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孟婆作为中国传说故事中的“高频词”,在阴曹地府中的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孟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日夜巡游,都是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因为传播范围广,人物鲜明,所以被大众所熟知。我也是写小说的,曾创作一本小说《兽医白无常》,对这类传说、神话也有所了解,正好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从民间传说角度分析

能查到的民间传说大致有三种,一说是天上的散仙,不忍看人间生生世世恩怨情仇的纠葛,于是在忘川河边摆摊,给过往亡魂熬制孟婆汤,给我一杯忘情水,了却烦恼,重新做人。二说是孟姜女,丈夫死了过不来这劲儿了,于是上天感动,在奈何桥头给了一个摊位……三说孟婆是汉朝的一个老婆婆,一生行善,死后被安排了个职务。

第一种说法,孟婆是个志愿者,到阴曹地府用爱发电——不管能不能成立,基本上地位也就明确了,志愿者。

第二种说法和第三种说法虽然来历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生前如何如何,死后给了个公务员,门口熬汤,也属于底层。

第二,从地府组织结构分析

地府的传说也太多了,什么十殿阎罗,十大冥帅,地藏王菩萨……我是写小说的,这些东西我能写一大坨。不过都是胡编乱造的。我们现在先从职能分析,地府是干嘛的?

人死了,鬼差接引。彼岸花艳,忘川水寒,过望乡台鬼门关,到十殿阎罗那里清算。行善积德的投胎好人家,作奸犯科的沦入畜生道……你们感觉,这像不像一个……

快递分拣中心?

人就是件,鬼差就是快递小哥,接引给送到流水线上,然后根据地址(你的生死簿)进行分拣——这个是北京的,投胎好人家,那个是上海的,送去畜生道。十殿阎罗这里就是分拣的。

分拣出去该往外送了,可是件送走之前还需要以道工序——比如说贴标签,就相当于喝孟婆汤,因为喝了孟婆汤就要转世投胎了。

这么说孟婆是干嘛的?如果阴曹地府是一个快递分拣中心的话,那么孟婆就是里面一个最后贴标签的流水线工人。

所以……孟婆什么地位,你品,你细品。

最后,推荐我的小说《兽医白无常》,正版已经被封了,大家自行搜索盗版。

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黄泉之路花开彼岸

按照我国古代民间传说记载,人死后都会走上一条通往冥界的路,也就是所谓的黄泉路,据说这条路上开满了只开花不结叶的彼岸花,这种彼岸花因为花叶生生世世两不想见的特质,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很多的爱情色彩。

据传说在黄泉路的尽头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架桥直通彼岸,这座桥就是大名鼎鼎的奈何桥,一旦跨过奈何桥,紧接着就是望乡台,相传逝去的人最后想看看自己人间的亲人就只能登临望乡台,而这也是尘世之缘的最后一眼。

上古帝族来历吓人

而和望乡台临近的正是孟婆亭,孟婆就常年守护在此,每个鬼魂途经此地都要喝一碗孟婆汤,喝过这碗孟婆汤之后就可以了却凡尘重新投胎。而民间关于孟婆来历也是说法不一,最早在《山海经 东荒》中记载:“帝尧之二女,游于江中,出入必风雨自随,故曰孟婆”

如果按照这一说法,孟婆的来历可谓是高的吓人,因为我们所熟悉的三界六道神仙体系其实是在商周时期才建立起来的,按照封神演义的记载,商周之前尚且没有天庭就更不用说冥界了,而经历了封神大战之后,截教和阐教众弟子最终达成某种协议,从而组建了天庭并成为中坚力量,而地府也随之应运而生。

冥界之主职责重大

按照百度百科给出的数据,尧帝身处的上古时代大致在公元前2168年,而西周在公元前1046年,按照这一数据那么孟婆至少活了1122岁等到封神榜册封天下神仙才进入的地府,由此可见孟婆的实力绝对不一般。

从上述资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孟婆有可能是隐藏的幽冥之主,毕竟帝尧的地位太过特殊,能在上古时期称帝的基本上都和仙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他们所具备的神力远非后世修炼出来的神通所能比拟,那么在三界划分仪式上,孟婆极有可能是作为上古族群的代表镇守冥界。

三界太平有我无他

因为冥界初建的时候,宇宙之中的荒古巨兽妖魔鬼怪比后世多多了,那么如何管理这些凶神恶煞就成为了难题,而让这些神通广大的鬼魂失去记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由此可见孟婆绝不是后世流传的劝诫每个人喝碗汤那么简单,而很有可能是动用无上法力来重置妖魂的记忆。

久而久之,随着上古时代的烙印离我们越来越远,孟婆也逐渐成为一个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标签文化,尤其是经过现代网络文学的渲染,孟婆的地位好像与一般的鬼差没有区别,但是咱们就拿最简单的一个事来看看,一位活了4187年的上古帝族公主,伴随着中华文明从无到有,怎么可能是三界之中的等闲之辈呢?

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传说人死后鬼魂会飘过奈何桥,这座桥上有一个女人名叫孟婆,她专门负责熬制“孟婆汤”。传说鬼魂通过桥时会口渴,但只要喝碗孟婆汤就能立即缓解口干的症状,但也会忘记所有的记忆。那么孟婆到底是谁呢?她在阴间的地位如何?

根据民间传说,孟婆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传说孟姜女死后,由于仍然太痛苦不能转世为人类,所以制作了孟婆汤,当魂魄喝了它可以忘记所有的痛苦。

后来孟姜女的事迹传到了天庭,于是她被派到阴间里做负责转世的神仙,专门熬了这种可以消除记忆的孟婆汤,为那些受苦的人忘记过去,转世投胎。

第二个民间传说是,孟婆就是一个普通姓孟的女子,她一生都致力于行善,从不记恨,无论发生什么事,她总是真诚地对待朋友。后来这个女人在深山里修行,最后天帝特别命令让她做阴间的神,掌管“孟婆汤”,为死者消除今生的记忆。

第三个民间传说是孟婆本是天上的一位女官,虽然她只是一个没有权利的官员,但她纯洁善良,关心人类的苦难。当她得知人去世后,不得不跨过奈何桥,桥又平又窄,这些人如果不注意就会掉下去,只要掉下去就会受尽折磨。

于是她主动对玉皇大帝说,她要下阴间煮“忘情水”,让一个人喝了以后就不会有痛苦了。玉皇大帝被她说得有点动情,就同意了她的请求,下地狱当个官吏,同时把“忘情水”命名为孟婆汤。

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孟婆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在奈何桥边抹去亡灵记忆的阴使。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死后先会由土地城隍初审,然后被黑白无常勾魂进入地狱。第一关是鬼门关,过鬼门关需要一个路引的文件,上有阎王爷、城隍和丰都县令的印章。然后就会来到黄泉路,黄泉路边开着彼岸花,还有游荡的孤魂野鬼。走过黄泉路就来到忘川河,河上有一座奈何桥,跨过奈何桥就到了望乡台,亡魂在这里最后一次回顾从前。

望乡台旁就是孟婆在卖孟婆汤,孟婆汤可以消却记忆。忘川河旁还有一个石头叫做三生石,记载着前生今生来生。

孟婆汤以八泪为引熬制而成,这八泪分别是生泪、 老泪、苦泪、悔泪、 相思泪、 病中泪、 别离泪、孟婆的伤心泪。

古人常说“九泉之下”,黄泉就是九泉之一,包括酆泉号令之狱,重泉斩馘之狱,黄泉追鬼之狱,

寒泉毒害之狱,阴泉寒夜之狱,幽泉煞伐之狱,下泉长夜之狱,苦泉屠戮之狱,凕泉考焚之狱。

关于孟婆的由来主要有三种传说

一是源于道家典籍中,孟婆本是天界一散官,后来因看尽人间恩怨情仇,最后来到忘乡台旁熬制孟婆汤,将世人的思绪放下。山海经还曾提到“帝之二女,游於江中,出入必以风雨自随,以帝女故曰孟婆。”

二是元代非常流行的一种说法,说孟婆就是孟姜女,为了自己能忘却痛苦熬制孟婆汤。后感动上天,使其不入轮回,便在望乡台前熬制孟婆汤。

三是传说孟婆生于汉代,自幼研读儒家典籍,后来入山修行,上天怕世人知前世泄露天机,命其为幽冥之神,在望乡台熬制孟婆汤让世人忘却前世记忆。

阴曹地府的职位体系

阴曹地府实则是两个机构,阴曹是在阳间的管理机构,例如土地城隍。阴曹是隶属于地府的一个机构,地府的概念又小于阴间。

远古时期,认为后土(化身轮回)主宰所有死者,其地位和西方的大地之母盖亚差不多。其下辖城隍、土地、山神等各级土地之神,在道教中与玉皇大帝、天皇大帝、紫微大帝、长生大帝、青华大帝共称为“六御”。

最高统治者:天齐仁圣大帝也就是东岳大帝,掌管世间一切生死。来历假说众多,有黄飞虎说(封神演艺)、太昊说、金虹氏说、上清真人说、天帝之孙说、盘古化身说、山图公子说。东岳大帝作为阴间统治者是后来的说法,泰山作为天子封禅之地,上至天庭下通地狱。

酆都大帝主管冥司,传说酆都大帝是北极紫微大帝的分身,是地府的最高神灵。因为酆都是地府的入口,酆都大帝相当于辅佐东岳大帝管理地府。酆都大帝其下是五方鬼帝、六天鬼神和十殿阎罗(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阎罗王是吸纳印度神话体系中的阎摩罗王(地狱的神)而来,不是阴间的最高掌权者。

佛教的传入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包括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面然鬼王(地狱亡灵的领导者)。

十殿阎罗下面就是判官,四大判官赏善司魏征、罚恶司钟馗、察查司陆之道、阴律司崔珏(掌生死簿),再下面就是十大阴帅包括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鬼王、日游神、夜游神、豹尾、鸟嘴、鱼鳃等。

孟婆的职责重要且特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个肥差。如果真的要给孟婆在阴间排一下地位,那应该是次于十殿阎罗,和四大判官一个层次的。

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阴间三日游路线示意图

假如将地狱比喻成景点,把鬼魂形容为游客,那么孟婆的身份,就相当于分流引导员。在这里,将在孟婆的指引下,前往不同的景点进行游览。

我们不妨将这段旅程,从头过一遍;我们的旅程,便从你灵魂出窍的那一刻开始!

一、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不容你拒绝的拉客小组,黑白无常

说是接客,倒不如说逮捕。作为游客的你,是没有资格讲条件的。随后黑白无常就会打开空间大门,送你直接来到景区大门—鬼门关!

在这里,导游“牛头马面”将会和黑白无常做个交接,验明正身之后,你就会被导游带着穿过鬼门关,正式开始你的旅程。

图片敷衍了点,反正牛头马面大家都知道长啥样,意会就好

二、风景诡异的黄泉路

经过了鬼门关,你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由魂魄正式变成为鬼!

作为鬼第一个映入你眼帘的,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血红大地。

仔细分辨,你会发现,这血红并非土地颜色,而是数不清的血红花朵;这些花朵十分诡异,只见花朵不见叶;无风自动,色彩艳丽;形态诡异,莫名给人一种不详之感。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彼岸花”!

除了漫无边际的“血色地毯”,还有无数奇形怪状的鬼魂在黄泉路上游荡。

他们皆是阳寿未尽,非正常死亡的人。由于不符合转生条件,他们没有资格进入下一个景点,必须在此地将阳寿耗尽,才能去到阴间报道,听候发落。因为都是非正常死亡,他们还保留着临死前的形态,所以这个场景也是无比恐怖,什么形状的人都有。索性他们并无攻击欲望,且有牛头马面这两个“官方工作人员”在侧,有正式身份的你倒也不用害怕。不过那些通过不正当方法进来的人,就会招致它们的围攻,这是题外话了。

三、奈何桥上孟婆汤

黄泉路虽长,但终有尽头;一条望不到头的河流切断了去路。此河名为“忘川”,忘川河里无数孤魂野鬼在血黄色的河水中翻滚,这些都是不得投胎之人;他们唯一获得投胎的机会,便是趁着有鬼经过奈何桥时,抓住桥上之鬼作为替身,交换身份。

桥头一块巨大青石,上书“早登彼岸”四个血红大字,每当有鬼来到跟前,青石上便会幻化出此人的前世、今生、来世三世,因此这块巨石被称为“三生石”。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阴间的大型显示屏,有新鬼报道登记,就将个人档案显示在上面。

三生石后方有一个高台,站在台上可以看到阳间景象。在这里,你还有最后一次有机会,通过高台之上的空间缝隙,观看阳间家乡的亲人。因此此地名作“望乡台”,亦称“思乡岭”。

图文无关,毕竟我没办法真的跑去拍个照片啥的

到这里该看的都看了,该缅怀的也缅怀了;正所谓“一天不吃人间饭,两天就过阴阳界,三天到达望乡台,望见亲人哭哀哀。”不看倒也罢了,看完阳间景象,难免对亲人更加放不下,“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两行。妻儿老小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

之所以让你看一眼,是因为马上就要到孟婆那里做出选择:

是狠心喝下遗忘过去的孟婆汤,踏上奈何桥投胎转世;亦或着实难以放下至亲之人,选择一头栽入忘川河;虽能保留记忆,却不得不在忘川河水中沉浮千年。

这千年之中,你能有机会数次看到那个让你无法忘怀之人,但他(她)却无法看到你。千年之中,你会数次看到他(她)喝下孟婆汤,一次又一次转生;他(她)会有新的人生和至亲,也不再记得你。若是千年之后,你依然放不下,那么便有机会带着点点记忆重回人间,寻找你的挚爱。

网络上热传的“孟婆汤兑水”小视频,也许就属于这种情况。千年修来的羁绊,请呕心以待。

四、喝下这碗汤,进入下一个轮回

当你选择端起这碗汤的时候,就代表你选择了放下!

亲情、爱情、友情;名、利、财,皆都化为身外物,和你再也没有任何关系。这一刻也许你会感叹,这一生为了什么而执着,为了什么而挣扎,死去以后似乎一切都没了意义。你的名字不再代表一个人,仅仅是一段回忆。

一口干了它,眼中晃动的人影慢慢消失,眼神逐渐恢复清澈,犹如初生婴幼,前生与你再无干系。

奈何桥分上中下三层,一生行善之人,可以有资格走最上层,一生平凡之人走中间这层;而一生作恶之人,则只能走最下面一层。

最下一层十分凶险,稍有不慎便会被水中恶鬼拖入水中,作为替身。

桥的尽头便是天人道、修罗道、人道、畜生道(也叫旁生道)、恶鬼道,地狱道,这六道被称为“六道轮回”。具体被分配到哪一条道,是根据个人一生所为来分配,由不得你来选择。

到这里,阴间之旅就算结束了。

当然,还有两类人死后不会经历这段旅程:

一为佛教中人功德圆满,则会被直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

一为作恶多端之人,会被业力牵引,直接坠入地狱,开始另外一种体验:十八层地狱!

当然,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想,终究是为了劝人向善,缓解对死亡恐惧的一种寄托。信或不信,都在个人,无须较真,谢谢观看~

孟婆在地狱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孟婆,在神话传说中,是天地人三界初开就存在的人物,而地界(地狱、阴曹地府)却是在三界分开后才出现的,而里面的官员自然也是在三界分开后才出现的。所以,孟婆在地界的地位非常尊崇,不是地界官员能够相比的。

地狱中的特殊存在,地位尊崇无比

据说,孟婆在去地界前,曾是天界的散官,虽无实权,却倍受尊重。例如:隋朝时,散官几乎都是加给文武重臣的。

正常情况下,作为天界的官员只能在天界为官,几乎很难跨界为官,但孟婆却能进入地界工作,可见她的身份有多么的特殊,地位自然也就非常特殊,几乎不受地界管辖。

可以说,孟婆的出身可能比天齐仁圣大帝、北阴酆都大帝、五方鬼帝(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罗酆六天官(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十殿阎罗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以及四大判官(催命判官崔畔、赏善罚恶判官钟馗、阴律判官黑无常、查察判官白无常)等地狱官员的身份都要神秘、尊贵。

不过,也有人将孟婆与四大判官并列,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矛盾。毕竟,四大判官分别掌管十殿阎王的赏善司、罚恶司、阴律司、查察司四大部分,而孟婆并无地界的官职职务。

据说,阎王等地界官员到奈何桥一带巡查,不是孟婆主动拜迎他们,而是他们要主动到孟婆庄上去看望孟婆。可见,孟婆在地界的身份有多特殊。

因此,孟婆应该超脱于地界的管辖范围,地位尊崇无比。

孟婆汤的炼制,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孟婆除了出身特殊外,其炼制的孟婆汤,更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这也是孟婆在地界地位尊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据传,孟婆汤是由死者鬼魂的八泪为引,经密法炼制而成。所谓的八泪,即:一滴生泪、二钱老泪、三分苦泪、四杯悔泪、五寸相思泪、六盅病中泪、七尺别离泪、第八味便是孟婆的伤心泪,而其余七泪则是鬼魂自己流下的眼泪。

炼制过程中,讲究去其苦涩,留其甘芳,犹如煎熬一生,方得汤成。

就算孟婆汤的炼制方法别人能够掌握,但第八味引子,孟婆的伤心泪,那绝对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流得出来的。

不过,也有传说这汤是“甘、苦、辛、酸、咸”五种杂陈的混合“迷魂汤”,喝下后犹如尖刺穿喉,备受煎熬。

但是,出于美好的向往,人们普遍喜欢流传第一种说法。毕竟,根据古代传统思想,“人死如云散”、“一了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等说法,就没有必要再去受这份罪过。

孟婆汤能解地界之困,能化人界之苦,谁会不敬

传说,人死后的鬼魂在鬼差黑白无常(或牛头马面)的引领下,便踏上了“黄泉路”。经过一段黑暗的旅程后,就会看到黄泉路两边大片火红的“彼岸花”,又称“曼珠沙华、曼殊沙华、曼姝沙华、幽灵花、黄泉花、忘川花”。

据说,“彼岸花”有三大功能,一是不死不灭;二是照亮鬼魂进入地界的黄泉路,又称“火照之路”;三是唤起鬼魂生前的记忆。

虽然,彼岸花照亮鬼魂进入地界的黄泉路,对鬼魂和地界来说,都是有利的,但唤起鬼魂生前的记忆,却会留下太多的问题。因为,如果鬼魂转世投胎后还带着前世的记忆,必然会因爱恨情仇造成人间的祸乱不断,或许在地界就会闹个鸡犬不宁。如此以来,就会形成“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恶性循环,各种分争根本也就没法停歇,而地界就会成为祸乱的源头,可谓罪孽深重。

所以,只有消除鬼魂的前世记忆,当他(她)们转世重生后,就相当于新生,更有利于人间的稳定。

就因地界一直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孟婆这才从天界来到地界,用自己炼制的“孟婆汤”来化解人们的前世恩怨,可谓是地界和人界的大功臣。

不久,鬼魂便会来到黄泉路的尽头,忘川河(又称奈河)。如:《宣室志》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

只见河中波涛滚滚,血腥扑面,虫蛇满布。对此,《西游记》第十回写道:“铜蛇铁狗任争餐,永堕奈河无出路”。

接着,鬼差就会引着鬼魂来到忘川河畔的望乡台,而望乡台上则有一块三生石。只要鬼魂看着三生石,上面就会出现自己生前的画面。当鬼魂看到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若遇悔恨的画面,就会泪流满面。

这时,孟婆就会用碗接住鬼魂流下的前七滴伤心泪。同时,鬼魂生前的伤心往事,也会让善良的孟婆伤心落泪。

至此,孟婆已做好孟婆汤炼制前的准备工作。但是,她在炼制前,还是会询问鬼魂当事人,要不要喝孟婆汤,喝了就会了前尘旧梦,断前因后果,投胎转世成一个全新的人;如果不想喝,想要保留前世的记忆,就要跳入奈河之中,忍受铜蛇铁狗咬噬之苦,受尽千年折磨而心念不灭,便会保留前世记忆投胎转世,再续前世的爱恨情仇。

不过,当鬼魂看到忘川河中的恐怖情形后,几乎都会选择喝一碗孟婆汤。于是,鬼魂在鬼差的引导下,便会来到奈何桥上,排队喝一碗孟婆汤。

随后,鬼魂才算正式进入地界,并接受地界的管理,后根据前世的善恶,安排投胎转世。

至于说孟婆就是孟姜女的化身、汉代的劝人向善的八十一岁“孟婆老奶”等,几乎难以融入整个地界的神话体系,因此不提也罢。但是,孟婆在地界非常特殊和非常尊崇的地位却是无法动摇的。

图片来源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