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从心理学角度,有哪些解释呢?

跟你说一个真事儿,我姑妈有两个儿子,大的比小的大四岁,自从有了二胎我姑妈就开始讨厌老大了,她在我们面前一直夸奖二儿子,说弟弟比哥哥聪明,说弟弟如何如何懂事儿,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都是当着大儿子的面说的,最可恨的是我姑父也开始偏疼弟弟了,他管大儿子叫傻狍子!管二儿子就小宝。

在一个冬天的傍晚,我们家响起来敲门声,我跑出去打开门看见大表弟瑟瑟发抖的站在门外,他没穿大衣,也没戴帽子,我连忙把他拽了进来,到现在我都记得他的手是那么冰凉,真的是拔凉拔凉的。我爸妈吃惊的看着他,因为那个时候他才八岁。他来我家是因为中午刷碗时把弟弟的碗弄打了,晚上他弟弟就闹着要用自己的碗吃饭,然后姑父打了他,他一个人走了五六里路跑到我家来了,那个时候家家都没有电话,我爸说怕姑父姑妈着急,想去告诉他们一声,我妈气的不让我爸去,因为那个时候末班车都停运了。第二天上午我爸带着我去了姑妈家,姑妈正抱着小儿子玩呢,我爸说:昨天晚上着急了吧?阳阳在我家呢,太晚了就没来。我姑妈说:着啥急呀,我一猜他就是跑你家去了,我嫂子太惯着他了。

后来我大表弟初中是在我家读的,然后考上了重点高中,考上了大学,现在是公务员。

我那个被姑妈疼爱着的小表弟,初中时因为和班主任合不来就任性的不上学了,现在也四十多了,一直都靠我姑妈养着,我姑妈家有三套房子,现在已经全部过户给小表弟了,小表弟自己单独住,姑妈把剩下的两套房出租了,租金给小表弟当生活费,她现在住在大儿子家,天天单独给小儿子做好吃的送去,大儿媳妇气的不行不行的,因为这个事儿,大表弟两口子一直在闹离婚,我姑妈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看大儿子为了帮她和自己老婆吵架!大儿子对他妈妈也有意见,但是他是一个愚孝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他会无条件的顺从父母,我一直觉得大表弟太可怜了!同时又特别生气,不理解他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和他妈谈谈,或者直接把他妈撵回家住,我们气也白气,他朋友圈里发的都是一些要如何孝顺父母的心灵鸡汤!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最后希望你不要成为这样让人讨厌的妈妈!真的对大孩子太不公平了!

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捂脸]

正经的解释一下:

1.喜新厌旧。不是玩笑!小的呆萌,大的闹腾,谁也都会有选择的倾向。

2.自然规律。六七岁本身就到了鸡狗都烦的年龄,再加上在家没人管,上学没压力,此时不闹更待何时?没有老二也招人烦[我想静静]

3.内心崩溃。本身带孩子就很累,累了看谁都心烦,跟何况带老二,年龄大了,身体本身就不如年轻的时候,还要操劳工作和家庭事务,能不累?此时看老大就会很心烦!

因为不敢对别人表现出来心烦[捂脸]

4.孩子太闹。老二小呆萌很可爱,又因为老二天生有竞争压力,天生没有安全感,所以,打小就会去讨好“上面”。

老大,通常很傻,家里自己一个宝的时候啥也不觉得,爹妈老子还突然说有个弟弟多好妹妹多好,有个弟弟妹妹都是来陪你玩儿的[捂脸]

老大当真了,其实那是因为怀孕了,想留下老二欺瞒老大的骗词!

后来、突然有一天老二来了,TMD说是陪老大玩儿的,可连靠近都不让[发怒]

慢慢的老大觉得,所有人看他时的眼神和注意力不一样了,都去关注曾经说是为了陪自己玩儿才生下的弟弟妹妹了[酷拽]

老大想通过闹腾等方法告诉大家老大的存在,非但没用,可能还会换来一顿从未听过的口吐莲花甚至吃一顿棒棒炖肉

不同年龄的老大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六七岁的老大是一定要刷存在感…我想你是成年人,应该懂得

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警告⚠️警告⚠️⚠️⚠️

有了二胎后突然突然讨厌老大了,这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刹住胡思乱想的车,平常心面对他们,给他们相应的爱就可以了。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提出警告⚠️。

因为你突然意识到的问题很严重。“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出生顺序对人人格形成有显著的影响。

阿德勒研究了长子、次子、幼子、和独生子的人格特点,认为长子在弟妹出生前一直是被关心的中心人物,但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父母对长子的爱就会减少,他的地位就会迅速下降。弟妹出生会带给长子苦恼,他容易产生妒忌和不安全感,比较孤独和倔强,对人有敌意,自卑感大多比较强烈。

因此,您的讨厌会让老大意识到自己不被爱了,不被喜欢了。您会这么觉得吧,所以才回突然意识到,并感到担心,焦虑。

然而,出生顺序的研究有一个本质内涵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注意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孩子感受到的爱。这二者有本质区别。

孩子在3岁之前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完善,3岁时达到第一发展高峰。也明确知道了“我”和别人的区别,因此过了3岁之后他们对于父母给的爱有了自我的判定,也就是孩子感受到的爱。

因为我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情感,讨厌和喜欢一样正常。因此当我们讨厌老大的时候,要告诉他为什么会讨厌他,他哪里做的不好,这样他就能准确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爱,而不是陷入自我猜疑。

所以不用过分紧张,做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孩子。只要是你给的爱孩子都能接受到。

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深有体会!我也是个二胎妈妈,不知什么时候起,觉得大宝越来越讨厌了。

每天早上闹钟响了,小宝不会懒床,起床刷牙,洗脸换衣服,整理书包,一气呵成,有条不紊。反观大宝,起床拖拉,衣服穿反,纽扣扣错,丢三落四。

放学回来,小宝会开心地奔向我,嘴巴像抹了蜜般,跟我示爱表白求抱抱“妈妈我爱你!”、“妈妈你辛苦了,我帮你。”、“妈妈抱抱我!”,反观大宝,一回来就打开电视看看……

小宝聪明独立自然讨喜,为什么同一个爸妈生的两个孩子差别这么大?

心理学家凯文·莱(Kevin Leman)在《你为什么是你》这本书中有着这样一段概述:

“孩子的出生顺序对其人格、性格的塑造,未来发展起决定性影响。”

第一出生的孩子,父母对他予以厚望,在他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相对多,所以大宝性格上普遍保守,循规蹈矩没有小宝讨喜。

不管是大宝还是小宝,不管他们的的性格与否,他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我们都应该给予同等的爱,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我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老二出生的时候,老大正好七岁。我想从我的经验里,谈谈这个话题,我不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只能从自我感受中提炼出一些经验和想法。

我的经历

2015年,我们家老二,一个女孩出生了,刚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哥哥迎来了这个小妹妹。虽然我们在这之前做了许多准备,和他谈有了妹妹的好处,有了妹妹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爱他之类的话。这样的准备,不是没有作用,妹妹出生之后,哥哥还是非常喜欢这个妹妹的。放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来逗妹妹玩,帮妹妹换尿布,给妹妹喂饭,其实是一个好哥哥的范儿。但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却总是觉着他这做的也不行,那也做得不好,总之都是问题,讨厌他的邋遢,讨厌他的拖延,讨厌他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但回过头来看妹妹,却觉着如此可爱,让我们爱不释手,百般呵护。慢慢的,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经常惹妹妹哭闹,甚至有个意愿:要发明100种惹妹妹哭的方法!!如今他已经12岁了,这个行动计划还在进行,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发明了多少种,不过我讨厌他这样的做法。

讨厌的原因:自以为是

为什么说是自以为是是讨厌孩子的原因呢?由于原生家庭的原因,带给了我们许多的印痕,这些印痕在我们潜意识中种下了种子,只要环境相符、情绪相符就会不自觉按照印痕的指令行动,而且在那个当下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就是自以为是的父母,当老大做出的行为触动了那个按钮,讨厌和反感便发生了。具体分析如下:

  1. 比较之心。从小我们在父母的比较中长大,总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这种程序印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并把他应用到孩子的身上。老二出生之后,正好在家庭里创建了这么一个比较的环境,老二会成为“别人家孩子”的代替品,成为衡量的标准,老大根本不明白这些,他会正常孩子的思维和行为去生活,但在已经进入“自以为是”状态的父母们,开始拿着标准去衡量老大的行为,那么怎么看都觉着他讨厌。自以为是之一,借代比较的标准。

  2. 长大了的虚像。我们小时候,当长到7、8岁的时候,父母经常会告诉你,你长大了,是大孩子了。这样的暗示,让我们不得不追求者卓越,让自己像个大孩子。不过,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我们,会受到这样的责备:这么大啦,咋啥也做不好?父母的观念,通过我们的身体传递给了自己的孩子,而正处于这样阶段的老大,不可幸免的躺着中枪。我们拿着“他应该是长大了”的虚像来催眠了自己,其实他还是一个孩子而已。自以为是之二,用虚像自我催眠。

  3. 被自己讨厌的自己。讨厌老大,其实就是在讨厌自己身上的不满意的地方。孩子是父母的镜子,7岁多的孩子已经开始展示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东西了。然而,有些习惯、有些做法恰恰是父母的痛点,不愿意承认却一直存在的阴暗面,会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这,就是那个被自己讨厌的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不自觉地活出了你讨厌地样子。自以为是之三,把讨厌的自己映射给了孩子。

结语

作为在孩子教育上,一直在探索的爸爸,我读过许多书,参加过许多学习,但还是避免不了那种讨厌老大的感觉。不过,现在我意识到,其实当这种感知被看到,被觉察出来,就迈出了与自我和解的第一步,而破除自以为是的重要步骤,正在于此。

老大七岁了,有了二胎以后,为什么突然感觉特别讨厌老大?

7岁孩子有一点叛逆,二宝正处在最可爱的时候,相比之下就会有一时的喜恶,但这种感觉不会持久,毕竟都是自己的宝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