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修鞋匠老余,和我聊文化人道德奥秘,把我说的心服口服,给他三双鞋子修。

以前我家附近有个修鞋匠老余,修鞋修了几十年,非常受人喜欢,大家都没事和他聊聊天,

我很喜欢和他说话,觉得他懂很多,有时候没机会去就把鞋子弄坏去给他修,顺便问问他事情。

有一次和老余聊起一个新闻说一个文化程度很高的人做坏事。于是我问他

文化程度高的人为什么道德还不如文化程度低的人高尚呢?

他说。文化程度高这几个字太泛泛而谈了。你说的文化程度高是指知识水平高,还是文凭高?还是学问好?这些都有点区别。

我说一般泛指在社会上受过高等教育文化层次比较高,社会阶层高过一般人的这一类人。

他说:你没去做调查,又怎么知道他们的道德就比普通人要差呢?

我说是根据我的感受,好像接触起来感觉是这样。

他说:你可能有一种错觉,会觉得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加自私。其实我告诉你这和文化程度并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极度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他的道德就高尚不到哪去,但是他过于自我自私和文化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一个人高不高尚不在于他的文化高低,而在于他是否正视自己的欲望,是否为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以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说那可以理解为文化程度高的人,他更善于做这些事吗?

他说:非常对,当你看到文化程度高的人去不择手段,或者说费尽心机获得他的利益的时候。

你自然就会觉得他道德不高尚,但实际上在平民阶层一样有很多人也是这样在做,只不过他可能只是为了几斗米而去做这种事。

为了一两把菜来耍点心机那种程度,你感觉起来就很小。可是那种心态是一样的。

我说我原来总是看到有句话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所以我一直笃信读书人比不读书的人要道德要坏一点。

他说:这种话只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总结,在某些方面来看,读书人很难做到朴实真性情,而屠狗辈平民阶层,因为贫穷和朴实。会比较看重人与人之间的承诺和信义。

所以你从这些别人的总结得来的一种成见,其实也有是偏颇,如果因为这样大家都不去读书了,

或者都盲目憎恨文化程度高的人,那和无端仇富也差不多,那是一种很不好的事。

我说: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我相信我的直觉和我这么多年在生活中体会到的事情,

确实我发现平民老百姓很多都很老实,很忠诚,很不会耍心机。起码不会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反而那些坏事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干,尤其祸害社会的事情。

他说:是的,因为文化程度高的人掌握的手段和做事的格局都不一样,所以当他们危害社会的时候产生的效果就非常大。

我说那你的意思是说,其实道德水平都差不多是吗?

他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意思是说。人的道德不高尚或者经常做坏事,是在于这个人极度自我,而且因为满足自我的得到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一旦人有这种习性。

他无论是文化程度高还是文化程度低,都会道德不好。他的道德不好不是因为读书读来的,而是因为他习性如此,心态是这样,

所以当他读很多书,学习很多东西的时候,对他来说只不过是增加了做坏事的条件和升级了做坏事的手段。

打个比方,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自己的富有,他会去偷别人的钱,他就是个小偷。他的能力和条件再大一点他就去抢劫,那他就是个强盗。

他的能力和格局更大了。因为他不满他不只是能够去做这些小偷,小抢。他懂得利用学识和社会身份地位去欺骗别人和抢夺别人的资源。

所以说你从这个角度看小偷强盗和有钱有学问高的文化程度高的小偷强盗都是一样的。

导致他们变成小偷强盗的原因不是因为学问知识。而是内心的那种贪欲。

一个人本质很好。内心善良。即使他有钱有权有势之后也很难变成一个坏人。

我们看到的很多人,有钱就变坏,当官就贪腐。做了生意就不择手段,我们常常说他变得很快,是因为他本质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东西只不过是刺激了他。触发它变坏的条件。

等于他有坏的因而遇到了坏的缘,所以这个因缘具足,他就变成了一个坏人。

如果你是一个本质善良人。你的因就没有恶因,所以你遇到恶缘也很难改变,很难促成这种不好的因缘。

所以看一个人或者一类群体,道德是否高尚是不可以一概而论的,因为每一个人的内心本质都不一样。

我说:听你如此一说,我确实就明白了这件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其实是说的一种现象,并完全不是一种评判。

他说:对的,他只是在描述一种现象,只不过当我们去观察这些事的时候,你会发现文化程度高的人看起来好像道德更不好是因为

文化程度高,社会地位高,这社会阶层高的人通常是因为欲望很重,所以通过不断努力和执着的追求达到了这种层次,所以你反推一下,他们经常更容易会出现道德上的问题。

用民间的话来讲,就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两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

这是一个倒推的一种看法。当然这也是老百姓的智慧之言。或者说它这是一种大数据统计出来的结论。

我说:哎呀,原来我没去仔细想过这个事,你这一说我真的很快就清晰了。那么按你说的一个人真的要活得高尚,最重要还是自己的内心要把握好。

他说:是的,我们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善有恶。你不能保证自己遇到具体的诱惑或者利益得失的时候,道德上不会出现瑕疵。

但是你尽可能地不要因为利益得失而去损害别人。自私是人的一种天性,但是因为自私而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是非常不好的,如果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难得了,我们说这种人已经是很好的人。

很多人因为读书多,文化程度高,社会地位高,所以道貌岸然经常举起道德的旗帜文化的旗帜,但背地里做的事情却非常不堪。

你去观察也是因为他的欲望非常大,因为他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目前的得失。

他不像贩夫走卒,今天卖完这一车果子就非常开心,值得去喝杯酒庆祝了。

他们的欲望大到即使有1,000万 2,000万一个亿三个亿都不能满足,还必须不断的去通过各种办法继续折腾,所以说欲望不断的膨胀对人来讲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因为且不论人的好坏,只论欲望膨胀对人心的一种折腾折磨,对人灵魂的摧残就极为可怜,让人变得很可怜,

人活在世界上。这样活看着好像挺爽,但是当自己最后面对死亡的那一时候。那种后悔及痛苦是非常难以承受的。因为人变成了欲望的奴隶。所以你学问再高,知识再多,懂得东西再多,对你来说都不能滋养灵魂,而是辅助催涨欲望。

我说哎呀,你说的我非常认同,可是这种要求确实挺高,没几个人能做到。

他说:你这种说法其实也有待商榷,就中国来讲有14亿人口,能够基本上作为一个道德还算高尚的平民百姓平凡人。是蛮大基数的,

只是我们没有去做过调查,并且这事情也无可调查。做人就是靠自己把自己做好了。少拿尺度去量别人。

别人的好与坏,道德高尚不高尚,与我们其实关系不大,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把自己的欲望把握好,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

我说:我今天学习到了,服了,我给你三双鞋子的业务。修起来!

他说:先付钱吧少废话。

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衣冠禽兽,道貌岸然就是描述这些人的。

具体原因很多。

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大多数文化程度很高的人,道德很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不能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道德高尚与文化程度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社会风气需要大家团结一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团结就是力量。

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对文化高底没有多大关系!是做人的人品关系!有些人文化高做人德高望重!像钟南山等等几个专家在疫情做出多大贡献!一切为人民!有些人文化高为自己赚钱!过好自己的生活,有钱不会给穷人!不会想着穷人,不做好事!有些人文化不高人品德高,好事做得很多,但只有没人知道而已。做人做事靠人心和品德,不是文化高底的事!有些人文化程度很高做人做事不好!有些人文化很底做人做事很好!都是从人心,良心,道德修养出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谢谢邀请!类似此类问题此前回答过或者论证多次,就此问题再据题作答,希望大家广泛认知“文化”以及与道德的关系。

这个问题提得好!回答之前,首先,请让我再稍作纠正相关概念(提问很好,但提问中的“文化”概念需要普及一下此项知识),也就是“文化”这个词的概念(我在多篇文章中论述多次)。

其次,此问题中的“文化”应该是一般大众所口语及思维定式中的“知识”(从此题后半句涉及“道德”一词可以判定即此)。

基于此,回答过程中我会对“文化”一词的真正内涵进行解读,也会阐述“文化”“知识”“道德”之间的关系。

一、文化与道德

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般广义上的文化是大而无形,包括于人类各种活动中(此文不作赘述),如成长环境氛围等;狭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层面,这也是通常我们说的文化。同时,对于诗词、绘画、文娱活动等只是文化表现形式中不同的小范畴分类。二、知识与道德

此外,还有一种就是大家口语中把“知识”和“文化”混为一谈,认为知识多就是文化高,这是一种概念不清的理解,但也无可厚非。知识是学习积累的专业性内容,与道德没有必然关系,即与我们日常说的文化实际是不同概念,也没有必然联系。文化上面介绍过,不再多说,道德属于文化大概念统领之下,平常说的道德可以认为就是狭义上的文化,道德修养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层次。理清概念,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条理就会很清晰。即村妇老实巴交,与专家比起来,知识远远不及,但文化(即道德修养)却不一定谁高谁低。

三、村妇知识(这里就以区分完“文化”和“知识”不同概念后的标准称谓界定)或许不高,但文化(即道德)却不一定输于很多“知识程度很高的人”。

当然,按以前的观点,村妇学习的知识确实不多(但也有很多精英),对事物的认知和眼界有一定局限,但现在高科技时代,普遍受教育程度都相对较高,若与“知识程度很高的人”相比,知识肯定不足(也不光是村妇)。文化与知识有一定关系,却不具备绝对的制约逻辑。因此,村妇虽然知识不一定多,眼界不一定宽广,但一般在日常生活孝敬老人、抚育儿女、生产劳动、夫唱妇随、与人相处等过程中大多会凝结着善良仁爱厚德情怀,这种善良情怀也就意味着文化很高——善良是百德之源,故可判定善良之人道德不会差(当然,不同群体的也是千差万别的),也就是道德修养很好。同时,村妇虽然知识不多,却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很多真知灼见,而且,在淳朴辛劳的环境中多数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即道德文化很高。如,一个村妇,知识不一定多,但勤劳、善良、自律、质朴、真诚,显现着很高的文化素养,让人很亲切,也会让人尊重。有句古话“邋遢妇女生官人”。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其貌不扬、邋邋遢遢的村妇,也没有什么知识,更不会管孩子学习,但孩子考中重点学校并后来发展成就很厉害的比比皆是——教育是个复杂体系,但事实中的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四、“很多知识程度很高的人”在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一般都很高,若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境界将会很高,但文化(即道德)高低与知识没有绝对关联。

术业有专攻。“很多知识程度很高的人”基本上在自己相关领域中的知识水平较高(当然各个群体也是千差万别,也不尽然全是),但前面说过,我们常说的狭义文化是指道德修养层面,是内在的品行,任何人士(不光是村妇、高学历者)的文化层面与知识层面有一定关系,但没有绝对制约逻辑。文化的形成(仍指道德修养)与从小到大长期的家庭、学校、亲友、社会等环境氛围以及交往的人、历练淬炼经历、个人本性和认知等有很大关系,也就决定人的言行举止等道德修养。当然,丰富的知识与良好的文化素养都具备,且有一定的艰辛实践历练,那境界就不一般,也一定是很好的高知阶层了。否则,就会有“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没有实践只有凭理论的主观臆断观点了。如,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知识不多,但文化素养良好的村妇可以做到默默奉献、循规守纪、善良助人,而历史上一些知识很丰富的高知阶层却文化(即道德)很差——有时语出惊人,让人难以置信(近期网络上一个说要“消除农民”等惊人之语的某高知阶层专家等);像汪精卫、陈公博等知识丰富的也可以称为高知阶层的人,却文化(即道德)不良,成了汉奸。等等。所以,“知识程度很高的人”要达到很高的道德文化境界,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艰辛的历练、良好的文化、仁爱善良的情怀、开阔的胸襟、冷静的思考等,这样,既有丰富的知识层次,又会具备良好的文化(即道德)。

总之,村妇知识程度不一定很高,但不见得文化素养比谁低;“知识程度很高的人”知识丰富若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文化道德境界自会到很高层面,但与文化(道德)的高低没有绝对的逻辑制约关系。

希望大家既有知识,又有文化,开创更加美好的人生。

2020.7.13即草于西安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只能说,这是读书人的悲哀。知书达礼,这是常识,但有些专家学者等有高学历的人,为了名利,干缺德事,说违背常识违背良知的话,败坏了读书人的名声。有的村妇村姑看上去没有进过高等学府,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但是,不要低估了民间文化、传统习俗对人的教化。她们长期生活在民间,耳濡目染,从日常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淳朴的乡村生活,让她们保留了最纯朴的人性。所以,人的道德水平,真的不能用读了多少书来衡量。

为什么很多人的文化程度很高,却不如一些文化程度低的人道德高尚?

因为村妇不会写日记,再把日记拿到国外去发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