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怎么样?
香港这个城市到处张扬着繁荣与豪华,从生存和精神状态能摸出不轻易触碰到的脉搏,极致处显得病态。繁华地,庙宇和教堂遍布各个区域。神是内心投射出来的信仰,人心是空虚惊恐的,这种信仰起了安抚作用。宗教信仰无分国界区域,无分穷富。
香港,街道拥挤、人潮如流、满街杂乱的商铺招牌,让人不自觉地眩晕。每个城市都有它绚丽璀璨的一面,也有它充满人家烟火的另一面。平凡的百姓在其间过着安逸的生活,抽抽烟,看看报,喝喝茶,聊聊天,买菜买菜......便是老香港市井小民别具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缩影。
香港的一切是如此鲜活,奢华的购物大厦与旧的街头巷尾共存,从高耸的楼宇穿梭到陈旧的地铁砖壁是那么自然的事情,有讲究干净的高级,有小巷的杂乱拥挤。我始终认为,一座城市的味道,是时间的沉淀与人的凝聚。一座无人空城是没有灵魂的,同样,没有历史的城市也是空洞的。
香港怎么样?
我是内地人,没有在香港长期工作,最长时间在香港工作了两个多月,所以我的看法未必准确,但是确实是我直观感受。
很多人想象不到,香港房价总体来说自持成本是比内地要低的(当然对比的是北上广深,您要是鹤岗、阜新当我没说)。
为什么我知道?是因为当时我在香港工作那两个多月时间,曾经认真考虑过在香港投资买一套房的事情,所以香港与内地房价我曾经仔细对比过。
首先,从2016年开始,香港售楼是不允许算公摊面积的,只能按照实际面积算;虽然中介和房地产商都还会在广告里打出公摊价,这样单价可以看起来低一些,但是只要你去签合同,合同里一定是实际面积价格,而非公摊价。
而北上广深除非买2005年以前的没有电梯的老房子,不然大部分房产都是有10%—20%公摊的,越是电梯公寓公摊越厉害。
另外,香港购房贷款利息比内地要低,相关购房贷款利息是1.5%—2.5%,内地统一是4.9%
假设我在北京购买一套80平米公摊20%的房子,10万一平计算,贷款500万30年分期,利率4.9%。
在贷款还清后,我的持有房产成本是=80x10万房子成本+455万银行分期利息=1255万。
按实际面积计算的单位面积成本是=19.6万/平。
如果我在香港,我只需要购买同样65平方的房子就和北京建筑面积80平的房子一样了,假设此套房子按香港普遍的价格20万人民币/平方计算。同样贷款500万人民币30年分期,利率2.2%,那么在30年后,持有房子的成本是=65x20万+183万银行分期利息=1463万。按照实际面积计算,单位面积成本是22.9万人民币/平。
也就是说香港房产持有成本每平米比北京贵了3.3万。
看上去香港购房似乎比北京还要贵。
但是如果把香港高昂的租房租金算进入的话,那么香港购房显然比北京划算得多。
我随手举一个0202年的例子,北京陶然亭地铁站旁边右内西街甲10号院均价就在10万人民币/平的房子,刚才去租房网站看了一下,目前这个老小区80平小两居的月租金不到8000人民币,就算8000吧。
而同样65平米香港市区的房子,随随便便可以租到2.5万人民币。
就算按照香港65平房子2万人民币/月租金,北京80平房子8000人民币/月租金,进行一个单纯的计算,
算上房屋租金,香港购置房产每平米持有成本不到12万人民币/平,而北京房子每平米持有成本达到了15万人民币/平。
我再次重复一遍,虽然香港房地产商发明了“公摊”这个概念,但是2016年开始,香港房地产购房合同一律是按照实际面积签署的,所以香港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公摊”概念,只是目前广告上还有。
另外,我在香港工作的2个多月,公司是给我租了一间短期公寓,在一个比较好的小区,不瞒诸位,我在北京是住联排的,物业费也不比香港这边低多少,但是我深切感受到香港物业服务真的比北京强太多了。
就是因为当时我住的比较舒服,所以才想要不要借着总公司在香港,干脆买一套香港的房子,但是这个计划被我媳妇儿搅黄了,她不愿意为了买一套香港60平的房子卖好几套内地的房子。
但是,经过这样的计算我才发现,原来香港房产的持有成本如果按照三十年计算的话,其实是比北京持有成本低的。
我觉得衣食住行里,衣食行都有很多人说了,我就说说住吧。
而且如果不介意坐地铁40分钟到中环的话,香港靠近深圳的上水地区二手房均价甚至有15万港币/平的,其实还可以了;地铁费用单程5.7元。
香港怎么样?
香港留学生,在香港居住一年,熟悉香港各个地区。香港怎么样要从香港各个方面来评论。
1.购物方面香港确实是天堂,各种品牌衣服,鞋子化妆品保养品等等。但是全球限量款其实很少,基本买不到,如果想买全球稀缺的建议还是去美国欧洲抢购。
2.美食方面我个人不喜欢香港的口味,香港奶茶浓郁但是腻人,至于甜品也是,美食虽然各种口味都有但是仅中餐就不太正宗,西方口味不晓得一不一样。
3.医疗方面,香港本地身份证看病便宜,公立医院180港币包括所有检查及拿药,没有本地身份证好像挂号费就要1000?这个不确定,但是医疗水平不算太高我觉得。
4.旅游方面美景挺多的,维多利亚港,赤柱岛等等,景色很好,冲着景色的一般不会失望。
5.住宿方面,基本看到的都是真的,香港很小,房间也很小,酒店也很小,除非你很有钱。
能想到的暂时就这么多,如有不到之处,欢迎大家提问!
香港怎么样?
我去过许多城市,最终选择了香港!从我自身认知,综合考量,香港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沒有之一!欢迎提问,我回答!
香港怎么样?
内地人多少要有那么点感恩之心,记住别人曾经的滴水之助!
最新的财经频道《波士堂》的嘉宾,是全球瞩目人工智能的最年青的高手,是上海人,他得益于在香港大学的学习和导师的推荐。
我记得北京最早的三条地铁全系香港建造,并且自持到今天。
新特首说香港在上海的投资项目有28000个。上海的虹桥、浦东机场及交通枢纽,总体运营的指导顾问来自香港。
香港2015年前,一直是投资内地最大的金主(包括上海),仅上海一城就投资有28000多个项目。尤其突出表现在上海地标建筑,更是有过之,如三个新天地(淮海路新天地、瑞虹新城新天地、五角场大学创智新天地),如静安寺的久光、恒隆、嘉里中心一、二期、会德丰、大中里等等,淮海中路上的大上海时代广场、中环广场、瑞安广场一至三期、香港广场、香港新世界大厦K11、环贸aipm、尚贤坊等等,南京东路上的百联世茂、恒基名人购物中心,外滩源上的半岛酒店集团,北外滩的茂悦大酒店、白玉兰广场副楼等等,陆家嘴的国金双塔、世茂滨江花园、香格里拉、浦东嘉里大酒店等等,世茂深坑酒店、人民广场港陆广场、人民广场餐饮香港一条街,虹桥枢纽的技术指导、浦东国际机场和洋山港的技术人才引入指导,以及大街小巷星如棋布的香港餐饮,还有郊区好多个大型居住区的地产开发,包括大型商业综合体,如:最新徐家汇中心、徐汇滨江文化区、新虹桥、新古北、真如副中心的大型综合体加大型居住区开发等等。
由于时间关系,随手挑几个老旧新闻,仅举几例,也算做是新闻的修旧如旧吧。
据有限了解,重庆城建的最大投资者来自香港瑞安集团,2010年01月29日,455米的西部第一高楼“嘉陵帆影”破土动工,化龙湖开工建设,2010年计划投资40至50亿元。“嘉陵帆影”由三座塔楼和一座裙楼组成,位于重庆天地新城最东端,东连嘉华大桥,西临重庆天地特色商业中心。其中,中间最高的塔楼高468米,位居西部第一,并超越了著名的“台北101”、马来西亚双子塔、上海金贸大厦等现有一批国际知名高层建筑。
【香港内地近世城建史-重庆篇(1)】2005年3月2日 香港城天空之城
佳禾钰茂·香港城,看似天方夜谭的宫崎峻漫画中的“天空之城”将成为现实,2月24日,佳禾钰茂·香港城正式奠基施工,这标志着我市首座轻轨线上超大规模捷运物业正式亮相。根据规划设计,成型后的香港城不仅具有天空之城的缥渺,更具有江南水乡的灵秀,甚至还能看到拉斯维加斯的迷幻……
这一切都归功于项目本身的机会———轻轨从建筑体内部穿过,站台在购物中心内部;水幕几乎与建筑融为一体,让轻轨有穿越瀑布的感觉;人行在玻璃长廊中,分不清白夜,仿佛穿越时空。这种融合了“浪漫水乡、数码未来和生态空间”的“天空之城”,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香港建筑设计师刘荣广先生本人也觉得,这是一个极其嚣张的,具有原创价值的项目。
作为大渡口区“四大工程”的重要项目,从一开始,香港城就成为备受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的投资焦点项目。按照规划,项目功能包括交通枢纽、市民广场、购物中心、餐饮街、高级电梯公寓、精品家居超市、四星级商务酒店和商务写字楼等8大类,总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尤其是拥有170米的酒店式公寓,将成为整个西区的制高点。
作为重庆市西南新城中心和第六商圈的核心项目,香港城的使命是填补大渡口区复合商业的市场空白。建成后,以香港城为圆心,将形成一个方圆35平方公里的圆形区域,涵盖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高新区、巴南区五大城市组团。
2005年08月17日,香港著名建筑师给重庆人“洗脑”
8月13日,香港著名建筑师刘荣广先生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刘荣广先生作品展也同时展出,300名开发商和佳禾钰茂·香港城的业主聆听了大师的讲座。
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是亚洲排名第二的建筑师事务所,代表作有香港著名的中环广场、澳门的葡京酒店等。本次讲座上,刘荣广先生就交通网络与土地和建筑设计的关系、城市发展与两江保育的反思、时尚生活品位让人居设计更多姿彩等主题发表了演讲,受到了与会者热烈的欢迎。
位于大渡口商业中心的佳禾钰茂·香港城,由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担纲设计,项目因独特的外型和合理的复合业态,受到了购房者的热烈追捧。
据悉,刘荣广先生作品展将持续约2个月的时间,之后展览地点将转移到佳禾钰茂·香港城租售中心,9月还将到重庆大学以及四川美术学院进行展览并举办专题讲座。
2005年08月18日,香港知名建筑师重庆出彩
大师作品让人目眩神迷
总设计师刘荣广
日前,亚洲排名第二的香港知名建筑设计公司———“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刘伍所)”总设计师刘荣广现身重庆,在三峡博物馆里摆出了他们的得意作品。除了建筑设计师和工作人员,穿梭其间的,还有来自重庆各大房地产公司的中高层人士。
随后,刘荣广做了专题演讲。会场座无虚席,在建筑大师创意和灵感下,会场掌声不断,重庆房地产业界被彻底征服。
据了解,这次以“商机不尽,创意无穷———与建筑大师共创繁荣”为主题的“刘伍所建筑设计展示会”,是“刘伍所”第一次在国内市场的展示和推广。随专业作品同时显示的,还有香港建筑业界意欲在重庆一展身手的诚意。
而香港建筑师在重庆的业务开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随香港的开发商一起来到重庆。大都会的成功,让重庆人见识了专业的设计师们,是如何诠释高层建筑和商业地产的。
那么,包括重庆在内的内地开发商,凭什么如此“自觉”地买香港建筑师的账呢?
规划经验提升设计
除了建筑外,香港的建筑师事务所在规划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如“刘伍所”已经在广东、上海、北京、台湾及重庆完成大型项目规划工程。香港建筑设计公司丰富的经验,加上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强有力地执行力,让他们不仅能承办综合研究以及施工时的实地管理,同时他们还能让崭新设计融入城市的现有结构,对城市的背景、自然环境及地方文化均会悉心考虑。
刘荣广认为,城市规划方面的丰富经验将在未来几年成为香港建筑设计行业在内地图谋发展的王牌之一。比如,香港的道路交通系统要比重庆等内地城市完善得多;目前重庆正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而香港早在十年前就建成了发达的地下交通网,这正是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公建设计造就典范
公建设计一直是香港设计师公认的强项之一。比如在展览设施的设计上,香港的建筑师能够结合最新的技术,并擅长人流聚集的空间设计,令空间更见效用与弹性,易于管理。由“刘伍所”设计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美感与实用性结合巧妙,是现代展览场馆设计的典范。对于正在发展会展产业的杭州来说,香港展览设施的设计经验十分值得学习。
省地节能一流高手
香港是寸土寸金之地,土地资源极度紧缺,香港建筑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珍惜每一寸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过去六十多年来,香港人口出现惊人增长,香港建筑师经历过许多不同年代的公共房屋变迁。凭借这些经验,这批建筑师开创了特有的节省空间的住宅设计方法。所以,香港建筑师往往都是空间利用的高手。
在节能方面,香港建筑师也颇有发言权。他们善于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新科技的节能概念,例如“刘伍所”设计的“晓庐”项目,其空调系统会因室内人流数量变动而自动调节温度;香港房屋委员会管辖的彩明商场,更是糅合了多种节能设计,包括采用高能效比的冷冻机、以电脑程式需求调控冷冻机组、装设电容器组以提高冷冻机组的功率因素,同时还采用低用电量的照明设计、高能效电动机,以及高能效的升降机和自动梯。与其他相似建筑物相比,彩明商场每年可节省10%%的能源,即相当于14万千瓦小时的用电量。其对环境的影响,则相当于减少排放120吨二氧化碳。
通过对项目周边环境的深刻解析和充分利用实现建筑节能,是香港建筑师擅长的另一个设计手法,比如利安顾问有限公司建造的香港大学嘉道理生物科学楼依山而建,以V形柱支撑大楼,同样有利自然通风,亦可使底下的道路通行无阻。
山地建筑玩于股掌
香港山多平地少,依山傍水的地貌令香港本地设计师在沿山建筑的设计上极为擅长,其作品也多具有结构稳固、善于节约空间的特色。
“与纽约、伦敦等其他大城市不同,中国香港地势崎岖,不利建设。”刘荣广表示:“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师,可能没有像我们这样在山地兴建高楼的丰富经验。我们擅长在狭窄的土地兴建高楼大厦。”经过数十年实践,香港建筑师的设计在保留山势美景之余,又能不失作品的完整性。在狭小斜坡兴建万丈高楼,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尊重地域文化为师
注重当地文化是香港建筑师的又一设计特色。据介绍,“刘伍所”在承办“佳禾钰茂?香港城”项目时,专门详细研究了城市的背景、自然环境及当地文化。
不少中国香港的建筑师曾在海外接受教育,若就设计的质量和才华而论,香港建筑师与国际建筑师没有差别。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既熟悉国际标准,也对内地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较为了解。
以佳禾钰茂?香港城为例,“刘伍所”考虑到是在一个新城市作画,故以“天空之城、未来之城”为主题,建筑采用全真空玻璃外墙,以现代方式,经典演绎未来的生活,树立了大渡口区的新形象。
刘荣广冷静地指出,内地的客户更乐意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几乎每一位开发商都希望他们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该地区的地标,这是好事;但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注重体现本地文化,这一点千万不可忽略,否则“设计”只能沦为“复制”。
《晨报地产》掀楼市风暴,力邀———
香港建筑大师来渝论道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枢纽经济是反映和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潜能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而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水平与质量对城市枢纽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科技装备下的各类交通工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城市的发展。
随着重庆市第一个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佳禾钰茂?香港城的竣工在即,这个坐落于大渡口轻轨总站,号称天空之城、未来之城的,备受关注的建筑,将标志着重庆新城市枢纽经济从此揭开崭新的一页。
那么,国际化的现代交通枢纽应该是一种什么概念?它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又将对地产市场产生何种影响?
8月13日下午,香港建筑大师刘荣广在三峡博物馆开坛论道,以“商机不尽,创意无穷———与建筑大师共创繁荣”为主题,围绕“契机随枢纽一起到来”为主题,表达“枢纽”对城市的意义,以及蕴含的巨大商机。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香港“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和《晨报地产》主办。
“刘伍所”是亚洲排名第二的建筑设计单位,精于设计超高层项目。
点睛论坛上的刘荣广
大师之意不在名在抢占市场
在香港建筑设计师看来,展会之举并非为了简单扬名,分食本地市场才是其真实意图所在。
刘荣广笑着说:“还没离开重庆,就接到了一家房产公司打来的电话,可能要进一步洽谈合作方面的事宜。可见,重庆开发商对香港的建筑也相当认可,我们是不虚此行。”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重庆地产开发行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依据国内设计企业和国外设计事务所一般按工程造价的3%%或5%%收取设计费的行业标准计算,重庆建筑设计市场总量为30亿元到50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诱人的大蛋糕,香港建筑设计师没有什么理由不来争食一把。
在刘荣广看来,由于重庆的地貌和空间条件与香港颇为相似,因此具有丰富建筑设计理念的香港大师,可以说是重庆开发商的理想合作伙伴。
据介绍,在去年8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确认后,香港争取到的一系列政策优惠,更为建筑设计等服务行业开始大张旗鼓的内地之旅带来了发展机遇。据香港贸发局统计,目前中国香港建筑师承接的内地项目,占了香港建筑设计服务输出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简介:
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中国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刘伍所)创建于1972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香港乃至亚洲建筑设计和管理行业中主要一员。“刘伍所”现有各级专业人员超过260人。在多个领域如建筑单位设计、城市规划、项目管理、室内设计及景观园林设计上均享有盛名。尤其对于各种类型的商业建筑、住宅、办公楼、学术与社区建筑及工业建筑项目等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
在继续积极参与本地建筑发展项目的同时,“刘伍所”已将业务稳定地扩展到了亚洲多个国家与地区,包括:北京、上海、福州、大连、广州、深圳、中国台北、吉隆坡、汉城、新加坡、菲律宾等,更成为拥有国际设计水平的国际级建筑设计事务所。
2002年5月9日 香港新世界集团17亿建武汉地标
对武汉情有独钟的香港新世界集团日前宣称,它将在继投资武汉长江二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常青花园等十几个项目后再投17亿元,为武汉市打造起一座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巨型建筑——武汉新世界中心。
该项目地处武汉市老汉口中心城区,紧依武汉世贸商场、武汉广场、中山公园、汉正街等武汉著名街区,是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往来的必经之路。在此黄金宝地兴建的武汉新世纪中心是一座总占地3.7万平方米的集大型商场、酒店、住宅、写字楼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商务建筑。
作为项目投资方,香港新世界集团目前已经在武汉市取得了该项目的土地使用证和建设规划许可证,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也已经全面启动。
2002年8月15日 引资百亿打造精品镇 东莞樟木头建设“小香港”
东莞市委书记佟星以5年投资1000个亿的计划令全广东为之振奋,标志着大东莞即将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高潮。与此同时,樟木头人在自己的66.6平方公里土地上信心十足地宣布,我们将吸引百亿元的投资。可以这么说,东莞令世界惊奇,而樟木头则又一次令人振奋。
【香港在内地前世史建】2003年2月19日香港地产巨头神秘打造“西湖天地”
有这样一种说法:到上海,外滩可以不去,上海新天地却不能不去。曾成功投资了这一上海城市新坐标的香港瑞安集团,已经在杭州西子湖畔投下十亿元——
如今外地人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到上海,外滩可以不去,而新天地却不能不去。落成一年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坐标,不仅在中国,甚至在海外它都赫赫有名了。
上海新天位于上海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是香港瑞安集团斥资14亿元人民币,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出的一个具国际水平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步行街。目前上海新天地内共有租户92家,其中餐饮类占50%,来自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台湾等地的菜式应有尽有,如有南美古巴风情的格瓦拉餐厅、韩国烧烤好妈咪厨房、泰国金象苑菜馆等,充分展现了新天地的国际元素。除来自世界各地的餐饮场所外,新天地总面积达25000平方米的时装店、电影院及全上海最具规模的一站式健身中心更受年轻人的拥趸。从上海新天地脚手架尚未完全拆落的那一刻起,各路明星、艺术家、企业家、银行家、驻沪外交官便纷至沓来、流连忘返。2001年,上海举办APEC会议期间,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多个国家元首均造访新天地,更使它名扬海内外。
2004-12-16 李嘉诚西安再造“香港城”?
香港怎么样?
这个问题好大!我只能先说一下句:香港很好!然后再解释几个内地人对香港的误解。
1,香港人多地少,很拥挤吗?
这是大多数内地人对香港的误解。因为你们一般只去旺角尖沙咀铜锣湾。觉得香港人挤人太拥挤太局促了。其实不然,香港有大把的绿地,郊野公园,森林。香港的绿化率远高于国内任何一座城市。行山路线「麦理浩径」200公里世界闻名。居住环境也是,只有内地人一提起香港就感慨香港人住得好小,但是问起在香港的欧美人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没有人会有这种感觉。香港住房(包括公屋)整体上住的人不会觉得很小不能忍受的。狭小只是没有亲身经历的自媒体的渲染。
2.香港人不爱国,对内地人不好?
这个冤枉死了。其实查一下各种捐助活动就知道了。汶川地震,小小香港捐助第一,其他还有很多很多。香港人,就算在殖民地时期,大多数都是爱国的,帮助内地打战,帮助内地发展经济,接济内地难民,帮助内地亲人。其实有目共睹的。平心而论,如果一定要说谁付出多一些的话,香港人对内地得付出,比内地对香港的付出多很多。
3.其他各种误解。
香港的宗教,教徒最多的不是基督教,是佛教。香港最为普通的语言是粤语,很多地方英语也行不通的。香港用的饮用水,其实很高价格给广东买的,有香港人反对。香港人并不支持高铁和珠港澳大桥的修建,因为觉得费钱且利用率不高。
希望回答能为大家澄清一些事实,一家之言,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欢迎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