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这个提问说的不准确,即使汉朝也没有彻底征服西域和漠北,中国历史上彻底征服这两个地方是在清朝。

汉朝虽然一度控制了西域,设置了专门的行政机构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但是汉朝灭亡后,春风吹又生,人家又兴风作浪了。

同样,对于漠北,汉朝只是彻底打垮了匈奴,但是从来没有彻底控制过漠北,匈奴迁移之后,草原上其他被匈奴压制的民族又兴起,以至于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面临军事威胁。

五代十国有五胡乱华,唐朝有突厥为患,宋朝有西夏、契丹、金为患,明朝有蒙古、鞑靼为患。

从秦朝到明朝,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是没有哪个王朝彻底控制过的,只有西域从明朝开始才有大规模控制,但也不是全境控制。

这些问题的彻底解决,是在清朝的时候,清朝先是征服蒙古,后面又干掉葛尔丹。

并且,清朝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方式上采用了跟历朝历代完全不一样的方式。

以往,中原控制西域以及北方,都是通过让对方首领臣服的方式,而他们首领的兵权是有的,并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

而他们的首领依然可以招兵买马,随时作乱,所谓控制仅仅是表面上的臣服而已。

哪天收成不好了,他们马上就组织人马来中原抢劫。

清朝对边疆的控制

清朝先后征服蒙古、新疆、西藏这些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最持久的一场战争是打准噶尔一直打到乾隆时期,才算彻底控制新疆。

清朝对这些地区采取的措施是,由朝廷派遣专门的官员去管理这些地区,同时绝对不允许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拥有兵权。

比如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朝廷的官员有掌控当地的实权,而当地的传统首领仅仅只是首领而已,是不允许有军队的。

历朝历代,都是让对方首领臣服称臣即可,并没有参与当地治理,也没有剥夺当地首领兵权,所以经常有反叛。

而清朝把这些能产生叛乱的因素全部都消灭干净了。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汉唐以前,无论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是隋文帝和唐太宗,这些帝王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开疆拓土,所向披靡,让人感到这些朝代一直在痛快淋漓地追打着外族势力。但自宋朝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沦为被周边少数民族军队吊打的局面,分析原因:

主要是中国从宋朝开始,封建统治阶级在治国理念上存在着消极思想,他们缺乏一个帝王应有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没有了汉唐以前帝王的雄心壮志和开拓进取精神,在事关民族安危和兴衰成败问题上,以维护自家江山社稷为重,制定和出台了旨在消极保平安的治国策略,导致中国历史从宋朝开始就逐渐走向了衰落。

赵匡胤害怕武将坐大夺权,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的闹剧,并对宋朝的军事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直接阉割了中华民族汉唐以前的尚武精神。

明朝刚开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后来却难逃鼠目寸光,封建统治阶级不愿意退出历史的政治舞台,在世界面临资本主义大变局之际,错误的实行了禁海政策,让中国失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直接为后来中国落后挨打埋下了伏笔。

大思想才有大格局。封建统治阶级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对付内部民众人造反上,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汉唐以后的汉族王朝还有什么力量去征服西域机漠北?象宋朝一样只有被北方少数民族军队吊打的份儿。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尚武精神彻底丧失,民族精神萎靡。科举取士统治阶层缺乏实际能力的考核。不重视军功的奖励,唐朝无军功不封侯,不封侯不得拜相。思想文化严重束缚人性,社会缺乏活力。以前的士大夫文武并重,唐以后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此种情况,华夏汉族如何强大?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历史运动是有节奏的。春秋以后,七百年左右一个运动周期,三百五十年左右裂变,三百五十年左右聚变。汉朝是古典时代的聚变。唐朝是中古时代的聚变。五代到明亡是近代文明因素初步萌生、发展的时代,则两宋不能统一是情理之中,因为,两宋处于裂变时期,元明处于聚变时期,那么,要说明的就只是明朝是不是征服了西域和漠北。

明朝是否征服了西域和漠北呢?西域相当于今新疆这一块,当时大部分在亦力把里政权统治之下,如果一定论武力征服,那么,明朝没有征服亦力把里。但是,在政治上亦力把里是臣服明朝的。至于漠北,在永乐时五次北征,明朝把蒙古人打得跑没影了,偏西的瓦剌则接受了明朝册封,但是,明朝撤回来,蒙古人又回来了。这一段历史应该说基本征服了。永乐之后,明朝感到国力消耗比较大,就在军事上收缩,与北方蒙古人瓦剌、鞑靼形成时而和平相处,时而武力争斗的状态,后来,鞑靼俺答汗也接受了明朝册封。这样,依当时中华文明秩序,瓦剌、鞑靼就是明朝的藩属,算明朝版图。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必要,以前控制这个地方是为了路上丝绸之路,宋朝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造船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成本更小,已经完全取代了路上丝绸之路的作用了!

汉唐以后,汉族王朝都无力征服西域和漠北,为什么?

都在家复习功课了,没工夫出去打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