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如果从选车的角度考虑,应该是具体品牌,具体车型,甚至是具体哪个配置,结合当时的售价来聊优缺点——毕竟优缺点是相对的。省油是优点,可是省油的车你卖30万,我得开到什么时候才能通过油钱把车的差价省回来?动力强是优点,可是快慢也是相对的,没比较也没法说。

配置→车型→品牌→车系。哪怕一个品牌好,也不见得旗下所有车型都好,聊车系对选择的帮助就更优先了。就好像我们说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迈,只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说一个大致观感而已。

一、日系车:从工匠精神到躬匠精神

优点是不用洗车,有人舔……总说日系车省油,省心。其实这是典型的没见识。日系车也就是混动的确省油,不管是本田的i-MMD还是丰田的THS,相对于燃油车来说,的确是省油!但是省心,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丰田开不坏,一车传三代——只是营销深入人心。其实从大数据上来看,日系车的故障率并不算优秀,甚至比很多国产品牌要高。

一方面是车企为了降低成本而在材料上减配,导致的耐久度下降。另一方面是日本零部件供应商长达20年的造假。神户钢材造假、高田气囊造假、日产、斯巴鲁质检数据造假……其实这些年来,日系车的口碑在不断崩塌。日本的工匠精神变成了“躬匠精神”。鞠躬道歉而已。

的确,选车而已,和什么国家民族没什么关系,只是消费选择,用不着上纲上线。但是吧,舔日系总让人觉得更恶心,更没尊严,也更愚昧一些。所以,朋友们,擦亮眼睛,你的认知该提升了。十年前你买日系没错,那时候日系的确值得买。而今天,日系车有一个算一个,真的没有什么值得买的车了。

说到日系,不得不谈的是日本的造车理念。这就要结合政治、文化的大环境来谈了。日本是一个岛国,说不好听叫弹丸之地,资源也匮乏。日系车普遍动力弱,其实也受这种造车理念的影响——日本好多地方限速40,城市里开车,有个1.0L自吸就足够了,要什么动力啊?而因为资源匮乏,石油都需要进口,所以走的是轻量化,省油的路线。不过话说回来,除了混动以外,其余日系车的省油,都是以车轻和动力弱换来的,与其说是日系车省油,不如说日系车主省油。

对于吸能设计,车身安全方面,日系车为人所诟病的比较多。这也和他们的造车理念有关,有一部分我是认同的。比如说日系不仅仅主张对司乘人员的保护,还考虑到对行人的保护,对对方车辆的伤害。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网络图片,自行车都把日系车撞出个大坑——这一点其实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表扬,毕竟人命比车值钱,我宁愿修车也不愿意把人撞飞。

然而这种理念,或许适合日本,但是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日本的这种设计理念是先进的,你我都轻量化设计,降低碰撞能量,那你我相撞,或者是撞墙,都能保证人的安全。可是我们要知道,大车和小车相撞,肯定是小车吃亏的,日系的这种轻量化理念在日本本土可以,但是不符合我们的国情。

通病的缺点是:

1、动力普遍孱弱,自吸发动机其实已经是很落后的技术了,日系车现在也在向涡轮增压的方向发展,但是已经落后了。本田地球梦被诟病为积碳梦,还有两田普遍存在的机油乳化,机油增多问题。

2、CVT变速箱的耐用度差:斯巴鲁的链条式还可以,本田的质量也能接受,丰田的故障率就已经比较高了,日产是最垃圾的。CVT变速箱无法承受大扭矩,这也是日系车动力差的一大原因吧。甚至就连20万以上,乃至豪华品牌都给你用CVT变速箱,这在全球范围内独此一家(一个车系)。要知道,CVT就是廉价的代名词,国产车超过10万几乎没有用CVT的,韩系也没有超过15万的。可见日系的不厚道!

3、用料差:塑料质感的内饰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漆面薄也是公认的。

4、安全性差:测试没输过,实战没赢过。日系车的碰撞测试成绩都还不错,可是真实交通事故中,日系的死亡率却并不低。一是因为日系的造车理念,轻量化设计,在遇到大车的时候往往比较吃亏,另外也是为了应对碰撞测试的应试设计。

5、基于造假以及减配的质量隐患:你不知道日系的零配件供应商还有多少造假没被曝出来。

总结起来,日系在混动技术上,为汽车制造打开了新思路,这种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当然,丰田也凭借HEV混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赚得盆满钵满。而日系三菱的发动机,的确对我国汽车制造行业有着不小的作用——当然,无需感谢,这算不上帮助,我们都是花了真金白银的,而且价格也不便宜。而现如今,日系的技术,正在全面的落后。混动的优势,早就被国产的插混迎头赶上。坚持自吸发动机和CVT变速箱,也让他们失去了先手。

现在从选车的角度,值得买的日系车已经很少了,因为所有技术,日系车都不是绝对先进的,而且价格还居高不下。之前混动的卡罗拉和雷凌作为家用车还是很不错的——油耗低会大大提升用车的幸福感,不过比亚迪的秦Plus DM-i横空出世,日系双擎价格瞬间就不香了。

日系车——等降价吧,在国产混动的冲击下,日系的未来就是韩系,销量会逐步缩减,价格一降再降

二、德系车:收割者

有着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汽车文化,这也造就了德系最多的豪华品牌。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德系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最早被引入中国市场,我们想用市场换技术,但是德国人拿走了市场,却并没有给我们技术,甚至还处处卡我们脖子。

我们小时候,最早看见马路上跑的就是桑塔纳、奥迪,开宝马坐奔驰这种话更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到今天都还影响着豪华品牌的销量。从汽车文化的角度,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德系车无疑仍旧是一哥。

然而,在中国市场上,德系一直扮演着“收割者”的角色。BBA收割着高端市场,甚至把入门级车型下探到20万以下,去收割这一价位区间,然后再在维修保养上大赚特赚。大众则收割着低端市场,在认知度不高的地区,还有人固执地认为“大众这个车比较高级”。

现如今,德系车,除了百万级以上——他们打造豪华品牌的经验和技术积淀仍旧是顶级的,但是在50万以下,对标国产车就是30万级别,技术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们去看投诉榜,排在前面的以大众系居多。

通病缺点:

1、新车烧机油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此前一二代的EA888、EA211发动机普遍存在烧机油的问题。买二手车还是要注意的。

2、双离合变速箱:干式双离合故障率很高,所以不管什么系都不值得买。而大众的湿式双离合,DQ380、381,机电单元的故障率也很高。在所有关于变速箱的投诉中,大众是最多的!排名前十里有7个是大众,另外三个是日系的CVT。

3、颗粒捕捉器故障:探岳、途观L,投诉量居高不下,而且没有解决办法!4S店给车主的建议是多跑高速——人家遛狗,你买了大众还得溜车!颗粒捕捉器的故障也标志着德系车的黔驴技穷,技术底蕴依然耗尽。从另一个层面上,我们看到的是车企不负责任!

4、良心隐患:19年中保研碰撞测试,我们一直以为结实的德系车显出原形。帕萨特、途观L双双折戟沉沙,尤其是帕萨特,A柱90度弯折,可谓是原形毕露。把消费者生命安全当成儿戏,反应的是车企的态度!为了利益减配,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虽然帕萨特后续补考及格了,但是买了19款帕萨特、途观L的车主呢?大众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安全问题了,而是良心问题,你买这样的车企造出的车,放心吗?

德系车是来收割的,这两个字就是最好的总结。他们有最悠久的汽车文化积淀,也有着不错的底蕴技术。但是这些优势只是他们来收割的武器而已。出门就漏油的奔驰,豪华品牌只给了你一个1.3T。宝马的三缸,奥迪的双离合变速箱……

我们可以为文化、品牌买单,但是请不要把我们当傻子。

三、美系车:规矩的生意人

美系车给我的感觉——人家是来做生意的

美国的汽车制造业,日子并不好过。你如果有机会去底特律看看那里萧条成了什么样子,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所以美系车比较重视国内市场,一言不合就降价!

别克英朗,指导价11.99万,官降4.5万,降得连脸都不要了,直接杀入了雪佛兰的价格区间。(通用系,品牌定位是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

雪佛兰当然也不甘示弱,科沃兹干脆5万起步。迈锐宝XL也是官降4万,2.0T+9AT也才16万起。

凯迪拉克更是丢尽了豪华品牌的脸面,四五万的优惠跟玩一样。

福特福克斯降个一两万都不好意思说话。

说实话,相对于日系、德系来说,美系车则要厚道得多,技术水平也有一定优势。其实你们所推崇的五菱、宝骏、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属于美系合资车。毕竟人家全名叫上汽通用五菱。我说它厚道,主要是人家尊重市场,合资车里,美系、法系的用料算是最厚道的,也不太会玩减配。

如果说缺点的话,也不少。美国人对于车的理解,更倾向于工具属性,也因为油价便宜,所以往往更注重动力,而忽视油耗。不过随着排放政策的紧缩,美系车油耗的劣势已经被基本拉平了。在同价位合资品牌中,你能买到的最强动力基本都是美系。

美系车主要是通用系和福特系,再加上一个比较另类的特斯拉。

通用系还是比较厚道的,的确有三缸,不过人家那个价格放在那,没什么好吐槽的。除了昂科威的干式双离合差点意思,英朗转向机投诉比较多,其余并没有特别严重的质量问题。而且通用系小排量车型延保至8年16万公里,这在合资车里算是独一份了。

百年福特毁于长安,福特系的质量表现要略逊一筹,体现了美系车“粗犷”的一面。主要是一些做工层面的小毛病,设计缺陷并不多。美系车的整体质量其实是要在日系、德系之上的,感觉和他们用料足,懒得压缩成本有关。日系车的风格是这样的,现在用的材料是三块五,有个三块四的它都要研究一下可行性,压缩成本的同时,质量就很难保证了。而美系车大多数问题还是在于品控。

特斯拉算是美系车中的异类,人家开会都不找它。从降价的角度来说,这是特斯拉厚道的地方,它的问题主要在于傲慢与激进。设计上的傲慢,不尊重用户使用习惯,而技术上的激进的确给你带来了新鲜体验,可是在安全方面极易出现问题。蔚来自动驾驶出问题,骂特斯拉一点毛病都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的误导,忽视自动驾驶的安全隐患,里面很大的责任要归结于特斯拉。

通病缺点:主要是做工糙,品控很一般。通用的9AT其实体验并不算好,智能可变缸技术带来的油耗优势也不太明显。美系车的小毛病多,但是设计缺陷比较少,燃油车技术算是一流的,但是品控只是二流。

四、韩系车:全面没落

如果你是韩系车主,第二辆车还会选择韩系吗?这其实就是韩系车最大的问题。品牌力不足,留不住人!

在七八年前,国产车尚未崛起,韩系车逐步取代日系,成了物美价廉的代名词。不得不说,韩系在技术上没有明显短板,发动机不管是自吸还是带T的,人家都不算弱。变速箱,AT、双离合和CVT都有技术储备。在当时,价格不算贵,但是可靠性很高,其实要比日系还强。可是随后因为萨德的事情,韩系车的市场占有率迅速萎缩,一蹶不振。

从技术角度来看,韩系车没有明显短板,但是也谈不上强。而且现代、起亚对待中国市场也一直是有歧视的,好的技术、产品也不愿意拿过来,给我们都是濒临换代或者是已经淘汰的技术产品。在欧美市场就用AT,在我们国内就用干式双离合和CVT,韩系车的落寞的确有一些外界因素,不过核心问题还是产品力不够强。品牌力比不上日系德系的大众丰田,而性价比又竞争不过日新月异的国产品牌。除了降价别无他法,而打价格战也打不过国产。

日系有英菲尼迪、讴歌和雷克萨斯,好不好放在一边,但是人家把豪华品牌打造出来了。德系更不用说了,从BBA到保时捷、兰博基尼、布加迪。美系好歹有凯迪拉克和林肯,怎么也叫总统座驾。韩系车有什么?捷尼赛思?诸位有几个认识这个品牌的?品牌的打造需要文化积淀,需要价值认同,这些显然是韩系车不具备的。

缺点通病:韩系车最大的问题是在安全性上,韩系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车系,没有之一。干式双离合和CVT车系受限于物理结构,故障率比较高。车身用料、喷涂工艺比较差,生锈问题较为普遍。内饰普遍以硬塑料为主,比较廉价。可是作为经济型入门级车型,价格却仍旧缺少诚意。

国产车:崛起进行中

韩系车就只有现代、起亚,美系车基本上也就是通用、福特,德系车除了豪华品牌之外,也就是大众而已了。日系车算是比较杂了,日系三杰以外,三菱、马自达、斯巴鲁等等,不过特点还是比较详尽的,作为一个车系总结也没问题。

可是说国产车,就好像说人一样,南北就有多大差异?国产品牌太多了,我们只说现在大家所熟知的,认同度比较高的一线品牌——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上汽长安红旗奇瑞这些,总之你别拿猎豹、众泰这些国产品牌和我抬杠。

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虽然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离主流合资品牌,仍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句话十年前说没错,可是说着说着,就说习惯了,我们自己也信以为真。其实这句话在三五年前就已经过时了,现如今,在30万元以下的乘用车市场,国产车不管是技术还是品质,都已经远远的把同价位的合资车型甩在了身后

说弯道超车,我们不仅在新能源这一弯道上一骑绝尘,在燃油车领域也都迎头赶上来了。发动机,现在量产车热效率最高的比亚迪的骁云1.5L,热效率43.04%,甚至超过了马自达。长安蓝鲸动力,广汽矩浪动力,奇瑞鲲鹏动力,长城柠檬平台的多款发动机,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合资水平。我们国产车有几个烧机油的(哈弗H9,BJ40的确有),有几个有机油乳化、机油增多问题的?谁的变速箱像日产、大众那么垃圾了?很多人其实对汽车并不了解,只是限于认知水平,本能的以为我们国产车不行。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因为名字就瞧不上的比亚迪,奔驰、丰田,都主动提出合资建厂。18年唐二代上市的时候,大众总裁特意飞到上海来试驾,要不是超速被拍,我们都不知道国外对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忌惮到了这种程度。今年比亚迪的DM-i上市,合资紧凑级轿车市场必然天翻地覆,话放在这,等比亚迪产能上来,什么宝来速腾卡罗拉思域,统统要降价。

长城推出的坦克系列,咖啡系列,吉利的领克,还有现在热度很高的星越L,奇瑞的星途、捷途,以及马上要面世的DHT混动平台,都代表着这个时代造车的顶级水平。

蔚来的老总李斌曾经说过,蔚来的工厂比保时捷还要先进。在圈里人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外界却当成是笑话。其实想想就能明白,我们国产车的流水线是哪年打造的?而保时捷的流水线有多少年了?我们自己的技术工人是怎样的一个工作状态,在国外,那些工人是怎样的工作状态?

现在汽车都是模块化生产,各一线车企都有自己的造车平台。国产车相对用料还要更厚道些,你们凭什么还认为国产车质量不行呢?我们去查询投诉量,最近一年内,排在前20里的只有两个是国产品牌。一个是早年被菲亚特干式双离合坑惨了的传祺GS4,一个是常年的销量冠军哈弗H6。我知道,这时候一定会有人拿销量说事,销量大必然投诉大——哈弗H6就是标杆,它投诉量排第17位,前16个有15个是合资品牌,有哪款车型销量比H6高?

国产车当然也不是哪一款都好,也不是什么毛病都没有。不过不能否认的是,目前最值得买的,的确是国产品牌。如果说缺点的话,小毛病肯定有,不过这么多品牌很难总结出共性问题来。比如说生锈问题,在低价车中普遍存在,不过这并非是国产车的通病,而是廉价车的通病。比如说油耗——国产车以前给人油耗高的印象,可是现在最省油的车是比亚迪的DM-i。说我们变速箱是短板,我们AT变速箱的确收专利所限,建树不多。盛瑞8AT还很难达到采埃孚、爱信的水平。不过我们的湿式双离合,不管从耐久度还是平顺度,都已经可以和主流AT变速箱媲美了。包括混动的ECVT,干脆颠覆了变速箱的概念。

最后,买什么车系?

1、新能源,不管是纯电还是插混,买国产!我们在新能源领域是世界领先的,这是拜登都承认的事实。

2、追求性价比:买国产,一线国产品牌都要明显高于同价位的合资。

3、SUV:买国产,买途观L、探岳的朋友已经付出了代价,国产SUV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造车经验,完全不输合资。而且科技感更强,外观内饰更好看,配置更高,用料更厚道。

4、豪华品牌:30万以下别买豪华品牌,30万以上你买的不是车,根据自己的气质和环境选择。品牌附加值方面我们国产缺少文化积淀,品牌认知度的确是短板。

5、价格预算只要足够,插混永远比燃油强!不过要选择电芯终身质保的品牌。

6、中、大型轿车、SUV,可以考虑合资美系。

7、小微型车:最好别买,买就买纯电,市区开。

想到的也就这些了,一个字一个字码的,或许个人认知水平有限,不过绝没有因为利益去吹捧某一品牌,某一车系的意思,觉得认同我的点评,不妨点赞关注,聊聊你的看法。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国产车:

(优势)功能全,配置丰富,价格便宜

(劣势)大多数国产车三大件依赖进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等大多需要国外进口,一般国产车企,奇瑞自主研发发动机。而且国产车相对来说油耗偏高。

奇瑞艾瑞泽5

日系车:

(优势)耐用,有句俗话说的号,开不坏的丰田,能让修理厂倒闭的丰田,充分说明了日系车的耐用性,想日系合资的,丰田,本田,尼桑在中国的销量都是非常不错的,其投诉率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劣势)皮薄,易剐蹭。

本田飞度

韩系车:

(优势)低价格;质量轻;配丰富置;外观漂亮。

(劣势)动力明显不足,发动机不适崎岖山路,只能适应城市条件。

起亚K3

美系车:

(优势)豪华、大气、排量大,扎实一些,安全;外型线条通常更粗旷锐利一些,肌肉车

(劣势)由于排量太大,所以造成的油耗高。

福特福睿斯

德系车:

(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结实,像捷达与桑塔纳,都是非常皮实的车型,底盘比较扎实,行车质感和操控性比较的好。

(缺点)德系车多为涡轮增压汽车,对机油汽油比较的挑剔,后期维护保养成本也要高一些。

大众桑塔纳

以上小编所推荐的都是10万以内都能购买到的车型,如有其他看法,欢迎下方评论喔~!👇👇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手写不易 谢绝转载。

日系车:日系车虽然是经济省油的代表,但是并不是全对,比如途乐 途达,普拉多,老锐志,皇冠,就没有考虑省油。偏爱AT和CVT变速箱

那么根据本人经验日系可以分为两类,一保守类(仅限于常规动力):丰田 日产 马自达 这一类动力不喜欢更新,喜欢推行自然吸气,在国外是大功率自然吸气,在国内受到限制,家用轿车一般只能推行2.5L以下的自然吸气 。值得一提的是日产的自然吸气动力几乎是毫无进步,但是价格相对便宜一点,马自达和丰田的热效率比较高,但是售价相对较高,同时马自达有良好操控性的同时启动会产生较大噪音。丰田的特点就是稳如泰山。题外话是新能源领域日产的纯电很强,丰田的轻混最强,马自达的蓝天技术不属于混动。

二,激进类:本田,斯巴鲁。

本田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在家用领域的王者。本天1.5T涡轮发动机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不少浪潮。1.5T地球梦发动机 低功率177马力。高功率接近200 可以用在紧凑轿车思域上,同时还能用在中型SUV冠道上,同时具有日系车里最顶尖的操控。

斯巴鲁痴迷于操控和四驱,但是舒适型不太好,并且换零件要等,所以是非常小众的品牌

另外三菱汽车的普通车型不建议购买,现在的三菱在国内大有退出市场的趋势。还要铃木已经退出市场,就不解释了。

另外:本田的高端品牌讴歌在国内tlxL用的2.4L发动机 喜欢雅阁的朋友可以看看,日产的高端英菲尼迪只推荐QX50,丰田高端雷克萨斯的话,价格虚高,买ES的可以考虑亚洲龙,因为雷克萨斯太喜欢加价了。

友情提示:日系只有部分大热车型保值,并不是所有日系保值。

——————————————————————————

美系车:美系比较好讲解 本人长期使用美系车。其特点是动力最强,底盘扎实,偏爱AT变速箱,同时目前的美系已经在解决油耗的问题。

美系分两大阵营 通用和福特

目前来说福特在战略失败中国已经走下坡路了,通用在国内突飞猛进。

福特的福睿斯福克斯销量严重下滑,同时三缸战略失败,蒙迪欧也面临停产 ,高端品牌林肯不温不火。通用:雪佛兰和别克销量较高,同时战略定位清晰 三大品牌,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都是性价比三宝。

目前通用最稳定的动力总成是2.0T+9AT 可变缸发动机,目前在君威,迈锐宝XL,探界者凯迪拉克所有系列等车型,上面都有应用,同时具有节油和动力的双重特点。

凯迪拉克作为二线豪华品牌的销冠,在国内仅次于BBA,虽然前段时间18万的ATSL炒的很火,但是那逼近是永久停产的车型了,新一代的CT4必将在B级豪华品牌有一席之地。捷豹路虎,阿尔法罗密欧,英菲尼迪也在降价,但是销量也不怎么样,总的来说凯迪拉克在国内是成功的。

另外美系车的皮卡车也非常强大,代表有福特猛禽,道奇皮卡。

——————————————————————————

德系

德系有世界第二的底盘,稳定的发动机技术,双离合的推广者。

德系的车比较吃机油,但是操控性,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各方面都可以。

目前来说 豪华品牌是德系的天下,普通品牌大众也有半壁江山。

另外大众系 奥迪 斯柯达是共用平台 发动机和变速箱的。

德系真的不省油,如果省油请选择日系。

目前来说,德系最了解中国市场 目前还未推广三缸车型。同时大众旗下的保时捷是奢侈汽车品牌的销冠

代表:大众系,奔驰,宝马。

——————————————————————————

韩系:现代起亚集团

韩系最开始模仿日系,后面有自己的道路。

韩系主打北美市场,特点是轻薄省油,但是用料差,在国内用料差,在国外用料好。

IX35从六年前的二十万跌得和国产车一个价,还有就是起亚KXCROSS也是国产价。所以现在韩系的竞争对手在国内主要是国产车。

另外韩系也有很强竞争力的车型,比如新出来的菲斯塔,起亚的K3。同时现代有捷恩斯这种豪华品牌。

——————————————————————————

国产车:国产车分为两派 自主和皮包

所谓皮包品牌代表如下:东风启辰,荣威,名爵,英伦,宝沃等,要么是假合资车,要么是买的国外品牌来包装自己。但是荣威和名爵在国内市场有一席之地,启辰虽然就是日产的三大件,但是价格很便宜。

自主:比亚迪,红旗,传祺,奇瑞,长安。

自主品牌奇瑞和长安是有比较强的技术,比亚迪是新能源车的王者。奇瑞能够自主生产三大件,长安现在蓝鲸发动机热效率超高。同时红旗有自主设计最美外观。

总结:国产品牌很乱,但是有个最强的大佬,那就是吉利!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每个品牌汽车均有各自优缺点,但是每个人根据自己驾驶特点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汽车概况”根据大众爱好进行一一点评!

日本车

日系车的优点是车辆省油,应答性好,车辆加速特性比较优秀,尤其是在起步加速的时候,车辆可谓弹射起步,加速感颇好,并且车辆可以堪称皮实耐用,很少会发生车辆系统故障。但日系车相对而言较轻,高速行驶稳定性差一些!

韩系车

韩系车的优点是车辆省油,动力优秀,车辆操控感也不错,如果你驾驶感韩系车,会发现韩系车换挡平顺度比较好,并且车辆皮实耐用,不容易发生故障!但韩系车驾驶感偏轻盈,底盘不够厚重!

美系车

美系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动力感较好,换挡比较积极,车辆动力系统稳定。美系车虽然也有简配,但是美系车在安全方面简配减少,这足以看到美系车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美系车缺点就是油耗高,并且美系车现在故障率也比较高一些!

德系车

德系车的优点非常多,但最大的优势就是德系车品牌,德国工匠精神已经被中国大部分人称颂,所以大家也对德系车偏爱有加。

德系车优点就是发动机较好,动力输出稳定,且加速感较好,油门和加速度整体线性感较强,踩多少油门就有多少加速度,并且德系车在高速行驶时,车辆稳定性特别好,底盘扎实紧凑,没有任何问题。

德系车缺点,车辆性价比较低,车辆内外饰用料较差,并且最近几年德系车耐久性频出问题,车辆质量有待提升!

国产车

国产车的优点就是车辆性价比高,车辆配置高,车辆乘坐感较好,同价车车辆,NVH控制较好。

国产车缺点,小毛病较多,车辆耐久性不好,后期维修保养问题频出。

总之,各个国家的车型都有非常多,例如德系车有BBA,大众,斯柯达等,很难通过一句话直接概括,毕竟各个车企都有自己几百年的文化,以上特征只是总体上描述,个车车企车辆特征可能略有不同。

“汽车概况”作为专业的汽车平台,畅聊专业的汽车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日系车:车身不轻,油耗不低,漆软,钣金薄,可靠性好,底盘质感一般。

上图是现在主流的朗逸轩逸和卡罗拉的重量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卡罗拉最重,其次轩逸,朗逸最轻。所以过去说日系车轻省油这个观点得更新一下了,并且现在的1.2T的卡罗拉的综合油耗应该在8L左右,而轩逸虽然车显油耗是最低的总是6升多,实际上也得高出一升多。而朗逸的油耗也基本上稳定在7L多。车漆其实厚度是没有薄很多的,主要是硬度低,很多轩逸和卡罗拉车主,很苦恼的一件事就是,树枝,小石子,会把车身弄出很多小点点和小划痕,做漆不值当的,不弄又闹心。

轩逸车身小磕碰

但是日系车的整体故障率还是挺不错的。丰田的品控是最好的,本田和日产就差点意思了。但是基本上总体也还行,小毛病比较少,毕竟配置也比较低,没什么可坏的。

德系车:行驶质感出众,钣金厚,漆面硬,油耗不高,动力弱,小毛病略多(刹车灯泡爱坏),价格贵,配置高(比日系高)。

十万元价位的德系车也就是1.5L的朗逸,宝来,polo,捷达,桑塔纳,斯柯达晶锐,这些车型的1.5L的动力着实是不太够用的,您要是佛系开车没问题,稍微脚急点就动力就跟不上了,它们又不像日系车那样故意在60km/h以下时将油门调教得很灵敏,让人感觉动力不错,其实后半段动力就呵呵呵呵呵了,不过德系车的行驶质感和隔音性绝对是同级别的上乘水准,它的底盘调教偏舒适,前半段软,小颠簸过滤得不错,大颠簸车身也能处理得很从容,没有那种开快了就晃晃悠悠的感觉,所以高速的稳定性很好,给人的信心也是很足,其次它的噪音控制也是非常优秀的,即使是桑塔纳这种入门级别的车的噪音控制也是很不错的。车身的接缝钣金和漆面水准也是非常高的,车身上的缝隙控制得很均匀,内饰上虽然也是硬塑料但是工艺水准很高,让人看着比较高级。

美系车:性价比高(车门喇叭最多),底盘和噪音控制也不错,动力好,油耗不高。

这个价位的美系车就是别克英朗和雪佛兰的科鲁泽,无疑这个价位唯二使用后独立悬挂的,虽然材料比较单薄。但是那也是独立悬挂,对操控和底盘行驶质感上是有提升的。

英朗后悬挂

并且8万块钱您买到的飞度是没有喇叭的,致炫是个喇叭的,polo不好意您买不到。而我们英朗和科鲁泽是个喇叭的。

并且1.5L 的他们动力够用油耗也不高,还有同级别动力最强的1.3T+48V轻混,唯一缺点就是三缸机。但是不告诉您您感受不到,感兴趣的可以试驾一下。这个发动机强就强在动力强还省油。

韩系车:基本上被人民忘记了的车,外观越来越放飞自我了,稳定性好,油耗低。配置相对其他合资品牌丰富但已经不及国产了。

2021伊兰特

目前韩系10万元价位的轿车可能就剩下K3和伊兰特了,基本上都停产了。韩国车以前的低价和高配置以及前卫的外观都被国产车追上了,就是油耗和可靠性我们国产车还得加把劲。韩系车其实被日系车的光环盖住太久了,实际上个人觉得日系车有的优点它基本上都有,总体不错。

国产车:民族之光,性价比超高,自动挡油耗依旧偏高一点,整体品控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配置非常丰富。保值率比较低。

这个价位的国产车比较推荐长安的逸动和吉利的帝豪,两车品质是有保障的,毕竟都是经过了很多代了并且都是大厂出品,帝豪使用的是cvt变速箱和逸动是cvt和双离合变速箱,不喜欢双离合可以买cvt版本的,动力还可以,尤其是帝豪调教的动力感受还不错,就是油耗稍微高一点,行驶质感也不差的。这两个车的内饰相对于上面这些车来说简直就是“超级豪华”的总统套房了。

逸动

第四代帝豪

手能碰到的地方全是皮质包裹,并且液晶仪表,中控大屏,L2级驾驶辅助,led自动大灯,真皮座椅,手机互联,语音控制。还要啥自行车。

十万元价位选车,我的建议是支持“国产车”

更多选车用车小建议尽在“键盘云车评”

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国产车都有什么优缺点?

日系车

稳定,耐用,保养维修省心,不是开 三年就得换的车。发动机静音效果比较好,故障率低,只要做好保养问题很少的。内饰外观都比较漂亮,舒适性比较好,技术比较成熟,配置齐全。性价比高,油耗低,适合我们这种上班族家庭用车。

缺点:车漆比较薄,提速不是很快。

德系车

优点:德系车的优点就是一直都一样不好不坏,中规中矩,保值率高。市场保有量大,比如大众,零件做工精细。

缺点: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千篇一律

美系车

优点:主要特点是空间大,油耗高。传统的美国车一般车体宽大,内饰比较粗狂,油耗相对比较高,不过现在很多车都没有了这些特点,君威君越外观有一些美系车的味道,内饰也做的精致好。

缺点:公认的油耗高。不管是高端还是低端美系车,都有一个硬伤就是变速箱lj,表现为换挡顿挫、可靠性差、使用后故障率很高。不管是英朗还是君威、君越,都有这些问题。

韩系车

优点:设计出挑,三大件稳,技术老,油耗凑合,空间尚可。

缺点:封闭性差,安全不到位,舒适性不强

国产车

优点:安全性强,便宜,舒适度高。

缺点:油耗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