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贾琏是庶出。贾珠是嫡长子、亲表哥。为什么还要嫁给贾琏呢?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女,为什么不亲上加亲把凤姐嫁给贾珠呢?而且,李纨又不是四大家族的人。

原因很简单,贾家已见颓势,需要四大家族以外的力量来提升其地位。

李纨的父亲曾是国子监祭酒,那是学府里地位尊崇的人。贾府并不是书香门第,祖辈立了战功世袭大将军而已。联姻李纨家,贾珠是高攀了。

贾珠是二房贾政的长子,世袭已经在大房,所以二房的振兴必须努力攻读走科举的路。贾珠也是扛不住,累病早夭。

王熙凤嫁给贾链是门当户对,两个人都是精明而不舞文弄墨,适合理家。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琏二爷是大房贾赦的儿子,他是最有可能世袭的人选。王家把凤姐嫁给琏二爷应该也是出于这一点。

无论王家还是贾府,都是从家族利益出发的,自然全盘衡量过。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之前还回答过一道王熙凤为何不嫁给贾珍的题,果真王熙凤谁都能嫁不成?

王熙凤为何不嫁贾珠,当然由不得她做主,做主的是她的父母亲。而自古婚配讲究“高嫁低娶”,当然王熙凤的父母在为王熙凤择婿时考虑的肯定不止这点。

先说贾珠贾琏的身份对比。

贾琏被称呼琏二爷,大多人推测因为前面有一个早夭的哥哥。不论如何,贾琏总算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了,荣国公的爵位由贾赦袭了后下来就是贾琏,这种现成的便宜谁不抢着去占?

至于贾珠,虽然贾母甚是偏爱老二贾政,但若要走个经济仕途,只能靠自己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因为这种急迫感,贾珠在贾政的高压教育下早早去世。

其次,贾珠正因为是姑妈王夫人的儿子,王家才不会将其嫁与贾珠,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近亲不婚配这种超前意识。而是,贾赦大房虽然有爵位可袭,但荣国府一应大小事务都由贾政一房打理,掌握着贾府实权呢。

而因为贾政一房被贾母偏爱,贾赦必然不满,这在后来的家宴上就有所表现,贾赦用一个笑话直指贾母偏心。想来贾政一房为了稳住贾赦的妒意,一开始便将贾琏协助贾政料理家务。后来王熙凤嫁与了贾琏,取代了贾琏。这才是王家的用意所在。儿媳妇是你们家的,家相当于你们大房管着呢。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首先,王熙凤嫁给贾琏而不嫁贾珠,并不是年龄问题。事实上王熙凤跟李纨年纪差不了太多,跟贾珠也算相配。其次,也不是门第问题。李守中同样是金陵名宦,之所以没入“四大家族”之列,主要是贾雨村只看了“护官符”的四家:“犹未看完,忽听传点人来报”,后面的内容没看下去。而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一定会出现在“护官符”上。第三,也不会是感情问题。古代婚姻由双方家长做主,只考虑门当户对、利益平衡,很少会把当事人的感情考虑进来——除了贾母那样溺爱宝黛的。可就是有贾母那样的溺爱,到家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宝玉还是娶了宝钗。

王熙凤为何不嫁贾珠,主要不是由王熙凤决定,而是由她的父母、家庭决定的。王家虽然也是“四大家族”之一,并不太看重学问。像王熙凤,是说明了“不大识字”,后来才通过看账本“识得几个字”的。而王夫人,在三宣牙牌令的那一回,连刘姥姥都能说得出几句酒令,只有王夫人说不上来:“至王夫人,鸳鸯代说了个。”同样是王家出身的薛姨妈,大概是婚后受到丈夫的感染,多少能说行个酒令交差。

王家不重视文化教育,也许会影响到择婿的条件,所以不选“十四岁进学”的贾珠,而选了贾琏。贾琏条件也不错,是贾赦的独生儿子(这一点有争议,有人认为贾琮也是贾赦儿子。不过从“琏二爷”来看,贾琏应该是次子,那就是贾赦有过一个夭折的长子了)。

荣国府的爵位,是由贾赦来袭的。贾政的官位是皇帝格外开恩赏的。贾赦死后,爵位理应由他的儿子继承,没有重大变故,不可能传到宝玉或者贾环身上去。换言之,贾琏除了“捐的是个同知”之外,将来还会袭爵。而贾珠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在王家人眼中,贾珠的优点(十四岁进学)并不明显,贾琏的优势(将来袭爵)却是现成的。所以王家当然会选择贾琏,而不是贾珠。

除了王家的,还有李家、贾家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李家“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只有李守中不重视女儿的学习,但李纨也读了《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等书,比王熙凤强得多了。那么李家在选择女婿时,很自然会选择“十四岁进学”的贾珠了。

而贾家是军功出身(焦大跟着大爷出了三四回兵),贾政一向为“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学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而遗憾。遇到“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青睐,当然非常愿意结这一门亲。换言之,只要李家有嫁女的意向,王家即使看中了贾珠,也未必会有机会。

贾赦呢,除了好色,就是贪财,儿女情分上非常淡泊。反映在选择儿媳上,应该是挑选富贵、权势的门第,而王家恰好符合。当然王熙凤本人是相当出色的,比贾琏能力更高。但假如是同样的出身,而相貌、能力差一些,大概贾赦也不会拒绝。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贾琏是不是庶出文中并没有明说,按照贾母对待贾琏态度,他应该不是庶子,只是没了亲娘,爹不疼妈不爱而已。

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

凤姐为什么不嫁给贾珠?年龄不对。

薛蟠进京时,按脂本记载,“今年方十有五岁”,刚刚十五,宝钗才十三岁,凤姐已经成婚,古时女子十五及笄才能嫁人,凤姐这时已成婚两年,绝对超过十五岁,但最多十七八岁。

而贾珠按文中所说,不到二十岁娶妻生子然后死了,即使和李纨同岁,也要十五六岁左右成婚,而贾兰五岁,贾珠如果活着差不多二十一二岁,等于贾珠和凤姐最少差四五岁,况且贾珠是王夫人头一个孩子,真实年龄只会更大,从年龄上来讲两人不可能。

从家庭来看,凤姐父亲虽然是长子,却不是个出色的,贾琏是荣国府长房长子,其实比贾珠身份高,可怜受父亲贾赦影响,反倒没有贾珠受重视程度高。

李纨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部长,虽然清素,在读书人中名望高,很符合转型中的贾家要求;凤姐无论家世还是个人性格,都不是贾政为儿子贾珠娶媳妇会考虑的类型,“自小充男儿养”“脸酸心硬”,管家有余,做冢妇不足。

只有像贾赦和邢夫人这么一对不靠谱的父母,对儿子女儿几乎不管不问,才会选择凤姐当儿媳妇。甚至于凤姐加入贾府,本就是王夫人运作的结果,这时候贾珠已死,王夫人精力不济,如果贾琏娶了其他大户人家女子,与邢夫人婆媳联手,说不得荣国府这一摊子还要易主,成邢夫人的天下。

在这种情况下,凤姐嫁给贾琏,似乎是天作之合,实际上是多方势力参与的结果,凤姐不负众望地管起荣国府,一心为王夫人考虑,与婆婆邢夫人离心,到最后弄得谁也保不了她,机关算尽太聪明,也只是小聪明。末世的四大家族,任何努力都是徒劳,任何算计都将成空。

注:本文引用图片来自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我是布妈生活魔方,品红楼,看人生,如果喜欢本文,就动动手点赞转发吧。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家族利益,父母之命...

为什么王熙凤要嫁给贾琏,而不嫁给贾珠?

虽然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府上下的男人都是比不上女人的,但是总的来看,贾琏还是可圈可点的,除了好色以外,还是有不少优点的。

首先,从家世来看,两人是门当户对的,都是四大家族的孩子,而且父辈都有往来,在加上王夫人在贾府的保媒,势必更为顺利,这是一点。贾琏在办事能力上还是得到认可的,多次公派出出差,办的都还不错,大家都很满意。

第二,贾琏长得还不赖,可以讲,是贾府适合王熙凤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了,这边有姑姑王夫人的把关和推荐,王家又可以通过这层关心进一步牢固王贾之间的关系,从而扩大政治影响力和财力,所以是家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王熙凤向来是要强的,她看到更多的是贾府的势力;

第三,两个人还是有真情意的,像王熙凤在百忙之中还会和贾琏打情骂俏,中午休息时还会做一下运动,想来新婚后过得还不错,都是彼此喜欢的那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