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上次跳槽之前,我的小主管跟我谈话说:“年轻人不要一味追求高薪,还是要多考虑个人成长。如果现在给你百万年薪,你想想你能接得住吗?”大家觉得,过早就拿高薪,是不是害自己?

孔子曰: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关键的问题不是过早拿高薪,而是看你的能力,是否足以匹配这份薪水?你有这个能力,换一家公司一样可以拿这些钱,或者自己创业,可能赚得更多,不存在早晚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这份薪水靠的是能力以外的东西,那的确不是好事。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德不配位

举个例子,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女孩,从事不正当的职业,来钱很快——我们抛开违法的问题不谈,她年纪轻轻赚钱很容易,想的是趁着自己年轻多赚点,等到30岁,回老家,开个花店,找个老实人踏踏实实过日子,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有学者进行过社会调查,很多这样的“小姐”,其实过得都不幸福,大部分都重操旧业,只有极少数能按照预想抛开过去,开始新生。

为什么?德不配位。

她们年轻时赚钱太容易,钱来得快,花得也快,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日后断了这营生,也没有别的手艺,一些一个月两三千的基础工作又不愿意去,钱花光了,或者投资赔了,就只能再操起皮肉生涯,直到年老色衰。

不说高薪,一些拆二代也是如此,偶然获得一大笔财富,驾驭不了,不少人就变了个“魔术” ,把几百上千万的家产变没了。同样也可以用德不配位来形容。

不过,这句话也并不全对,因为高薪和早晚没关系,和能力有关系——如果能力可以匹配薪金的话,多早都没事。

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确实是这样,2010年的时候,我刚好30岁,年薪150万,那时候我很膨胀,觉得自己能力爆棚,国内的顶级咨询公司已经容不下我了,于是在甲方一家行业龙头公司的老板力邀之下,我去了他公司做人力资源副总裁。

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才干和专业知识,做这样一家民营企业还不是手到擒来?于是我雄心勃勃,一上去就推翻了公司成立十多年来的企业文化积累和人力资源老系统,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出了一整套人力资源变革措施和方法,我相信公司如果采用我那一套模式,一定可以获得更大发展。于是我满怀信心的跟老板提案,老板看了我的提案之后,没有肯定也没有否认,只是告诉我,可以先按我说的试试看。

我看老板既然是这么个态度,就以为他肯定支持我的变革方案,于是我就忙着召集会议,迫不及待的将我的“施政纲领”推销出去!可是正当我忙活的时候,没想到我的方案却遭遇了普遍的抵制,尤其是核心管理团队,几个副总对我的提案都不赞成,说什么话的都有,于是我把这个情况告诉老板,希望老板能够表态支持我,谁知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板竟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我是让你帮我把企业改好的,不是瞎折腾的,你这么个搞法,让我怎么向那些一起创业的伙伴们交代?”

听老板这么一说,我当场瘫了,一气之下离开了那家公司,连工资都不要了。从那以后,我的职业生涯就一直不太顺,直到几年之后,我才悟出:当年我能拿150万的年薪,完全是我的运气好,并不是我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平台成就了我。

如果以现在的标准看那个时候的我,年薪顶多拿5万而已。只能说,我走了狗屎运!

所以啊,年轻人不要一味追求高薪,还要多考虑个人成长。否则给你年薪百万,你根本接不住。这话说的没毛病。

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老想着拿高薪,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才是正途。毕竟你想要有钱,必须先让自己值钱!

头条的网友们,我说的对吗?

关注@喻德武 给你分享更多职场经历和干货。

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过早拿高薪就是在害自己,确实是这样。在09年的时候,我年薪200万了,那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牛,很厉害。于是在猎头的邀请下,我加入一家行业前三甲的上市公司,做财务副总。

我想这下自己的才华可以更好的施展了,于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为自己的新东家,规划了新的财务管理流程,对于这样的流程我是颇为满意,毕竟从外企到民企的我是带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来的,而这正是民企所缺乏的。

当我满怀信心的跟老板汇报的时候,老板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欣喜,只是说,整体方案不错,很大胆,可以考虑尝试。

我以为老板这是肯定了我的方案,于是,在第二个月的董事长会议的时候,我当场抛出了这套方案,没想到这套方案遭到了很多副总的反对,尤其是销售和采购,认为这样的方案阻碍了他们部门的发展,其他部门也都纷纷附和。

我原以为老板会当场支持我,会支持方案的推行,谁知道,老板居然说:流程梳理,改变都是需要的,但是要脚踏实地,认真调研,不是凭空想象,这样的搞法,有谁会支持呢?

我当场跟老板拍了桌子说:是你当初请我来的,我做了方案又不支持,老子不干了。于是我当场辞职。

可是接连几家公司,我跟老板以及新的团队相处都不融洽,在业内也传出了我的种种不是,我的职业生涯颇为不顺。

多年之后,我才领悟到,原来我的高薪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强,而是平台的光环效应,当初的我也就是值10万而已,只能说赶上了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当然,有高薪人人都高薪,但是一味地追求高薪,而忽略了个人的成长,否则真的等有人给你年薪百万的时候,你很可能驾驭不住。

头条的朋友们,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故事聊职场,有料,有趣,有深度,关注@职要精益

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我好想害自己啊!为什么没人害我啊,我好苦恼啊!

想害我的快点来报名啊,我都准备好了!

这种简直是胡说八道啊,这其实是企业不想出钱的伎俩罢了,给不上钱就拿个人成长说事,给你高薪你成长的更快啊!

任正非曾经说过:什么是人才,我看最典型的华为人都不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这句话是看似非常直白,其实是很朴素且有道理的。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商、能力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差别,进入社会后,能够发展得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处于什么样的平台。

如果一个平台给予你充分的锻炼机会、足够大的施展空间,丰厚的待遇,那就能从内到外激发一个人的潜力,短时间看可能没什么,但如果以五年的时间段来看,与其他人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钱给多了,你的责任也就大了,压力也就大了,自己的动力也会倍增。这个对我们的主管能动性绝对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还有一点,钱是给多了,但钱不是白给你的。需要你做出成绩,做出符合你工资的业绩,没有业绩,自己也不会长时间拿这么多钱的,客观上促使你必须努力。

如果我身边朋友每月工资都只有5000元,我现在每月从公司里拿的是10000元的工资,如果我不好好干,怎么对得起这份工资和老板的信任?

再说的深一点,当一个月收入10000的人生活在一个平均工资5000元的城市里时,他对于工作有较强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愿意为工作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真正优秀的公司,是每个人都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同时也获得了高收入和快速的成长。

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如果你有本事,毕业就拿百万有何不可?如果没有特殊能力,过二十年他也不会给你。总之,衡量自己的能力。该得高薪别被人忽悠拿低薪,暂时没大能力也别被忽悠当随时被抛弃的廉价劳动力,合适的薪酬是应得的。

有人说:“过早拿高薪,是在害自己”,这种观点正确吗?

朋也观点:虽然我也想过早拿高薪,越早越好,越高越好,但是我身边确确实实发生过因为过早拿高薪,导致把自己坑苦了的人,还不是别人,就是我女朋友。

疫情期间,百废待兴,但是互联网行业却没受什么大影响,而且在线教育趁此吃足了这波福利。我的女友恰巧就在在线教育工作,当时任职一家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公司,就不说是哪家了。

那个时候也就是疫情最严重的,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大受影响,我女友那个时候也在在家办公,但是每个月能拿到4万多的工资,要知道女友不过刚毕业没几年,专业也不是什么高薪专业,就一个普通三本,在北京打拼还不足一年。

在北京月薪过4万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大型企业的经理总监级别的人物了,不过在当时在线教育火爆的形势下,女友以一名普通员工的身份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她整个人都是飘的,想买什么买什么,活的很滋润。

之后没过多久,随着国家的双减政策出台,在线教育行业几乎全军覆没,女友当时的工资也是断崖式下跌,甚至连单位都快垮台了,可就那么紧急,女友也不着急,总以为钱好赚,月薪过万轻轻松松。

等到女友离职了,再找工作的时候傻眼了,在线教育行业已经大幅度萎缩,只能转行,但是转行又没有任何经验,五千的工作都费劲,高工资的工作女友没那个能力,低工资的还看不上。

为这事我俩没少吵架,最后还是同意了我的看法,去培训,反正我有工作,养活个女友还不是绰绰有余,半年之后学成再去找工作。

过早拿高薪,真的挺害人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给你那么多钱,把自己的欲望填的那么高,等有一天钱不够的时候,你要怎么办?借钱维持目前的体面吗?有多大能力,赚多少的钱,自己掂量掂量自己,半斤八两还能心里没数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