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显然这个是红楼梦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不少观点,这里说一种观点,直截了当来说是乾隆皇帝抄家的。
《红楼梦》是一部古典文学小说,但是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包括鲁迅先生、周汝昌先生、刘心武先生等都持这一观点,其通过贾家的描写,其实映射了曹家的命运。在这个体系中,可以这样做一个对应关系:
贾母、贾代善—曹寅—康熙皇帝
贾政、贾赦—曹颙、曹頫—雍正皇帝
贾宝玉、贾元春—曹雪芹—乾隆皇帝
书中也有多处映射,里面的一些服饰,尤其是贾元春省亲时候用的仪仗据考证也都是清朝乾隆年才有的;而且书中大篇幅所写的几十回章节中,点明四月二十六是芒种节,而这和乾隆元年相对应;
元春省亲
按照书中描写,元春晋封之前,气氛紧张,贾家又说“老爷又往东宫去了”,可能暗指雍正驾崩,乾隆继位一事;而第十三回,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也有可能代指废太子胤礽等等;
雍正皇帝
按照这个逻辑,生活中的曹家被抄家是在雍正二年,由于参加康熙王年的九王夺嫡,而导致雍正即位后,抄家问罪,全家被带回北京;
曹家被抄
然而在《红楼梦》中,贾家并不是在此时间,可能是做了艺术处理,根据专家考证,早乾隆继位后,不仅赦免了曹家,还给了曹家工部的差事,曹家一度小康,《红楼梦》中描写的景象大概是这时候的曹家并经过技术处理;
落魄的贾宝玉
乾隆初年,废太子的儿子弘皙谋反,牵连曹家,曹家二度被抄,彻底没落,而曹雪芹连生活保障都没有了,这次抄家应该对应《红楼梦》中的抄家,因此,应当是乾隆朝抄家的。
不过以上都是一家之言,毕竟红学研究还有很多分歧。
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谢谢邀请。
刚刚收到邀请,感觉这个问题好像是文化领域的,想回答一下。因为前面的问题觉得是文化领域的就回答了,结果不属于文化领域,头条的文化领域和我认为的文化领域不同,结果回答了一些非文化领域的问题。
但细看,却是一年前的问题,一年多了,只有五个回答,并且阅读量只有三千多。
据我了解的情况回答如下。题目没说明情况,只问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暂且认为是红楼梦中的贾家。
因为红楼梦是章回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流传的版本只有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是高锷续写。贾家是书中的主角,由盛到衰,直至被抄家。如果单从文学作品去推测贾家被抄时,哪位皇帝在位,是不严谨的。因为书中有众多典故,书中的贾家和现实中的曹家是不一样的,如果和现实完全相同,就不是小说了,应该叫纪实文学或家庭志了。
但因为此书文学水平极高,出现了很多专家学者专门研究,形成红学。红学专家和鲁迅先生及一些现代作家都从内容中解密出此书是曹雪芹先生的自传体小说,这是我工作后才了解到的。我曾买过几套不同版本的《红楼梦》,我个人觉得,不同年龄段的人看《红楼梦》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我当时初看痴迷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等到中学再看,是囫囵吞枣的痴迷于优美的文字,大学再看,主要惊叹于书中人物的处世方法。工作以后的兴趣在于专家学者研究的新发现,对原著反倒似乎没了兴趣。
能从曹雪芹先生隐藏在文字中的密码解读出书外的内容是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必须通篇通读,融会贯通,再结合大量的翔实的历史资料来解读隐藏的密码。我们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
此书写于清朝,作者忌惮文字狱,所以开篇即这样告诉读者: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这样写道: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堕落之乡、投胎之处,以及家庭琐事、闺阁闲情、诗词谜语,倒还全备。只是朝代年纪,失落无考。有一偈云: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这块顽石的“身前身后事”就是《红楼梦》故事,所以原先称之为石头记。至于这些事,发生的时间朝代年纪失落无考。这已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曹雪芹是在虚构一个无朝代年纪可考的情爱故事,切勿对号入座。但专家学者还是发现,红楼梦的内容之中透露出很多关于时间的信息。
我们来看一看《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省亲。
在荣国府这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典上,贾元春点了四折戏,第一折戏《豪宴》,《豪宴》出自李玉的传奇(即宋元时的南戏,明清时称为传奇)《一捧雪》,写的是明朝大奸臣严世蕃强取豪夺绝世玉杯“一捧雪”,害得杯主人莫怀古家破人亡,最后严世蕃恶有恶报,“一捧雪”安然无恙的故事。
李玉是明末清初的剧作家,在明朝灭亡后才开始从事戏曲创作,也就是说,《一捧雪》应该是清朝初年的戏剧作品,即1644年之后。而《乞巧》是洪昇1688年创作的《长生殿》;《仙缘》出自汤显祖1601年写成的《邯郸记》;《离魂》出自《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乞巧》所属的《长生殿》是1688年问世的,即康熙27年,这也就意味着元春省亲的时间是在1688年之后。而《红楼梦》的写作时间,更是在1688年之后。
我们再对照一下清朝皇帝的在位时间,康熙1661年-1722年在位,雍正1722年—1735年在位。乾隆1736年2月12日—1796年2月8日在位。
咱们再看看红楼梦里的一个虽小但很特殊的人物,焦大。焦大是宁国公的马童,曾随着宁国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在死人堆里将宁国公背出来救了性命。而宁国公是跟随皇帝打仗的。
我们再看清朝入关后的战争,康熙八岁即位,康熙八年(1669年)除鳌拜,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收台湾,三十六年(1697年)平葛尔丹。亦即,康熙最晚的战争是1697年,等书中表现其酒醉后骂人也是战争结束后几十年了,书中没说明焦大的年龄,但我们推算,焦大年龄应该在七十岁上下,幅度十岁左右。在战争中能从死人堆里把宁国公背出来,说明他正值壮年,应该在三十岁左右。康熙36年30左右,现在七十岁上下。如果以康熙纪年,应该在康熙七十年左右,康熙在位61年,此时应该是雍正皇帝在位。
我们再从贾家的历史看看,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是兄弟两个,因战功得爵位。
宁国公贾演死后其子贾代化袭了官;宁府三代袭了官的是贾敬,但因其一心沉迷于炼丹,于是其子贾珍袭了官,贾珍还有一个妹妹,叫作惜春。所以贾珍、惜春是宁府四代。贾珍与妻子尤氏有一个儿子,叫作贾蓉,这是宁府五代。
荣国公贾源死后,贾代善袭了官,娶了金陵史侯家的小姐为妻,即贾母。第三代中,长子贾赦袭了官,娶妻邢夫人。贾赦之子贾琏,娶妻王熙凤。贾赦庶出女为迎春。第三代次子贾政额外赐了官职,娶妻王夫人。王夫人第一胎生的公子叫做贾珠,已故;王夫人的二胎生的小姐即贾元春;王夫人的三胎口中衔玉而生,即贾宝玉。贾政庶出儿子是贾环,庶出女儿为探春。三代女儿贾敏,嫁给了林如海,生的女儿是林黛玉。所以,贾珠、贾元春、贾宝玉、林黛玉、贾探春、贾环为荣府第四代。
我们只看两点,一个是贾演和贾源随皇帝打仗得来的爵位。战后即和平,没有大的战争,两兄弟享受太平盛世,建造宁国府和荣国府。这说明贾演贾源参加的是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平葛尔丹的战争。贾元春是贾家第四代。并且红楼梦中有贾元春省亲时曾有二十年宫中观察的说法,即使十几岁进宫也三十多岁了。四代人,不算第一代,战争结束后结婚生子,后面的三代人,按一代人17年计,到第四代也51年,加上贾元春的年龄30多岁,应该是80多年,即康熙36年后又过了80多年,即1777年,是乾隆四十二年,而乾隆在位六十年,即使年龄有误差,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但从焦大的出现来看,如果是这样,焦大已经一百多岁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只能说明,康熙36年战争结束时,宁国公年龄已经不小了,甚至贾元春应该出生了。这时的贾政应该到了弱冠之年,贾政是老二,老大应该也在这个年龄段。贾代善应该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贾源应该在五十岁上下,年龄应该和康熙(44岁)差不多。
从这里看出,焦大是打开纪年的一把钥匙。真佩服曹雪芹老先生,安排这么一个角色,正是焦大的出现给读者留下了一把钥匙。告诉读者,贾家被抄家的时间。
所以,从《红楼梦》书中分析,应该是雍正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至于真实的曹家是不是在这年左右被抄家,有可能是曹雪芹先生的写作艺术。
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贾家被抄是雍正皇帝在位时抄家的,贾府被抄实际上雍正王朝的政治斗争所致。贾府第一次被抄,是北静王的庇护下,转危为安。
由于北静王是雍正皇帝十三兄弟,北静王的势力也影响雍正王朝,贾元春封妃,北静王也帮助过。后来贾元春死了,雍正为了巩固政权,贾府内部腐败。
导致第二次被抄。北静王也自身难保,所以贾府从此树倒猢狲散。家破人亡。
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红楼梦》表面上是一部文学作品,实际上是曹雪芹家族的一部血泪史。《红楼梦》里面的贾府,就是曹雪芹落魄之前生活的曹家。而历史上查抄曹家的人,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因为曹雪芹生活在清朝时期,为了给雍正皇帝避讳,曹雪芹并没有在《红楼梦》中明确写出是谁抄了贾宝玉的家。
曹家的兴起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从小就跟随康熙皇帝,是康熙皇帝最宠信的大臣之一。曹寅成年之后,被康熙皇帝授予江宁织造的职务。江宁织造是朝廷三大织造之一,掌握着大量的财富资源,曹寅依靠着康熙皇帝的宠信,建造了庞大的府邸,曹家人也都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的时候,有四次都住在了曹寅的家里。曹寅和康熙皇帝的感情深厚,康熙晚年曹寅掌管的江宁织造亏空巨大,但是康熙皇帝念在曹寅的面子上,一直没有处理曹家。
曹雪芹家的衰败曹家之所以会衰败,主要是因为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住在曹家,曹家为了伺候好康熙皇帝,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务。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因为曹寅和康熙皇帝的关系,曹家还能够勉强支撑,康熙皇帝去世之后,雍正皇帝立刻找曹家追债。
曹寅的后人无法还清欠款,最终在雍正六年,雍正皇帝以曹家亏空巨大为由,将曹家查抄,曹雪芹也被迫回到了北京老家。曹雪芹回到北京后,生活的十分落魄,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段特殊的遭遇,曹雪芹才把自己的故事改编成了《红楼梦》。
《红楼梦》需要避讳清朝是一个文字狱非常严厉的时代,读书人只要稍有不慎,牵扯进文字狱,就有可能丢掉性命。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实际上就算是曹家的一部血泪史,不过曹雪芹为了避免牵涉文字狱,还是采用了很多隐晦的手法,来描写曹家的兴衰历史。
在整个《红楼梦》中,曹雪芹一直都在刻意回避皇帝的问题,查抄贾府的皇帝究竟是好是坏,究竟是哪位皇帝,曹雪芹都没有做出任何交代。实际上《红楼梦》描写的背景,就是清朝的康乾盛世,《红楼梦》中查抄贾府的皇帝,就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是对是错笔者个人认为,虽然曹家的巨额亏空是因为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但是曹家能够富贵显赫,也是凭借着康熙皇帝的宠信。从《红楼梦》中的细节不难看出,在曹家被抄家之前,曹家所有人都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要知道从曹雪芹出身开始,曹家就已经负债累累。一边是朝廷巨额的债务,一边是曹家人锦衣玉食的生活,雍正皇帝查抄曹家也是势在必行。
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你好,我是国风
红楼梦是一部被架空的历史小说。并未出现在24史任何一个时代,你问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这不是搞笑吗?正如同再问,哪个皇帝在位时孙悟空大闹了天宫一样,但还好,在由于后世大唐,唐玄奘西域取经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已经有了真实的历史人物——大唐李世民。因而把这个时代带入西游记,往后推算。也就勉强知道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人间正处于莽新时代!
可惜红楼梦是完全架空,甚至连神话体系都和传统神话体系不一样。虽然也有孙行者这等历史可考的人物,但又出自老太太口中的笑话,实在无法给红楼的时代定位〈因为作者根本不敢向世人展示这部书所处的时代〉 因此,世人也不必强人所难了。
对于这件事的小注,红楼梦故事中也曾解过: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
作者在这里已经交代过了,只说其事,莫谈其政。这似如当年某些地区民间小店里面张贴着“莫谈国事”应该是一个道理。少给自己惹麻烦!作者刻意强调:只谈其事,不论其政恐怕避讳的也是这个原因!毕竟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作者所处那个时代“乱说话会有什么后?”〈迥乎可以看看宰相刘罗锅里面的何中堂的遭遇〉
反正,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但又是真的!真真假假只在读者的眼睛。见不得真相的人永远看不到真的东西,迷于假象的人同样永远看不到真相。就有如躺在床上看着镜子而死的贾瑞一样!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还是没有看到真相!〈而观看红楼梦的,这种人也很多〉
所以在现实世界中根本就没有贾家被抄这回事儿,更别提在哪个皇帝了!若坚持家史里的影子。贾家的被抄影证了曹家被抄的现实。是作者自己的家事,那么就来到现实了。曹家被炒据载是雍正六年〈1728年〉。此时曹雪芹还小,大概仅仅只有三四岁〈因为很难确切知道曹雪芹到底活了多大年纪,只能据此推断!〉。无论是富贵荣华,还有人情冷暖都难以理解的年纪。贾府中贾宝玉那般荣华富贵的生活,可能曹雪芹一天都没有享受过!生下来没多久整个家族就陷入了贫困潦倒。艰难的熬日子了!
到底哪个皇帝在位时贾家被抄了?
为古人担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