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煎饼果子吴大爷,和我讲道德经核心思想和中国人敬畏信仰。说的天花乱坠,我不得不分享。
我上班的地儿,附近巷子口有个煎饼果子摊贩,老大爷姓吴,在这卖了好多年煎饼果子了。
我喜欢吃煎饼果子,常常去买,他做的很正宗,料很足,弄得味道非常OK。
这吴大爷总是一脸微笑,他那个笑容,你能充分感受热情,但又不过火,还带着十足的淡定在里面。我感觉这个人不简单。于是常常和他聊天,才发现他肚子里还是有点东西的。
有一次,我过去买果子,吴大爷正坐在那看书,我一看,是一本《道德经》,我说:吴大爷,你看这书,这么深奥,看的明白不?
他笑着说:瞎看看。不明白。
我说:我问你,《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他说: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应该说是教我们不要随便认为他有个核心思想吧。我笑了:你不会就不会,还假装答我。这回答太奇葩了。
他说:通篇《道德经》如果真看懂了,你就丢书走人,不会再去管他的什么核心思想了。哪里有个核心思想,老子的东西,可不能用思想这两个字来形容。
我说:那用什么来形容?
他说:你可以说,老子把他悟到的道,用文字从各个方面简要展示一下。这不是他头脑里思维的产物,不属于思想,可能他写的时候,脑子是关闭的,根本不需要头脑写这五千言,当然了,大脑思辨再厉害,也根本无法写出来。
他写这本书,是靠圆满的智慧自然流露出的。
我说:吴大爷啊,你一说就玄乎其玄,一个人要写这么缜密高超的文章,怎么可能不靠头脑呢?你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笑着说:我只是猜测,也不懂,你说了算。你是文化人当然比我懂。
我说:吴大爷你就是有点喜欢玄乎,道德经就是一本哲学论,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如果我要你非要说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他说:非要说,就是两个字:无为。
我说:无为是什么?
他说:无为就是自然而然不刻意造作。
我说:就这么简单?
他说:就这么简单,这已经不简单了,没几个人能做得到啊。
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可以做,但是不往心里去。我笑着说:吴大爷你又瞎忽悠,你知道我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很多大学的教授可以用道德经写出千百篇论文吗?这么深邃博大的学问体系,你就这草率的解释完了。
他说:论文是可以写,是可以研究它,分析总结和阐释很多东西出来,但是道理是这样简单嘛,道德经说的无为,是贯通全篇的,几乎所有章节,都可以往回回溯到无为这一总的理念里面。
无为,不是消极,而是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积极,可以说,天行健,就是无为,君子在自强不息,也是无为。万物无为,如果你能契合这个无为,当然就能契合道了。
古人说:无为是大道。无为何止是大道,它还是小道,是各种道,哪一个不是无为。所以说,一个人要能做得到道德经里的无为,其实就是接纳一切。
接纳万事万物,再无一丝刻意存在,那就是无为了。
我说:那无为的人,是不是不用上班了,不用赚钱了。
他说:我一把年纪了还要卖煎饼果子呢,哪个可以不用赚钱?无为不是不做事不上班啥也不管,那不是无为,那是无能。
无为是班照上,饭照吃,各种该干的好好干,但绝对不往心里去。即做即放,就好像让你在水面上画图。
让你在水面上画图,你也能画,但是每一笔下去,即刻就消散了。这就是无为。
又比如我卖煎饼果子,上一个果子张三来买,我当然认真摊,我摊的时候不会去想,李四等会来买,我要打十个鸡蛋给他,
我只是认真用心摊完张三的果子,给他之后他去吃去了,我就忘掉了这事,马上李四已经站过来了,我接着开始专注摊李四这个果子。这就是即摊即放,不留痕迹。
从每一个果子来看,都是圆满的。也都是无为的。因为我没有刻意地去摊那个果子,而是张三来了,我就收钱摊饼而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但是摊的时候我专注用心,认真为他摊好这张果子,不会辜负他的六块钱和对我手艺的支持信任。这些都在不言中,也都是自然地做到。
我摊完张三的果子不会把这事放在心里,而是马上放下,随即上路摊李四的果子。这就是不粘滞。
道德经里要人致虚极,守静笃,最后也是要人做到这一步。而不是要人猛追那个放光万丈的玄天大道。
这个无为,极容易被人误解,误解为不负责任,消极逃避,反正也是百口莫辩,老子说完自己骑着牛走了。你们爱怎么解释怎么解释。当然他的文字很妙,无为后面还挂一个无不为。这样就好多了。
道德经里写无为的比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的意思是,当你掌握了或者到达了无为的境界,不管你做什么,你是治国还是治家还是修自己,都是一以贯之可以有效的。
当然,老子的无为,太难了。一般人做不到,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复杂的集体。
因为这个无为,但凡达到了,就自然而然,不做多余的造作,不做刻意的造作,它自然就和真善美契合,也和乎天地运行的规律,它有最强的生命力,有无不为的惊奇力量。可是,懂他的人太少了。
我说:那么,我再问你,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他说:中国人最敬畏的,就是道,虽然各种层次的人景仰的不太一样,但都可以归于道,中国人干什么都先要遵循道。所以搞啥都有个道。
混江湖也有道,盗亦有道,中国人敬畏的就是冥冥中那个主宰一切的力量,可以叫道也可以叫天,所以我们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这其实是对现有时空之上的法则的一种期盼和敬畏。
但是信仰上,我们依然信仰的是真善美的需求,什么是真善美的需求,就是能满足你真善美愿望的神灵。
比如观音菩萨,她能送子保平安,财神爷帮你发财,寿星公给你添寿,门神帮你守门驱邪,漫天神佛都有其作用,非常实用。
其实总的说起来,中国人敬畏的是因果,信仰的是智慧。当一个民族,只信仰武力,信仰丛林法则,刻意造作,必然会越走越邪乎。
而信仰智慧敬畏因果的民族,很多事都会在动荡混乱中自我调整。我们的民族就有这样的自我调整能力。
这一切都在于我们对做人做事要合乎道,有一种很深的信念。
我说:吴大爷,到此为止啊,再说就太大了,咱就是煎果子的,咱别弄这大格局。
他笑着说:你看你,没事来撩我扯淡,害我没了好几单生意。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就是让我们后世的子孙理解宇宙万物是时刻在运行变化过程中,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可以让我们作为参考而不是照本宣科,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的探索,顺其自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启蒙教育提出方面让我们后世子孙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天性用自己的爱心、平常心而行不言之教,详细阐述了虚实的关系,美丑、善因善用的关系,聪明和智慧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的方法。我是学习医学全科的在《道德经〉的启发下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基本上解开医学上难题!使很多疑难杂症明白了它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在共同的探索之中能够用于临床。也希望在共同探索中使我们的未来在各个领域方面取得更好更大的突破而努力。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道德经》一书,创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它象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
通俗一点说,“道”的核心思想就是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无为而治;就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就是天下太平,人间安乐……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对于人类来说,《道德经》最核心的思想,无疑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完整地提出了宇宙的本体论一一自然之道。而对于红尘世界来说,则是由大道衍生出来的人道一一即遵循社会演化规律。
大道概念的确立,从源头上摒除了神创论,奠定了华夏文明的信仰内核,就是天道意识。
这种信仰己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百姓日常生活始终。面对推动社会生活进步时,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寻找行动理由时,讲天时,得道多助,得道者天必佑之;在区分判断类别时,讲道与器之分;在反思时强调天不助我也;人在自警慎独时也牢记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神明就是天;甚至是无助时也不忘抱怨一句天道何在?平民百姓在绝望时也会大声疾呼,老天爷,你睁开眼吧!
可能有人会说儒学文化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但是别忘了儒家思想是遵循人道理论的。《道德经》讲失道后有德,失德后有仁,失仁后有义,失义后有礼。仁是儒学的核心,主要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老子大道中的人道范围之内。可见总根源还是大道。
总之国人的传统信仰就是天道。
就像日出霞光满天一样,是正常的现象。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老子《道德经》是对《易经》的总结归纳,核心思想“观天地自然之理,以自然规律为根本,顺势而为”,华夏文明的本质是“适者生存”信仰自然法则
老子《道德经》中“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这段文词叙述了《道德经》智慧的出处,这个“象”应该是《易经》中的“卦象”,所以老子李耳精通《易经》,对《易经》进行了归纳总结写出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易经》的卦象说辞:“易者,象也”。“彖者,言乎象者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老子《道德经》秉承了“立象以尽意”的叙述方式,通过“象”来阐述“大道”之理,因此要领会《道德经》要义必须学习《易经》明白“卦象”,熟读《韩非子》领悟韩非子“解老、喻老”及对《道德经》的具体应用。
所以,老子《道德经》借助“象”阐述了“大道”即天地自然变化之理,告诫人类社会发展要符合自然演变规律,顺从自然万物生长规律,才能“顺势而为”立身于不败之地!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最敬畏信仰是什么?
中国人民信仰是毛泽东思想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牺牲了的英烈,和为国为民做出贡献的工农商学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