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汉武帝?

毛主席曾经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下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1957年6月13日,毛主席在于人民日报负责人吴冷西谈话时,谈到汉朝几位皇帝的优劣,主席当场指出:

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随曹规”,没什么可称道的。

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内政方面

大家熟知的就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为统一的思想,完成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事实上,虽然以儒家为正统,但在实际治国中,汉武帝是以法家为准绳,实际以法治国,并带头秉公执法,无论权贵,只要犯法,必受处罚。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还有昭平君,均受到严惩。

除此之外的一些并不广为人知的为政举措还有农业和经济政策,他抑制土地兼并,没收商人土地,开发荒地、屯田等方式,一方面保证农民有田可种,一方面确保农业产出。

当时,由于汉朝前期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放任民间自有经营,像盐铁这类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也是私人经营。

他干脆将盐铁收归国营,充实国库,获得大量资金来源,支撑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人才方面

汉武帝想干大事,必须得有充足的人才,终汉武帝一朝,他在选人用人方面不拘一格,不问出身,唯才是举,也不搞学派歧视,甚至连人才的年龄都不管。

比如张汤是法家人物,严安属于阴阳家,汲黯属于道家,主父偃属于纵横家,各学派人才都能为他所用,而汉武帝能驾驭得了这些人,也是很了不起的。

霍去病18岁带兵打匈奴,封狼居胥时才21岁,桑弘羊13岁就成了侍中,公孙弘年快70岁被任命为丞相,在年龄上无所限制。

可以说,汉武帝有强大的识人之明,驭人之术。

对外方面

这块分两块,一是经济文化方面的,另一个是军事方面的。

经济文化方面主要就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官方名义,大规模对外传播汉文明。

军事层面,追着匈奴打了44年,收回河套平原,打垮匈奴。其他还有灭南越、服西南夷,平朝鲜等,汉朝版图在秦朝基础上扩大了至少一倍。

晚年弊病

汉武帝晚年生活奢靡,浪费严重,连年用兵导致民生凋敝,加上宠信方士,大搞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等上万人受牵连被杀。

但武帝能迷途知返,悔过改正,停止用兵,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也不失为一代明君。

总结

用《汉武大帝》开篇语来总结汉武帝在合适不过了。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自汉武帝后,由于汉之威名远播四方,加上汉朝国力强盛,汉族、汉人、汉字、汉语言等等名称冠之以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切都是汉武帝时期开创的结果,总的来说,这是一位雄才大略,大有为之君,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如何看待汉武帝?

谢邀。

一、生平简介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景帝之子。沛(今江苏沛县)人。四岁为胶东王,七岁立为太子,十六岁即位。

二、历史功绩

(1)政治上继承景帝政策,削弱诸侯王国的割据势力,打击地方豪强,创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名存实亡。

(2)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与主导地位,借亦巩固中央集权。

(3)经济上,采纳孔仅、东郭咸阳主张,将冶铁,煮盐收归官营,以充实国家经济实力;采纳桑弘羊主张,于京师設平准官,各地均設输官,由政府直接经营运输和贸易,以平抑物价;又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大量移民到边境屯田。

(4)外交上,他高瞻远瞩,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在位期间曾两次派张骞等出使西域,往大月氏、乌孙、安息等,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开辟了享誉中外、促进当时中国与周边各国经济发展的“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5)在军事上,他深谋远虑,敢与争锋,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连续发动大规模的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胸怀大志,开疆拓土,元鼎六年(前111)消灭了南越割据势力,统一今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以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的联系。

三、历史评价

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将汉朝推向全盛时期。

他才华横溢,能诗善赋,招揽四方文士,建立乐府,使‘汉赋’这一文学形式迅速发展到高峰。

但其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在其统治后期,徭役兵役不断增加,人民负担加重,至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于天汉二年(前99),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均有农民起义,引发统治危机。

晚年汉武帝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自己一生过失下“罪己诏”进行反省,表明悔意。他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能进行‘’自我批评‘’的君主。

以上多是史上评价,我以为除时势造英雄,亦英雄造时势, 武帝一代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与其个人天才素质不无关系。

汉武帝聪明睿智、才华盖世、深谋远虑、霸气侧漏、舍我其谁,有气吞山河之志,经天纬地之才,敢为天下先,可与千古一帝秦始皇媲美!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连主席都称赞‘’秦皇汉武‘’。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奠定了汉王朝鼎盛局面,开辟了辽阔的疆域,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

如何看待汉武帝?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受万世敬仰。

如何看待汉武帝?

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史记》和《汉书》中都对他给予很高的评价。毛泽东也指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历史上的明君圣主。他执政时期,西汉进入空前繁荣时期。

【在政治上】建立内朝,由皇帝身边的低级官吏和侍从组成决策机构,给予侍从、给事中、中常侍等头衔,参与处理国家大事,成为皇帝的御用秘书班子,在宫中办公,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而宰相等三公则变为外朝,成为执行机构,这样就限制了宰相权力,强化了皇权。

实行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部州,每州设一刺史,代表中央检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这样就削弱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建立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了封建统治机构。

实行推恩令,诸侯之地除嫡长子继承外,其他诸子均可得到封地,这样就使诸侯的封地越来越小,更加无力对抗中央。

【经济上】统一币制,把铸币大权由地方收归中央,铸造五株钱,全国通用,废止一切旧币。

实行盐铁官办,汉武帝把盐铁收归国家经营,设立盐铁丞统一管理。

实行均输、平准法,加强工商管理,调节物价。

征收商人的财产税,严厉打击商人偷税漏税,这些措施,增加了国家税收,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

【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孟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加强了对人民思想的控制。

【军事上】反击匈奴,提拔重用卫青、霍去病为帅,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在漠北一战中消灭了匈奴主力,彻底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但是,汉武帝晚年,阶级矛盾激化,统治发生危机。他及时改弦更张,下罪己诏,调整政策,缓和了阶级矛盾,避免了重蹈秦始皇的覆辙。

汉武帝毕竟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有残酷的一面,任用酷吏,制造巫蛊之祸,镇压百姓等,但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他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封建政治家。认同的请加关注互粉交流,谢谢

如何看待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是继汉高祖刘邦后又一位对汉朝作出巨大贡献的君主。他在帝位执政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得到了巩固。他将儒学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使得在汉朝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儒学为中的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而在他的授意下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也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十六岁的刘彻即位。

前140年用赵绾、王臧开始建元新政。

前139年由于侵犯了宗室利益,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新政挫败,刘彻开始韬光养晦。

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前137年扩修上林苑。

前135年窦太后病死,二十二岁的刘彻正式执政。

前133年六月,马邑之围未能伏击匈奴而失利;开始与匈奴大规模交战。

前130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龙城,取得了自汉朝开国以来对匈战役的首次胜利,从此,进入对匈战争的转折点。

前128年卫子夫生汉武帝长子刘据;三月,封卫子夫为皇后;武帝时年二十九岁。

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不久正式实行,同年,卫青收复河朔之地,驱走白羊、楼烦王,筑朔方城,从此彻底解决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卫青受封长平侯。

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

前124年车骑将军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得右贤稗王十余人,畜数千百万,天子于军中拜其为大将军,诸军皆从大将军号令。

前123年霍去病始战,封冠军侯。

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如今的河西走廊,打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

前119年春夏之际,大将军卫青大战匈奴于漠北,伊稚斜单于逃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东路军大败左贤王,封狼居胥山,左贤王败逃而去,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从此漠南无王庭。

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薨。

前113年得宝鼎于汾水上。

前110年泰山封禅,始有年号元封。

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薨。

前104年改正朔,易太初历,以正月为首,原以十月为首。

前99年秋,李陵出兵战败于浚稽山而投降,汉武帝腐司马迁。次年,汉武帝因误信匈奴俘虏,认为李陵为匈奴练兵防备汉军,遂族李陵母弟妻子。陇西士夫皆以李氏为耻。

刘彻在帝位执政时期不仅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上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在政治军事上面开辟了崭新的方向。我们从刘彻从政的经历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十分颇有建树的帝王,在政权上采取了非常坚定果断的决策,成功地巩固了中央管理政权,成为了历代帝王为之效仿的对象。在国家政务军事方面,成功的抗击匈奴,保卫汉朝边境的安危。汉武帝刘彻,一代雄才大略,善于改革创新,勤于开疆拓土,将西汉王朝发展到最繁盛的顶峰时代。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杰出的伟大帝王之一,他在古今历史上也享有极高的美誉。刘彻的一生,励精图治,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他让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帝王,他的威名流传于千古万世。

站在女性的观点追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种历史解读情怀。

每天和你分享有价值的历史观点!请你留步给予关注,点赞,点评,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动力!爱你们……

如何看待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军事家。

刘彻十六岁登基,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的伟绩,对西汉王朝的发展乃至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深远。

在政治上,推行前朝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以法制来推动诸侯,迫使诸侯自我缩减封地。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铸钱等集权于中央。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中华56个民族统一。我们现在说“汉语”,都基于共同的汉文化信仰。

汉武帝大力攘夷拓土、国威远扬,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是汉帝国的极盛时期,奠定了中华的疆域版图。(雄伟壮观)。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为六年。

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

汉武帝一生也犯了不少错事,但到晚年能知错道歉!是封建王朝帝君第一人!

领袖对其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