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修鞋匠老何和我谈本元妙明自性如何修不得!

我家楼下有个修鞋匠老何,常常助人为乐,十几年修鞋子的价格不涨价。街坊都很喜欢他,他童叟无欺,为人和善。我常常没事把鞋子弄烂去帮他做点生意,也顺便听他说说话。他说话挺有意思。

我问他: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他说:打住吧。最好不要去修行成为德性高尚的人。

我说:你怎么说这种话呢?不成为德行高尚的人,难道成为一个德行低卑的下流无耻之人吗?

他说:德行高尚不要去修,凡是要去修成德行高尚的人,大多数德行的高尚不起来。

德行高尚的第一条善良正直,就这4个字就修不来,他是人与生俱在的。这是我们的本能。

(本能不需修)

可是这个本能呢,经常被外界的俗世洪流所冲垮,所污染。

与其说要去修成德行高尚。还不如说要好好维护这个本能。

本能又怎么能够修得出来呢?他本来就在,本来就有那么多,他不增也不减,不多不少不强不弱。

你看着有些人好一点,有些人差一点,只不过是他们被污染的程度不一样。

就像你的妙明本元自性也是本来具有的,你不能说我要去把自性修出来。

他永远就在那里,也是不增不减不动不摇的。

可是虽然说不修,你却要去发现,你要去发现这个本元妙明的自性本来就在那里。而这个发现的过程看起来好像是在修行,其实用修行两个字还不是特别恰当。

我说:为什么呢?打坐参禅念经念咒念佛拜佛,84,000法门不都是为了修行吗?

他说:是的。明白之前可以叫修行,明白了之后就不能叫修行了。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修行的前提是。认为我坏了,认为我糟糕,认为我还不足。就像我修鞋子,鞋子不坏,是没有必要修的,

可是,我并没有坏,我哪里坏了?我本来就没坏,我也并不糟糕,我哪里糟糕了,我本来就并不糟糕,我并没有不足,我天性具足,本自具足。

六祖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如果你有这样的意识。有这样的认知,你就会明白。刻意的修和自然的悟有什么样的区别?

刻意的修是没有方向的,那个心愿很好,可是方向不对。

假如我要从湖北出发去朝拜山西五台山。那个心愿非常虔诚非常的勇猛,可是如果我没有看地图,没有这种地理概念。抬起脚就瞎走,不往西北走,却往南走走到海南岛去了。离五台山越来越远。

发心重要吗?发心当然重要,可是发心要配合明理。要配合正知见。

自然的悟,则是在春夏秋冬柴米油盐的浸润中,启发灵性,逐一逐一擦亮双眼,一层一层抹去经年累月造成的误会;将自己这湖水安置在飘摇风雨之中,沉淀尘沙,静看波浪涟漪如幻如梦如露如电。

(你的本能)

就像一个人要修成道德高尚的人。你要明白,道德高尚是修不成的。你要真正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必须把道德高尚成为你的本能。

什么是本能,就是你不会拿出来炫耀的,比如你不会天天跟人家说,你看我多厉害我会走路,唉,我会吃饭的我还会睡觉,你看我厉害吧。

这就是本能,本能不需要你炫耀,也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你只要需要维护,比如说你要好好走路,别摔断了腿。你要好好的吃饭,别噎着了。

本性同样如此。妙明本元自性。也是不值得炫耀的。不需要去追求的。他本来就在。就是他在支撑着你生命的动能。

你能活着就靠他,你能感受这个世界,你能看见,你能听见,你能吃到,你能触摸到全部都靠它。

所以你无需要说经过千辛万苦去把它从哪里无中生有修出来。

不过你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体会他,去慢慢体证它。去褪掉障碍它的无明蒙昧,去尽量呈现它的存在。

(一座湖)

我们之所以是无明颠倒众生,就是因为平日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把这些外境的客尘,当做真实的自我感受。遮挡了本心的呈现。

就好像一个湖,因狂风起了惊涛骇浪。我们去把这惊涛骇浪当成这个湖。

须知这惊涛骇浪,虽然也是从湖里来。他的本质虽然也是湖水,可是他不是湖。

他只不过是湖水因风吹动而形成的动荡。等风过。湖水恢复平静。这才是湖的本体。

可是我们每一天都活在湖的惊涛骇浪和各种波纹涟漪里面。

你如果要去修,是不可能从哪里又修出一座湖来?

你要做的是辨别,辨别惊涛骇浪,波纹涟漪只不过是暂时的幻境变化。

辨别之后,时时回归湖的本体。认知到自己,本来就是这座湖的这湖水。

本来就是通明澄澈,平静安稳的湖水。如果彻底明白这件事,你再也不会随着波浪起伏,随着涟漪飘荡。随着湖里的几条鱼跳跃。

而这些东西通通能够都在日常生活当中得以实现。

(如何通过日常生活去发现这个本心呢?)

那就是观照。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波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句话里有两个字,观和照,非常的要紧。

我问:观照和观察有什么不一样?

他说:观察是动的觉知。观照是不动的照看。

观照是以客观的一份良知,照看当下的你。

犹如一个没有主观成见的屏幕,把你的心念行为举动一五一十同步出来。不做判定、不做干涉。

它不是躲在暗中的侦查,没有窥探之意,它是完全紧贴却又有距离的。能观照所观照只是如此,自然而然不加工不作意。

这样下去,你会逐渐清晰自己的念头和行为,是如何地生灭,是如何在牵引着这个你的生命行为。唯有清晰地知道了,你才不至于混乱,不至于盲目。

日常生活是繁杂而多变的,你一会儿要看手机,一会要工作,要听人说话,要左思右想,你看到喜欢的厌恶的,都会马上做出反应,这些林林总总,无非是你的心意识在随环境而动摇,变得混乱和无法掌控。

然而这些鸡毛蒜皮的杂项,却是给你发现本心的极好机缘。

长此以往,你的本性本心,终有一日可以被你发现。

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坚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待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敌人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甘做人民的"傻子"。…

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多读书,读好书,吸取正能量的东西。在生活中,与人为善,邻里和睦,遵守民间良俗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讲诚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行善事,帮助他人。

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谢谢邀请ヽ(^0^)ノ!真正的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私自利的错误行为!人都是从幼稚到有知,从愚痴到智慧,从野蛮到文明,从俗不可耐到德行高尚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当然,这是以提问者“成为德行高尚的人”这一目标而言的。遗憾的是,好多人并没有这一明确目标!所以就只能在自私自利,随波逐流,漫无目标,昏昏噩噩地只为自己的一己私利或一家之计而耗费一生了!俗语有言:不白活一回!这说明大多人都是想要有所追求,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尤其是而今都上学读书,都有了文化素质的时代!即使旧社会大多人都无条件上学读书,没有文化知识的时代,还有“活到老学到老!"这一谚语的!这说明,每一个正常人都是不甘心于昏昏噩噩虚度一生光阴的!“不白活一回”,确实道出了天下人的心声!活到老学到老,也道出了能有所作为的必由之路!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也就是佛祖说的:“脱俗",“出离",达彼岸之真实义!彼岸者,从俗不可耐充满贪嗔痴的自私自利境界升华到成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毛主席说的!可见毛主席比释迦牟尼说的内容具体,明晰,大道至简多了!这也就是佛理佛法的精髓!道祖老子《道德经》说的:以天下人之心为心,上善若水,上德不德济世利民,道德圆融,立德天下,亦如此义!这也足以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毛主席是真正大彻大悟了的人,是真正得道了的被人们视为最高境界的“圣人"!并且超越了佛祖,道祖二位。何以故?因为佛祖释迦牟尼,道祖老子都只是得了道之理,明白了德之融通之法!将理论著经立说传于后世。毛主席可是亲自躬身力行,以身作则,率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历经艰难险阻,突破重重磨难,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战胜了西方列强一众魔鬼的百般刁难,赶跑了蒋家王朝独裁者,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了!佛祖“普度众生"的目标实现了!道祖老子的与天下人和其光,同其尘,共建共享的天下大同,天下大治成为了现实!而今毛泽东思想哺育的一代新人承前启后,与时俱进,顽强拼搏,卓越奉献,总共只用七十年时间使中国越升至了世界强国之列,十四亿华夏儿女的生活水平比旧社会的地主富农还高,幸福指数是亘古未有过的!所以,照实来说,佛祖,道祖的修行真旨就是让人们在社会生活的现实实际中修行,实践,实证,实修的!而不是钻入深山老林庵堂洞府闭关打坐,追求四禅八定的非想非非想虚无状态,以获得其乐无比的“不能说"境界享受而为大彻大悟,成佛成圣的!能不慎乎?!何以故?道曰:天道无私衣养万物;佛曰:正等正觉普度众生。可见只贪求为自己成佛成圣而枯木朽座或空口念弥陀而无德于人,无功于世,是不如道,不合德的!无功无德,何来功德圆满?!成为德行高尚的人,皆由社会生活的实修实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积善成德,神明自得中来也!若走火入魔了则枉费一生人身,白活一回矣!慎之慎之哦⊙ω⊙!

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想修行成一个德行高尚的人,这既是一个人人都能做到,却又是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因为人性本身就有两面性,也就是好与坏双重性格,修行就是佛教讲的去掉贪嗔痴,所谓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包括思维,让自己去掉错误的选择,朝着正确的大道方向前进,那什么又是道呢?道就是老子所讲的不能用言语表达又真实成在的一种自然规律,这就须要我们去分析去理解去悟出其中的奥秘。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德行高尚的人,这就要明辩什么事情应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总之就是去掉不符合自然规律和道德规范的一切行为,去做合乎大道逻辑的事情。所以看起来比较简单真正做起来很难,这就象你看到狼吃野兔,你说该怎么办,救了兔子饿死了狼,不救兔子又将死去,这就是困惑人生,好多人要去修行的原因,只有悟出了其中的道理,才会证道,才明白什么是悟道。想做一个高尚德行的人,首先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时候做,怎样做才既合天道又合人道,只有知道这一切奥妙,才能修行成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一个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成为德行高尚的人?

不欺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