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根据J.D.Power发布的2021版中国车主图鉴报告中显示:43%的中国私家车车主平均3年就换车,5年内换车的更是突破了60%以上。总体计算下来,中国私家车车主平均4.5年换一辆车,平均驾驶里程数在10万公里以内。

为什么国人的换车频率有赶超手机的趋势?这其实是由原因的!

在了解国人换车原因之前,先了解一下本文的问题——“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对于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来说,无非就是想要将一辆车的利益价值最大化。

从专业角度来讲,汽车的使用寿命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技术使用寿命、合理使用寿命以及经济使用寿命。

  1. 技术使用寿命是指一辆车的物理年龄,简单来说,就是从新车投入使用开始,一直到它出现了严重故障,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或者达到报废标准位置的时间。
  2. 合理使用寿命是指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车子的排放标准不符合国家规定,需要强制报废等等。
  3. 经济使用寿命是指一辆车使用最经济的时间年限,假如超过了这个时间年限,那么维修、保养等成本会超过车子的本身残值,那就不如直接选择报废来的划算。
世界上“最长寿”的汽车!

一辆车的技术使用寿命与汽车制造水平、质量、使用环境、用料品质、驾驶员技术、用车习惯、后期的维护以及保养质量都息息相关。

目前世界吉尼斯记录的创造者是一辆1966年生产的沃尔沃P1800S,它的车主美国的一位退休科学教师Irv Gordon,该车的总行驶里程超过了50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大约105圈了,目前这个记录还是持续刷新。

在我国,民用轿车行驶里程超过60万公里之后,如果年检过不了,就要强制报废了。按照这个标准,这台沃尔沃足够报废8次了。

有的车子开了30万公里都没有大问题,而有的人开了不到5万公里就可能要大修了。驾驶员用车习惯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经常打满方向盘”、“喜欢急刹急停”以及“喜欢给重油门”都是很多不好的驾驶习惯,这种驾驶习惯是非常“毁车”的。

“打满方向盘”会导致转向系统和助力系统的损坏;

“急刹车”会加剧刹车片的寿命缩减,还会导致刹车盘过热失效,严重影响驾驶安全;

“重油门”会导致机油来不及充分润滑缸体,造成活塞与气缸壁摩擦加重,缩短了气缸的使用寿命。

科学研究表面,对于普通私家车来说(豪车除外),使用年限越久越划算!

影响一辆车残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购车成本、使用成本、保养成本、车辆管理费、二手车折旧率以及市场的价格浮动变化等。

国外有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一辆普通家用车的整个使用周期内,买车的成本约占15%,后续的用车成本、保养成本、维修成本等约占85%。

该研究报告还指出了汽车最经济的使用寿命是30万公里至50万公里之间。

国内目前低档车型的使用寿命大概在20万公里,代表车型有雪佛兰乐风、丰田威驰等;

中档车型的使用寿命大概为30万公里,代表车型有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等;

高档车型的使用寿命超过了40万公里,代表车型有奥迪、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等。

对于“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这个问题,报告中给出的建议是只要不影响驾驶安全和用车体验,那么车子用到报废位置最划算。尽管后期需要付出更多的养护成本,但是总的来说要比提前出售更为划算。

该报告中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一辆车,如果行驶里程超过了30万公里,那么可以帮助车主省下约20万元。

虽然报告中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式,但是尽可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确实可以省下一大笔钱,省下的钱可以再买一辆中高档新车了。

既然车子是用得越久越划算,那么作为消费者就应该考虑如何买到一辆皮实耐用省心的车子。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后续的保养、维修以及提高自己的驾驶习惯,这样才能延长车子的使用寿命。

为什么国内私家车车主平均4.5年就会换车?

早些年,你还能在路上看到开了二三十年的捷达、桑塔纳、花冠等经典老牌车型,但是现在在路上,你已经很难再看见车龄超过十年的私家车了。

为什么现在国内车主的车子开不到几年就需要换新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 原因一:车主对汽车养护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我敢说一句,国内90%的车主都不懂车,更别说汽车零部件的养护了!

众所周知,国内车主基本都是按照4S店的保养手册标准来保养车子,无非就是更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空调滤网、玻璃水等等。

但是在耐用零部件方面,例如:减震系统、刹车系统、轮胎等,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大家基本都不会进行保养和更换的。这些部件的老化、磨损,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连接部件,都会造成系统结构的毁坏。

所以说,在车辆养护方面,咱们做得还不够专业和细致,这自然使得车子的使用寿命大打折扣。

  • 原因二:国产车的质量还需要提高。

在国内,合资车的销量一直都高于国产车,一方面是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合资车无论在技术、质量、品控方面都要比国产车做得更好。

众所周知,欧美在内燃机领域的研发时间已经超过了百年,他们制造出来的车子皮实耐用省心,特别是德国、美国以及日本,它们都属于汽车大国。国人还有很多花费重金购买进口车的,一方面是他们确实不缺钱,另一方面也是证明了进口的质量确实过硬。

  • 原因三:国内路况环境较差。

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上下班堵车的烦恼,而低速行驶、长时间怠速等都是发动机产生积碳的主要原因。

发动机积碳严重会造成发动机使用寿命变短,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1、积碳黏附在火花塞上,导致发动机打不着火;

2、积碳黏附在氧传感器上,导致氧传感器不能正确感知废气状况,无法正确调整空燃比,从而使发动机尾气排放超标;

3、积碳黏附在进气歧管内部时,会导致管壁变粗糙,影响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浓度;

4、积碳黏附在活塞环间时,会将活塞环卡死,造成发动机烧机油并且出现拉缸等情况;

5、当气缸内的积碳增多时,就会减少燃烧室体积,进而提高了气缸压缩比,压缩比过高就会造成发动机早燃,降低发动机功率;

6、当积碳黏附在排气门上时,会使得进排气门关闭不严以至漏气,从而造成发动机气缸压力下降。

  • 原因四:尾气排放法规的限制。

中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国外更严格,像国四排放标准之前的汽车都不能在大部分一线城市行驶。

换句话说,国家的排放法规更新较快,对于5至10年前的老车,很可能不符合排放标准,这就导致很多生活在一、二线大城市的车主不得以换车,否则将面临限行的后果。

  • 原因五:不少人生活水平提高了,换车是个很平常的事情。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车子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物品。

截至2021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0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8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4.44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2.24%。

路上的车子是越来越多,基本达到了家家都有车的局面,老百姓有钱了,有能力换新车的人不在少数,车子开个几年就换可以说并不稀奇。

那么在国内,一辆车,开多久或者多少万公里卖出最划算呢?

车辆的二手车价值受到4个因素的影响:年限、公里数、车况、市场保有量。

其中年限的影响是最主要的,目前二手车市场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有四种,分别是:

1.使用年限估值法。

该方法是把二手车分为10年来计算。主要分了三个阶段,前三年折旧15%,中间4年每年折旧10%,最后三年每年折旧5%。

这种估值方法是二手车商比较常用的,其特点就是所有车型的估值方式都一样,比较简单、省事,缺点就是结果不是特别准确。

2.重置成本估值法。

这种估值方法是将车子的寿命上限设置为15年,精确到月份,也就是180个月。车子开了多少个月,就扣多少个月,最后把剩余月份的残值计算出来。

计算公式如下:二手车价值=当前新车价格*(180个月-已经使用月份)/180个月。

这是目前二手车估值公司常用的估值方法,其特点就是估值比较准确,计算相对复杂一点,需要实际的数据支持。

3.固定折旧率估值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固定,就是第一年折旧20%,第二年及以后每年折旧10%。简单来说就是新车首年8折,往后每年打9折。

这种估值方法适合不懂行的小白车主,估值比较模糊,只能估个大概价值。

以上的估值方法很简单,只考虑了使用年限,并没有考虑车子的品牌、型号、颜色、排量、高中低配置、地区、购买时间(精确到月),行驶里程数、过户次数、保养情况、事故情况(要分严重性)等等。如果要考虑这些问题,那么上面的计算方式就不够那么准确了,实际上还有一种更加准确的估值方法。

4.目前二手车估值最为精准的模型是:P=B*C*K估值模型。

这个估值模型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它牵扯到检测师在真实检测车辆的车况,并且还需要海量的数据支撑。

公式中的P代表“被评估车辆的评估值”

公式中的B代表“重置成本”

公式中的C代表“成新率”

公式中的K代表“综合调整系数”

B(重置成本)= 全新车价(优惠后的裸车价)+ 购置税;

C(成新率)= (1-Y/G)x100% ——(等速折旧法),公式中的Y代表“已使用年限”;公式中的G代表“规定使用年限”

K(综合调整数)= K1*0.3+K2*0.25+K3*0.2+K4*0.15+K5*0.1,公式中的K1代表车况系数,取值范围为0.6~1.0;公式中的K2代表维护系数,取值范围为0.7~1.0;公式中的K3代表原始制造质量系数,也可以理解为保值率,取值范围为0.7~1.0;公式中的K4代表工作性质系数(例如: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共用车等等),取值范围为0.5~1.0;公式中的K5代表工作条件系数(例如:使用路况、使用环境等等),取值范围为0.6~1.0。

从上面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影响二手车价值的最关键因素是K(综合调整系数)。因为K(综合调整系数)是可变因素,涉及到市场认可度、保养情况、车辆用途、车况状态以及用车环境等等。

假如我们使用第二种重置成本估值法来计算一辆车的二手车价值,比如你有一辆原价10万元的车子。

那么开满一年卖车,大约能卖=10万*(180-12)/180=9.34万元。

那么开满三年卖车,大约能卖=10万*(180-36)/180=8万元。

那么开满五年卖车,大约能卖=10万*(180-60)/180=6.67万元。

综合以上的二手车估值方法,再加上一些日常的开销、保养维护费用、用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个人认为5年左右时间卖车是比较符合我们国内行情的,如果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泡水车、重大事故车,那么就要另当别论了,毕竟这种车就不能按照正常估值法进行计算了。

总的来说,二手车的估值除了以上所讲的公式模型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因素需要考虑,那就是品牌溢价,例如保值的品牌车型的二手车价格会有上浮的情况,不保值的品牌车型二手车的价格会下浮,像丰田埃尔法三年车龄,保值率竟然达到了102%,这也是品牌溢价造成的影响。

写在最后

对于一辆车开多久卖掉最划算,我个人觉得除了需要将车子本身价值最大化之外,还要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和用车环境。

车龄超过10年、15年的老车,最好不要继续开了,因为很不省心,不仅是因为每年一次的车检比较烦(超过15年,每6个月检一次),而且故障频率会越来越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对于豪车来讲,修车的钱甚至超过了车子本身的残值。

基本上8到10年就卖了,中间也不会发生太大的维修情况,一般都是正常的更新零部件、保养等花费。如果一辆车的价格在10万至30万元左右,那么10年的开销基本等于这辆车原来的价值了。

所以现在家庭买车我推荐买10万至15万之间的车,这个性价比是最高的,基本上8到10年就卖了,中间也不会发生太大的维修情况,一般都是正常的更新零部件、保养等花费。

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什么叫划算?你花30块钱买一杯咖啡,然后可以在咖啡厅里坐一下午,你拿着笔记本写东西,透过玻璃窗感受下午的阳光和工作之余的闲适,是不是很划算?可是,对于一个背着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的工人来说,花30块钱买杯咖啡,那简直就是造孽!这30块钱,他买三斤肉馅,回家包饺子,可以让全家老小都吃得乐乐呵呵。

同样是30元,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划算与否,也要结合你自身的经济现状

一、不用车,立即卖最划算

你上下班60公里,每天公交倒地铁,地铁再倒公交,一天需要花四五个小时在路上,于是买了辆代步车。这时候车辆每天能给你节省三个小时,而你的收入又足以支撑这部分开销,所以买车买得很划算。(买什么车,是否适合不谈)

可是,半年后,你公司搬迁了,搬到了你家楼下,步行也就500米,你开车还没走得快。车停在那里吃土,你想卖,需要考虑什么时候卖更划算吗?立即卖!因为拖的时间越长,年份越长、车况越差越贬值。

二、想换车,当你的收入足以无视贬值损失时最划算

你敢想换车的事了,说明收入提高了,手头富裕了。现在的情况是,早买早享受,但是晚换也有车开。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换呢?

早买早卖,的确旧车停止贬值了,但是新车的贬值开始了,虽然这部分成本短期看不到,但是以后这辆新车卖的时候,就会体现出来了。你旧车多坚持一年,新车卖的时候就少贬值一年。如果我们拉长到你一生来看,或许能省出一辆车来。所以,早换车必然是要亏钱的。

和喝咖啡一样的道理,30元买一杯咖啡值不值,取决于你的收入。早买早享受,你有没有享受新车的实力呢?如果有,可以无视这部分损失的话,那你可以出手了。从旧车换到新车,你旧车买了10万,新车花了30万,支出20万,为了买新车的高配置,高性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换一个符合自己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座驾,如果你有这个实力,那就划算。

反过来,如果你手头并没有那么富裕,多支出这20万会让你很辛苦,很累,甚至影响了你原来的生活品质,那就不值得。说句扎心的实话——您暂时还不配,再努力吧。

三、急用钱,立即卖最划算

我收二手车的哥们儿,收的最新的车是在4S店提的。卖车这哥们儿也倒霉,定金交完,工地那边资金链断了,也就是三两个月的事,可是工人工资发不出来了。其实满可以找朋友周转一下的,可是这哥们儿想得明白,宁愿自己赔点钱也不愿意欠人情债。全新的5系3.0T行政版,落地70多个了,摸都没摸一下,赔了3万多。

当你急用钱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选择了。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遇到坎的时候只能看眼前。渡过难关之后,咱在研究怎么把赔的钱赚回来,总之,别和命运置气。

四、经济实力一般,开到修车成本高于车辆残值时出手最划算

买车,换车都是要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都有一样的前提,那就是你的生活品质应当和收入、积蓄相匹配。如果手里不太富裕的话,显然是把车开到报废最划算。现在私家车没有强制报废了,只是引导报废。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一年两检,忍受着各种限行,那么永远不换车,一车传三代是最划算的。

然而,这不太现实,车辆随着行驶里程的增长,零部件磨损和老化,故障率也会越来越高。如果没毛病当然可以不考虑换车,可是真到了年头,毛病来了,浑身异响、漏油,油耗升高,动力变差,也意味着额外的修成成本的支出。所以,这时候就改权衡了,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经历,还有额外的修车支出,到底值不值?我认为大概率是不值的。

所以,手头如果没有富裕到能给为享受而换新车的程度,也没紧到卖了车就买不起车的地步,那么,在十年左右,发动机大修之前换车是最划算的。烧机油开始,核桃砂清一次之后如果还不行,那就该卖了

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6-8年或10-15万公里可以考虑出手。理由:

1.这个年份的车,轮胎、火花塞、变速箱油等常见保养都已经做过了,接下来,门封、曲轴油封等较复杂的部件需要保养更换塑料件,自己不懂的话,会被讹一笔;

2.这个年限的车折价还不算太低,而年检又要每年去做,所以不想繁琐的话,是可以出手的。同时,对于购买者而言,这个年份的车,比起3-5年的车又便宜很多,看在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每年跑一下搞年检,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只是选车的时候要找懂车的人把关一下;

3.还是要申明一下:车就是出行的工具,选择自己合适的就行了。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既然你问的是最划算,那开到报废,卖废铁最划算。

有人不服吗?

开不到报废就尽量多开几年。

你开的越久损失越小。

新车的贬值比例最大,越往后越小。

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开到报废最划算,就是部工具。

一辆车,开多久出手最划算?

三年。

三年以上,贬值率让你心痛的不想卖车。

朋友Q7, 六年后想卖,当初85万落地,车商报价27万,几乎一年贬值10万。一恼火,不卖了。

另一朋友亚洲龙27万多落地,3年后卖了20万,虽然也贬值了7万,但是在接受范围内。

总之,看情况吧,新车落地就贬值2成,消费品来着,卖的时候,别心痛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