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并占领金国土地,在北部建立宋朝稳固防线,那么后来的宋朝面对强大的蒙古,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当时的岳飞是有能力击败金国的,南宋初年,经过历年战乱,宋朝的军事实力有了明显增长,尤其是到岳飞北伐时,南宋的军事实力大增,在与金朝作战的时候,是有实力击败金国的,这当然和南宋初年放权给武将有关。

按照假设,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并占领金国领土,在北部建立宋朝稳固防线,那么看以下形势:

首先,金国不会灭亡,南宋(如果发生,可能不会叫南宋,这里仍然称呼南宋,作为与北宋的区分)依旧会和金朝议和。这是因为宋高宗的皇位继承问题,如果迎回二圣,就会面临自己皇位的问题,因此,一朝之君都不愿意彻底击溃金国,那么议和便是必然结果,只不过如果击败金国,可能议和会对南宋更有利,更有主动权一些。

其次,宋金的分界线会在哪里?历史上南宋与金的分界线为大散关到淮河一线,这就导致南宋的北方防线并不坚固,如果岳飞击败金国,宋金的分界线可能会在幽云十六州,即恢复到北宋与金战争前,这对于宋高宗赵构来说,已经收复了宋朝君主历代希望的幽云十六州,已经是功莫大焉。而北方相对贫瘠之地大可留给金朝,这样军事分界线就应在现大同-北京一带,对于南宋来言,北方的防线会大大增强。

最后看,这样的形势下,南宋面临强大的蒙古,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南宋击败金国,将战略防线推到幽云十六州一线,按照南宋的国策来言,宋朝的武将仍然会被削去权力(参照南宋削兵权);国家政治体制会延续北宋,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种政治制度已经开始腐化(参照南宋的政治),因此,在军事上南宋也并不会有太大起色。而相反,蒙古已经开始崛起,其仍然会先攻取金国、西夏,这样,仍然会威胁到南宋,虽然宋朝此时有幽云十六州作为北方防线,但是其西部防线已经大大暴露(参考北宋与西夏的历次作战以及蒙古攻取金国),因此,北宋面临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骑兵队伍,仍然处于战略劣势,而且其灭亡也是历史的大趋势,仍然不会改变历史进程。

只不过此时宋朝的战略纵深会增加,人口、土地会明显增多,蒙古灭宋战争可能会难度加大。当然历史没有假设,真正的历史进程可能会与君主、名将等多种因素有关,正是这些无数的个例才形成了历史的大走向。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后来的蒙古崛起。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假如南宋朝能够击败金国,夺回失去的河山,根本就没有蒙古什么事了,因为蒙古的强盛有赖南宋的扶持,南宋皇朝为了联蒙灭金,结果促成了蒙古快速壮大,造成养虎为患、驱狼引虎的局面,让蒙古得以吞金灭宋,建立元朝政权。

其实,北宋时代的这种养虎灭狼的方法也是屡见不鲜的了,夏、金的成长也有赖这种国策,关键就是赵氏政权重文抑武种下的苦果,因为赵家皇朝的政权是靠谋朝篡位夺权而得的,致使其对有能力、威望的武将大臣抑制、猜疑过甚,反而让敌国(外族)得益,这些事情,宋史亦有详细的记载。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岳飞只是抗金将领中突出贡献之人,并不能力定乾坤。奸臣亡国的作用不可估量。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假如岳飞击败金国并占有了金国的土地,面对强大的蒙古,宋朝也不会有什么便宜可占。原因有三:第一,由宋太祖亲自建立的“重文抑武”维护政权思想,决定了宋朝就是一个被动挨打的政权。由于宋太祖获得国家政权的手段不是很光彩,为了吸取教训,他不得不采取这种维护政权的思想。他的后代也牢记他的祖训,坚决防止武将专权弄权。所以即便有岳飞抗金,收复失地,宋朝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重视国防、重视武将的政权。这也是岳飞所处的时代的悲剧。第二,历代名将都是应时而生应运而生的。在赵匡胤建构的政权维护统治思想指引下,即使岳飞灭掉了金国,获得了土地,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岳飞也不可能永远为这个政权镇守边疆,在那种思想的统治下,岳飞之后还会有名将出世吗?没有了名将,又只有重文抑武思想,再大的疆土,能守得住吗?第三,成吉思汗的民族政权统治思想传承就是扩张。这种思想与宋朝的政权统治思想是矛盾对立的,一个坚持武力扩张,一个坚持被动防御,且没有了名将,只有滞后的政权统治思想,早晚还是被灭掉。

假如当时岳飞击败金国,后来的宋朝面对蒙古会怎么样?

如果岳飞击败金国,那就得把俩个老皇帝接回家,一国三个皇帝,再加上个秦桧,大宋朝指不定乱到什么程度,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