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自读课本中写到爱因斯坦用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论证勾股定理,证明发表,震惊国际数学界,德国著名数学刊物「 Math Ann」 因此聘请爱因斯坦去做了多年主编。

1、编纂者不靠谱。

2、尽信书不如无书。

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我国教育界权威出版机构,由其出版的无论是教材还是教辅,在全国中小学发行和使用量都是最大的。这一“低级错误”尽管出现在八年级下册数学自读课本中,但无疑对学生是一个误导。学生在阅读这段文字时,会把这一假象当成事实,进而引发思维的混乱,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极为不利。作为一个国家级权威出版机构,教辅资料中出现类似的“低级错误”的确不应该。

据我所知,人教社在编写在中小学教材时,历来都是严肃认真、层层把关的,因此在现行中小学各科教材中,很少能发现错误。此次的“低级错误”出现在教辅资料中,暴露出出版社在教辅资料的编写和出版过程中,还有许多漏洞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一,要认真考察引用材料的真实性。有网友指出,该课本上疑似出错的内容可能是参考了一位名叫“东郭先生”的文章。此前,“新思语”网站的作者东郭先生在一篇文章中,介绍了爱因斯坦是如何推导出勾股定理的。经比较,人教版数学自读课本里的推算与其差异不大,连爱因斯坦被聘任的轶事也一模一样。

东郭先生何许人?他是如何知道爱因斯坦利用相对论推导出勾股定理的?如果在这本教辅资料出版前,出版社相关部门找到东郭先生核实一下材料的真实性,这样的“低级错误”就不会发生。

其二,要认真论证引用材料的科学性。网友指出,课本中“论证”的荒谬之处在于,相对论中的质能方程中的E代表能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其数值为恒值),而在勾股定理中的c则代表直角三角形中数值未知的斜边长。此外,还让网友摸不着头脑的是,在书本的证明过程里,将E用来指代三角形的面积。

出版学科类教辅资料需要相关精准的专业知识作支撑,数学是一门逻辑论证严密的学科,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张冠李戴。如果这本教辅资料在出版前,组织相关的数学专家对书中所引材料进行一番审查和把关,一定会发现书中“论证”的荒谬之处,这样的材料就会从书中删除。

其三,要重视所有学生使用的出版物。没有考察引用材料的真实性,没有论证其科学性,原因在于出版社对这类教辅资料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它们不是教材,只是一本教辅资料而已。一位出版社工作人员说,这本自读课本不是教材,是供学生购买的课外辅助读物。课外辅助读物虽然不是教材,但是学生一旦购买也要读,读了也要用,如果学生学习的是假知识、伪科学,岂不有“误人子弟”之嫌?

希望人教社接受这一教训,也希望全国所有出版机构以此为戒,对涉及学生使用的出版物进行一次排查,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书中出的谬误进行及时订证。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先来看看教材上是怎么写的吧

这应该算是一本初二下学期人教版的数学教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七节的标题为爱因斯坦对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上当我看到这个标题时,第一反应是接下来的讲的内容应该是爱因斯坦少年时期独立证明了勾股定理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然而让我大吃一惊的是,接下来的内容却是堂而皇之的说爱因斯坦利用相对论证明了勾股定理(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回知道相对论还和勾股定理有了关系),具体过程都在图片里写了出来

可能有些朋友对图片里的证明过程感到一头雾水,下面我就简单的把这个过程补充一下(当然了,完全和相对论无关,只是质能方程的数学形式可以套到里面去,就好比一个字母可以代表多种含义),见下图

图中的俩三角形相似,大三角形的边长是小三角形对应边的k倍

只要我们讲面积用字母E、系数用m、斜边用c表示,那么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就能变成E=mc²的数学形成,然而这仅仅是长的像而已,实际过程并不包含任何物理,仅仅是简单的数学推演而已

再有了这样的数学结论之后,我们只要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面,过直角点拉一条垂线到斜边上,那么就能将原三角形分成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而且很容易就能证明,三个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最后面积上一和,列个等式,拿掉系数m,就有勾股定理了

如此看来,这本教材在这一个知识点上是有够荒唐的,难以相信这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编写的内容,关键还是发给学生看的数学教材。

当然了,错误点实际上还不止这一处

在这段内容开头,编写者还简单介绍了一下质能方程,并且说它是人类研制核武器的理论基础。但这是一个流传很广泛的谣传,可能很多的科普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实际上我们知道,原子弹涉及的核裂变现象,最早是在1938年,科学家用中子撞击铀原子核才发现了裂变现象,甚至于中子、质子的发现都在质能方程提出之后(质能方程是在1905年提出的)。换个角度来讲,质能方程和核武器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反过来的,正因为核武器的诞生,才更好的验证了质能方程的正确性——“小质量也蕴含着大能量”。

所以说质能方程与核武器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唇齿相关,说质能方程为核武器提供了理论基础,是完成谈不上。

总的来说,就算教材的编者不熟悉质能方程,但说爱因斯坦用相对论证明了勾股定理,那完全就是在胡编乱造。

期待您的点评和关注哦!

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谢邀。我们这里用的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但在这里看了您的提问,和几位朋友的回答,对这事的来龙去脉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只从教材及辅助资料编写角度说一下自己的观点吧。

人教版教材在全国的使用率应该很高,作为给初中生用的数学自读课本,编写人员理论上应该更加严谨,起码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以免误人子弟。

但真的就出现了,说明现在教育领域在辅助教材编写方面,缺少科学的严谨精神,缺少高度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精神。爱因斯坦用相对论理论证明勾股定理,这句话一出,很吸引眼球,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数学本身是一门非常严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人教版教辅材料编写者更应该严谨务实,不应该出现如此低级错误。这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领域,也有浮躁好大喜功的现象,真该追责。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系统工程,不能急功近利。而多年来教育的急功近利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竟然出现在课本中,让我们深思,令我们警醒。教育工作者何时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做好工作,而不是追风扑影,只做面子活呢?

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教材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但不可原諒。應該盡最大的努力,避免錯誤。即使是標點符號的錯誤,排版格式的錯誤,也要避免。至於科學方面的錯誤,基礎知識方面的錯誤,更是不能容忍。因為一旦謬種流傳,後果可能十分嚴重。從教材編寫,到編輯出版,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認真把關,不得有任何疏漏。教材應該以非常完美的形式出現在學生面前。

愛因斯坦用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從未聽聞。勾股定理在初等數學重已經有很好的證明,而且證明方法還不止一種。每一種方法都是科學而嚴謹的。足以使學生接受該定理。與相對論聯繫在一起,似乎沒有必要。真正上了大學,學了相對論,需要用到勾股定理時,學生自己也會處理。用不著在教材中做這樣的安排。

教材,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載體,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萬萬不能搞噱頭,吸引眼球。這和教育的宗旨相悖。

如何看待人教版教材疑似出现低级错误,用爱因斯坦相对论证明勾股定理?

根据质能方程能得出三角形的面积E=mc²?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没看懂这一步是怎么来的。

损失的质量与释放能量的关系,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小编给我解释一下吧,我真的凌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