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看来你妈妈不想离开你家,在你家的十年老人是健康的能做家务的年纪,所以她应该会对你有所帮助,现在的她应该有七十多岁了,马上就到了需要照顾的年纪了,你现在让她走有点不太仗义,哥嫂妹妹应该也不会想接纳你的老母亲,否则早就提出来让老人过去住了,但是靠你自己赡养老人也不合理,所以你们兄妹应该聚在一起好好谈谈如何赡养老人了,但是这个过程一定不能让老人听见,最好的安排就是让你妈还生活在你家,然后哥哥和妹妹给老人一些赡养费,如果你实在不想继续照顾老妈了,就大家一起出钱给老人租房子雇保姆,然后你们轮流回去陪伴老人,其实很多家庭都是老人的钱财和房产给谁谁负责照顾老人终老,真的不知道你妈妈为什么自己什么都没有?最起码她应该有一个老房子啊!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首先要称赞这位老妈有两个好女儿、有儿子却在女儿家住了十年、这个女儿己做得很不错。
在传统观念中、女儿是嫁出的女泼出去的水,一般父母若有儿子都是由儿子养老为主,女儿在父母年老行动困难时凭良心经常买东西回家看望、邦洗洗拾拾料理料理。
你爸不在了、你妈在你家住了十年了、现在肯定须要儿女尽孝养老的时候了、你娘家还有哥兄、你想让他也负担赡养,这也是顺理的事,可以理解;但不知当初你父亲走后你们兄妹对你妈是怎么协议安排的。现在我把我们这农村家庭养老的几种方式介绍一下供你参考。
1、分阶段跟随一个儿子一起生活。大凡有三弟两兄的,大的娶妻后都要分家立业,而父母也还能劳动,一般都跟随最离不开父母扶特的最小的一起生活,但对住房和宅基地要作个大体分配,给父母备养老的部分。
这和现在拆户政府要求父母绑定一个儿子,一个儿子不予拆户的规定精神一致。
2,在儿女都能独立生活后,这个阶段由父母自己选择是跟定某儿子继续一起生活,还是分开单独过。
在这个阶段一般父母还有独立生活能力,只要在劳力上给予扶持即可,如跟某儿一直一起生活养老归山,由其他儿女给予扶持,所提的养老房屋土地林权原则归这个儿继承,其他儿不再分配。
3、在父母完全要靠赡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某个儿子不愿再一人赡养、则所有儿女都每月出钱、由居住就近方便的某个儿代为赡养。一人出多少钱根据当地情况协商而定。
我们有位族叔有四儿一女、叔叔去世后婶子一直和单身的老三一起生活、在行动靠轮椅完全生活不能自理后、由女婿提议,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每人每月拿300元给这个单身儿子作为补助、女儿和小儿子条件好些、不定时回来给妈妈弄些好的吃、再收拾洗梳料理。
总之赡养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都应继承发扬,但有几个儿女由一个人赡养,除原有协商约定外也确实不是一个人的事,作为你娘家父母长子有义务主动一块协商处理好你母亲的养老问题。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母亲在你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你家矛盾重重,怎么办?说实话这还真是个问题。我从旁观者的角度给你一点建议。
(一)你母亲在你家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内你母亲对你家有没有贡献?比如带孩子,做饭,做家务等等。如果有,那你就要考虑好。她年龄越来越大,眼看就做不了很多事,还有可能需要比人照顾,你现在让她去别处。她自己心里有数。你哥,你妹都有可能会嫌弃她,因为你母亲没有为他两家做过什么贡献。年轻时她帮你忙,老了你就不能往外推。这是做儿女的最起码的良心。
(二)假如你母亲没有帮过你家什么忙。而且这些年都是你在照顾她。那你最好与哥哥妹妹商量一下。看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毕竟老人越往后可能会麻烦越来越多。你一家承担也的确容易引起家庭矛盾。相信你们兄妹都是通情达理之人,有事好商量。善待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她若实在不愿去其他儿女家,那说明你的家人都对她很好。也可以让哥哥妹妹适当地给你家有一些经济补偿,让他们也尽些赡养老人的义务。我是百味情感99,不知我的回答对题主是否有点帮助。敬请关注或留言,谢谢!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很现实很无奈的问题;互相推诿,永远也解决不了,还需多多沟通,或许寻求个折中的方案吧!
或许有个小故事可以参照下:在某农村,夫妻俩由于年事已高,生活困顿,家中老母亲更是“老不中用”啦,生活起居均需要照顾。夫妻膝下也还有儿女需要供养,那怎么办呢?有一天,夫妻俩竟然想出这麽个办法,为丢掉老母亲这个“累赘”,用谎言欺骗老母亲,说带妈妈出去“游山玩水”,不要整天呆在家里闲得慌,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其实夫妻俩是用箩筐抬着老母亲往深山老林去,准备把老人丢在那算啦。事实上也确实这么做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发现年仅几岁的小儿子竟然把丢掉的箩筐拖着回来了。夫妻俩忙问:这个箩筐不要了,让它陪伴在奶奶身边,你为什么又捡回来呢?小儿子答道:没事,我看这个还挺新的,捡回家留着,等你们老的那天,我也用它把你们抬到山里去!夫妻俩恍然大悟,赶紧回去把老母亲接回家,好生供养。
故事就是这么简单,道理也浅显。既然老母亲在您家住了十年了,又何必在乎那不再富裕的时光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矛盾那也不过是未参透这“孝”字吧!婆婆说闲话,难道她就不必担心有样学样,遭遇自己被丢弃的那天吗?儿子、儿媳也是同样的道理。您哥哥、妹妹也不例外。
十年了,老母亲也习惯啦,不再适宜随意改变生活环境,那对于老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所影响,特别是您哥嫂还不乐意接受的态度。
或许将这个小故事传达给每个人听听,反思反思,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既然老母亲不愿意走,那就留下吧。十年的孝女都做了,也不在乎那下个十年、二十年,直至养老送终。而且这个所谓的“累赘”真的不能随便丢弃。经济上有困难,那就共同赡养,这也是合法合理的事。
道理都明白透彻啦,那发自内心深处的孝,才能真正让老人生活的好,老人也才有可能在兄弟姐妹间轮流转。子女都希望老人在身边,老人内心也不惧怕。这才安好,否则还是自己受点苦受点累,留在身边吧。
个人观点,非喜勿喷,谢谢。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你就安然让母亲在你家住吧!
也许你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么我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吧……
我的老头子哥儿四个,他老大,我嫁进来公公婆婆就和我们一起生活,是和我们,不是我们和他们,其中一个结婚了,另外两个也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俩在省城成家,他们都跟着从农村来了。
我们俩白手起家,婆婆公公没有能力帮我们。公公在我们结婚九年去世。
四兄弟都成家立业了,只有我们俩孩子,而居住条件四家都是六七十米的面积,其他三家都三口人,唯独我家五口,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现如今,三十四年过去,每家的孩子都结婚了,居住条件都有了改善,可是婆婆跟你母亲一样就是不说去别的儿子家住,别人也不说接。
我不委屈吗?说不委屈是骗人的,但是从大局着眼,一切都能成为过去,自己如何去做自己的儿女会看到,老天也会看到。
老人之所以不说去别人家是因为她心里非常明白她在哪里生活舒服,来日无多,当她安然离去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是坦然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不属于我们。
咱俩彼此加油吧!
母亲在我家住了十年,还不愿到其他儿女家去,弄得我家矛盾重重,怎么办?
《李家妈妈》
李家妈妈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在包头当兵专业后留在了包头工作,后来两个女儿也去包头投奔哥哥,并在哥哥的帮助下都在包头安了家。老伴儿去世后李妈妈就在农村和小儿子一起生活。
由于小儿媳不精干,干活也有点儿拖沓。李妈妈看见这个小儿媳是横竖不顺眼,每天在小儿子面前说小儿媳的坏话,叫小儿子离婚说给他再找一个精干的媳妇。可是小儿子对他妈妈说:“虽说我老婆在家不会做精细活儿,把家收拾的不利索,达不到您老人家的满意,可是她在外是一个干活儿能手,好多年轻小伙子干农活都比不上我老婆干的好,经常受到生产队长的表扬,我不想离婚。”
李家妈妈无奈,儿子不听她的话,眼看着小儿媳的肚子一天一天的大了起来,她不想给小儿媳看孩子,收拾收拾行李就去了包头投奔她大儿子和两个女儿去了。
小儿媳一连生了三个孩子,期间好几次想请婆婆回来给帮忙看孩子。婆婆都置若罔闻,就是不愿回来给帮忙看孩子。
小儿子对他母亲越来越失望,渐渐的也接受了他妈妈不愿给他看孩子的事实,不在给他母亲写信让她回来看孩子。
谁知十几年后,七十多岁的李妈妈回来了,对小儿子说想和他们重新在一起生活。没等小儿媳说话,小儿子就直接拒绝了,说十几年前您嫌弃我老婆邋遢,做的饭不好吃,家也收拾的不干净,有了孩子您躲上走了,怎么叫您都不回来给我们看孩子,跑去给我哥哥,姐姐他们看孩子做饭,替他们收拾家。如今你老了做不动了他们不要您,把您撵回来了。我也不想接受您,我看您还是找哥哥,姐姐他们去吧。说什么在他们那儿住了十几年了,该我养活了。我也不想养活您。
李妈妈无奈的哭上走了。。。
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应该养父母老,不应该像李妈妈的儿女那样把老人橡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