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出自《诗经》带着忧伤的离别诗词?

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家靡室,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有哪些出自《诗经》带着忧伤的离别诗词?

谢邀!今天上午有点忙,有点晚了,请见谅!《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通过孔子的编撰整理一共有305篇,俗称《诗三百》。

至于孔子有没有删《诗经》的这一“公案”,个人倾向于是“有”。因为《诗经》它是诗歌总集,开始收集时,肯定良莠不齐,要想它优美,肯定要有所删减。孔子对《诗经》的贡献很大,它整理《诗经》的指导思想是“思无邪”三个字,要求诗经不能有“胡思乱想”。所以,《诗经》中的诗非常优美,尤其是一些优美感伤带有离情别意的诗。比如,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这种植物,在我们老家随处可见,我们叫它芦苇。但是我觉得还是古人这种称呼更为文雅些,而蒹葭这个意象在全诗托物起兴,象征意味很浓。这首诗,让我们想象下这样一幅场景:深秋,已经到了白露的节气,天气渐渐变凉(这就给全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一条小河里长满蒹葭,蒹葭已经开满白花,随风飘逸,它就像“伊人”的头发一样漂亮;但同时它也也随风飞舞,像是在岸边一位谦谦君子的愁绪。他正忧郁望着河对岸,他想尽一切办法,想要去河水那一方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她就在那里,就在眼前,好像就能牵手,但是始终是可望而不可及。难道是在做梦吗?可她就在那河心小岛微笑向着他招手呢。

全诗里的“伊人”,可能是窈窕淑女,更有可能是我们心目的美好的愿景,这种若即若离,总给人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