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枉凝眉》里的水中月和镜中花指的是谁?有人说是宝玉和黛玉,有人说是黛玉和湘云。那么到底是谁呢?

记得宋代词人黄庭坚的《沁园春》词里有句:“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镜中花,水中月指☞的是虚幻不现实的。

个人认为水中月指的是林黛玉,镜中花就是贾宝玉。

看看【红楼梦】里枉凝眉的判词——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阆苑仙葩,黛玉是灵河岸的绛珠仙草没错,她同时也是芙蓉花。

美玉无瑕,神瑛侍者幻化人形。宝玉从娘胎含玉出来,不功利,向往自由。没有被封建社会污染。美玉无瑕当之无愧。

水中月,谁能写出“冷月葬花魂”?一辈子泪水不停的只有黛玉。绛珠草还泪。

镜中花,绛洞花王贾宝玉,他房间床头的一面大镜子,刘姥姥还照过呢😂

《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是十二支曲子《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瑖,若说沒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注释:凝眉,是皱眉,阆苑仙葩,传说中仙人的园林,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是完美无缺的玉,这里指的是贾宝玉,心事终虚话:心事,指宝玉黛玉真心相爱的思想感情,虚话,空话。水中月镱中花都是虚幻的非真实的景象,以此来比喻宝黛爱情的破灭,水中月指宝玉,镜中花指黛玉。

这支曲子是写宝,黛爱情悲剧的,它热情歌颂了宝,黛的爱情,表达了作者对宝,黛爱情悲剧的同情,宝,黛在走向共同的叛逆道路上,缔造了纯洁的爱情,但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必然使他们的爱情造成悲剧的结局,在封建宗法社会"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借新的联烟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因此把持荣府家政大权的王夫人,王熙凤选择了宝钗这个封建卫道士作为宝玉的妻子,这就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枉凝眉,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

这是曹雪芹写的他自己曹霑和李香玉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想知道指的是谁,先要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含义。

这句话出自警幻仙子十二支曲的第三支《枉凝眉》。全曲有六个“一个”。起首是“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这两句容易理解,黛玉是绛珠仙草,宝玉是神瑛侍者,又是女娲补天所剩的那块石头--人与玉,本来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后面是四个“一个”:枉自嗟呀、空劳牵挂、水中月、镜中花。这些都表现一种求而不得的感情。而在整部作品中,求而不得的感情,其实是很多的。

从宝钗对宝玉的一点绮思,到妙玉对宝玉的默默情愫,到晴雯对宝玉的宁死不离,到袭人在宝玉身上寄托的“争荣夸耀”的理想,到小红对宝玉的“妄想痴心”,至于宝玉对女孩子们的“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全都是求而不得的感情。

但是落实到这首曲中,“想眼中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不断流泪、流到眼泪越来越少、最终泪尽的,只有黛玉一个人。而黛玉的眼泪,主要是为宝玉而流(不能说全部,她也有思念父母落泪的时候)。

所以这首曲,说的是宝黛的悲剧爱情。至于非要分清哪一个是月,谁人是花,就太穿凿了。

《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这个应该是指贾宝玉,林黛玉,也暗示他们的爱情不会有实际结果。

《红楼梦》“水中月”与“镜中花”指的是谁?

水中月和镜中花从那里来,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演出的红楼梦十二支曲子之一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就是宝黛木石前盟的爱情悲剧预言:

黛玉是绛珠仙子,前世为绛珠草,得到宝玉的前生赤霞宫神瑛侍者甘露浇灌,修成女体。这个阆苑仙葩很明显就是绛珠仙子黛玉。

宝玉也非常清楚,他是衔玉而生,美玉无瑕就是他的通灵宝玉,美玉无瑕就是指宝玉

黛玉为报答恩情,(印证了他们之间前生注定的爱情奇缘),

随宝玉下凡,将一生的眼泪还给宝玉,(印证了: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但是宝黛的爱情是悲剧的,是没有结果的,所以一个“水中月”,捞不到,所以一个“镜中花”,得不到,空劳牵挂。他们两个人互相只能对视,所以这首红楼曲名为<枉凝眉>

具体他们两个人谁是水中月,谁是镜中花?

不知道能不能分析出来: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花神,宝玉是绛洞花王,黛玉是芙蓉花。但黛玉她的花名签有一个信息: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重点“当自嗟”!

如果曹雪芹是对应写这两句“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那么枉自嗟对应的是水中月,水中月对应的是黛玉:

而黛玉中秋诗的一句:“冷月葬花魂”,正好应和了黛玉为水中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