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女婿哈庆生请求调动职位,为何雍正不仅拒绝还要杀他?
乍一看,哈庆生这个名字显得很突兀,在《雍正王朝》中他连脸都没露一下,只是名字被张廷玉提及了一下,但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却惹的雍正大发脾气,甚至给张廷玉这样的宠臣甩了脸子。那么,这个哈庆生是何许人也?为何惹的雍正雷霆震怒?此人因为什么事儿惹恼了雍正?下面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哈庆生是年羹尧保举雍正亲自为四女儿洁明指定的驸马在《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了选接替十四阿哥胤禵大将军之位的人选颇为头疼,雍正正是因为忌惮十四阿哥胤禵,所以才他剥夺了他的兵权,合适的人选似乎只有老十三了,但老十三身体能不能支撑的住不说,雍正身边也离不开老十三,后来跟李卫聊天之后,才确定派年羹尧去,因为李卫说:“这是邬先生说的”,对于邬思道的才华和谋略,雍正还是非常认可的,所以,雍正很快的确定了大将军人选。
敲定年羹尧为大将军后,雍正吩咐张廷玉拟旨尽快办理各项事宜,雍正吩咐完后正要离开,张廷玉上前奏道:“您的女婿哈庆生托人到上书房说好了几次了,让见着您的时候提一提,能不能从西北大营把他调回京城来,另谋一个差事?”
当张廷玉说到哈庆生的名字时,可以看到雍正的脸上已经阴晴不定,显得很不耐烦,所以,没等张廷玉说完,雍正直接打断张廷玉的话,很生气地来了句:“他妄想!”
张廷玉又小小翼翼地说道:“他还托人从四川给您带来了十几篓蜜橘,让您尝尝鲜。”雍正心说那破玩意谁没吃过似的,我早吃的不想吃了。雍正没有给张廷玉再说下去的机会,直接痛骂道:“全部给我扔到金水河里去,一个也不许留。”说罢扬长而去,只留下一脸懵的张廷玉。
事实上,雍正不但非常痛恨这个女婿哈庆生还打算找借口处决了他,至于,雍正为何会如此痛恨这个人,还得从哈庆生的为人说起。
哈庆生原本是满洲镶黄旗佐领哈什礼的儿子,生的是孔武有力,尤其是弓箭一项颇为了得,而且相貌堂堂,端的是一个英俊小生。哈庆生于雍正元年参加了武举考试,雍正还亲自点他为探花,可谓起点很高了,这小子最后被派往福建当守备。
哈庆生的父亲和年羹尧关系密切,所以托年羹尧的关系把这小子调回了京城,年羹尧干脆好人做到底,为哈庆生保了一个大媒,那就是当了雍正的女婿,由于哈庆生是雍正钦点的探花,雍正本人见过他,觉得这小子素质不错,不但英俊潇洒而且颇有些功夫,再加上年羹尧保举,雍正同意了这么婚事,于是,把四女儿洁明指配给了哈庆生。
按雍正的想法,觉得哈庆生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决定把他派出去历练一番,不但可以为国效力,将来挣取了功绩升了职,也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由于哈庆生是武举出身,雍正自然而然地把他派到了西北大营,好让他能挣些军功,自己将来也好提拔他。
让雍正没想到的是,这小子到了西北没多久,就受不了那里的苦,于是,几次三番的托人找门子,甚至还托到了上书房的人要求调动,雍正心说这小子真是不争气,白白枉费了自己的一番苦心,雍正为此很生气,但雍正也不至于为此杀了哈庆生,真正使雍正恼怒的是,这小子有一特殊癖好,而且因为哈庆生的缘故,影响到了雍正与乌雅氏的感情,导致雍正决定杀了他。
哈庆生有特殊癖好,而且因为他的原因加深了雍正与太后乌雅氏的矛盾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没有提到哈庆生的特殊癖好,但在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有简略介绍。原来这哈庆生是个“兔子”,喜好男色,哈庆生在福建当守备的时候就养了五六个十来岁的童子小厮,事实上,不但哈庆生如此,包括哈庆生的父亲和弟弟都有此癖好,一家子都是“兔子”,雍正要把女儿嫁过去可不是进了“兔子”窝了么。
但对于这种情况,雍正一无所知,雍正得知这件事还是从他姐姐十七皇姑那里知晓的。雍正的十七姐找雍正求情时,顺带这说出来了。由于他姐姐自小与雍正在孝懿仁皇后宫里长大,一处捉苍蝇喂蚂蚁捕萤火虫儿,斗蟋蟀养蝈蝈,有这段童趣,雍正从不当她一般皇姑,她也没怎样当雍正是皇帝。
雍正姐姐想请求雍正把她唯一的儿子从西北前线调回来,因为她丈夫和大儿子、二儿子都在康熙五十七年时死在了征战阿兰布拉的战场上,所以她请求雍正务必帮她这个忙。
但雍正以:“朝廷有制度,奉命前敌之军将,无论什么缘故,不得擅调后方。他只是个游击,我下旨调离,乱了军心怎么办?”拒绝了,十七皇姑又搬出圣祖爷来说事,雍正难为地道:“十七姐,这事容朕想个万全之策。人,是不能调的,但也要他平安回来,您如今别难为我,成么?”
雍正这话说了等于没说,但好在搪塞过去了,十七皇姑见雍正不给面子,于是又说起四格格,也就是雍正四女儿洁明的事情来,经过十七皇姑的口中才得知原来他指配给自己女儿选的驸马原来是个卑污不堪猪狗不如的东西。
此时,太后乌雅氏和女儿四女儿洁明也在,雍正看见女儿愁容满面,想来也是为这件事烦心,再看看母亲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但这个哈庆生是他亲自指定的,金口玉言已出,如何能随便更改,再加上这个哈庆生是年羹尧保的媒,如今他还得依靠年羹尧来平叛西北战乱,不好伤了年羹尧的面子。
于是,雍正对着乌雅氏说道:“太后,这事情干碍着年羹尧的面子,他在外头做大将军,得给他留脸。不过这是家事,还该由母亲作主的。”
没成想雍正话刚说完,他女儿洁明接话道:“你说这话不像个皇帝!皇上是我的父亲,自古女子三从四德,首先就是在家从父,这种事作不了主,还要问太后,皇阿玛既然已经说了要给姓年的脸,所以要推女儿去牢坑里,还要太后说什么?”
雍正没想到平时温顺的女儿此时竟然如此刚烈,当众敢顶撞他,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但凡是个女孩,知道自己要嫁给那样一个人,肯定是千般万般不愿意的。雍正面子上下不来,于是让女儿滚出去闭门思过,三年之内不许出宫门,女洁明则回道:“我宁愿一辈子不出去!”说罢,哭着走了。
谁料想,雍正的态度激怒了太后乌雅氏,乌雅氏看着离去的洁明甚是可怜,对于雍正冷冰冰的态度颇为不爽,于是,乌雅氏也冷冰冰地对雍正说道:“你也出去。”
雍正没想到,因为这件事又让母亲生气了,他本和母亲因为十四阿哥胤禵的事情有了矛盾,乌雅氏此前几次三番的因为胤禵的事情找雍正说情,给兄弟二人调和矛盾,但雍正表现得都冷冰冰的,甚至搬出祖宗家法:“后宫不得干政”来压乌雅氏。雍正也想缓和和母亲的关系,但他不想因私废公,如果顾了私,那他的新政怎么能推行下去,所以之前才拒绝了十七皇姑,没想到又让太后生气。
雍正不停的给母亲道歉后,待母亲平和后才告退出来,没想到,又遇到了李德全带人抬着几篓福橘走来,李德全看见雍正后还特意说这个驸马哈庆生进贡的,雍正此时听到“哈庆生”这个名字,真正是气不打一处来,上前一脚踢翻了几篓福橘,并生气的说道:“通通给我扔出去。”
雍正回宫后越想越气,这个哈庆生不但为人贪生怕死,还卑污不堪猪狗不如,还因为他又加深了与太后的矛盾,十七皇姑和女儿洁明也因此与他产生芥蒂。自己怎么会把女儿许配给这么个东西,媒是年羹尧做保的,那么年羹尧知不知道这个哈庆生的为人?如果知道,那年羹尧是什么意思,也太不把他当回事了。
由于雍正是皇帝,已经说出去的话不好收回,但他也不想因此便宜了这个哈庆生,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把这个皮球踢给年羹尧,让年羹尧去解决。
于是,雍正修书一份暗示年羹尧,年羹尧毕竟是跟了雍正多年的老人了,对于雍正吩咐的事情向来一点就透,而且他虽然和哈庆生的父亲熟悉,但对这个哈庆生没啥好感,关键是媒是他作保的,他不想因为这么个卑污小人影响到自己的前途。
于是年羹尧想了一个办法,派哈庆生去督粮,专门给他调了一个路远难走而且有水的地方,果然,哈庆生由于路途难走,迟到了三天,年羹尧以耽误军情为由斩了哈庆生,既帮雍正解决了问题也为自己消除了隐患,可谓一举两得。
后来,年羹尧还拿杀哈庆生的事当成一种荣誉吹嘘,就是逼着九阿哥胤禟下跪,差点杀了雍正派来的十个侍卫那次,年羹尧恶狠狠地对他们说:“皇上若信我不过,岂肯将数十万大军交付与我?你们不晓事!今日不杀你们,并非我不敢。哈庆生是当今额驸,上月从四川督办军粮,迟到三日,我就斩了他,我先斩后奏!皇上不但没有处分,还下旨表彰了我。”
写在最后哈庆生在《雍正王朝》中虽没有出场,但却影响力很大,不但涉及到了雍正本人,还涉及到了太后、年羹尧,哈庆生人虽生的英俊,但贪生怕死,而且还有特殊癖好,行为卑劣,雍正之所以杀了,是因为此事关系到了皇家颜面,还使他和太后的矛盾加深了,外加还有年羹尧在里面,最主要是防止女儿洁明跳到火坑里。
雍正王朝:女婿哈庆生请求调动职位,为何雍正不仅拒绝还要杀他?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戏,那就是对雍正继位有大功的功臣张廷玉向雍正汇报西北军务之后,顺道向雍正提了一句,雍正的女婿哈庆生请求将他从西北前线调回来。
结果雍正当场大怒,连张廷玉的面子都没给,直接就给张廷玉甩了脸子,整个场面一度极其尴尬,哈庆生自始至终在电视剧中从未露过面,这段剧情也显得很突兀,本来作为女婿的哈庆生向老丈人雍正请托调动岗位也是人之常情,但为何雍正会大发雷霆,连张廷玉的面子都不给呢?其实雍正不仅烦死了女婿哈庆生,他甚至都想杀了他。
一表人才武举探花哈庆生在年羹尧的保举下被雍正选为驸马按照电视剧中的交代,雍正当时准备用年羹尧去西北前线当主帅替代自己的亲弟弟也是皇位竞争对手老十四胤禵,雍正召见大学士张廷玉就是吩咐他尽快拟好年羹尧为大将军掌管西北大军的旨意。
雍正对张廷玉一通吩咐完之后,他本想让张廷玉退下,结果张廷玉却上来提了一嘴:“您的女婿哈庆生托人到上书房说好了几次了,让见着您的时候提一提,能不能从西北大营把他调回京城来,另谋一个差事?”
张廷玉的话还没说完,雍正就直接急眼了,丝毫没给张廷玉的面子,雍正生气地说:“他妄想!”
随后张廷玉又小心地说:“他还托人从四川给您带来了十几篓蜜橘,让您尝尝鲜。”
雍正当场发飙,直接狠狠说道:“全部给我扔到金水河里去,一个也不许留。”
这句话说完雍正就愤怒地甩袖而去,留下张廷玉一脸惶恐加发懵地呆在了当场。
这段剧情在电视剧中前后不搭,到最后也没交代雍正为何会对女婿哈庆生如此愤恨不已,也有不少人认为是哈庆生不争气,想通过老丈人雍正的关系走后门,不肯在前线吃苦,所以触怒了雍正,但是雍正就算为此也没必要在最后将女婿哈庆生杀掉。
其实这段剧情是把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的情节简化掉了,电视剧是为了彰显出雍正秉公为国,连女婿恳求调动工作都不批准的无私风格。而实际在小说中雍正的这位女婿哈庆生私生活是十分的肮脏不堪。
哈庆生是雍正元年的武探花,其父是满洲镶黄旗佐领哈什礼,哈庆生自幼身材魁伟,相貌英俊不凡,天生还膂力过人,能拉开五石弓,要知道评书中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也不过就拉开五石弓,可见哈庆生是天生神力。
因此哈庆生在雍正元年参加了武举,雍正亲自面试哈庆生,对他十分钟意,于是钦点哈庆生为探花,并将他外放到福建当守备。
哈庆生的老爹哈什礼与年羹尧交情比较好,因此请托年羹尧把哈庆生调到京城当官,年羹尧拿了哈什礼的钱,两人交情还挺深,于是年羹尧索性再给老哈家一个大礼包。
当时雍正的四女儿洁明正当婚嫁年龄,雍正本来正发愁给洁明选择夫婿的事,年羹尧因此就向雍正推荐了哈庆生给洁明当夫婿。
哈庆生是雍正钦点的武探花,雍正见过他,这小伙子端的是相貌俊朗,一表人才,雍正对他还是十分满意的,因此年羹尧一提这事,雍正也觉得年羹尧推举的很好,于是雍正满心欢喜的同意了哈庆生与洁明的婚事。
雍正当时亲自下旨为哈庆生与洁明赐婚,但是没有立刻为他俩举行大婚,雍正认为哈庆生是个可造就之才,他想把哈庆生派到前线去锻炼一下,既能为国出力,还能立一些战功,将来雍正也好有理由提升哈庆生,这样到时候他在与洁明大婚也配得上额驸的身份。
因此雍正就把哈庆生派到了西北前线,希望他能多立军功,毕竟是自己的女婿,雍正自然会器重他的。
但是雍正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哈庆生虽然孔武有力却是个孬货,他在西北待了没多久就受不了前线的苦,几次三番找关系托门路请雍正把他调回京城,雍正最初得知哈庆生如此无囊之后并没有生太大气,只是认为这个小子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但是直到雍正的姐姐捅破了哈庆生家族史,导致雍正与生母乌雅氏为此吵架之后,雍正就恨透了哈庆生。
哈庆生全家都极为混乱不堪,太后得知之后为了孙女的婚事与雍正吵了起来按照小说中交代,雍正的姐姐十七皇姑得知了哈庆生的丑闻,她入宫把这个事先告诉给了太后和洁明,而洁明在得知哈庆生的丑闻之后,立刻就黯然起来。
十七皇姑与雍正自幼都有康熙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抚育长大,两人的姐弟关系打小就很亲密,其实十七皇姑这回入宫也是有事求雍正的,所以她先和太后还有洁明说了哈庆生的丑闻,又一边等着雍正过来。
正好雍正也来给太后请安,十七皇姑的丈夫和大儿子还有二儿子都在康熙晚年就死在了西北前线战场上,现在唯一的小儿子又在西北前线,因此十七皇姑这次入宫是求雍正把她的小儿子从前线调回来。
雍正当然不是这样徇私情的人,他只是搪塞了姐姐一番,还说自己的女婿哈庆生现今也在西北前线上,雍正这话一说完十七皇姑和四公主洁明以及太后都神色黯然,雍正突然发现自己面前三个女人神色不对劲,立刻就感觉到这事恐怕不这么简单。
雍正都发现平时娇怯的女儿洁明此刻看自己的眼神中充满了幽怨之色,但是洁明却欲言又止,还是太后说道:“她十七皇姑,你给皇上讲讲哈庆生是怎么个人,我现在心里十分堵得慌,说不出口。”
十七皇姑应了一声“是”,就给雍正说起来了,原来十七皇姑是从她的女婿那才得知哈庆生是个“兔爷”,也就是只喜欢同性的人,他在福建时就已经包养了三四名俊俏的童子小厮,而且不光他自己这样,他们全家都是“兔爷”,连他的老爹哈什礼和弟弟全都是。
十七皇姑一边说,洁明那一边羞得满脸通红抽噎起来,雍正也是十分生气,他万没想到哈庆生不止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连性取向都有问题,将来如果洁明嫁给他岂不是掉到了火坑里面。
此时雍正看着母亲脸色惨然,洁明更是愁容满面,雍正心里却十分难做,这哈庆生是他亲自指定的额驸,自己金口玉言怎能随意更改,况且还是年羹尧保的媒,即便自己不顾金口玉言反悔,但如果悔婚岂不是伤了年羹尧的面子,现在西北前线正是用人之际,自己离不开年羹尧也不能伤了他面子啊。
因此雍正十分难做,但他还是决定牺牲女儿洁明的幸福,不能为了女儿因私废公,于是他对太后乌雅氏说道:“太后,这事情干碍着年羹尧的面子,他在外头做大将军,得给他留脸。不过这是家事,还该由母亲作主的。”
结果雍正没想到母亲没说话,洁明反而抢先说道:“你说这话不像个皇帝!皇上是我的父亲,自古女子三从四德,首先就是在家从父,这种事作不了主,还要问太后,皇阿玛既然已经说了要给姓年的脸,所以要推女儿去火坑里,还要太后说什么?”
雍正惊讶地看着女儿洁明,他万没想到平日里恬静温柔的女儿居然敢如此对自己说话。其实也不难理解,任哪个女人要知道自己嫁的丈夫是个兔爷谁都得崩溃。
但是雍正决心要牺牲女儿洁明婚姻幸福,于是说道:“我们满人没有三从四德这一说,你说我不像个皇帝,我看你更不像个公主,谁教你敢这么和皇父说话?”
雍正说完阴沉着脸一指大门说道:“你给我出去,以后你移居贞顺门内东偏宫,从今天开始三年之内你不得出宫!”
洁明听完父亲雍正说的这话,已经失声痛哭,她连头也不磕就夺门而出,一边走一边喊:“我宁愿一辈子不出去!”
雍正也不会想到他对洁明的这番态度,激起了老妈乌鸦是对他的反感,之前乌雅氏就为了调和雍正与胤禵的兄弟关系,几次三番找雍正说情,让他重新启用胤禵当大将军,但雍正对乌雅氏表现的则十分冷淡,甚至搬出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来压乌雅氏,现在乌雅氏看着孙女洁明如此伤心难过,又看着雍正这样的冷淡态度,更让她新仇旧恨生起雍正的气来。
于是乌雅氏冷冰冰地对雍正说:“你也给我出去!”
雍正没想到这会让老妈如此生气,于是他赶紧不停地给老妈道歉,直到乌雅氏气消了之后他才告退离开。
结果雍正刚离开乌雅氏寝宫,太监总管李德全就带人抬着几篓福橘走来,李德全告诉雍正这些橘子是额驸哈庆生特意进贡的,雍正刚才正因为哈亲生的事生了半天气,这时候一听“哈庆生”这三个字他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上前一脚踢翻了橘子,然后生气的说:“通通给我扔出去。”
因此雍正回到养心殿之后越想越生气,本来自己与母亲就因为胤禵的事情闹得不太愉快,现在居然又因为这个哈庆生加深了矛盾,而且不止母亲与自己加深了矛盾,连姐姐十七皇姑和女儿洁明都对自己产生了隔阂芥蒂。
雍正为此十分后悔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好糊弄,就选了哈庆生这么一个不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私生活还这么不检点的人,当初是年羹尧保媒拉纤,雍正甚至为此猜忌年羹尧,他在想年羹尧到底知不知道哈庆生是这么一个人,如果知道,那年羹尧就是欺君。
雍正一想到年羹尧,立刻就有了主意,自己金口玉言圣旨已下,肯定不能悔婚,但是雍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女儿洁明真嫁给这个兔爷哈庆生,那就得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年羹尧保的媒,那就得年羹尧来解哈庆生这个结。
于是雍正给西北的年羹尧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大意就是暗示自己后悔把女儿嫁给哈庆生,才发现哈庆生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让年羹尧这个媒人看着办。
年羹尧是什么人,他跟了雍正多年,自然明白雍正的脾气秉性,他这就明白雍正是不想把女儿嫁给哈庆生了,而哈庆生与洁明的媒是自己保的,当然得由自己来出面解决了。
年羹尧虽然与哈什礼关系熟络,但是他对哈庆生没有多少好感,而且关键是哈庆生现在已经要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命运了,年羹尧当然会毫不犹豫把哈庆生搞掉。
于是年羹尧故意派哈庆生去运粮,他给哈庆生选了一条路远偏僻且极不易通行的路,并以军法和哈庆生约定不按期运粮回来军法处置。
结果傻了吧唧的哈庆生由于道路难走果然运送军粮迟到了三天,年羹尧便以耽误军情违反军法为由要将哈庆生斩杀,任凭哈庆生如何求饶,看在父亲哈什礼的面上饶他一次,年羹尧也不松口,最终兔爷哈庆生就被年羹尧斩了。
后来年羹尧在收服以穆香阿为首闹事的那些御前侍卫并逼着九阿哥胤禟下跪时,还拿出斩杀哈庆生的事吹嘘。
年羹尧恶狠狠地对他们说:“皇上若信我不过,岂肯将数十万大军交付与我?你们不晓事!今日不杀你们,并非我不敢。哈庆生是当今额驸,上月从四川督办军粮,迟到三日,我就斩了他,我先斩后奏!皇上不但没有处分,还下旨表彰了我。”
不得不说年羹尧玩得也是够绝,不仅杀了哈庆生替雍正出了气解了围,还能拿杀哈庆生的事唬一唬穆香阿这些皇亲贵戚的御前侍卫,警告他们在这老老实实的,我连皇上的驸马都敢杀,还怕杀你们这几个皇亲国戚。
写在最后因此雍正拒绝女婿哈庆生调动职位是怒其不争,后来想杀他是为了保存皇室颜面,哈庆生一个兔爷居然还要娶公主,将来传了出去岂不是让皇室颜面无存,最让雍正生气的是因为哈庆生更让他和母亲乌雅氏的矛盾加深了,所以为了出气,也为了不能把女儿洁明推进到哈庆生这个火坑里,所以雍正对哈庆生起了杀心,而受到了雍正暗示的年羹尧自然不可能为了哈庆生得罪雍正,于是年羹尧利索的找借口把哈庆生给弄死了,还换来了不畏权贵,执法公正的名声。
当然哈庆生的事纯粹是小说和电视剧中的艺术虚构,历史上的雍正只有四个女儿,夭折了三个,只有二女儿和硕怀恪公主结婚嫁人,不过和硕怀恪公主早在康熙时期就结婚嫁人,嫁的是统领那拉星德,婚后四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就去世了,年仅23岁。
因此雍正继位之后就没有在世的女儿,更不可能给女儿指婚,而且如果雍正继位之后,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的女儿大多是与亲蒙古贵族和亲,雍正给女儿选驸马也只会在蒙古贵族中选择。
历史上的雍正因为继位后没有女儿,他为了拉拢蒙古贵族,特意收养了废太子胤礽之女和硕淑慎公主和他最喜爱的十三弟胤祥之女和硕和惠公主以及他器重的十六弟胤禄之女和硕端柔公主三个侄女为养女,然后冠以公主封号将她们都嫁给了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博尔济吉特氏。
因此别说历史上雍正继位后没有女儿健在,即便有女儿健在,他也只会将女儿嫁给蒙古贵族。所以小说和电视剧中提到的雍整女婿哈庆生完全是艺术虚构人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