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您好!我是小崔,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说一处,高鹗所写关于妙玉最后的下落似乎跟之前的发展有矛盾之处!

《红楼梦》里有一首判词是这样的: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欲洁何曾洁(第五回)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一首判词是曹雪芹为妙玉所作的判词。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比喻不洁之地。

这里暂且不谈其他,就说她最后的结局。

高鹗所续后四十回,贾府败落,她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奸污,劫持而去最终被杀。

那么她的最后结局究竟如何呢?有一条脂批说:

“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

细细推敲起来,她可能是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渡某处,被某一个有钱的糟老头子买去作小妾了。这也许是曹雪芹说她“终陷淖泥中”的真正含义。

而高鹗所续后四十回写她她被强盗掠去最终被杀,似乎跟之前发展有明显矛盾!

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还有人至今说《红楼梦》的作者不是曹雪芹呢!

以上言论皆属小崔拙见,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批评指正!认同我的观点就给个关注吧!

《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后40回作者是写完的,而且还有一部分人读过。或者说后40回部分章节写完,他身边好友读过,并帮着修改过。只不过在外借过程中遗失了。现在看到高鄂续写的是凭他记忆或是听看过的人口述的。高鄂整理晕色的。文笔当然不能和曹雪芹比美。大概就是这样的结尾。前80回和后40回并没有太大矛盾之处,

《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不少认为是“兰桂齐芳”。但其实是把“兰桂齐芳”的意思弄错了。

“兰桂齐芳”中“兰”、“桂”分别指“贾兰”和“贾桂”,很多人这样认为。但其实“兰桂齐芳”的意思是说“贾兰”的尊贵与“贾芳卿(宝玉)”的尊贵是一样(齐)的。贾兰(皇太子)长大后尊贵程度与宝玉一样。

《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红楼梦》后40回和前80回没有明显的矛盾,后40回就是曹雪芹的原著,高鄂也只是为了迎合当朝皇权的统治意识做一些小的篡改而已,并不可能是整40回都是高鄂的续作,后人的一些判断是从一部分红学家的意念里产生的,随着红学家的思想而思想,并没有认真理性地去对待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当作史学去探讨和研究,这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主观臆断之说,而忽视了它本身的文学艺术价值。

《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有以下几处明显的矛盾:

1、宝玉的反封建思想在后四十回消失了。在前八十回痛恨科举考试和仕途经济的宝玉在后四十回竟然参加了科举考试。

2、贾母和凤姐对待黛玉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前八十回,贾母对黛玉是当心肝宝贝一样宠爱,是宝玉和黛玉婚姻的支持者和后盾。再后四十回,贾母和凤姐竟然合伙用调包计骗了宝玉,致使宝玉和宝钗结婚,从而让黛玉悲愤而逝。

3、按前八十回透露的结局,贾府最后是树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后四十回竟然受皇恩东山再起。

4、前八十回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后四十回竟然对封建社会和皇权进行了讴歌。

以上四点,是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之间的主要矛盾。这说明续书者和原作者曹雪芹之间的思想完全是南辕北辙的。

《红楼梦》里后40回,有什么地方的发展明显跟之前矛盾?

【王熙凤】

王熙凤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八。《十二支曲》中有一支《聪明累》就是写她的。

其中的两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透露出了作者曹雪芹对这一典型的态度。

后面的"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两句,又预示了王熙凤的结局。

据脂批,贾府败落,王熙凤曾落入“狱神庙″,后短命身亡。

而续书的第一一四回却写王熙凤在贾府病死,王熙凤的死似与曹雪芹的原意有着较大的出入。【薛蟠】

薛蟠是薛姨妈的儿子,皇商。堪称天下第一个弄性尚气的人,混名"呆霸王″。

他斗大的字认识的也仅仅几个,终日的工作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巳。

他在送妹妹去京待选的路上,因与他人争一婢女,把冯渊打死,看着死去的人,他竟把他视为儿戏,认为花上几个钱就没事了。

后又因吃饭喝酒打人致死,被定为死罪。家人用银子买通官府,才被赦罪放出,薛蟠对天立誓不再犯前病。

续书写薛蟠的转变,与原来的性格不相符,不够真实。【英连<香菱>】

英连是甄士隐的独生女儿,薛蟠之妾。也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个“簿命女″。

她三岁上便落入了人贩子手中,过了七、八年被打怕了的生活,后被人贩子卖给了一个对她一见钟情小乡宧之子冯渊。

不料,因人贩子把她一人两卖,引起另一个买主的大怒,把冯渊打死,把她带走了。

到了薛家后,改名香菱,做了宝钗的丫头。她踉黛玉学习写诗,从中显示出了她的文学创作的才能。

但不久又被逐出诗的领域,沦入了更大的、悲惨的命运。

薛蟠的妻子夏金桂是个十分蛮横乖戾、卑鄙恶毒的人,使香菱经常遭到打与骂。

香菱在薜家过着抑郁悲伤的日子,渐渐的“酿成干血之症″。

按照曹雪芹在"判词″中的暗示,她最后被夏金桂折磨、虐待而死。

续书的最后却把她扶正,做了“大奶奶″,并生一子于薛家以继宗桃,这也是续书中的败笔。

…………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