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初中生和初中生不同,要看人。
相对论可以给孩子讲一讲,而几何、数学这些东西,还是留给课堂吧。
《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对于绝大多数初高中学生没有必要读这三本书。《相对论》初高中学生缺少必要的数学知识看不懂。而后两本则主要反映作者的数学思想,这就需要读者有很强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分析能力,否则就不能看懂书中的意思。因此在初高中阶段没有必要读这三本书。
《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作为科研专业人士,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初中生没必要去读《几何原本》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他们来说,读这些原著是在浪费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读更适合他们的书。
理科类的书不是说读原著就一定是好的。原著的作者在很多问题的理解上其实不如现代人清楚,甚至可能是错的。这个道理其实对很多文科书也正确。
就以物理学为例,除非你要专门研究牛顿的思想,否则干嘛非要去读牛顿原著。
大部分人只不过是需要学习物理学中的牛顿力学内容。任何一本教材都能完全胜任这件事,用清晰的观点把牛顿力学讲清楚。其中涉及的微积分内容,如今也有十分严格的数学基础。要知道在牛顿时代,对微积分方面的理解还是很含混不清的,甚至包含不少错误。
顺便说一下,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包含的一些数学技巧也不是初中生能理解的,最起码在大学生水平之上。
至于《相对论》这样的理论,如果你不具备大学数学水平,是不可能掌握的。其中涉及到的张量分析和黎曼几何,普通读者能有几个读懂。
大部分人也只能看看《相对论》的科普而已,离真正学习它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平面几何和初等数论也是如此。现在随便那本教材都比《几何原本》更能让学生理解它们。
几何原本在这两块内容具有的价值主要是其历史价值。如果以现在的数学标准看,它的学术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其实是十分狭窄的。单单是高斯在古典微分几何和数论上的工作所开辟的广阔疆域,就足以让平面几何和初古典数论变成黯然失色的弹丸之地。
我们国内的风格自古以来都比较“崇古”的。总以为读古人的原著要胜过今人的作品,总是过分夸大古人的智慧。
其实,论智慧,古今中外都差不多。今人的优势是能够吸收古人思想中的精华,因而看得更远更深(无论理科还是文科)。从这点说,我们实在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古书上。这就是鲁迅为什么劝青年少看甚至不看中国古书而要多看国外有思想的书的原因。
《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对于大多数中学生,当然有些超标了,而且无疑这对高考毫无意义。不过对于有能力有思想的中学生,这都是极好极好的"世界名著"。
正确的阅读顺序应该是: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相对论其实不算"一本书",但同样是极具革命性的思维盛宴,当然难度也比较高,本文不展开。
这种历史级著作,不应该当做教科书或习题集来读(暴殄天物),首先要汲取的,应该是大师的思想,或者说,应该当做哲学书来读。
几何原本,我以为最高价值的,是其两个哲学贡献(本质上是相关联的),成为后世整个科学体系的支撑。首先是"公理化",基于有限的公理(更准确的理解是"假设"),通过明确的,无歧义的,任何人都可验证的步骤完成推导,只要不能完成这一流程,任何"看似显然或正确的"论断一律不予采信。这就是数学和科学体系区别于儒释道以及诸子百家最本质的要害。
几何原本的另一哲学理念与此相关,就是"第一性原则"(马斯克常引用的"first principle"),所谓第一性原则,就是说任何命题"论断",不能轻易认为理所应当,要问其原因,找到原因还不够,要找原因的原因,原因的原因的原因… 一直找下去,直到山穷水尽,这时逼你停机的,就是第一性原则。比如欧几里得对几何问题进行上述追问,最后停在5条无法继续追问的命题上,这就是"5大公理"(例如:等量皆相等)。这种逼到极致的方法论,无疑和"差不多就行,能用就行"的哲学南辕北辙。
Pricinpi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可能是人类万年文明史上最具标志性的节点,不难看出,以1687年本书出版为界限,之前人类在昏暗中爬行蠕动几千年,之后几乎是瞬间腾空直上云霄乃至挺进星空。正所谓"上帝说要有光,他派来了牛顿"。
Principia和几何原本一样,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方法论和范式模板,其最重要的哲学意义是告诉世界:物理(以及一切自然科学)的正确研究方法,除了观测数据之外,必须数学化(本书就是完全仿照几何原本的形式进行物理问题的数学化阐述),只有建立了数学模型,按数学的标准完成明确的,无歧义的,经得起任何人验证的数学推导,当然最终还足够吻合已知的一切观测数据,此时才叫"物理",才算"科学"。简而言之:一个领域,只有完全的,彻底的,且仅依赖观测和数学,才叫科学。
除了哲学贡献,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牛爵爷除了是一代物理宗师,更是一代数学宗师。Principia一书其实有一种"隐藏模式",现在大家知道牛爵爷发明了微积分,并以此为工具开创了经典物理。但成书时爵爷为了避免读者费解和争议,他把大部分微积分证明都找到了传统的几何证法,其技巧之华丽,角度之刁钻堪称空前绝后。例如证明平方反比的引力必然导致椭圆形轨道,即使用微积分都并非易事,爵爷提供的几何证法更是足以令我这个前奥数金牌都目瞪口呆五体投地。当然,所谓"隐藏模式",指的是从炫目的几何外表之下,找到爵爷最初的微积分内心,这才是更有意义的。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另一次人类思想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突破,限于篇幅和本人的认知程度,不在此展开。这个可能对中学生更加困难一些,我也是在大学之后才逐渐体会其中妙味的。
总之,不以高考为目的的话,这几本书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最精华无以伦比的著作。
《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这些书对初中生,高中生来讲,读一读也无防。因人而易,增长人的见势,打开人的视野也可以的呀!
《相对论》《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这三本书,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能不能理解?
错,我认为我如果在初中读过《几何原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我將在1983年考上大学而且很好大学而不是中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