要一战定东吴坚决不可能,而且曹魏也不能坐视不管,但历史如果可以,其可以:
话说刘备屯数万精兵于夷陵之战,而陆逊虽然严格要求部下,但是孙权集团看久久不能解除威胁,连发数道命令,要求陆逊进攻(参见历史上唐玄宗命令哥舒翰出兵潼关),陆逊不得已,只能组织部队,与刘备作战,这正中刘备下怀,双方在夷陵展开激战,本来只擅长水军的东吴军队马上落入下风,这一战刘备大获全胜,而陆逊损兵折将,退回江陵,一面向孙权告急。
经历此战,刘备俘虏吴军无数,而且吴军不少将领直接投降,原为刘备领路,刘备顺江南下,原本投降东吴的糜芳等将领纷纷倒戈,刘备兵不血刃,攻取了零陵、公安、长沙等地,陆逊看事不可为,退出江陵,刘备占领整个荆州,兵力前线推进至九江一带。
刘备占领东吴
此时东吴方面告急,一方面部署兵力,一方面向曹丕求救,曹丕此时阵营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救孙权,一派主张不救,反而进攻刘备后方。曹丕听从建议,从襄樊发兵进攻荆州,一路发兵进攻汉中,但是刘备方面分别派黄权和魏延应敌,双方对峙,曹魏不能取胜,同时由于刘备节节胜利,曹魏内部不少人暗中勾结刘备,意图谋反,曹丕不得不花精力巩固统治,看军事不能取胜,紧急撤军,同时清算朝中的反对势力。
刘备休养生息后,顺江东下,先后攻克多个要隘,东吴方面节节败退,建业也无法守,孙权性格刚烈,发誓要与东吴共存亡,而东吴集团不少人开始劝降孙权,投降刘备,孙权最后死战,以死殉国。孙权死后,东吴集团势力土崩瓦解,刘备顺势拿下扬州,与曹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刘备
由于东吴大部分地区在孙权死后投降,战乱波及不大,刘备安抚百姓,定都武昌,同时加强训练,准备北伐曹魏。而曹魏方面曹丕早亡,权臣当道,武将凋零。
刘备三路北伐胜利
刘备集团厉兵秣马,同时骚扰两国边界,曹魏疲于奔命,军队捉襟见肘。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加上北方大旱,而南方降雨较多,粮食丰收,刘备决定北伐曹魏,同时三路出兵,益州、荆州和合肥方向,以益州方向、合肥方向为牵制,集中十五万大军北上,攻取了襄樊、南阳,一举拿下许昌,刘备的巨大攻势,让曹魏集团措手不及,不少人开始劝降,曹魏领导人曹睿决定放弃关中、平原地区,集中兵力在冀州,与刘备集团隔黄河相望,此时的曹魏领土已经和当初的袁绍差不太多了,不过刘备并没有放松,而是一举北上,突破了黄河防线,曹睿不得已投降,刘备封曹睿为安乐公,恢复了天下,历史上将这段汉历史成为季汉,以区别于东汉西汉。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谢谢邀请!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不能。
因为刘备,诸葛亮不具备这样的才能,且帅相不统一,当然这是个比方,刘备兵发夷陵,诸葛亮曾力劝刘备不能或最起码当时不是时机,可刘备根本不听劝告,心浮气躁给关羽报仇,作为一个领袖级的人物刘备岂能感情用事呢?
古今打仗讲的是情报,魏吴已暗地联盟,难道刘备就没有一点知觉,这个必输之仗也能打,从这里分析真是蜀国好像无能人了,对整个国与国之间的微妙关系都吃不透,何来统一全国这一说。
曹魏地大物博,谋士成群,战将如云,而蜀国去了关张黄三位虎将,而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不高明,没有指挥过像,官渡,赤壁,夷陵,这样的大规模战争。
再说说蜀国关羽,张飞的死都与自己人有关,关羽走麦城,刘封不肯相救,部下投别国,张飞常常酒醉误事痛斥部下,让部下给割了脑袋,只因为他二人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而目空一切,打压马超,诸葛亮给大将魏延还在脑后按上了反骨一说,像这样的团体能统一国家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了。这仅个人观点,有不同看法,可直接答题,不辨论。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能,前提是再给刘备10年寿命。
夷陵之战刘备胜利,占据整个东吴,拥有半壁江山,与曹魏划江而治,再给刘备10年时间,必统一天下。
夷陵之战时,曹操己死,曹丕继位,成为曹魏的实际统治者。此时刘备应对曹丕或曹睿应绰绰有余。
刘备占据整个长江以南后,用三年时间做四件事:休养生息、平定内部叛乱、发布招贤令、施行仁政,如果曹魏来犯,据险以守,东部合肥、中部荆州以长江为天险阻击曹魏,西部汉中以险据守。
1、休养生息。刘备经夷陵之战、平定东吴之战后,士卒疲惫,难以再战,且粮草物资消耗巨大,需大力屯田补充。
2、平定内部叛乱。益州南蛮、荆州南蛮、东吴山越及东吴残部的叛乱时有发生,但不足为据,分派将领平定。
3、颂布求贤令。刘备此时占据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广发求贤令,令四州人才相投,选拨优秀人才,唯才是举,充实队伍。
4、广施仁政。刘备素有仁义之名,当初赤壁战前刘备逃离荆州,数十万百姓跟随,现在刘备拥有半壁江山,广施仁改,尽得四州百姓支持,安抚各地,营造百姓乐居的环境。
完成准备工作后,刘备于公元228年发动北伐战争,以恢复汉室、迎取献帝为名大举伐魏,兵分三路,西路军以魏延为主帅,领兵5万,出汉中,攻取长安。东路军以陆逊为主帅,领兵5万,出合肥,攻取淮北,中路军以刘备为主帅,领兵8万,出荆州,攻取襄阳,直逼宛城、洛阳。
诸葛亮坐镇江陵,总督四州后勤,以长江为战略通道运输粮草、物资及兵员。
战争开始后,曹魏明显准备不足,刘备率中军攻克襄阳,破樊城,直扑宛城、洛阳,进逼许昌,曹睿迁都至衮州,天下震动,纷纷归降刘备,曹魏司马懿在西线暂时挡住魏延,曹真在东线挡住陆逊,但曹魏人心不稳。
公元231年,刘备攻入许昌,占据原曹魏都城。同年曹真去世,曹魏东部战线崩溃,陆逊攻入徐州。公元232年刘备与陆逊合兵攻入衮州,曹睿逃往冀州,同年司马懿退守长安、据守潼关,拒不出战。
公元233年,刘备分兵部分与魏延从东西两面围攻司马懿,次年,司马懿降汉。
公元235年,刘备定都洛阳,派兵平定原曹魏叛乱势力。同时派陆逊追击曹睿,曹睿逃入辽东,公元236年,辽东太守公孙渊杀曹睿,送回汉献帝,归顺刘备,237年天下一统,史称刘汉,以区别西汉与东汉。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不能,
因为夷陵之战刘备是败了。
既就是胜了,那时也无力再战,损兵折将,兵力不济,那时曹魏不可能坐视刘备恢复元气,会一鼓作气拿下刘备大军,吃掉蜀国,这样定会加速统一,曹魏很轻松的提前统一三国,形成大魏政权。
蜀国只所以一直在取下西川后没有再发展壮大,与刘备有直接关系,刘备本就没有领导才能,又鸡肠小肚,怕诸葛亮篡位,对诸葛亮一百个不放心,诸葛亮被刘备边缘化,基本把诸葛亮的兵权剥夺,使诸葛亮无法施展军事才能。
刘备的蜀汉本就建立在荆州派和西川派的两派之上,刘备一直无力平衡两派的斗争,刘备又多疑,儿子又无能,老年时刘备为了扫清刘禅的继承障碍,先后看死了关羽,张飞,又逼反了刘封,孟达等将,不重用赵云等将,步步打压有功之臣能有发展吗?
纵观诸葛亮从投到刘备手下,其实一直没有直接掌握过兵权,一直都是诸葛亮定下计谋,发号施令时,都是刘备点头实施的,直到刘备死后,经过诸葛亮亮的努力才真已掌握兵权,那时的蜀汉已兵微将寡,不比昔日的强盛了。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夷陵之战,悟空问答上的假设很多,無月此前也已经回答过几个。
这次的假设更是生猛,直接就在假设中把东吴给灭了。
那么现在的战斗模式是,天下一分为二,曹魏在北,刘蜀在南。
此时曹操已死,曹丕是曹魏的新主。刘备既然灭了东吴,想必也不会一气之下离开这个世界的,就假定他还能再多活十年吧,毕竟人逢喜事精神爽嘛。
好了,问题来了,这种形势下的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無月的观点是:刘备未必能统一天下。
蜀中真的无大将此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已死了,五虎将就剩个赵云也已经老了。
江东自古出英雄,可惜英雄多气短,原先东吴的那批将领,估计已经在西蜀灭东吴的战争中牺牲了,没牺牲的估计也退隐不愿出仕刘蜀的。
刘备手下真的没人啊,有一个魏延还要防着他造反,现在二分天下,魏延如果投向曹魏,自然能得到很多好处的,毕竟此时的魏延筹码更多啊。
曹魏的武将相比刘蜀,那是要多出很多了。
司马懿曹丕虽然比不上刘备老练,但曹丕的身边有司马懿。说句实在话,無月觉得司马懿的智谋远在诸葛亮之上,即便是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也是占了上风的。
诸葛亮PK司马懿,無月选择司马懿胜出。
地理优势自古天下之争,多是北灭南而统一天下。
明朝的朱元璋是个特例,但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蒙古人在南方蓄养马匹。
因此虽然刘备占据来南部江山,但地理上仍然处于劣势。
天命刘备毕竟不是真命天子,天命自有所归,因此即使刘备攻灭东吴,依然会有一场大败等着刘备的,这就是刘备的命啊。
以上为無月个人观点,喜欢的朋友请关注無月,谢谢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假如夷陵之战刘备胜了,占领东吴,拥有半壁江山,能击败曹魏一统天下吗?
条件成熟,三国一统:能!!!或许曹魏被逼到朝鲜半岛南端,喘喘带息。一首《观沧海》启发了小编,曹操正可胃是强大的政治高手,也是孙权、刘备的对手。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是战胜不了他的。乱世出英雄,曹操真英雄,若遇到伟人,曹操光环也会失色。
假如现在刘备有半壁江山,北伐曹魏有可行性吗?我们来看:刘备必须改头换面,诸葛一定要改变思路才能一统中原。先看东路和中路:东路兵出北伐庐州,进兵淮泗,中路荆州出兵,北伐襄樊进兵商洛有多大胜算?
先推演:3月桃红柳绿,4月5月小雨蒙濛是霉雨季节,6月7月洪水泛滥,8月9月雨水北移,10月秋阳高照,11月之2月冰天雪地。那末最好北伐是在2月底,就算拿下襄樊和庐州,部队在往前进粮草怎么办,路远雨滑,冬天还防风寒,问题的问题?所以顺着季风和逆着季风北伐都对南往北打不利,唯一的就是利用雨天积累成的水系防守,骚扰诱敌。
主攻还是要放在西路,出大军三十万马超在左,黄权在右,赵云、魏延为正负先锋,刘备、诸葛具中统领三军,不取陈仓,而是攻取陇西,定州。姜维、郭淮、孙礼、等来降,在图延州,以风季优势和黄土沟壑对阵秦川平原,从西北往东扩展,在高举人人有其田的大旗,所到之处民心所向,三秦众望而归,曹魏民心必大溃,顿时遭瓦解,曹家军被逼撤出中原,退入辽东进入朝鲜半岛。从而刘备、诸葛神一般统一华夏,刘备入主中原。
答毕望指正🌷——爱你的兔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