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是可以轻松打败魏军的,但是进而统一全国是做不到的。
先说街亭之战的背景,街亭之战爆发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政权已经完成政权交接,国内政治稳定,南部平定叛乱,而诸葛亮北伐旗号鲜明,士气高涨,是蜀汉政权历次北伐中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而且此时蜀汉处于前期,战斗力较强,至少与魏国作战时,不输对方。
诸葛亮第一北伐
诸葛亮北伐伊始,就得到了魏国统治区的积极响应,三郡响应,叛魏投汉,可以说取得了意料不到的军事和政治效果。不过与此同时,魏国也派出主力,围攻诸葛亮军队,并且兵锋直指军事要地街亭,街亭是蜀汉的重要军事要地,其是粮道所在地,街亭被破,蜀汉粮道危机,自然退兵,可见街亭的重要性。
街亭
街亭军事险要,易守难攻,守住街亭难度并不大,因此诸葛亮派参军马谡前去,马谡虽然军事理论很强,但是作战能力经验尚浅,在蜀汉的军事集团中地位并不靠前,诸葛亮这样安排,十有八九觉得守住街亭难度不大,主要守住街亭,自己再策应,敌军强攻不下,也会退去。
马谡
然而马谡纸上谈兵,不听劝阻,扎营山上,最后被围困,失去街亭。如果是诸葛亮亲自镇守,或者派遣军中的大将,镇守街亭问题都不大,可以轻松完成防御任务。而就因为此,统一全国就很难了。
诸葛亮
因此,第一次北伐,诸葛亮的主要军事目的是攻取雍凉,如果顺利的话拿下长安和关中,如果不顺利,至少可以攻取雍凉部分郡,再蚕食魏国,因此,单凭街亭之战进而统一全国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可以不落下风,继续完成攻取雍凉的军事任务。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按照当时蜀汉和曹魏实力的对比,诸葛亮即使守住街亭,距离统一天下也远得很。
在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以第一次的开局最有利。此次北伐蜀军出兵伊始,陇右的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就“叛魏应亮”,倒向了蜀汉,魏国震动。最后却因为马谡违背命令,导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这一切很容易让人觉得如果蜀军守住了街亭,那么第一次北伐将取得成功。不过实际上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即使蜀军击败张郃,守住了街亭,那么距离最终的胜利还很遥远。
诸葛亮历次北伐动用了多少兵力在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根据王隐《蜀记》的记载,在蜀汉灭亡时,蜀汉举国上下的总兵力只有十万二千。而扣除留守各地的部队以后,真正能机动的兵力,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更是只有四五万之众。
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当然,蜀汉后期因为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忙于享乐,疏于朝政,蜀汉的国力比诸葛亮主政时期下降了不少。因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全国的兵力应该要大于十万二千这个数字。
不过考虑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军有相当一部分兵力由李严统帅驻守永安。直到曹真伐蜀时,李严才率军两万去汉中协助诸葛亮防御。此前永安的驻军在李严掌控之下,诸葛亮无法调动。这样扣除李严所部至少两万蜀军以后,蜀军的兵力不会比后期更多。
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真正能动用的兵力不会比姜维多多少,最多也只有五六万人而已。
相比之下,魏军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不算关中地区原有魏军,光曹叡统帅的援军就有五万之众,而其能动员的兵力就更多了。像后来曹爽伐蜀时,则动员了十万大军。魏灭蜀之战更是出动了十六万军队以上。蜀汉和曹魏的实力差距可见一斑。
而且因为在夷陵之战中损失了大量的精锐部队,此时的蜀军战斗力也不强。蜀军在北伐开始以后夺取陇右大片土地,主要还是因为诸葛亮派赵云出箕谷,吸引了魏军的主力,陇右空虚所致,并非靠蜀军硬碰硬打下来的。
此后蜀军攻击陇西郡时,就被太守游楚派长史马颙率军逼退。陇西郡的守军不过是战斗力较差的州郡兵,蜀军尚且不能将其击败,可见蜀军的战斗力还比较差。
至于面对战斗力更强的魏军精锐,蜀军表现就更糟糕了。像街亭之战时,关中魏军的主力还由曹真统帅和赵云对峙,曹叡镇守长安又留下了部分人马,张郃所统帅的只是偏师而已。马谡虽然指挥有误,但是如果蜀军战斗力强的话,完全可以正面击败魏军,结果却是蜀军一触即溃。
也正是因为和魏军的差距这么大,所以诸葛亮才会选择攻击远离魏国统治核心区的陇右为北伐目标。因为这里的魏军少,而且增援困难,可以最大程度削弱魏军。
但是既然陇右远离魏国的核心地区,那么即使蜀军在街亭击败张郃,并控制了陇右,对魏国的打击也很有限,不过是一次局部胜利而已。接下来光是关中的魏军主力赶来,以双方的实力差距来说,蜀军就有一场恶战要打,能不能取胜还在两可之间。至于说统一天下,那更是很遥远的事情。
所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也没有一战定乾坤的打算,主要还是为了在战斗中锻炼部队,并通过主动攻击削弱魏国实力而已。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不要如果,诸葛亮一生谨慎有余,开拓不足。就算亲力亲为占据街亭弹丸之地,统一全国谈何容易。一生穷兵犊武,六出岐山,九伐中原,次次无功而返,最后累死在五丈原。只能是个参谋之才,没有君临天下的霸气,没有险中求胜的勇气。更不能知人善任,忠心耿耿迎合了历代统治阶级,得到了无限推崇,演义成了今天所谓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和的神人。神人要有政绩支撑,姜尚为周谋定了八百年天下,张良为汉谋定了四百年江山,而孔明累死不过三分瘦弱天下。别说统一全国,一生可曾踏上中原,乒临过长安?守住街亭缺水少粮的贫瘠之地有能何为?小主刘禅并非天下雄主,相父在日就是一权臣。敢问那一次刘弹自己做过主?康熙也是少年君临天下,开疆拓土。刘备在世之日次次都是亲临前线战场,孔明让刘弹到过前线吗??敢问那朝那代臣子打下的江山让主子去座?三国结尾政归司马就是很好的例证。至于守小小的一个街亭,在诸葛亮来说小菜一碟,统一全国吗得有姜尚的寿命。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打败魏军是不成问题的。就是马稷听了诸葛亮的话,与王平协力扎寨在山下要地,也会打败魏军。
会不会统一全国
能不能统一全国?够呛,魏国的实力比蜀国强大得多。
蜀国能守住就不错了。赵云都老了。没有了接班人。走下坡路。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诸葛亮亲自去守街亭也不见得能打败魏军,但如果诸葛亮真的打败了魏军,纵然做不到一统天下,也会让天下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街亭这个地方,以前还是个县城,最后被撤了,这个可能是诸葛亮没考虑到的,在古代战争,凡是守城的,一般只要粮草水源没有问题,往往能坚持很长时间,诸葛亮打陈仓,愣是没有打过郝昭,就是一次侧面的证明,毕竟依城而守还是占据一些优势的。
守街亭的情况是因为街亭战略位置的重要,如果有险可守,那么按照诸葛亮之前的胜利,只要再坚持十天半个月,之前的胜利果实就可以说是收入囊中,继而曹魏的西部战线将被蜀军占据,曹魏的西部门户等于被打开了。
这样的情况下曹睿不是傻子,相反曹睿还很聪明,张郃的部队如果看进军路线,没有走最快救援的线路,反而绕了一圈走街亭,其目的是除了前线和诸葛亮对峙的魏军之外,张郃去背后包抄诸葛亮,这样的计划一旦成功,蜀汉危矣。
诸葛亮也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所以才让马谡去守街亭,其真正的目的是拖延而不是战胜,马谡就是在草包,多年跟随诸葛亮这点能力还是有的,但是面对街亭的实际情况,一座废弃的县城,无法设伏,无险可守,就是诸葛亮去了,也不见得能以一当十抵挡住名将张郃的冲击。
所以街亭失败看似大意,实则必然,不然真的出现意外,诸葛亮亲自守住了街亭,蜀汉必然增大了自己根据地的地盘,而江东的孙权也会趁机搂草打兔子,从东线战场进攻曹魏,收尾不想顾,腹背受敌的曹魏损失必然严重,最后一统天下鹿死随手也就未可知了。
如果诸葛亮亲自守街亭,能打败魏军,进而统一全国吗?
诸葛亮一生谨慎,也未必能守住街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