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先说说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手里的规和矩吧,这个其实跟中华文化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而且这个东西跟大禹治水有着很深的渊源,具体的渊源,我们后文再说。
规和矩的含义我们现在流传的一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比喻,人们的行为和做事要有规则和制度的约束。而这个规和矩在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两种测量工具:规和矩,规可以画圆,矩尺可以画方形,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圆规、直尺。
在古代的文献中,也有相关记载,比如在天文和数学的巨作《周脾算经》中引用商高之言: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这其实跟古代天圆地方的思想是一致的。
汉代的《淮南子》中也说到:天地之大,可以矩表识也,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这段表述,其实是在说明规和矩的用途,也就是用来测量天文地理的工具。
而女娲和伏羲皆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这个规和距在他们俩手里,就是用来测量天地与日月星辰的工具,女娲炼石补天,伏羲创八卦、教会人们捕猎、结网。
这些事迹其实反映了一种思想:人是可以通过掌握自然规律,来服务人类的,天漏了,要修补好,需要用到工具去测量,八卦图是根据日月星辰、天地变化推演的,教会人们结网、打猎、结绳记事等等,很多是需要用到测量工具的。
规和距与大禹治水的关系他们就是使用了这些工具来改造大自然的,然后这事儿就跟大禹治水产生联系了,相传女娲与伏羲手里的这两样工具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派上了用场。
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之前,其实最开始是由大禹的父亲“鲧”来治理的,那时候洪水肆掠,众部落首领一致推选鲧来治水,但是他治水的方法不对,采用的是筑堤堵水的方法,但是洪水甚大,看看昔日黄河大水、长江大水就知道了,筑堤堵水的方法是难有成效的,最终肯定是治不好水患的。
后来大禹继承了他父亲未完成的治水大业,他采用的方法和鲧完全不同,他采用的是疏导法,采用疏通水道的方式将洪水引入大海。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在黄泛区进行了大量的测量工作,走到哪里就测量到哪里,因此还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在他的奋战下,终于治好了洪水。
我们现在说的中国九州之地,其实就是大禹那时候治水,到处测量,走遍了大江南北,才将中华大地分为九州,具体哪九州就不说了,可自行查询。
至今流传下来,关于大禹治水的一些图片中,可以发现,大禹治水的时候手里会拿着一个开叉的工具,其实就是最早的规。
最早用来测量天地的尺寸、大小的工具为矩尺和圭表。大禹治水时,期初观察水情,搜集数据,测量距离用的工具为规、矩,后来治理水患,疏导挖掘用的工具是耜。
《庄子·天下》记载:“禹亲自操耜。”所谓“耜”是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一种锹形农具,主要用来挖土翻地,有石制和木制,木耜在金沙遗址有发现。大禹是当时官方任命的治水大臣,称为“司工”,这个司工就是我们现在水利部的部长这样。
从古代文献对大禹治水的描述来看,大禹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土木工程”专业的行家,相当于现在的工程院院士。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禹再厉害,如果没有手里的规、矩两件法宝,恐怕全靠赤手空拳来治水也是天方夜谭。画方圆的工具都是由“矩”演化而来的,所谓“矩”,是由长短两尺垂直组成的方尺,现代木工还在使用。
规和距的两层文化含义《周脾算经》叙述了周公与商高的一段对话如下,“周公问商高:‘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商高说:‘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
意思是把矩放平,可以测定水平和铅直方向;把矩反过来倒置,可以测量深度;把矩卧于地面,可以测定水平距离;将矩环绕一周,可以得到圆形;将两矩合起来,可以得到长方形。
孟子也说:“离娄之明,公输子(鲁班)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意思是即使离娄的眼力再好,鲁班再心灵手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正确地画出圆形或方形。
在人类生活中,人们借助规、矩这两样工具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这是人文的范畴。单从用途来讲,这是“形而下”的器;
它表达的是一种人类通过掌握自然规律、利用合理的工具改造自然,为人服务的一种人定胜天的文化,这也是中国的大禹治水和西方诺亚方舟的本质区别。这也是中华文化中自立自强,人定胜天的民族文化产生的根源。
另一方面,在《易经》中,有两个神秘的符号:X、Λ。我们都知道,伏羲创造了八卦,而《易经》和八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们从象形字角度来解释这两个符号的含义,是不是跟规和距这两种工具极为相似?可以看出,这两样工具的产生是源于早期的圣贤对天地自然的观察,把天、地之象简化为两个符号,上升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人在天、地之间,称为“形而中”。器和道的联通只有通过“形而中”的人来自由转换,而连接天地的人必须是那些“心灵手巧”的人才能做到。“心灵手巧”的人就是工匠,《说文》言:“匠,木工也。”匠字由匚和斤组成。匠为会意,从匚,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
工匠的工,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精巧器具。而巫在甲骨文的象形为(工,巧具)(又,抓、持),表示祭祀时手持巧具,祝祷降神。有的甲骨文(工,巧具)(巧具),表示多重巧具组合使用,强调极为智巧。
巫的造字本义:远古部落中智慧灵巧的通神者,以神秘法器,沟通天地,祝祷降神。从对甲骨文“巫”字的解读中不难发现,巫是古代极其智慧的一个群体,而古代匠人也是“心灵手巧”的一群人。
“巫”手里沟通天地的神秘法器,从象形来看形似工匠们所使用的两把工具—“规”和“矩”的结合体。 规用来划圆,矩用来划方,巫师用手里的法器(规矩)“通天达地”,匠人们用手里的“规矩”创造人世间更美好的未来,从这层意义讲,最早的工匠们就是巫。
最后,提问中,关于这个共济会的标志以及它的含义,我去看了一下,百度百科的解释很清楚了,但是太长了,这里就不去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查看一下,很容易就能和女娲伏羲手里的规和距区分开来的。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过一幅伏羲女娲图,是唐代的。阿斯塔那在唐代是高昌国。在高昌国的遗址发现的这种伏羲女娲图有好几十幅,用途一般都是随葬。这些伏羲女娲图画在麻布或者绢上,用木钉钉在墓室的顶部,画面向下对着死者的脸。
画上伏羲在右,女娲在左,下半身交缠,周围画着满天星辰。女娲右手拿圆规,左手拿四支算筹,是做古代做数学计算的工具,左手搭在伏羲肩上。伏羲左手执矩,是一种直角尺,也叫曲尺、角尺,右手拿着一个木匠弹墨线的墨斗,右手搭在女娲肩上。
这幅画里包含的含义以及引起的推测很多。比如说伏羲、女娲身体交缠表示交媾,圆规和矩表示规矩以及天圆地方,是原始的宇庙观。还有说这幅图表示阴阳相合,是人性的体现,表示繁衍子嗣,整幅画表示了天人合一等等。
伏羲女娲图在古代的不同时期都有,画面内容也往往有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伏羲女娲图出现在墓室中,应该和生死往复,人类繁衍,希望死者升仙有关。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我们知道有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出自《孟子》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矩本义就是圆规和矩尺,现在引申为一定的规章制度。
在汉画像石中,伏羲女娲是个常见主题。比如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的伏羲图,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尾巴缠在一起,伏羲拿着矩尺,女娲拿着圆规。旁边还刻着一行字:“伏戏仓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这和传世文献对伏羲记载也吻合,《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可见,伏羲一直被视为人文始祖。
那么这个女性如何认定是女娲呢?女娲有补天造人的传说,都是汉代的,看似和伏羲没有关系。《说文解字·女部》:“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但实际上早在战国,伏羲和女娲就作为开辟始祖出现过。楚帛书记载远古原来没有时间概念,而雹䖒和女填生了四时神,从此有了一天四时之分。这个女填明显就是女娲,可见两人作为始祖配偶神的说法,很早就出现了。
所以说,汉画像石的伏羲女娲拿着规矩,不是表示别的,正说明他们是文明之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可以画圆,矩可以画方,天圆地方,规矩发明了万事万物。在他们之前,人类社会是混沌的;他们之后,人类历史才进入了文明时代。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我国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有许多。
最早发現是在1963年考古时,新疆阿斯坦纳地区的唐代绢本彩绘中。此绢本真品,現转存于故宫博物院。之后,先后在四川,山东多地的《汉代古墓》中屡屡发掘出。多在夫妻合藏的古墓中出现。各地的伏羲女娲图,尺寸不等,但汉代多为黑白两色。联合国的宣传杂志上,曾经做为封面刊出过,就是一幅汉代黑白色的伏羲女娲图。自唐代开始有了唐三彩后,伏羲女娲图开始采用绢本彩色。河北承德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小布拉达宫》,始建于清代,是西藏的《布拉达宫的缩小版本》。在其右方出宫处附近,也有类似的伏羲女娲交媾图。1990年前后,我曾亲眼看到过实物。而且特意请讲解员介绍过相关知识。
伏羲手中所执叫《矩》,相当于現在木匠手中常用的《曲尺》。但此《矩》,是伏羲用来《丈量土地》之用。因为《丈》量是男人中有权的人,才能这种权力,所以从那时起,出現把《丈》量士地的人,开始叫做《丈人》,后又改成为《丈夫》。这也是丈夫一词的来历。
女娲手中所执叫《规》,相当于現在绘图使用的《圆規》。但此《規》,並非用来绘图之用。
伏羲和女娲蛇身交媾,代表人世间,传说中的兄妹,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儿女。各自一执《規》和《矩》,又代表了在华夏,伏羲和女娲是《管天管地》守护神,是担負着掌管乾坤的天地之责。
最后我要特别要强调和指出的是:
《伏羲》和《女娲》都是相传7800年前的传说。那时尚未发明和使用《圓规》和《曲尺》。因为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現,比汉代更早的伏羲女娲图。只有到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才有了規范的直尺。著名古辑《淮南孑》中对《矩》和《規》有解释。但那也是西汉的事情。不可错误地认为远古时期(7800年前)就有了园規,曲尺等物。
简单的说,就是西汉时,有黑白刻画伏羲女娲图。:到了唐代,用彩色画古代的人。图中伏羲和女娲手里拿的《矩》和《規》,是西汉人增加上去的。而7800年前,关于伏羲女娲传说,那时还没有《规》和《矩》。
提到共济会的《巧合问题》。共济会出現在18世纪。而唐代伏羲女娲图,出現在公元600多年前后。也就是说,共济会比唐代伏羲女娲图,晚了千年之久。只能理解为,西方国家《窃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扰乱視听,《偷天换日》,以达到某种文化侵略的卑劣作为。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我国出土的伏羲女娲图有很多,但最出名就是1965年新疆阿斯塔的《伏羲女娲图》。
图中,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两位创世之神伏羲和女娲分持规矩、上身相拥、蛇尾相交,周围则是墨线勾绘日月星辰。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幅图出现在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中,与之类似的作品还有二三十幅之多。
专家鉴定,这些图的绢本设色时间为七八世纪左右,当时正值我国的唐朝,而阿斯塔那古墓群又是高昌城的居民公共墓地,这不禁让人想到唐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
事实上,除了新疆阿斯塔那地区之外,在四川、山东等地的汉代古墓中也出土了很多的伏羲女娲图。这些图大同小异,几乎都是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缠绕图像,他们手里都分别拿着圆规和曲尺这两样东西。
这里面可供解读的东西就比较多了。
首先,人首蛇身缠绕,有阴阳相合之意。我们知道,蛇类在交配时会相互缠绕,呈现双螺旋的形状。
在神话传说中,伏羲与女娲是兄妹关系,后来成婚繁衍人类。这就给人很多的联想。高昌的夫妻合葬墓中出现伏羲女娲图,会不会象征夫妻和睦,不再分离?仔细想想,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当然,也有人说,人类的DNA也是双螺旋结构的,伏羲女娲图是不是在预示着什么?是不是在揭示生命的本源?其实,如果这样说,那就有强加解释的嫌疑了。
其次,便是对伏羲和女娲手中的圆规和曲尺的解读了。这两样东西代表什么呢?
有人想到共济会和古印度的坦陀罗教,说共济会与伏羲女娲的传说有关联。共济会的纹章中也有圆规和曲尺的元素。不过,有人认为,共济会的纹章起源受到古印度坦陀罗教的影响。
坦陀罗教存在于公元5~9世纪,有4个世纪的时间可以影响高昌,然后再由高昌传入欧洲,进而对现代共济会的纹章产生了影响。
如果真是这样,那伏羲女娲和共济会就更没有关系了。要知道,我国汉代的伏羲女娲图中就有圆规和曲尺,这个时间比坦陀罗教还要早呢?
其实,规和矩,也就是圆规和曲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早。司马迁在《史记》里提到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这说明规和矩应该有4000 多年的历史了。如果再算上考古,规和矩的历史还应该提前。
规和矩都是丈量用的。具体来说,规一般是女人拿的,是用来研究天象的,我国古代中国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娲历”;矩是丈量土地用的,我们现在称男人为丈夫也多和这有关。
不过,这也不是定式。《墨子·天志上》有载“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古人用规矩画出方圆,天为圆地为方,这象征着人类的宇宙观。当然,规矩也比喻标准,进而引申为天意与法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谁拿规、谁拿矩并没有定式。新疆出土的画像一般是女娲持规、伏羲持矩,而汉代的画像砖中则是女娲持矩、伏羲持规。
我国出土的一些伏羲女娲图中,两人的手中各拿着曲尺和圆规,这有什么寓意?
传说伏羲和女娲是继盘古之后的上古大神,但是女娲的神力远远大于伏羲,所以女娲才手持圆规,而伏羲只能手持衡量尺度的角尺。说道女娲伏羲又不得不提到盘古大神,天地混沌,盘古大梦初醒,眼前混沌不堪,瞬间化自己的身体为万物。
盘古“肢解”身体:把身体四肢、肌肉、血液、筋脉、眼睛、牙齿和骨头、毛发分别化为了一下万物,从此天亮地明,山清水秀。
四肢:化作四座大山,分开天地,
肌肉:化成了土地,
血液:化成了百川,
筋脉:化成了崎岖的山路,
牙齿和骨头:化成了地下的矿物质岩石等等,
毛发:化成了飞禽走兽,
口气:化成了天上的云彩,
声音的回声:化成了雷电,
以上这些是盘古为女娲铺下了造人和补天的伏笔。
女娲手持圆规的行为举止的内在说天是在盘古之后天地孕育的上古女神,天生一副佑人的心肠,她因为一个人太孤单,于是用地上的泥土捏造了人,且赋予其生命和劳作能力,自力更生。
但是天地运作变幻无穷,终有一日,天漏地陷,于是出现了女娲补天的美丽故事。
据说此次天漏大洞是泥人作恶的恶果,于是女娲用圆规设定的人间的“人规”,人间又上升了一个文明。
伏羲手持角尺的外在说传说伏羲与女娲是兄妹,仅仅靠女娲是无法维持人间的和平与正义的,伏羲把角尺的尺度理论灌输给到了人间,让人们做人做事有规有矩的同时,也要创新且注意文明和劳作的尺度。
综合以上说法,女娲手中的圆规是掌控人间的行为举止,外在的规矩,而伏羲手中的角尺则是掌控人间人的思想界限的坐标。
据说伏羲和女娲又有了变异和融合。
以上说法纯属神话传说,但是也不得不说很是美丽和玄妙。
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我追溯历史传奇,感谢你的阅读。
期待您的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