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时间已经进入到了2021年,PC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PC硬件的性能也是不断地提升,但是你可曾知道20年前的电脑是什么样的吗?可能有些小伙伴都还没有出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20年前的电脑是什么样的配置。

1999年的电脑硬件

这是一台1999年的上古神机,拥有着当今PC电脑没有的硬件配置,从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都与现在的电脑不太一样。

CPU

AMD的CPU

这是一颗AMD的CPU,硕大的PCB板和裸露的核心,都和现在的CPU不太一样。可以看到,CPU的编号是属于闪龙的,CPU的具体型号是2400。这是一款1999年生产的CPU,工艺制程0.13微米,也就是130纳米。CPU的四个垫脚都有类似软硅胶的材质,来防止在散热器下压的时候,对CPU的元器件造成损坏。这样的一个CPU,在当时也是需要几百块钱的成本。

主板

主板

这是一块技嘉的7VT880-RZ主板,从主板的外观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块古老的、且散发着贵族气质的主板。主板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图中标记1的位置是CPU插槽,是462针的插槽。

二、图中标记2的位置是内存插槽,是非常与众不同的三根插槽设计,目前还不太清楚能否组成双通道。

三、图中标记3的位置是显卡插槽,作为一个古老血统的主板,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AGP的显卡插槽。

四、图中标记4的位置是20P的CPU供电。

五、图中标记5的位置是双IDE的硬盘插槽。

六、图中标记6的位置是软驱的插槽。

这样一些特征,就意味着它是一块古老且带着贵族血统的主板。

内存条

内存条

内存条是一根DDR400-512M的内存条,以及两根DDR400-256M的内存条,组成了1GB的内存容量。可以从内存表面看出来,内存的颗粒工艺是比较老旧的,没有采用贴片式的内存颗粒。

显卡

显卡正面

显卡背面

显卡是一块技嘉的AGP接口的显卡,从显卡的背面,可以看到显卡的名称是MX440,显存是64M。可别小看64M显存,在当时这样的显卡已经很贵了。那时候梦寐以求的是一块128M显存的显卡,64M显存的显卡已经可以流畅地玩《魔兽争霸3》了。

硬盘

机械硬盘

硬盘接口

硬盘是一块希捷7200转,80GB存储硬盘。从硬盘的接口可以看出,硬盘是属于IDE接口的硬盘,使用的是大4P供电接口。

CPU散热器

CPU散热器

看到这个散热器,我相信会勾起和我一样年纪小伙伴的美好回忆。这种散热器的卡扣,是必须通过螺丝刀来拆除的,如果没有螺丝刀的话,用手去拆除,是非常不容易拆除的。如果安装的话,也是需要用螺丝刀来用力下压,然后才能牢牢地卡住。

写在最后

我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小伙伴,看到这一款PC之后,都会勾起美好的回忆。当年一起在黑网吧,玩着那些经典的游戏,《暗黑2》、《魔兽争霸》、《星际争霸》;被父母抓回家一顿胖揍的情景;早饭不吃,节约那一两块钱,用来上网。你们有没有跟老李一样的童年回忆呢?欢迎小伙伴们在下面留言,让我们一起来回忆美好的童年吧!

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感谢您的阅读!

在20年前,联想的天鹭9590DVD是旗舰型号,最高价格为21888元,当时搭配的是奔腾Ⅲ处理器(主频550MHz),128M内存,13G硬盘,14英寸TFT显示器,预装Windows 98中文版操作系统。

下图是20年前的网友提供的配置图:

其他的都不说,直接说说在1999年的电脑配置,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一台6000多元的台式机,处理器用上的是赛扬300A,主板是VIA 693A,内存为64M,显卡为16M的TNT。

显示器为15英寸的CRT,分辨率为1024*768,自然系统为Windows98。那时候,这样的电脑价值6000-7000元左右。

我们在将目光订在95年,看一看那时候的配置。

  • CPU可以为486处理器
  • 内存8M算顶级配置了
  • 硬盘540MB
  • 显卡是ISA/VESA接口的VGA、SVGA显卡
  • 显示器 14寸CRT(隔行或逐行)
  • 声卡 8/16位兼容声卡

现在看来这确实已经落后太多了,二十年前的处理器,能够486,586也算是有钱人了。1999年的腾讯发布了QICQ,虽然登陆的内容现在看起来有点令人失望,只有记忆,可是也是满满的回忆。

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看你们谁见过这个[酷拽] 通电了还能用~ 97年售价5099美元~

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二十年前,也就是2000年,这个时间点就是我国家用电脑开始疯狂普及的一个时间节点,我的第一台电脑是1999年买的,符合这个时间点,那个配置我是记得再清楚不过的了,下面分享给大家。

1999年,我的第一台电脑配置

那一年我上高二,为了买这个电脑缠着家人了好久,以什么学习打字,学习英语和各种学习资料为由购买的,其实目的大家都很清楚吧?就是为了游戏,购买的电脑城很近,走着去的,同学介绍的熟人,现在想想他应该有抽成的,闲话不说,请看配置。

主板:硕泰克,具体型号忘了

CPU:赛扬II 466

内存:Kingmax 64m pc133

显卡:小影霸TNT2 16M

硬盘:昆腾15G

显示器:EMC 15寸

光驱:宏碁40X

机箱:爱国者,250W电源,挺重的

键盘鼠标:飞利浦,130一套吧,滚轮鼠标

音箱:牌子忘了,2.0的木质,效果很一般

整机价格:5500元,应该是优惠了个零头

1999年啊!5500块啊!现在回想起来这个价格可是真的不便宜,起码是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而这台电脑的配置还只是中等而已,最初的预算是3000多吧,配置单写完就这样了[泪奔]。

20年前的电脑用来干什么

软驱此时已经基本退出舞台,不再是装机标配,取而代之的是光驱,光驱是必备的,全靠它来安装游戏和各种软件。

学生们这个时候买电脑,不管理由说的天花乱坠,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玩游戏。

从这个时候开始,购买电脑以后安装一些游戏和软件已经是常规的售后服务了,电脑城的商户和后面卖盘的小商贩大多相熟,会带着你去挑碟子安装,尽管翻吧,装机小哥也会给你推荐常用游戏和软件,什么仙剑,红警,星际,暗黑,帝国时代,幻世录,都是此时正流行的游戏,然后是一些金山打字通,东方快车什么的假装学习的一些软件,也会给你装上。

装完机封好箱,心满意足的回到家,桌子擦干净排插都插好,就可以开机了,家人一般会逗留一会看你用电脑,打开金山打字通装一会样子吧,他们看一会就出去了,只剩下你自己以后,就可以打开仙剑红警,音量调小,开始过瘾吧,我两天就给仙剑打通关了,这电脑买的值了。

上网是奢侈的

早期的网吧用的还是56K猫,后来用了专线,尽管如此网速还是特别慢掉线也是常事,家用就更不必说了,“猫”还不是此时电脑装机的必备配件,我是过了两三年吧,02还是03年的时候去单独买的56K猫,从楼下引了一根电话线上来,上网是计时收费的,每一分钟可都是钱呐,一小时好像是两块多吧,不比网吧便宜,但这是在自己家上网,感觉有点不一样,而且只要家里电脑一响,网络就得断,还要重新拨号才行,每次拨号时间很长,猫还会叽里呱啦的发出非常刺耳的拨号音,大概十几秒才能连得上,上网主要就是聊QQ,别的也玩不了,一秒钟3KB的下载速度,你想干啥?

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我不需要看人家的电脑配置单,因为我自己有23年前的电脑配置单,也就是我第一台电脑的配置单,我分享出来给大家一起瞧一瞧看一看。

这台电脑是我自己省吃减用存了半年的工资才买下的,家里大人又给补贴了一点。当时电脑市场主流是486的电脑,因此这台机器那时算是比较先进的电脑了,奔腾586/90的CPU(见下图),内存8M,希捷540M硬盘,PCI显卡(1M显存),14寸CRT逐行显示器,双飞燕的鼠标,总计花了1万出头。

这台机器当时没有去上海福州路这边的电脑市场购买,而是跑了上海交大附近一家小门店里购买,具体怎么选的这家电我已经忘记了。反正去这里买前,我是跑了2、3次电脑市场,那时候虽然还没有太平洋电脑,但是上海本地的电脑市场已经是有了,人气也很旺。

从配置上可以看出这台机器还缺当前流行的2个配件,既声卡和光驱,我买时已经知道有这两样东西,但碍于资金不足并没有配置。后续大概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家附近的小商场里看见有卖声卡和光驱,于是就去装了这2个配件,大概又花了1000元左右,心疼(那年代1000元还是很值钱)。

这张配置单也是保修卡,有问题直接凭这张单子去门店这边保修。不过,这机器算是“结实”买来倒也没出过问题,所以我也从来没去保修过。当然更重要的是后续我自己开始对这台电脑瞎折腾,不再满足于只使用软件、玩游戏,开始接触硬件方面的知识。

因此,后续自己不断对电脑进行了升级,硬盘升级2G(迈拓),加装内存则升级到32M(EDO内存),1998年加装了Modem开始上网。到了1999年我开始用这台电脑写电脑相关的稿子,软件使用技巧、经验,电脑硬件故障处理等等,从此我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道路,从传统行业慢慢进入到互联网行业开始发展。

Lscssh科技官观点:

当年花1万元购买的电脑可以说很贵,半年的收入没了,但是也可以说很便宜,后续通过这台电脑直接产生的稿费收益就已经远远超过,而踏入互联网行业则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或许是怀旧,或许是感谢,我的这首台电脑主机仍旧保存着,CRT显示器因为实在太占地方,前些年搬家时给处理掉了。

感谢阅读,给点个赞鼓励下呗,欢迎关注【Lscssh科技官】,谢谢~~

二十年前的电脑配置单,大家见过吗?

98年哭了好久父母给买第一台电脑k6-2-300。bx440主板。6.4g火球硬盘。8x光驱。到2000年学会了跳线超频。超到366兴奋不已,然而玩生化危机3仍然卡得一逼,换了内存128m,插上tnt2的16m显卡舒服了一阵。古墓丽影4再次尝到了卡出翔的痛苦。大概2001年换了赛扬667。玩上了网金oL,2004年家里富裕了点,操上了图拉丁赛扬1.3g,当时的奔四是多么的高频低能。amd的毒龙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小收入,第一个月工资入了amd64的2800+和radeonX800pro,那时的amd如日中天。2800+仅凭1.8g的性能已与3.06g的奔腾四齐平甚至超越。见证了amd默秒全的时代。而仍是ati的x800也让nv的6800gt尝尽苦头。amd一路高歌直到我用上了x4 955开始。intel重新发力Q6600让intel重振旗鼓。终于第一代i7的出现将amd按在地上摩擦,i7 920把俺的信仰全部击碎。amd淡出了我的购机观。i7 870开始了intel信仰之路。随后的3770k挤牙膏的开端因为推土机的失败..amd终于没有come back。3770k后一直用到2019年初才换了9900k。回想小时候几天的哭闹才换来的k6-2.到现在一个私活2周的工作就将9900k+rtx2080拿下。是科技的进步也是国家的强大、人们生活的富裕表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