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不理想,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几点,且不说他既有的线路。在株洲的几个站点位置有点偏,而且坐公交去城铁站也不太方便。目前在株洲的站点客流量大一点的估计是田心东站,其他的位置较偏。株洲南站如果延伸至渌口火车站的位置会更理想,大丰站如果在汽车城会更好。这些都是已成事实,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不去说了。客流量太少,要改善,关键是要公交化运行。提高运行密度,降低票价,拉长运行时间,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提高运行密度,建议十分钟的间隔,尤其是早晚上下班时间,其他的时间可延长至半小时,让乘客来了就能上车,有车可坐。适当再降低票价,像公交一样,回归公益性质,让利于民,与株洲到长沙的普客同价,现在客流量可能最大的是株洲站,如果票价比普客高,乘客自然会选择普客了。拉长运营时间,可以从早上六点开始,至晚上十点半,与公交同步,下班后到长沙玩一趟或到长沙吃个晚饭,还有车回来,这样的话客流量肯定会有增加,除了上下班的,还有去玩的,反之也会有长沙到株洲的。从这三个方面去改善,应该是可行的。另外要改善怎么去城铁站的问题,要优化公交的运行,使乘客去城铁站更加的方便。或是自驾的旅客,停车收费要降低。
相信政府和铁路部门会逐步的改善,长株潭一体化,交通应先行,有了便捷的交通才有可能真正的一体化。以上是本人对长株潭城铁改善的一点建议,有不足之处望指正!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唯一方法,打造TOD,便可破局!且看我分析:
长株潭城际铁路有五大败笔!
败笔1:从规划的路线,到运营的站点,成功避开了长沙高铁南站、长沙汽车南站、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三大交通枢纽。
败笔2:独立运营体系,没有和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给旅客增加了不便。
败笔3:采用铁路总公司和湖南一起运营,谁听谁的?
败笔4:定价高,速度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
败笔5:株洲与湘潭并不互通
好了,分析完了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劣势,我们再来分析优势:
优势1:长沙河西段,承担了长沙快速地铁的职能
优势2:最高可提速到250KM/小时
优势3:未来的同城做准备
结合现有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改善:
唯一方法:建设TOD
修建一条支线,连接长沙高铁南站和黄花机场,在长沙暮云交汇,将暮云打造成长沙的一个新TOD,以株洲火车站和湘潭火车站为中心,打造两个超级TOD。
逐步将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大站点对接城市轨道交通站点。
具体什么意思,以长沙高铁南站为例,接入长株潭城际铁路,以长沙南站方圆3公里为半径,打造长沙最大的TOD,湖南人大概还不知道什么叫TOD,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
就是将城市的多个交通枢纽画一个2公里半径圆圈,在这个范围内,要有高铁站,城际站,地铁枢纽站,写字楼、生活小区、城市综合体、大学、高中、小学、在内,在这个圆圈内,人们可以实现工作、购物、交通、教育、体育、文娱一体。
具体参照开发模式:深圳北站TOD、广州新塘TOP、深圳西丽-留仙洞TOD,香港西九龙TOD。
长株潭城际铁路之所以没有客流量,亏损,最关键的原因就是长沙没有开发TOD!
未来5-10年,长沙最少要规划5个TOD,串联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和湘潭至少各自开发两个。
这样,长株潭的同城步伐就加快了!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长沙西到株洲来说,
第一,发车时间不合理,
谷山站到大丰站,早上上班6点到7点无班次,
大丰站到谷山站,早上上班6点到7点也无班次
这就设计非常不合理,
如果设计长沙西6点整发车,7点20到株洲。
如果设计株洲6点整发车,7点20到长沙西。
设计每站停车,这样就方便了,
关键每次去了大丰站,到谷山站一天才四班例车,非常坑爹。
如果说我星期六到大丰站,我最快的下午到
因早上没有班次,必须星期天坐晚上7点15
班次回长沙,如果错过,就没有班次回谷山了,只有一次机会。很是坑爹。
如果说大丰到谷山,谷山到大丰
早上六点一班,七点一班。八点一班。
下午六点一班,七点一班。十点一班。
主要以上班下班为主,才能体现出城际铁路的优势和能力,如果单单的靠这非上班旅客时间,肯定很坑爹,如果行成,长株潭一小时内上下班,与上下班族接上,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力量,如果一个城际铁路不在上下班的服务内,设计有何意义?城际铁路设计就是准时准点,是最好为上班下班服务的交通工具,不体现出这点,就没啥用了。平时班次可以少几班,但是晚上八,九,十,十一点有最好,你说去五一广场玩,玩到十点也能坐城际铁路回,这不就爽了?
城际铁路最大缺陷问题。
第一车票贵,按谷山站到大丰站驾车行使,来回120公里、油费预算为60元
城铁23元一趟,来回46元,如晚上八点后,大丰站没有公交后,的士、摩的10-20元不等,如此为何要坐城铁?
如超过两个人以上,完全没有坐城铁的意义了,两个人坐城铁在公交出行的情况下,来回车票价格为92元,公交8元,成本价在100元以内,说城铁有何优势?有何用??超两人以上坐城铁,高速来回都够了。
第二停车费贵,为了方便开车至大丰站不限公交车时限影响,去长沙停车至大丰站停车场,10元一天,停两天20元,如此,车费加停车费66元,忽略至大丰站来回油费,按这样有坐城铁有必要吗?
驾车至株洲时间大约一小时二十分,如坐城铁一小时,出站坐公交30到45分钟,一个半小时,坐城铁意义在哪里?既没省钱,又不方便,时间还有局限性,没有任何优势。
城铁要提高乘坐率
要么停车免费让大量人员停车至城铁站,乘车价格不变,
要么乘车价格降至12元一趟,停车10元一天,如此坐城铁才有意义。
要么实行来回城铁车票可免费停车,车牌号与城铁票数据绑定,买票后车出停车场自动识别免费停车。
目前状况,既停车费贵,乘车费也贵,没有从实际出发,各大站都是一心想赚钱赚疯了,服务人民在哪里?
城铁实现一小时公交化,班次增加,价格便宜,很可能辐射城铁站区域内所有楼盘入住率,缓和房地产市场价格高的情况,因在长沙,湘潭,株洲购房,能实现一小时上下班,能减轻长沙房地产压力,缓和长沙房价,长沙房价与湘潭,株洲差距不大时,必定湘潭,株洲在长沙上班族会进军长沙购房,增加长沙房价持续增高,湘潭,株洲房子库存增多的可能性。因长沙与湘潭,株洲房价接近时,为何不买长沙?如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化,长沙株洲湘潭买房一个样的便利出行后,长株潭经济才有续发展,资金不在一处才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目前,长株潭城铁的上座率一点点上来了,但要根本改善,还需要铁路运营单位多动脑筋。长株潭城铁在线路、车站位置设计上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这些个先天不足是城铁的致命问题,不过,已经建好了,再事后吐槽抨击也于事无补,只希望决策者,以后处理问题要博采众长,广纳良策。
提高长株潭城铁上座率需要从以下方面改善:
一、加快城际株洲站的建设。
二、在城际株洲站建设遥遥无期的情况下,立即在株洲市中心(红卫桥处)建立简易乘车站。
三、变更运营管理模式。目前交由铁总广州局运营的方式是个错误!因为从它的运营方法看完全套用铁路客运的僵化繁琐模式。
如果没法变更运营管理单位,那么必须改变当下的运营方式。
1.改进购票渠道,购票模式,并增加车票载体形式。
a.按同城处理,废弃实名制购票。
b.增加购票渠道。互联网12306、支付宝、微信、社区商店,都可以购票。银行卡、身份证、二维码都可以认可为车票。
2.减少运营服务人员,降低运营成本。
a.车上不设服务人员。
车站设置安全巡视员。
b.减少进站、出站服务人员。
3.降低票价。通过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票价,增加上座率。
4.加大运行密度。
5.暮云设置为折返中转站。长沙湘潭株洲均城内地铁化折返运行。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深研规划城建,关注教育,买房上学就看老左说长沙(公号同名)。
2017年12月,长株潭城铁全线开通,因为处于培育期,车次不多,乘车不便,票价过高等原因,客流量很少,一直被三市人民所诟病。
2018年,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推出了三干两轨四连线工程,其中就包括长株潭城际的运营优化项目。9月动车组增加至13列,发车频次将缩短至15分钟一趟。10月30日,“铁路e卡通”投入使用,旅客可通过手机扫码进站乘车。
公交地铁化运营的逐步推进,客流量已经逐步攀升。但是长株潭城际铁路的功效还没有最大发挥,根据现有情况,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近期彻底地铁化运营。
一是发车密度加密,分为直通,快速和普通车次,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
二是乘车方式公交话,三市的公交卡都可以在城铁上通用。
三是票价要下浮,尽量接近地铁票价。
四是要与地铁实现无缝接驳,特别是长沙市内尚未建设的地铁,要与城铁共站,而不是长沙站那样近在咫尺却无法直通。
五是尽快建好乌山联络线,将石长铁路的客流引过来。
2.远期城铁形成闭环。
一是长沙地铁三号线南延到湘潭北站已经在快速推进,下一步应该延伸到湘潭站,这样就与城铁连起来了。
二是湘潭到株洲的连接线要提上日程,否则永远是长沙一家独大。
三是建设黄花机场到株洲的城铁,这样长株潭城市群的城际铁路就更加完美了。
长株潭城铁客流量如何?如果太少,需要怎样改善呢?
说来说去,设计师在选择线路时,犯二,几个特点把自己玩死,一、成功的避开了长沙、株洲、湘潭的重点客流点,长沙比如高铁南站,火车站(实际不互通,猪设计),汽车南站,汽车西站,株洲比如火车站、红旗广场等,湘潭比如湘潭汽车站,建设广场大学城等,说是方便老百姓,实际上,老百姓要费好多周折才能坐上这样的车,二、价格与时间没有优势,三,线路标识不够,很多时候不是查地图,那些地方有站还真不知,特别是长沙城区的站点标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