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李鸿章本来就充满争议,而且负面评价很多,但这些负面评价说的也都是事实,他本来就很不堪。
这些负面评价最多的是说他卖国,他也确实签了很多不平等条约。
给他洗白的人说他卖国是身不由己,只是替罪羊,只是奉命行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对比中,得出结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另外有一个人,没有争议,绝大部分都是正面评价,他就是左宗棠!
为什么同样是洋务派领袖,同样是晚清中兴名臣,同样跟洋人打交道,左宗棠在历史书上是正面评价,而李鸿章是负面的。
首先从军事角度来说,李鸿章是个对外软弱的人,收复新疆时,他主张和谈,放弃新疆,中法战争时,他主张求和,甲午战争时,他也主张求和。
有人说,李鸿章是因为觉得清朝武器装备不如列强,实力不行,才求和!而收复新疆之战,中法战争证明了,实力不如人,装备不如人,照样能打败列强,战争的根本因素是人。
中法战争明明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因为高层一心求和,以至于不败而败,在军事胜利的前提下,还签了不平等条约。
而左宗棠的所作所为,证明了李鸿章是极其错误的!
先是带兵收复新疆,打败阿古柏和沙俄,中法战争时,左宗棠奉旨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挽救战局。他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
左宗棠在世时,列强都惧怕他,当时的清朝软弱无能,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怕洋人,唯独只有他,不仅不怕洋人,还让洋人感到畏惧。
有一次在租界内,洋人竖着一块牌子,写道“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左宗棠听闻后,换上官服,坐上八抬大轿,大摇大摆地在里面巡视,洋人见状,大气不敢出,连忙撤掉牌子,然后派巡警为他开道。
他死后,洋人都在庆祝,庆祝他们唯一惧怕的人终于不在了,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了。
同样的环境下,同样是武器装备不如人,同样是国力不如人,同样是对列强作战,左宗棠每次都打赢,李鸿章每次都是主张求和,求和不成又不得不打,还打输了。
左宗棠为官清廉,李鸿章贪污腐败,左宗棠为民造福,兴修水利,治理水患,让百姓学习技术以获得收入,李鸿章为一己私利置百姓于不顾。
总的来说,李鸿章就是一个自私自利,对外软弱无能的人,产生卖国行为是必然的,历史对他的负面评价,丝毫没有冤枉他!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你当这是说着玩的?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李鸿章本就是如此不堪!
身为一国重臣,在卖国条约上签字,然后说这亊与他沒关系。这样的卖国者说辞绝对不会也不能被认可!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教科书写的已经够客气的了。要是有人穿越回李鸿章治下百姓,才知道什么叫人间地狱。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历史课本是有重要的宣教意义的,主要是教育下一代铭记屈辱历史,也在告诫世人不可辱没民族尊严不可做伤害民族的事情。所以历史教科书不会以专业角度去分析,更多的是史实的陈述和观点性的基本评判。在这一点上,李鸿章签订条约毋庸置疑,该被这个骂名理所应当。
历史教科书传达的是基本是非价值观及其评判态度。这是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的基本要义,对于历史教科书不可以全面的史学研究角度去评价它,它是面向学生的普及性通识性读本。普及教育与专业研究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为什么历史课本中的李鸿章被写得如此不堪?
左宗棠说,十个法国也没有也没有一个李鸿章坏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