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怎样赏析唐诗千古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前言:此句乃是千古名句,出自宋之问的诗《渡汉江》,此诗全文如下: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赏析:这首诗是写长期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被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逃归时路过汉江时所作。
一、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一目了然。
二、“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即将回到家乡时的内心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不敢”句也符合他从贬所私自逃回的特殊处境。
三、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心情。
结语: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共同的内心感受。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