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我最好的哥们儿,他的二爷爷(爷爷的堂弟)当过张作霖保镖。不是警卫或者侍卫那种,而是聘请武师,类似于供奉的那种。

之所以觉得这位老爷子是奇人异事,原因有二:第一,老人家是有真功夫的,第二,老爷子是历史的见证。

第一,说人,老爷子有真功夫。

我当时还小,找哥们儿玩的时候,遇上过几次,他们说话我在旁边听着,加上哥们儿和他爸的转述,林林总总听到些事情。

老爷子的功夫我没见过,甚至老爷子的亲儿子都没见过。就只有他的二儿子偶尔一次半夜醒了,听到老头在院子里打拳,出门看的时候,就看一个黑影一闪,再听自己爹那屋,呼噜声都起来了,这算是惊鸿一瞥。

就是这位二叔,曾经有一次见义勇为,一个人轻轻松松打躺下七八个小流氓,救了一对情侣。事后可能是二叔有点飘,老爷子一只手给放倒了,扔下一句话:你连点毛都没学到。

二叔可能是小时候看到父亲练拳,对功夫有了兴趣,不过老头说死也不教。一身能耐都带进棺材了。问他为什么,老爷子的原话是:王正义那功夫厉不厉害?还不是让洋枪打死了?你厉害,厉害过枪子儿去?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没用!

我也不知道王正义是谁,后来看书,才悚然发现,王正义其实是王正谊,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民国奇侠大刀王五!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王五率众抵抗,最后在前门被德国人乱枪打死,头颅被悬于城头之上。后来天津霍元甲赶到,连夜盗回头颅,交于家属,英雄这才安葬。这段故事后来被评书、电影、电视剧多次演绎,不过在一个练过真功夫,接触过那时的江湖的老者口中说来,别有一番味道。

后来我盘算过,老爷子肯定没赶上过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我估计情况是这样的:当时大刀王五和霍元甲都是江湖上威名赫赫的顶级高手,尤其是王五,更是隐隐有民国第一高手的感觉,而这样一位绝顶高手竟然憋憋屈屈死在了洋枪之下,让当时的武林心灰意冷:练武还有什么用?你厉害厉害过枪子儿吗?这股情绪也影响到了这位老爷子,所以老人家至死不传艺。

在民国之前,学武是可以养家糊口的,你可以去镖局走镖,可以去当看家护院,都能谋个体面的差事。可是到了热武器时代,练武没意义了,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真正的中华武术失传了,留下来的只是花拳绣腿的表演功夫。

或许,这位老爷子可能是最后一代武林人

而大刀王五之死,也可能是一次标志性的事件,直接导致了中华武术的断层。

第二,说事,老人家是历史的见证。

当时老人家说过这样的事情,因为有口音,而且时间太长,也记不住原话了。大意是说大帅死后,他也没脸再在帅府待着了,回了老家,后来日本人打进来占了帅府。他回沈阳,到他住的地方去看,遇上日本兵,他用冰溜子把日本兵杀了,后来不解恨有偷着去了两次,二奶奶以死相逼,他才没再去。

当时听老爷子说他杀过日本人,还杀了好几个,就以为老头吹牛,谁也不好意思说破——谁让你没活那么大岁数呢。后来我当导游,经常走帅府,也都把这事抛在脑后了。直到过了好多年,陪朋友再去帅府,发现帅府院里,挨着赵四小姐楼那边,多了一个“五间房遗址”,上面介绍:这里是当时佣人和侍卫住的地方,张作霖死后,曾在这里停灵。后来日本人占据帅府,多次发生离奇死亡事件,当时以为是闹鬼,于是把五间房拆了,把大帅的棺椁移到了珠林寺。

第一次看到这段介绍,当时置身帅府,感觉不寒而栗。一切都和老头说的对应上了。老爷子说回他住的地方,五间房正好是侍卫和佣人的住所,不过离奇死亡,是不是用冰溜子扎死的就不知道了,这时候老爷子去世都已经十好几年了,早知道那时候就详细点问问了。

因为我是先听到了老爷子的话,后来才听说五间房的传说,所以对此深信不疑。这位老人家应该担得起奇人异士这四个字吧。

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当地一直流传着一件奇人奇事。

这件事发生在解放前,我村有一个光棍汉,三十多岁,叫李传武,给地主吴德龙打长工,饭量出奇的大,别人一顿饭三个窝头,李传武得吃八个外加两碗稀饭。李传武力量出奇的大,解放前也只是独轮推车,别人推五百斤,李传武能推一千多斤,扛麻袋能扛四百多斤,而只手可同时拎起一个成年人,脏活累活抢着干。地主吴德龙很是喜欢李传武,饭随便他吃,从不限量。

那一年风凋雨顺,庄稼长势喜人,秋收时玉米大丰收,亩产五六百岁,这在时靠天吃饭的年代,绝对是奇迹。当时光靠独轮车运送玉米是不行了,因为地主有八百多亩地,要是光靠独轮车得推到猴年马月去。

还好地主家还有一辆四轮木大车,这四轮木大车长约二米二,宽约一米五,高约一米。四个轱轮是木头做的,直径七十厘米,中间方孔里有一块两头圆的铁轴,铁轴同而根木大梁连接处有圆眼,圆眼有铁套,走起来叽叽叽喳喳乱叫,用豆油做润滑剂。

四轮木大车一般木工还做不了,城边有一爷俩是做木大车的能工巧匠。做大车得用上好的国槐木,提前两年用人工锯成板材,然后放在水里浸泡三个月,把木料粘液浸泡出来,最后码垛阴干,还要一个月一翻垛,上下调换。

木料干燥好后,木匠师傅把板材锯成所需的方料,那时可没有一点电动工具,纯手工制作。上面两外侧扶手还是圆的,连接处全部都是用火把木料烤热加蜡,使木料变软,用三十多斤大油锤砸进木眼里。另外还需铁匠用铁件固定,四个轱辘周边是六块A形铁固定,以便耐磨。做好的成品四轮木大车绝对是工艺品,估计现在的木工不一定能做出来这样经久耐用的木大车。要是放在现在,绝对是无价之宝,极具收藏价值。

四轮木大车是用四个牛作为动力的,车上装满庄稼,转弯时靠人力硬转弯,转弯跟车人必须力大眼及手快,慢一点就掉进路边沟里了。

几个长工用四轮木大车,套上了四个大黄牛,进到玉米地里装了满满的一大车玉米,大约有两吨。慢慢地往家赶,前半道挺顺利,当走到半道一拐弯处,大车外侧轱辘卧进了泥坑里,任凭人和牛怎样努力,车一直没走出泥坑,这时几个伙计说去叫李传武,李传武在另外一块玉米地用独轮车往场里运玉米。半小时后伙计把李传武叫到大车旁,李传武围着大车转了一圈后说,你们一人赶牛,其余人推车,同时使轻,我说好就开始。只见李传武背靠右侧后轮,弓马步,两只大手紧紧地抓住车大梁往上使劲,只听李传武一声好,人牛齐力,把两吨多重的大从泥坑里整了出来。

从此李传武大力士在当地声名远扬。

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我们当地有一个专门的“土夫子”,确实是很有一套,可惜没有用在正路上,

这家伙有个很擅长的地方,就是在乡下寻找古墓很精准,在我们一带很出名。

被抓后,据他本人交代,他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为了所谓的“专业”,可谓是发愤图强。

买了很多的古书籍以及字典,然后,还看了很多考古纪实节目,专心的学习,

还当了类似考古志愿者的差事,不断总结,做了几十万字的笔记,自学成才,

然后,他就在乡下山中到处寻找古墓,并进行挖掘,可以说是胆大心细,

为了解决渠道问题,和当地的很多藏家以及收藏协会的成员都有交集,

甚至,还很有互联网思维的提出了“预约挖掘项目”、“订单式挖掘项目”,

他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本事,据说是天生的,就是能够通过植物就能大致判断哪有坟墓,

然后,再用工具挖点土,就能判断,这里面大概是啥朝代,有啥东西,有没有进水,

据说,因此还收了不少“徒弟”,其中一个“徒弟”因为使用“炸石膏的火药”,

然后大为光火,还被他逐出师门,可以说是相当的“专业”。

一次感冒发烧,依旧冒着大雨,把雇主的“任务”给完成,可以说很“敬业”,

当然,他的一系列举动,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然后,就被抓啦。

现在还在监狱里面,被判了好些年,这,也算是报应吧。

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民间不乏奇人异士,我就亲自遇到过,帮了我大忙……

08年的时候,我老婆的外婆走失,家人苦寻多月未果,最终经高人指点,一家团聚。事情是这样的……

提到我老婆的外婆,不得不着重说一下,她是一名聋哑人。自小失去语言能力,养育了一儿一女。我老婆她外公在我丈母娘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她一个聋哑人一手把一双儿女拉扯到成家立业。

我第一次见她,我还没结婚。那时候农忙,我去帮忙,中午回家,发现一个老人坐在门口,手里拄着一根拐杖,看我进来,她估计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我是谁了。眼神里流漏出的喜爱神色,我至今都记得。她赶紧起来,去房间里拿了一瓶牛奶,硬塞给我……

后来,我在常州的时候,听说她走丢了。特意请了假和我老婆一起回家去帮忙一起找。我们回家之前,他们已经找了差不多一个月,我丈母娘眼泪都哭干了。

这个时候的想法,就是很简单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到家的时候,实在也是没办法了,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不然找人看看吧。也不知道行不行,就当试试呗!

我征求了我丈母娘的意见,她也是急的没办法了,所以也就同意了。于是我朋友就带我去找了他一个朋友,简单说明了情况,然后告诉他生辰八字和一些简单的情况。

没几分钟,他跟我说,你回家告诉你丈母娘,不要着急,有福之人正在被善良的人家悉心照料。不出一周,自会有人寻上门来。

我就回家跟我丈母娘这么一说,她哪里相信呢?依旧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找,天黑了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然后坐在门口流眼泪……

我们劝也没办法劝,我老婆就陪着默默地流眼泪……

第四天,有个村上人过来说,快看泗洪电视台,有人登了寻人启事,说是一个哑巴老人,我感觉就是你家丢失的老人,我还把电话抄下来了。你们赶紧打个电话问问!

电话一拨通,果然就是我老婆的外婆。二话没说,当天晚上,我就开车带着我丈母娘,我老婆,就去了。到了人家,一进院门,就发现我老婆的外婆,安静的坐在堂屋里,一看我丈母娘进来,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她不会说话,只有流泪了。

两家人坐下一谈,才知道,我老婆外婆已经在这户人家住了一个月了。一开始是在街上看到的,这家人心善就把他带回来了,发现不会说话,就一直不同意她走。心想附近谁家老人走失应该不久就会寻来,可曾想,这个老人硬生生用两条腿跑出了县,哪里还寻的到……

这期间,这户人家还单独给外婆收拾了一个房间,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中间外婆几次要走,他们留不住,就给她准备了干粮水,可是不放心跟着她,到最后又把她带回来,继续伺候着,心想终归有人会来找的。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说,这个老人好的,如果没人找他就准备给她养老送终了。因为他妈死的早,看到外婆就想到了他自己的母亲。

后来一等再等,也没人来寻,外婆又经常一个人坐在大门口抹眼泪,他们看着心疼,托了周边乡镇的亲戚打听都没消息,在当地电视台打了寻人启事也没消息,后来就想着,再试试吧,就去隔壁几个县的电视台也打了寻人启事,这才两天,就接到了电话。

听他们这么说,我丈母娘差点给他们跪下……

外婆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去世那年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还来送了最后一程,这么多年,两家人之间还有走动……

最后祝好人一生平安!

民间不乏奇人异士,有时候剑走偏锋,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最后,祝外婆天堂安好,祝好人一生平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喝酒厉害不知道算不算奇人异事?

大约三十多年前,我八九岁的时候,我爸妈工作的纺织厂里有一个姓魏(或“卫”)的保健工,外号“胃通海”,喝酒特别厉害!

他在我眼里,就是个特别的存在。每天中午我去我妈厂里吃饭,总能遇到他。他的午饭特别简单,那种铝制的饭盒,放在蒸架上蒸好的满满一大盒米饭,几根咸萝卜,但是少不了的就是一瓶“五粮液”。那种“五粮液”,普通的圆瓶子,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五粮液”三个黑体字,右下角还有54度的字样。据说这个酒是厂里给他提供的。他有时候吃一口饭喝一口酒,有时候先咸萝卜下饭,把饭吃掉一半,然后整瓶酒一起倒进饭盒里,和米饭一起搅拌一下,稀里呼噜一口气吃完。吃完后一点事情都没有,斜挎着公工具包到处晃悠。

他特别喜欢和妇女吹牛。说自己的工资高,一个月要150多块,而且这个厂离不开他,所以厂里每天给他提供一瓶酒。那时普通的纺织女工的工资就八九十块,他拿150多块,是挺高的;厂里有客人过来谈业务,厂长就把他找过去陪酒,准定能把客人喝翻了,很多业务都是在他的酒杯下谈成的。所以厂长器重他,给他午餐提供白酒。这种酒,大概一块多钱一瓶,他自己是不舍得买的。他自己喝的,是那种零拷的,装在塑料桶里的散装白酒,八毛钱一斤,一次拷20斤,每天早晨喝一点晚上喝一点,按照他的说法,省一点喝,一桶可以喝一星期。

我真正见识他喝酒,是有90年代初的某一年的腊月二十四。那年厂里效益好,厂长组织职工在食堂吃年夜饭,因为我爸妈都在厂里,我和我姐被允许一起参加。亲眼见证了他的酒量。

纺织厂里有五六十个女职工,扣除厂长和“胃通海”,男职工只有七八个。大家和他车轮战。我记得很清楚,那次喝的是方瓶子的“醉蟹”,38度的。大家面前都放着一个小碗,每人半碗。然后轮流和他干杯。我爸平时一瓶酒要喝五顿,那天破天荒和他干了半碗,酒劲上来直接倒在纱包上睡着了。我在边上看他们斗酒,一轮结束,他一瓶半下去了,一口菜都没吃。吃了点菜,又吃了一碗鸭血糯做的八宝饭,又来第二轮,又是一瓶下去,这边又有人败下阵来。中途他说要出去换鞋,几个人拉着他不让他走,怕他出去把酒吐掉。他说酒喝多了出脚汗,袜子鞋子都湿透了。还脱了鞋给大家看。果然,他的鞋子跟水里捞起来的一样,还散发着酒香,,于是又有人起哄说他偷偷把酒倒鞋子里了。其实想想也不可能啊,这么多人看着他喝下去的,再说了,要偷偷倒掉也不用倒鞋子里啊!

大家把他的鞋子扔在锅炉边烘烤,让他光脚踩在一堆棉纱上,继续喝。 这样吃吃停停,吵吵闹闹,三个多小时,他喝了四瓶多“醉蟹”。脚下的棉纱也湿透了。几个人吵着还要喝,被厂长制止了。因为我们这边的习俗,腊月二十四晚上要祭灶。再这么喝下去,灶王老爷要有意见了。

那天是我人生中看到一个人喝白酒喝得最多的一次,而且没有喝醉。

等我高中毕业的时候,听说他得了肝硬化,死了。想来那时也不过刚刚五十出头而已。

年轻时喝酒再厉害,毕竟是伤肝的。

你在民间见过奇人异士吗?

有!很多!他们把黑的说成白的。而且黑的也能变成白的。而且他们能把白的变成黑的。他们无所不能。指鹿为马。是黑是白,他们说了算。老百姓都怕他们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