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妙玉不是嫌贫。她看不上刘姥姥不是因为她穷,她看不上刘姥姥的俗,看不上她的曲意奉承,为了斗米折腰。
刘姥姥的卑微,妙玉的清高孤傲,成了两极。
刘姥姥游大观园,刘姥姥头上插花,吃饭时的各种耍宝逗乐,尤其是鸳鸯和王熙凤撺掇的经典场面。
“老刘老刘,食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众人笑得那叫一个欢快啊,岂不知是刘姥姥早已看透了大家伙的心思,一心配合取乐。刘姥姥的情商和智慧很高,为了生存而讨喜贾府人等,她也是拼了。
妙玉的出身是个谜,但看她喝茶用的杯子都是珍稀物件,用陈年的雪水煮了泡茶可以看出是大家闺秀出身。
妙玉不理解生活在社会下层的悲苦,所以她瞧不上刘姥姥的作为,但她并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就连黛玉问起雪水,妙玉都说她俗。妙玉绝对是一个精神上的贵族。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作为一个修行的人,妙玉真是言空未必空。刘姥姥粗俗之人喝茶用过的杯子她也不要了,而宝玉却知给刘姥姥拿去卖了度日。妙玉修行,不修心。自诩是槛外人,实则是槛内人都不如。
谢谢邀请
《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谢题主邀。一部红楼梦,写尽了人情冷暖,人生百态。贾府中的人物,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各色人等均表现了各自的脸谱,向读者展示着或清高、或卑劣、时明朗、时阴暗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各位读者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去品去评,并由此得到各自的收益或体悟。
妙玉与刘姥姥的交集,大概是在拢翠庵品茶一节。被刘姥姥喝茶使过的较为名贵的五彩成窑盅子,妙玉嫌脏,欲待毁弃。幸得宝玉于中斡旋,求妙玉赏赐于刘姥姥。原文:宝玉和妙玉陪笑说到。。。妙玉听了,想了一想。。。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
妙玉为人,清高自许。能入其法眼之人,恐为凤毛麟角。其实,避尘恨世若此,殊非好事。
以刘姥姥的质朴、大度,并不计较。况且也无法去计较,在下看来实无计较之必要。
《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妙玉对刘姥姥并不是“嫌贫爱富”。这是一种洁癖,甚至深入到骨髓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洁癖。在妙玉看来,芸芸众生不过是俗人,贾府里也只有宝玉和黛玉才能入得了她的眼,认为可以结交来往。
饶是如此,黛玉没有品出是雨水泡茶还是雪水泡茶,也被妙玉毫不客气地评价为“大俗人”。妙玉请宝玉和黛玉来品茶,说明自己看重他们,也是为了躲避与贾母的应酬。倘若妙玉是嫌贫爱富之人,应该留在贾母身边伺候,随时讨好。妙玉对贾母的侍奉,只是出于礼貌,毕竟栊翠庵的衣食父母就是贾母。妙玉为宝黛泡茶是用最好的茶具和珍藏的雪水,而对于贾母的照顾只是为她选了爱喝的老君眉,泡茶也不过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将茶侍奉上之后,就拉了拉黛玉的衣袖,逃脱了应酬。
妙玉要扔掉刘姥姥用过的茶杯,是因为她认为俗人使用用后,杯子已经成为不洁之物。刘姥姥与她并不相识,此次饮茶也是第一次谋面,妙玉自然不会把刘姥姥放在心里。在她看来,刘姥姥也不过是俗人一个,不值一提。妙玉曾经与邢岫烟做过十年的邻居,也是贫贱之交。据邢岫烟所说,自己出身贫寒但妙玉也从未嫌弃,她所识的字都是承蒙妙玉所教。妙玉嫌弃刘姥姥,并不是因为她的穷,而是因为自己的洁癖,还有她看不惯刘姥姥在贾母面前的谄媚和俗气。
妙玉虽身在佛门,但并没有把众生平等的理念深入到灵魂里。她看待世事,总摆脱不了官宦小姐的阶级局限性,不懂民间疾苦。妙玉不会明白刘姥姥进荣国府打秋风,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和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她只看到了刘姥姥身上的谄媚和俗气。妙玉带发修行,目的原来也只是为了求得俗世的平安与长久。六根未净,修为不到,妙玉只能抓住这表面的文章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敏感与孤傲。一方面看不惯尘世的俗气,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这些俗物来证明自己的超凡脱俗和孤傲高洁。
茶具也好,雪水也罢,都不过是供人使用的工具而已。人的俗气与高洁,全在于精神的独立与纯粹,而不在于器具的使用。妙玉虽不嫌贫爱富,但却对人加以区别归类,远没有佛门的众生平等观念。对于刘姥姥,也没有悲悯的情怀。刘姥姥出身泥土,却怀有佛家倡导的慈悲之心,更懂得知恩图报。一个将自己放到尘埃里的人,却保持住了为人最基本的朴实与善良,在巧姐落难之际,全力相助。站在云端看众生,妙玉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她眼里的俗人和众生。
《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刘姥姥游览大观园有说不完的话,尤其被妙玉从心里鄙视。关于妙玉讨厌刘姥姥,很多人从妙玉不怜老惜贫解读并不对。妙玉讨厌刘姥姥,与她穷和脏没有关系。主要是刘姥姥卑躬屈膝的样子刺痛了同样寄人篱下的妙玉。刘姥姥越被贾家上下嘲弄,贾家这些外来者越尴尬,二者殊途同归本质相同。不过刘姥姥真正惹怒妙玉在于一句话,这句话背后同样尴尬了林黛玉,甚至将薛宝钗难堪的贾家生活扒开,露出背后的不美丽。
妙玉笑着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是个妙人。妙玉出了名的不好说话,对谁都不假辞色。贾母偏不惯着妙玉,明明吃了酒肉非要闯进拢翠庵,此举妙玉嘴上不说,心中早不快。她不敢对贾母怎样,自然怪罪始作俑者刘姥姥。没有她就不需要被贾母如此荼毒了。贾母进来不是看看,而是张嘴就要好茶,妙玉不得已又忙去烹茶。这是典型的寄人篱下身不由己。如果妙玉不在贾家寄住,完全可以随心所欲,贾母就算上门,她也不需要陪着笑脸,煮茶递水。现在到好,贾母要茶,妙玉马上丫头婆子一般亲自端茶倒水,对妙玉来说,此举是典型的羞辱。而妙玉连贾母不喝六安茶都知道,可见贾母那一年来来回回拢翠庵很多次。妙玉不胜其扰,才会将怒火发向刘姥姥。刘姥姥算是替贾母受过。不过,刘姥姥真正让妙玉受不了的是这段描写。
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妙玉的茶都是精品,要艺术的品。随后体己茶,贾宝玉要喝一大盏妙玉都不给,刘姥姥却将好茶一口干了,真像妙玉所谓“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在妙玉心中,她的茶被刘姥姥如此糟蹋就是饮牛。刘姥姥再不解风情说茶淡,要浓点才好,真当妙玉是煮茶丫头了!她一再令妙玉难堪,妙玉如何看的上?
其实刘姥姥这话不但妙玉觉得难堪,林黛玉也不自在。她也在贾家寄人篱下,刘姥姥表现成那样,丢的是所有外人的脸。贾家人捉弄刘姥姥,林黛玉同样遭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贾家人对林黛玉颇有微词,背后闲言闲语不少。林黛玉自己处处小心,不想刘姥姥一来,言语粗鄙,行为可笑,吃没吃相都令林黛玉尴尬,她后来给刘姥姥取名“母蝗虫”,又说她是“哪一门子姥姥”,与刘姥姥划清界限,表明刘姥姥根本不是贾家亲戚,她才是货真价实表小姐。
当然,妙玉和林黛玉的尴尬都不如薛宝钗,薛宝钗在刘姥姥来后只说了无关痛痒的“这一年何曾饶过这园子”。她这句话透露一个真相,贾母一年来在大观园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不断聚会。贾家亲戚朋友多,那些诰命、夫人、太太小姐们来贾家走动,都要游览一下大观园。最可怜的是薛宝钗薛姨妈母女,谁来了,她们都被拽出来陪客,愿不愿意都要笑脸相迎。这也是她们母女寄人篱下的不得已。鸳鸯和王熙凤说刘姥姥是女篾片,薛家母女难道不是么?可刘姥姥敢拿了钱心满意足抬屁股走人,薛家母女能走么?并不能!
薛宝钗随母亲来到贾家一住不走。薛姨妈一来就宣扬金玉良姻,王夫人没有回应,贾母不置可否,话却传的尽人皆知。薛宝钗黄花大姑娘背后遭人议论非常尴尬。她有意回避贾宝玉,还接二连三被林黛玉挤兑。难道她在贾家不是个笑话么?与刘姥姥又有何异?林黛玉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薛宝钗第一个跳出来举双手赞同,实在是隐忍太久的释放。她也是受够了,可她没办法,还要继续忍下去。刘姥姥等于彻底扒开了薛宝钗在贾家被“欢迎”背后的难堪。她与林黛玉、妙玉结成的反刘姥姥三人同盟,体己茶根本无法熨帖孤寂之心,您说是不是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每天都有新内容更新。欢迎收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我不认为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是嫌贫,而是两个人属于不同阶层的关系,妙玉是生于富豪之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方外雅人,而刘姥姥则是察人观色,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俗人,在心态上,妙玉对刘姥姥有着天生的优越感,所以对待刘姥姥,她是身份,阶级不同,看不上而已,但不是嫌贫。所以妙玉最后被强盗掳走,做了个最俗的山寨夫人
《红楼梦》妙玉对刘姥姥是“嫌贫”吗?你怎么看?
很多读者在谈论红楼人物时,对妙玉这位列金陵十二钗第六位的人物,已经相当靠前了,却不怎么感冒,妙玉的一个重要减分项就是:她对刘姥姥的嫌弃。
《红楼梦》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投了贾母的缘,贾母就留她住了几天,带她逛大观园时,贾母一行人就到了栊翠庵,于是妙玉尽地主之谊,出场招待大家喝茶: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这时妙玉拉了黛玉宝钗两个去吃体己茶,宝玉也跟了进来,道婆收了外面众人茶具来,妙玉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吧。宝玉就明白了,这是妙玉嫌弃刘姥姥用过了。众人告辞时,宝玉惦记着这个事,向妙玉陪笑:“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吧,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虽然同意了,却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他……我只交你,快拿了去罢。”
刘姥姥逛大观园去了黛玉约潇湘馆、探春的秋爽斋、宝钗的蘅芜苑之后才到的栊翠庵,众小姐没有一人表现出对刘姥姥的嫌弃,只有妙玉好像反应有点过度了,妙玉请人喝茶是看人下菜碟的,与黛玉、宝钗、宝玉喝体己茶,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茶具用的珍奇古董,为贾母及众人的水就是旧年的雨水了,茶具奉贾母的成窑五彩杯,给众人用的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一等一等降了下来,估计刘姥姥没用她这个碗,就是将贾母递给自己的半钟茶喝了,要是她再用一个碗,估计妙玉也不要了。这里要解释一下众人用的脱胎填白盖碗可不是一般的瓷器,而是官窑器,也就是专为皇家烧造的瓷器,官宦人家如果有这样的瓷器,应该是皇帝或者王族赏赐的,一般人再有钱也买不到的。作者如此详细和郑重的描写妙玉的茶具,估计是为了透露妙玉的身份不一般。
妙玉虽蓄发,毕竟她皈依了佛门,佛家讲众生平等,在妙玉这儿肯定也不管用了。妙玉独尊庄子,自称槛外人、畸零之人,这一点证明妙玉向往超越有形约物质世界,向往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她是理论的巨人,落实到行动上,就一个喝茶她就暴露了自己的本心。其实宝玉内心也是嫌弃刘姥姥的,他对妙玉也是直呼刘姥姥“脏婆子”。进入大观园时的刘姥姥已经不脏也不臭了,在贾母要留下她住时,鸳鸯早安排人给刘姥姥洗了澡、换了衣裳。
妙玉的洁癖应该是众所周知,尤其是贾宝玉深懂妙玉这一点,他主动要安排小厮打几桶水,将刘姥姥坐过的地方冲洗干净了,这个体贴的举动甚合妙玉之心。
曹雪芹笔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实在要悲到无以复加,妙玉判词里有“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无瑕白玉遭泥陷”。红楼女儿结局都惨,只不过,这位洁癖到过度的妙玉偏偏落了个最脏的结局。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图片来源:87版电视剧《红楼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