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1、《红楼梦》里最现实的智者林红玉,又叫小红。她的伶俐才干深得王熙凤喜爱。
小红的眼光独到,一早就断定,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于是她为自己寻好了归宿,贾芸就是她的目标。这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找个位置安稳自己。
2、平儿,温顺善良。贾链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旋其中,和谐相处,也是一种活法。情商之高,智慧过人。续作里的平儿熬成了正房。
3、鸳鸯,熟悉老太太的心思,照顾好老太太就是她最大的依靠。老太太不在了,她也只能随她而去了,否则她逃不过贾赦的魔爪。鸳鸯的活法只是一时保全了自我,究竟又有何意义?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4、贾宝玉不爱读书,说读书人是禄蠹。如果没有贾府祖荫庇护,他会如何?还有这么清高吗?假宝玉而已。
宝玉的心里眼里只有林妹妹和“博爱之心”,他看不到形势变化,不懂如何生存。
5、林黛玉渴望爱情和自由,但是性格高傲多愁善感。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明知自己身体不好也不会保重自己,一味沉浸在爱情和愁苦中。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怎怪王夫人不喜欢她作儿媳妇呢?未来的宝二奶奶是要掌门的。
6、宝钗是自己误了自己,明知道宝玉心里只有林妹妹,还是上赶着。金玉良缘真的是良缘?名分而已。得到了躯壳,得不到心。
自己选的路自己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7、探春是一朵铿锵玫瑰,精明能干。豪言壮语“要是男儿身早就出去闯荡了。”不愧是金凤凰,后来嫁去了远方做王妃。
离家远了,见不到爹娘,只有远嫁的人才清楚其中滋味。
8、元春为了家族利益入宫,成了皇帝妃子。为贾府带来了烈火烹油的繁华,可惜繁华始终不能长久。她也一命呜呼了。
元春去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省亲一回见到亲人便痛哭流涕,可知皇室成员内心多憋屈。没有强大的心理如何能生存下去?元春终究不过是一粒棋子,家族利益的牺牲品。
9、迎春是块木头,一问摇头三不知,任人宰割的人不值得同情。人唯自强方可迎韧,迎春之死,怪自己软弱无能。
10、王熙凤乃末世之才,管理贾府,钱权两抓。
她妒忌心重,是个大醋缸,不懂得夫妻之道。她的能力和地位让大家都忽略了贾链的存在。重利的她心狠手辣,害人害己,被休了。
临终知道为聪明所累,又有何用?大势已去命将呜呼。
《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谢谢邀请:
《红楼梦》中的人物,看似都有各自的活法,但终究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失宠,全族受累"。从大的方面看,贾、宁、荣府的命运都掌握在朝廷的手里,不论是在朝为官的老爷,为商的老爷,还是当朝皇帝的宠妃贾元春,虽然都风光一时,但命运都由不了他们。从小的方面看,人物的命运都受封建礼教的控制,也由不的他们自己。纵观《红楼梦》全书,虽说书中人物贾宝玉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看来,人都是平等的,尊重人的个性非常重要,但终究由不的自己,无法突破封建礼教的底线,最终伤的身边粉红佳丽暗自伤心悲苦。祟尚自由的公子哥贾宝玉命运如此。身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命运也好不到那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风光,其实十分难熬。平日里看,贾府公子、小姐赏花、吟诗、听曲抚琴、猜令饮酒活的潇洒,但最终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按自己的意志自己做主的。公子小姐命运如此,丫环的命运就更不用说了。按说《红楼梦》里其它人物的出身、命运都由不的自己,那么尤三姐却是个例外,她性格刚烈,追求自由,非柳湘莲不嫁,但最终却横剑自刎,死在了的柳湘莲面前,以正清白。虽说《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朝代一个家族的兴衰史,但他也同时描写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反抗和无奈!
《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红楼梦》中的人‘’太多,不好一一分析,题目太大。建议提问人在提问题的时候,认真点好吗?!带有愚弄读者的问题可以拒绝回答。
《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非常感谢初月冷雨这位朋友的邀请,那小一就来谈谈自己的见解。
人,生而不同,各有活法,不同性格的人活出来的风采是不一样的,有的得意,有的失意。一部《红楼梦》,塑造的人物那么多,林林总总,大家的处世原则各有不同,可惜都逃不过一个“悲”字,这是时代所限,改变不了的宿命。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随性洒脱型——代表人物:贾宝玉、林黛玉人生最畅快的事莫过于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真正做到的没有几个,那太难了!但是,宝玉和黛玉就可以!
宝玉,正应了宝姐姐给他起的号“富贵闲人”,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有的人富贵,却不得闲,有钱都没空花;有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可惜生活窘迫。大多数人,都是富贵和闲人不可兼得,择自己偏爱之处选之。
黛玉也是如此,典型的白富美,活得惬意畅快。想哭就放声大哭,想笑就开怀大笑,想搞笑就去捉弄别人。她什么都写在脸上,胸无城府,纯真可爱,她活得是那样真实!
宝玉是混世魔王,黛玉是喜欢皮,喜欢写诗。宝黛是一样的性子,所以他们是知己,是爱情!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释放自己的个性,怎么高兴怎么来,随意折腾,耿直爽朗,他们虽然荒唐,却是无公害的举动。
象征意义:大概就是对封建腐朽的社会下人性解放的向往吧!因为是向往,所以在那个时代不可实现,宝黛最终未能喜结连理,一个去了,一个走了,幻想破灭了。
严守规则型——代表人物:贾雨村、薛宝钗人生犹如游戏,要想在游戏中取胜,首先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若是违规,活不过三集就被out了。该隐忍就隐忍,该变通就变通,玉在匣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这方面,贾雨村和薛宝钗做得很好。
贾雨村也曾是个踌躇满志的青年,好不容易做了官,在门子的点拨下,在官场的渲染下,他深知为官之道的那一套,混得风生水起,甚至无视恩人之女流落在外而不施以援手,对昔日有恩的贾家落井下石,只为飞得更高更远。
宝姐姐不用说了,她最终是商场情场双得意,活到了最后,战胜了黛玉,嫁给了宝玉,坐稳了贾家宝二奶奶的位置。她是大家闺秀,严于律己,不敢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举止端庄得当,知书达理,才华横溢,颇受长辈的喜爱、平辈的尊敬、下人的爱戴,活得真是一点儿也不自在!
象征意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活在当下。你活在这个时代、这个环境,你就要接受现实,学会利用有限的条件改变命运。即使你不喜欢,为了生存,你也必须要那样做,收起了真实的自己,戴上了面具,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
放纵自我型——代表人物:王熙凤、贾珍同样都是随性而为,王熙凤、贾珍与宝黛最大的不同就是不局限在法纪里,本性不善,运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肆意妄为,以满足自己强大的欲望。
王熙凤贪恋钱权,飞扬跋扈的,但人家有资本,有那个金刚钻把荣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不出乱子。贾母喜欢她,王夫人信任她,姐妹们敬佩她,下人畏惧她。整治贾瑞和尤二姐以及秋桐是小菜一碟,还有协理宁国府,手腕儿玩儿得相当厉害!
贾珍这个败家子儿,毫无担当,没有老子的约束,把宁国府搞得是乌烟瘴气的。好的不学学坏的,他像唐玄宗那样和自己的美貌儿媳玩起了爱情游戏,你怎么不学学人家的治理之道、权谋之术呢!要不是你,宁国府不会只有门口的两尊石狮子是干净的,柳湘莲可能不会退婚,尤三姐更可能不会香消玉殒,唉!
象征意义:自由是相对的,在规定的范围内放飞自我是可以的。法律和伦理道德不能忽视,这样才不会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人都这样,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暖和美好!
委曲求全型——代表人物:尤二姐、香菱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委屈自己,换来的不是对方的尊重,而是对方的变本加厉。所以,为什么要让自己这么痛苦难过呢?成全他人,伤害自己?
尤二姐于理有亏,加上性子懦弱,她不想惹事,也很怕事,不与人争辩、计较,只希望大事化小、息事宁人,大家相安无事。她是这样想的,可别人不是,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弄出个结果绝不罢休。
香菱这样一个佳人,流落到薛呆子那里可怜啊!她身份低微,善良温柔,在薛家少奶奶夏金桂面前委曲求全,只求有条生路,可是换来的却不是宽恕。夏金桂根本没想给她这个机会,势要拔掉这颗眼中钉。
象征意义:忍一时,未必风平浪静;退一步,未必海阔天空。善良,不代表软弱可欺,应该如探春那样,面对不公,勇敢还击。来而不往非礼也,你让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欺我一米,我抢你一里。
独善其身型——代表人物:李纨、贾惜春生活不易,社会这么复杂,套路那么深,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哪里有多余的心思去理会别人。
李纨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只有个幼子相依为命。她号“稻香老农”,喜欢住在世外桃源般的“稻香村”,落个清静。贾府里的是是非非,她不想理,也管不了,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一心辅佐小贾兰,只为有朝跃龙门。大家知道她是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无趣地非要招惹她。
贾惜春是贾家姐妹里年纪最小的,父亲放手不管,大哥又是那个样子,好在可以到贾母这边来生活,享受几年快乐的日子。宁国府的是非,她不想参与。听到下人们嚼舌根,她不想着训斥,巴不得躲得远远的,与宁国府撇清关系。
象征意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和影响力去改变什么。所以,做好自己就行了。努力活得幸福,不给别人添堵,也不给社会找麻烦,就已经足够了。
写得不少了,就这样吧!仅是小一的一点点见解。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谢谢邀请!
《红楼梦》長篇小说中外驰名,流传几百年。如作者自嘲"滿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不读过几遍,恐真有雲里雾中之感!题主提问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不过,要了解封建社会各阶层芸芸众生的各种"活法","象征"着什么?第一回中的"好了歌"和好了歌注释却也生动直白的道出。"好了歌"全文:
世人都晓神仙好,
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
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
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
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
孝顺儿孙谁见了?
红楼梦是悲剧性故事,作者用道家观,揉进佛家学说及亲身经了封建社会一个贵族大家庭从兴旺到没落。四佰多个人物不管什么活法,都逃不出"六尺黄土葬身,死去一场空"的象征性命运,或叫天命如此!
私有制社会阶层分明,红楼梦中众多人物活法各有不同,但从生活中"酒色财气"的表现形式,到他们对"功名利禄"的依靠和追逐,大致可以分出几大类型。
一丶功名活法型。又分两种。
1.靠继承祖上功名。如贾赦、贾珍、贾琏之流,躺在祖宗功劳上"当年笏满床",却有着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花天酒地,为老不尊,"爬灰的,养小叔子的",勾引良女,花酒狎妓,花天酒地的生活着。作者对他憎恶鞭苔。而最后,都随家道败落一齐毁灭了!
2.贾正,贾母,王夫人等类型。表面上"儒家礼教",诗香礼义的代表,但骨子里为了功名,什么手段都用。如贾正,就是个伪君子的典型,满口仁义道德,宽柔待下,而实际上他对奴隶的训斥却是∶“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 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
如王夫人,俸诵经文,一心向佛。一旦有人敢影响爱子宝玉功名时,立马发动"抄检大观园"; "逼死贴身丫头金钏儿等。
又如贾母,表面上德高宽厚,但是她批准了王熙凤的“调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为功名世家延续,逼死最痛爱亲外孙女林黛玉,也在所不惜!
二丶利禄活法型。
典型人物是王姬凤,薛蟠之流。
王姬凤是書中聪明能干的理才能手,为利禄不择手法。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然而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薛蟠是四大家族中"丰年好大雪"皇商薛家唯一男丁。不学无术,胸无点墨。但江湖情商高。他背靠皇家贵族,游走商海,官商勾结。专作违法暴利的生意。为了金钱,草菅人命,强买强卖家常便饭,典型为利富而活在世上。
三,大观园中清纯活法。
可能作者骨子里喜欢"琴棋書畫,诗词歌赋"的田园生活。借荣国府鼎盛时期,贾元春妃省亲时修了一个"大观园",并下诏,让四大家族一干姑娘齐聚园中。这群象清泉水一样的清纯女儿们,没有等级的桎梏,生活在林水之间。或呤诗作画,撫琴下棋。或赏花采菊,花间树下悠闲。逢节气交替,花开花落,诗会盛开,斗诗赛词,好一派封建笼蓠下的"世外桃园"!
可惜,在封建礼教下,众清纯女儿最逃不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马猴随空舞"的悲凉境地!作者長嘶: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杯(悲)。
总之,作者人生观中尽管有看似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无知者不同,也同那些终日追求名利、逃避人生生老病死真相的人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
《红楼梦》中的人的活法都有什么不同,象征了什么意义?
《红楼梦》是曹雪芹老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涉及到了几百个人物,但是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他们就好像是我们周围的某个人,甚至有人说,每个人都可以从《红楼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那么,《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有什么不同的活法,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精神至上型。代表人物:贾宝玉、林黛玉。
贾宝玉平时最不愿意读《四书》《五经》,不愿意学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
作为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他愿意在姐妹丫鬟群里混,作诗、喝酒,帮她们调胭脂。
听闻秦可卿死了,他吐了一口血;他知道晴雯爱吃豆腐皮包子,从宁府要了几个带回来……他时时处处示人的,都是本真。
而黛玉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她高兴不高兴,都表现出来。吃个小醋,发个小脾气,甚至因为思虑过多,暗自垂泪,也是她内心真实的反应。
后来贾母不支持宝、黛爱情,也是因为黛玉的个性。
而二人之所以心心相印,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两人属于精神伴侣。
象征意义:精神至上,率真的人,难免会因为不适应时局现状,处处碰壁。而这样的人生,也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适应时局型。代表人物:薛宝钗、袭人。
薛宝钗是一个乖乖女类型。她父亲早逝,有一个不争气的哥哥。
她从小虽然读过一点书,但是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针线,帮助妈妈料理家务。来到贾府以后,她更是左右逢源,深得贾府上下人等喜欢。
而袭人作为宝玉身边最得力的丫鬟,她关心宝玉细致入微,把自己的职责尽到了极致。她为了息事宁人,巧言变通。
为了能讨得王夫人的喜欢,她成了王夫人的眼线,因此她每月比别的大丫头多领二两银子。
这个与宝玉真正有过“云雨之欢”的人,反而让贾母和王夫人认为是个正经孩子。袭人最后结局相对来说也是最好的,她嫁给了原来跟宝玉很要好的戏子蒋玉菡。
象征意义:改变不了环境,就让自己适应环境。懂得生存法则,适应这种法则,不失为一种生存智慧。
处心积虑型。代表人物:王熙凤。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是集多种性格于一身的。她是个工作狂,事事掐尖要强,不愿意落人褒贬。她心狠手辣,“毒设相思局”一节,更是把她的毒辣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二姐、财主之女张金哥与守备之子等等,都间接死于她手。她贪财、爱吃醋,还是个戏精。
可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王熙凤三十来岁就香消玉殒,也是实在可惜。
象征意义:“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太用力的人生,往往走不远。
疯狂作死型。代表人物:薛蟠、贾珍、贾赦。
薛蟠从小没了父亲,缺少必要的管束。
再加上家大业大,他成为纨绔子弟的极品。他闯了祸,有大人为其买单,这就形成了“闯祸——摆平——再闯祸”的死循环。最终,他为自己的肆意妄为买了大单:打死了店家,家财散尽,还不能保证他最后免于死刑。
贾珍作为荣府的实际掌门人,厚颜无耻、荒淫无度,甚至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放过,逼得秦可卿自杀。
他的父亲停丧期间,他就心急火燎打上了小姨子的主意。后来借着给他父亲守孝不能出门,他聚众在家里赌博,并因此得罪了富贵人家,最终也为贾府抄家埋下了伏笔。
而贾赦就更不堪。他整天不务正业,每天就是跟小老婆一起喝酒取乐,连贾母都说他 “不要脸”。他甚至为了几千两银子把女儿迎春卖给孙家,使得迎春最后落得被丈夫打死的悲惨结局。他为了夺取石呆子的玉扇子,把人打死,也成了导致贾府被抄家的导火索之一。
象征意义:不作就不会死。任何疯狂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不屈不挠型。代表人物:刘姥姥、贾芸。
刘姥姥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现代人也常常发出“少年不识刘姥姥,读懂已是中年人”的感慨。她为了生计,放下老脸去贾府“打秋风”,讨得一点钱,用来做小本生意。发达以后,她又知恩图报,救下了落难的贾府后人巧姐。
贾芸当初为了揽下大观园里苗木种植的活儿,去向舅舅借钱,碰了一鼻子灰。后来还是无赖一样的倪二借钱给他,他才有了给王熙凤送礼的钱。拿下工程以后,他得以常常进入大观园,因此得到了宝玉的欣赏,同时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象征意义:人只有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才能随时拾取命运丢下来的一点好处,并有可能逆袭成长。
因为篇幅有限,有书君只好写到这里了。另外,《红楼梦》中还有许多人,他们的活法也各不相同。比如:
中规中矩型。代表人物:贾政。
他本指望在那时候做个清官,却不料在那样昏暗的社会,泥潭中根本不允许有一股清流存在。
安之若素型。代表人物:李纨。
荣辱不惊,心如止水,冷眼看人生,反而活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消极遁世型。代表人物:贾敬、妙玉、惜春。
红尘无奈,选择与世无争。卸下了责任,却躲不过凶险。
痴心妄想型。代表人物:贾瑞。
情欲中的悲哀或许是人性中最无奈的部分。
软弱可欺型。代表人物:迎春、尤二姐、香菱。
别人怎么对待你,大概也是你允许的。不管是出身豪门,还是嫁入豪门,还是被拐进豪门,如果妄图用逆来顺受换来岁月静好,只会换来别人变本加厉地伤害。
刚烈殉情型。代表人物:金钏、司棋、鸳鸯。
或负气而死,或殉爱情、亲情而死。太过刚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懂得变通、迂回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红楼梦》所有人物几乎都以悲剧收场,而书中一句话或许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目的:“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作者意在说明“覆巢无完卵”,这是时代所限,悲剧是每个人都改变不了的宿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所谓的繁华,只不过是一场绚丽的烟花。看穿了浮华的短暂和最后的幻灭,一个人才会拥有一个通透的人生!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