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凤姐与宝钗为何相互敬而远之?
凤姐和宝钗是表姐妹,但并没有交集。原因很简单,她们俩都是聪明人,知道对方的心思和目的。
凤姐是贾府管家的人,从利益出发她不会支持金玉良缘。她本是王家的人,自然能猜透王夫人和薛家的目的。
凤姐很清楚自己背后最大的靠山是贾母,她时常逗乐子也有讨好的意思。而宝钗也是聪明人,她看不惯凤姐的所为,同时也清楚凤姐的心事。
宝钗曾说,凤姐再精明也比不过老太太。
宝钗一旁笑道:“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宝钗当众奚落自己的表姐,可见两人关系确实不好。
再者,凤姐多精明啊,她瞧不上宝钗的为人。所谓藏拙不过是压治,不爽的时候照样反弹,哪里管得住自己的言行?一如她身体的热毒,需要用天下四时纯净无根的水以及洁白无暇的花蕊去抵消。
《红楼梦》里凤姐与宝钗为何相互敬而远之?
主要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外在原因。王熙凤紧随贾母心意,黛玉是贾母心头宝,黛玉六岁到贾府,平时凤姐应该照顾较多。而宝钗十二岁才来京都,又比较老成持重,后来一系列事情接踵而来(秦氏死,封妃建大观园……)相对来说,凤姐与宝钗接触时间就少。而封妃后王夫人与王熙凤之间也有了隔阂,当然对宝钗客气而不亲近。
二,内在原因:两人性格不合。宝钗处处按照时代规矩办事,是当时女性楷模,一心为大家闺秀;而凤姐胆大妄为,在男儿群里争权,一心为自身而活,两人不是同路人。好像这样讲,黛玉与凤姐谈的来,好像就不太好了。其实黛玉,凤姐,宝钗三者都很聪明,但她们又有各自的性格。黛玉纯粹拷问自己的内心精神,想随心而生活,但现实不可能,所以逼死了自己;凤姐是俗世的为自身而活,虽然和黛玉的精神追求不同,但也算是随心而欲,所以有时看上去好像都是“敢爱敢恨”,但终是不同的。而宝钗与黛玉为什么后来能惺惺相惜,就是因为她们虽然一个只为自己的“心”,一个无视自己的“心”,但她们仍是善良的,有才情的,能够彼此发现并欣赏对方的美。说远了,再谈第三点。
三,社会地位不同。说宝钗看不上凤姐,常称她“凤丫头”,说她“不识字”;其实凤姐也看不上宝钗。凤姐曾说过:“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情,凡是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凤姐对权利天生有种掌控欲,她从小充作男儿长大,学的是杀伐决断,对薛家这种落没商家是看不上的。
昨天刚写了《黛玉、宝钗、凤姐三者聪明之异的原因》,明白了三人性格差异的原因就更能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