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这话说的很对,要不说咱老一辈的话啊,总是有道理的。关于穷富,总是有很多的总结,这里头包含着许多人生哲学,社会哲学,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尝一口有甜味。
我第一次听这句话,是在一个老奶奶那,听她告诉我,当时我没有办法理解,听起来太绕了,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想明白真有点难度。
后来慢慢见了人间的故事多了,看到了许多的穷富变化,自己也体验了大半辈子的波折,终于体会了这句话的精髓。
1、先穷的人,得到了什么力量?未穷先穷,就是说,年轻的时候,或者你本来命中不应该这时候穷的,结果你因为冒失啊,瞎折腾啊,不懂事啊,就给弄穷了,这叫先穷,一般的顺序,人出来社会,都是先穷,除非是富二代或者有横财运气的。
那么你如果先穷,你肯定得熬,你就明白苦是什么滋味,一开始知道苦的滋味,比后知道要强,因为我们说先苦后甜,这是确实的,先从苦开始熬,挫折啊磨难啊,穷的要死,亲戚朋友见了都害怕,自己都嫌自己,人生可以说跌到了谷底,这个阶段,恐怕很多朋友都有过。
但是,有些人,能在这个阶段里,获得一种力量,那就是坚韧、坚毅、实干务实、乐观积极、这样的力量一旦被你获得,并且形成了心理习惯,你以后,当然不会穷到哪里去。
一直都在穷的人,一定是某些事情没有解决好,一般都是意识形态处事方式和对钱和财富的看法,影响了一个人的穷富。比如有些人一辈子穷,但他却过得很快活,很开心知足,这说明他对财富和钱的看法是很有智慧的,他不会付出自己珍贵的健康和生活去换取多余的财富。严格来说,他不能叫穷,顶多叫做没有太多钱。但精神上常常富足富得流油。
未穷先穷,穷的恰到时候,年轻人,扛得住,没牵挂,有未来,穷点不怕,在穷窘逼仄的环境下,人容易逼自己奋斗,所以,这个穷,如果一旦有遇到,要顶住,挺下来。
- 穷,有可能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穷,有可能形成珍惜眼前的心理模式。
- 穷,有可能提前看清楚人间情感关系人性的真相。
- 穷,有可能从苦闷绝望中锻炼出乐观非凡的心力。
未富先富,说的人本应该啊,少年穷点,中年富起来,这样财富稳妥,保得住,或者说一辈子本来平凡贫穷的生活现状,忽然之间横财得富,这样的人,往往遗憾地富不到老。
富有,这个概念非常奇怪,世上很多人聚集了财富,是想留给自己的儿孙,但如果一旦儿孙不争气,教育不好,在富有里养成了奢侈骄逸和挥霍懒惰,一辈子就够呛了,很多富翁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从小虽然让孩子享受一定的优质生活,但绝不放松对他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富二代大多数都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然而有些富二代,没有运气,家长不管,只是一味提供物质享受,从小就养成了高衙内模式,后面,不是败光家产,就是自己作死。
我们再看那些本来贫穷忽然中了一千万彩票的人,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没有一个人富到最后,不是挥霍一空就是招来灾祸。
昨天刚看到一个新闻中国一个女的中了彩票头奖,由于年轻不懂理财,也不懂怎么掌控有钱的人生,瞎搞最后败光之余还得了抑郁症。
所以这句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是真的说毒了,太绝了。无一例外。
未富先富的人,常常失去了一些力量:
- 未富先富的人,失去了对财富正确的认知,他们没有经历真正正确积累财富的过程,没有品尝耕耘收获的因果关系,不是继承就是意外横财,都是不劳而获,或者非正常途径来钱,这一般人都会在这种富有里面迷糊,最后迷失人生方向。
- 未富先富的人,也常常失去了勤勉、节约、克制、珍惜,沦落在放纵自我的快乐中。后半辈子,又怎么可能富有呢?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中国人信奉的,是不要刻意强求富贵,如果按照一定的学说,甚至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富贵是一定剂量的,你就那么三十斤富贵,你如果提前预支出来消耗掉,后面的时间,你就得空落落地付出代价。这个道理,虽然无法科学证实,但是,从古到今,老实人们,都在遵守和相信。
老一辈人,一粒米掉在地上,也要弯腰捡起来。两个字:惜福。富贵也是福的一种。
你不珍惜,总有消耗完的一天。许多人先预设自己一辈子就那么三十斤富贵,所以珍惜地用,还一边积累多余的福德,积善积福 必有后福,这是中国老百姓基本的信念信仰。
所以说,什么是天意,并非上天有个主宰在给人分配福德,而是每一个人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而产生的天意,才是真正的天意。
4、真正的穷与富我们说穷,是说没钱,其实没钱叫贫困,不算穷,穷是穷途末路,没有方向,说到底穷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一锅粥,没有准星了。
穷,是你给他一千万,几年就能败光,穷,是即使成了暴发户,也能骄奢淫逸到身败名裂,穷,是没有底线没有廉耻没有道德,穷,是贪得无厌贪婪到死,这些是真的穷,因为这些活法,是违背天意在逆天而行,必然是穷途末路。
而贫者,是不一定穷的,他们有的有奔头,有的很勤勉,有的精神很富足,有的很有道德很善良。所以这两个概念要清楚。
真正的富,当然也不只是有钱,而是内心有爱,懂得爱人爱物,有良心,有道德底线,甚至还能做到慷慨宽厚,布施利他;或者这人都不一定要有钱,孑孓一身,不妨碍任何人,孤独来去,然而身心俱佳,气定神闲,自给自足,心明澄澈,有不一样的卓尔不凡的智慧,这样的人,都是真正的富有,有钱和有知识,有文凭,有名气地位,这都不算是真正的富。
所以古人写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都是简单道理。不过,许多人活着活着,稀里糊涂了。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未穷先穷”是说:当家庭还没有达到受穷地步时,一家之主要做好带领家人吃苦受穷的思想准备,要居危思安、未雨绸缪。从小处节约,从大处着眼,不大手大脚,不铺张浪费。这样才能做到“永世不穷”。
“未富先富”是指:当一个家庭还没达到富足程度时,一家之主就想着如何享受,如何消费,如何吃好的穿好的。
有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家人就会竞相相效仿,你穿好的我就戴好的,为了显摆打肿脸充胖子,甚至寅吃卯粮,透支信用卡,借高利贷消费。
有道是“好家业赶不上败家”。曾经的富有转瞬即逝。如此就会落到“永世不富”的地步。
举个例子:我表哥一家没有经商的也没有做官的,一家几口靠种地打工生活,虽然不富裕却说不上穷。
但表哥、表嫂是勤俭节约之人,平时省吃俭用,有时我不理解,何苦过苦日子呢?我对表哥说,你又不是没钱,过日子咋这样精打细算呢?表哥总是憨厚的笑笑说,“从小过惯了这种日子了,成习惯了”。
我觉得他们过的很苦,但表哥表嫂对于孩子上学却很大方,为儿子请家教,上补习班,表哥表嫂苦自己没苦孩子。
总之对儿子的教育从不吝啬。
等孩子考上大学毕业分配后,儿子在城里买了楼房,我表哥表嫂都去了城里,现在城里做点小买卖,一家子过的红红火火。
日子好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些时还买了一辆汽车。表哥表嫂说再干几年就不干了,两口子开着车去周游全国。
我表哥表嫂的思想就是这样,虽然家里不是太穷,但是有一种吃苦耐劳,踏踏实实过苦日子的精神。现在手里攒了十几万。每天的小生意还是不错的。儿子也知道孝敬父母,富裕的日子在向他们招手。
世界就是这样,有好的典型也有反面教材。我邻居原本很富裕,我称家主为大伯,大伯从前经商,也挣了一点钱,属于先富起来的那一代。
但他很好面子,加上为朋好友,家中五天一大宴,三天一小宴,吃吃喝喝的朋友不断,谁家有红白喜事,他拿的份子最大,在我眼里他就是孟尝君这样的人。
不知道是否有遗传的原因,他的儿子也是这样的人,在外面呼朋唤友,小弟在后面跟着一大溜,作为旁观者的我看来,所谓的朋友都是冲着他父子杯中酒和桌上肉去的,平时称兄道弟好不亲切,可当他家遇到事时,从前的朋友不见了。
原来我邻居大伯由于偷排污水和倾倒有毒垃圾,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加上这几年工厂不景气,最后资不抵债宣布破产。一个家就这样衰败了下来。
综上所述,一时穷不怕,只要有过穷日子的精神,一个人不会永世受穷。一时富不算富,只要你存有过富日子的思想,你的富不过三代,更谈不上永远富裕。文/秉烛读春秋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西方有一个哲人说过,"一个挣十个钱舍不得花一个钱的人,注定成为富人。一个挣两个钱舍不得花一个钱的人,注定可以过上小康日子。一个挣一个钱就会花一个钱的人,注定在温饱线上争扎。一个挣一个钱就要花两个钱的人,注定成为穷人。一个不挣钱或挣不上钱,还老想着要花钱的人,注定成为犯罪分子。″
我理解,"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它的意思与上述第一段文字,这位西方哲人说的话所表述的意思,完全一样。看来,无论我们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挣钱和过日子上消费的比例和平衡上,它们的道理都是一致的。"未穷先穷,永世不穷″,就是当一个人还没有贫穷或贫困时,就先为防止过穷日子早做打算,或想法设法多挣钱,或省吃俭用多存钱,这种认识、思维和习惯的人,注定不会过上穷日子。
反过来,"未富先富,永世不富″,就是一个人还没有富裕或富贵起来,但是他已经以为自己早已富裕、富贵起来了,他会不思进取,不挣多少钱还想、还要花更多的钱,他要超前消费和借贷消费,他就是要过富人、富翁和富贵人家的高消费的日子,甚至穿戴名牌、奢侈浪费,祟尚并一直要过高消费的日子。这种人,未富就要过富日子,挣的少甚至不挣钱还要大花钱,这种人连座吃山空的人的条件和资质都没有,所以"未富先富″的人,注定"永世不富″,甚至成为穷人和犯罪分子的可能都会非常大的。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换个更精妙的说法就是:未穷先穷不穷,未富先富不富。这是饱含忧患意识,饱含哲理的一句精美俗言,很能醒人头脑心智,警示人。
由俭入奢易,由奢出俭难。创业难,守业更难。立业富家不易,败家废业最快。人穷志不穷,人富志要富。有关贫富,难易的警语不少,真应好好思悟一番,大有作用的。
当一人一家还富有不穷困之时,就想到穷困,先学会吃苦受穷,做好穷困准备,知勤知俭不奢侈浪费,会拼搏勤劳又节俭,有心有志有防患意识有恒心毅力,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这就是未穷先穷不穷而永世不穷。
当一人一家还没有富足富裕时,就学成装变大款富足样,穷奢极欲,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显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花钱无计划,借高利贷也要充门面,装大头,那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会变穷不富。这就是未富先富不富永世不富。是穷是富,在于人的思想作为。穷富是相对,人居中间,想向那边,脚向那边都人心而定。人都想富而不想穷,想穷易,想富难。想富要有智有法有为才有可能。人穷不可无志,人富不可丧志。人不但要追求物质上的富有,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富有,要做到人穷志不短,人富志更长。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其核心就是告诉我们,要厉行节约,不要贪图奢靡的生活。要吃耐劳,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发展事业上。"未穷先穷,永世不穷"中的"未穷"指家庭条件不错,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先穷"则告诉我们,虽然家中比较富裕,但不能贪图享受,不思奋进,要发奋图强,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永远的发展好。反之,家庭条件虽然不算很差,但你一心想去享受富有的生活,不去拼博,最终只能走向穷困潦倒。这句俗语告诉我们,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居安思危,努力拼搏,不能贪图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样理解?
俗语“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怎么理解?
就是字面上的理解!很精典的句子。
人穷并非说的是物质,而是精神。人富说的物质,而不是精神。
人穷不可穷了思想,人富不可只富衣裳。
未穷先穷,就是永远不要失去思想,新生事物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思想就要不断的改变,掌握新的节奏,完善自己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一天不学不知道。学无止境,知识永远都是贫穷的,不可能万事都懂。对于知识的渴求,会使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相应的就是物质也就不会失去。这里说的就是对于知识的需求,人生永远都不会富裕,永远都是贫穷的,不断的追求,物质才可以丰富。永远存在危机感,就不会止步不前。
未富先富呢,就是说人,如果满足于现状,就会止步不前。本就没有达到富余的标准,就心满意足,安于现状,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人为的拔高生活标准,没有危机感。但是,事实证明,人世间的很多事,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万一出现什么不测,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是远远不够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无论如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精神,时刻保持着危机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完美的解读了“未穷先穷,永世不穷,未富先富,永世不富”。我个人认为,无论穷富,都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胜不骄傲放纵,败不垂头丧气,不断学习,丰富自我意识,开拓视野,踏着时代的节奏,努力向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