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在印度佛教神话里,阎罗王是冥界之主,手下掌管着阴间的判官和一切鬼将,地下的事情全都是他说了算。

在道教神话体系中,起先是没有阎罗王这个概念的,既然玉皇大帝统领三界,那么地底下的冥界自然也有他掌管。可是印度教传入我国之后,道教发现了自身体系的漏洞。天庭有玉帝、凡间有人皇,可唯独冥界没有正式的领袖人物,这从理论上说不通啊,于是道教吸取了一部分佛教因素,将阎罗王供奉为冥界的主宰神。

印度佛教神话。

印度佛教一直坚信,在遥远的古印度大陆上,存在着一个实力强大的毗沙国,他们的国王带领将士们四处南征北战,打下了辽阔的疆土。能够屡战屡胜自然是天选之子,毗沙国国王一度成为印度人民心中的神。

实力再强的战神也有马失前蹄的一天,随着毗沙国疆域的不断扩张,最终和远方的另一强国维陀国接壤了,在这两个强国的战争中,毗沙国国王被斩于马下,在临终前他留下遗言:既然在人间不能做最强的君主,那死后希望能成为地狱的主宰。

也许是上天被他不言败的心折服,毗沙国王死后成为冥界的主宰,手下的18名将军分别治理十八层地狱。

道教神话体系。

在道教神话里,阎罗王的权力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地狱再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十个。

按顺序来看他们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相传在混沌之初,地狱是神仙的禁地,这里充斥着各种亡灵冤魂,怨气极大,就算是大罗金仙进入这里都难以全身而退。东极青华大帝为了建立地狱秩序,率领门下弟子收服了各处妖魂,自己幻化为十殿阎罗分局各地,来维持地狱的秩序。

也就是说虽然道教阎罗王有十位,但其实是由一人所化,所以“阎罗王”变成了十殿阎罗的统称。

民间传说。

继佛教和道教对阎罗王定义之后,民间也挑选出了他们心目中的四位阎罗王,他们分别是包拯、寇准、韩擒虎、范仲淹。

包拯为官刚正不阿,三把铡刀上斩皇亲国戚、下斩恶霸刁民,他在老百姓心中就是正义的化身,所以让他死后出任地狱阎王是最合适不过的。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忠臣,劝宋太宗立储也好、产颤渊城下威慑辽兵也好,都是他忠贞的体现。可是这样一位忠臣却被逐出京城,最终死在了被贬的路上。

范仲淹一生都在履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操,可是他也因为政党之争被调离京城,一生仕途坎坷。

韩擒虎是四人中唯一的武将,跟随杨坚南征北战,结束了五代十国的裂土纷争,被隋文帝尊封为上柱国、大将军,这样一位悍将掌管地狱,料想那些小鬼也不敢造次。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阎王爷一共有十位,分掌十殿地狱,称为“十殿阎罗”,十殿中除了第一殿的秦广王和最后一殿的转轮王外,其余八位都有各自的刑罚部门,管理着各种在阳间犯了不同罪行的犯魂。

据各神话记载,一般人死之后,其灵魂会先到秦广王处,其设有“孽镜台”,灵魂照了之后就会显示出生前的功过恶福出来,如果是善多恶少,或是善恶平均者,则直接送往第十殿转轮王处,依旧轮回投胎转世。

而如果恶多于善的话,则按照生前罪恶的不同,发往不同的阎罗殿。

第二殿楚江王,主持剥衣亭寒冰地狱,在人间有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则入此狱。

第三殿宋帝王,主持黑绳大地狱,在人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入此狱。

第四殿五官王,主持合大地狱,在人间抗缴租税、交易欺诈者入此狱。

第五殿阎罗王,主持叫唤大地狱,前四殿期满后入此狱,在“望乡台”查看原先在世上的情况,有罪者勾心斩首,无罪者再推入其他地狱审核。

第六殿卞城王,主持大叫唤地狱,在人间忤逆不孝者入此狱。

第七殿泰山王,主持热恼地狱,在人间取人骸骨做药,离散亲人者入此狱。

第八殿都市王,主持大热大恼地狱,在人间对父母不孝,让亲属伤心烦恼者入此狱,受罚后转入第十殿,发入畜生道。

第九殿平等王,主持铁网阿鼻地狱,在人间杀人放火以及刽子手一类者入此狱,受罚后再入第十殿。

可以看出,阎王并不只有专属的一位,而是十位,各司其职,在十殿之中,除了秦广王和转轮王外,其余八殿阎王各自执掌受罚地狱,其中第五殿阎罗王是居中再做一次审核的,以免有错判误判的情况发生,而阎罗王的前身,就是我们都熟知的包拯包龙图了。

包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对大官、皇帝也时刻秉持着法不容情的规矩,铁面无私,深受百姓爱戴,人称“包青天”,所以在其死后,天界特意将其编入阎罗十殿之中,本来以包拯的身份,最早是执掌第一殿的,可是由于包拯心系人间,经常还阳去人世断案,可地狱不能没有老大主持,只能将包拯降职去第五殿了。

不过这也给了包拯继续为民请命的机会,且因为包拯的正直,不徇私,所以在他的管理地狱里,有着和第一殿“孽镜台”功能差不多的“望乡台”,除非由包拯确定有罪者,才会继续在叫唤大地狱以及以下四殿继续受罚,无罪者则要发回重审。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我不知道神话里阎王爷有几个,我说我见过一位,肯定又有人喷我了。那我就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吧!我生大宝的时候大出血,医生抢救当时我已经昏迷了。虽然不知道现实中是什么状况,但是我清楚的记得,我被丢在一个像古代县衙的大堂上。我就浑身无力的趴在地上。我清楚的看到两旁拿着堂棍站着的衙役。大堂上坐着一个当官的,两旁也站的护卫,穿的都是古代的衣服,就和咱们看的某部电视剧一模一样。至于是哪位当官的我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当时公堂上的大人问我姓甚名谁。我还没回答,就看见一个记录的小吏慌慌张张的跑来给大人低声说了几句话。然后这位官大人说:带错了不是她。让她回去吧![衰]后来我就不知道了,醒来的时候就看见我妈和老公了。医生说太危险了,还好抢救过来了。。到现在我给我妈说这事,我妈都不信。不过给谁说肯定没人信,但这确实是我真真切切经历过的。所以我现在把这看的很淡。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俗话说“阎王出告示——鬼话连篇”,今天我们细说阎罗王,虽言鬼事,但求合理!

阎王是个外国人

佛教是外来宗教,随佛教一同进入中国的诸佛、诸罗汉、诸菩萨自然都是外国人,至少原型是外国人,阎王也不例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南北朝时遍及全国,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隋唐盛极一时,恢宏的龙门石窟便是佛教兴盛的例证之一。

在印度神话和佛教体系中,阎王原是毗沙国的国王,生性好战,绝不服输。在与韦陀生王的战斗中,因兵败而走,后入地狱为王,身边的将士便成为地府的鬼兵鬼将。

说起佛教、佛祖一般都与印度联系在一起。事实上佛祖释迦牟尼是尼泊尔人,作为佛教的发源地,绝大多数印度人如今早就不信佛教而转向印度教了。阎王到底有几个?(判官)阎王到底有几个?这看似不是一个问题,实则是一个大问题!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十个?不好意思,答案都对。

前文说过,阎王是毗沙国的国王,自然就其一位。又传阎王本是兄妹二人,兄主男魂,妹主女魄,此所谓“双阎王”。

到了宋代,佛教及其神祗大都本土化了。“日断阳,夜断阴”的包拯便是阎罗王,另外两位北宋名臣寇准、范仲淹也被民间认做阎罗王,此三阎罗。又传隋初大将韩擒虎死后任阎罗,便是四阎王了。

此外,还有“十殿阎罗”之说,即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阎罗王只是“十殿阎罗”之第五殿殿主。而已

阎罗王本居第一殿,因经常将屈死冤死之人放还阳间昭雪而被贬居第五殿。看来在地府违背原则,即便是做好事也是有风险的,这个阎罗王是不是和包拯很相似?

谁是地府一把手?(丰都鬼城)

天宫有玉帝,西天有佛祖,这是毫无争议的。但地府确实是个例外,老大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能够担纲地府第一大佬的有三位,一是十殿阎罗,一是地藏王菩萨,一是酆都大帝。

十殿阎罗特别是阎罗王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地府神祗,理应是地府之主。不过排名第一的秦广王名气不大,名气最大的阎罗王又只排名第五。更何况“天无二日,人无二主”,十王共主地府,显然不合情理。

第二个出场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与观音、普贤、文殊共称四大菩萨。地藏王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一心在地府超度孤魂恶鬼。就其功业而言,早已是佛的存在,但地藏王的这份大愿又显然让其永远无法成佛,因为地狱终究难空。

佛祖对地藏王菩萨也是赞许有加,并言自己死后未来佛阿弥陀佛出世之前的这段时间,人间万物生灵之事将由地藏王菩萨来主导。

从这个意义上说,十殿阎罗是地府的行政首长,地藏王菩萨算是地府的精神领袖。

酆都大帝又称“北阴酆都大帝”,在道教体系中为冥界之主,五方鬼帝、十殿阎罗和世间鬼魂都归其统辖,算是正经的地府之主。

不要小看城隍庙!

国家4A景区,位于重庆的丰都鬼城,去过的人想必不多,但遍布各地的城隍庙却尽人皆知,参观旅游毫无门槛。

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既是一方守护神,也是地府在各地的派出机构,主司一方阴司之事,正所谓“阳间有市长,阴间有城隍”。

城隍神崇拜由来已久,其原型便是周代的水庸神。水墉即农田间的沟渠,水墉神即保护农田的沟渠神。

水墉后来延伸成为护城河,古代在筑城时,既有城墙也有护城壕,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后来城隍便指城池,城隍神成为一方守护神。

城隍神的第一个人格化神便是楚汉之争时,在荥阳之战中假扮刘邦被项羽抓住而使刘邦得以逃脱的纪信。

比起高高在上的阎王爷,城隍神就亲民多了。遍及大江南北的城隍庙里供奉的城隍神,便是离我们最近的“地府公务员”了。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阎王源于梵语“阎罗天子”,或“阎罗大王”,即:琰魔,琰魔罗!在古印度神话中作为阴间的主宰,是阴间管理层的最高统治者,大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认为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道,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会升入天堂去享福,生前作恶者会被打入地狱受惩罚。

到了唐朝时期,民间又传说天帝册封“阎罗王”。同时把地狱分为十殿,每殿均有其主宰大王(阎王也是其中一位),并各有名号,合称“十殿阎罗”!

那么,这十殿阎罗分别是谁?其主要掌管什么?他们的前世又是谁呢?

——第一殿:秦广王蒋,生于二月初一。主要掌管人间夭寿生死,幽冥吉凶,以及善人寿終正寝的接引超生等。其中功过两半者,送交第十殿去发放人间。男人投胎为女人,女人转世为男人。

如有恶多善少者,则押赴“孽镜台”,令其看清自己在世上的好坏,然后解送到第二殿,发狱受苦。

秦广王蒋的前世是“蒋子文”,蒋歆,三国时广陵(扬州)人。其人虽嗜酒好色,却一直认为自己骨相清奇,死后能够成神。蒋子文后来在平乱中殉职,战死在钟山(紫金山)脚下。

传说蒋子文死后曾多次显灵,比如在淝水之战中大显神通,并多次显圣解救百姓旱灾。因此,吴主孙权将其封为“钟山之神”。南朝皇帝对其亦是频繁封赏,南齐东昏侯时,甚至封其为帝号,南唐追谥庄武帝,有庙碑!

因此,民间传说蒋子文死后成为阴间第一殿阎罗王。

第二殿:楚江王厉,生于三月初一。主要掌管活大地狱,也称“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对于那些在世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打入此狱,及十六小狱受苦。到满期之后解往第三殿,加刑发狱。

楚江王厉的前世,是周厉王姬胡。周厉王在位时实行“专利”,剥削人民百姓,暴虐无情,导致百姓造反,使他受到袭击,逃到彘地(山西霍县东北),后来就死在此地。

因周厉王暴政严苛,民间传说其死后化身为第二殿阎罗王。

第三殿:宋帝王余,生于二月初八。主要掌管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人世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皆打入此狱。承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满期后解往第四殿。

宋帝王余的前世,是唐朝洪州刺史余良,字宁仲。其人性情仁孝,嫉恶如仇。心地纯净,明察秋毫。在任洪州刺史期间,理狱辄活数千人。百姓对其感恩戴德,并传颂成神话。

因此,民间传说余良死后成为第三殿阎罗王。

第四殿:五官王吕,生于二月十八。主要掌管合大地狱,又称“剥剹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阳世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皆打入此狱。并再判十六小狱受苦,满期后解送第五殿。

五官王吕的前世,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姜子牙二十三世孙。其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助他登上王位,是为秦庄襄王。吕不韦成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去世后,又迎立太子嬴政继位,尊其为“仲父”,权倾朝野。

后来受嫪毐叛乱的牵连,被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民间传说其死后成为第四殿阎罗王。

第五殿:阎罗王包,生于正月初八。主要掌管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送到此殿者,皆押赴望乡台,令其见世上本家固罪遭殃各事,并打入此狱。细查所犯之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心,铡其身首。苦受满日后,另发别殿。

阎罗王包的前世,是北宋名臣包拯,字希仁。曾任龙图阁大学士,世称“包龙图”。其人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敢替百姓伸冤报仇,素有“包青天”之名。

民间传说包拯死后本是第一殿阎罗王,但因其可怜屈死之人,屡屡使之还阳,所以降为此殿。

第六殿:卞城王毕,生于三月初八。主要掌管“枉死城”,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世间忤逆不孝者,被小鬼用锯分尸。对北溺便涕泣者,皆打入此狱,查所犯事件,并受到铁锥打,火烧舌之刑罚。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解往第七殿,再查有无别恶。

卞城王毕的前世,是姬昌之子姬高,周朝初期四位圣人之一,天下毕姓的始祖,人称毕公高。曾辅佐周康王,使天下平和安定,四十年不曾动过刑罚。

因此,民间传说其死后化身为第六殿阎罗王。

第七殿:泰山王董,生于三月二十七。主要掌管“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皆打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期后,解送第八殿,收狱查治。另有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皆在此遭受下油锅之刑罚。

泰山王董的前世,是泰山之神。自魏晋以来,民间传说人死以后魂归泰山,所以泰山之神成为阴间之王。

还有一说为“董和”,是东汉末年刘备手下官员,在民间口碑尚好,评价不错。

第八殿:都市王黄,生于四月初一。主要掌管大热大恼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间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皆打入此狱。再交由十六小狱加刑,受尽痛苦后解送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类。

都市王黄的前世,是春申君黄歇,楚考烈王时期的宰相。其人游学、博闻、善辩,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和齐国孟尝君并称“战国四公子”。

第九殿:平等王陆,生于四月初八。主要掌管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并发此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可提出解往第十殿发生六道,即: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罗道,地狱道,和畜生道。

平等王陆的前世,是一名炼气士,本名陆川。在封神榜时被无情刷掉,后在人间苦修十世,最终成为冥界之笫一位大王。

第十殿:转轮王薛,生于四月十七。主要掌管各殿解送到的鬼魂,分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四大部州投生。男女寿夭,富贵贫贱,逐名详细记载,注册。如有作孽极恶者,令其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凡发往投生者,先交付孟婆,灌饮迷汤,使其忘尽前生之事。

转轮王薛的前世,是唐初名将,薛礼,薛仁贵。其人从军数十年,征战数十载,神勇无敌,功勋卓著。至唐高宗时期,封为“平阳郡公”。

民间传说,薛仁贵死后成为第十电阎罗王。

阎王爷到底有几个?前世又是谁?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在回答之前,先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首先,“阎王”这一观念(阎王是管理地狱的神祇),源自于古印度的神话传说。

其次,我国古代原先并没有“阎王”这一观念(这一观念是在佛教传入我国后才形成并流行的)

那么阎王爷到底有几个了?前世又是谁?

这两个问题,我认为有两种答案,一种是民间传说,一种是我国佛教的“十殿阎罗”之说。

民间传说:

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阎王作为阴间的主宰,掌管地狱轮回,原本只有一人,由治事现为五人,其僚左有十八人。

而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掌管阴曹地府的有天齐仁圣大帝北阴酆都大帝

天齐仁圣大帝也就是道教的东岳大帝,其地位最高,掌管大地万物生灵。

而对于东岳大帝的身世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方朔在《神异经》中所说的:

“弥轮仙女夜梦吞二日,觉而有娠,生二子,长曰金蝉氏,次曰金虹氏。金虹氏者,即东岳大帝也。”

这一说法,道教不仅承认,并有载入道经中。

另一种说法是,天齐仁圣大帝是《封神演义》中对黄飞虎的封号,认为他执掌东岳兼掌幽冥十八层地狱、管生死轮回。

而北阴酆都大帝,又称北阴大帝、酆都北阴天子,是地府冥界的最高神灵,统管酆都之下的罗酆六天的六天鬼神。

酆都大帝下属有五方鬼帝和十殿阎罗,而其本相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的幽冥化身。

十殿阎罗之说:

十殿阎罗乃是我国佛教中十个掌管地狱的阎王的总称。因分居地府十殿,故以此为名,又称十殿阎罗王、地府十王。

而根据《地藏十王经》等文献资料来看,“十殿阎罗”的说法始于唐朝末年。

据资料记载,十殿阎罗分别是:

第一殿秦广王【蒋子文】、第二殿楚江王【厉温】、第三殿宋帝王【余懃】、第四殿忤官王【吕岱】、第五殿阎罗王【包拯】、第六殿卞城王【毕元宾】、第七殿泰山王【董和】、第八殿都市王【黄中庸】、第九殿平等王【陆游】、第十殿转轮王【薛礼】。

不过要作说明的是,十殿阎罗中,第一殿秦广王和第十殿转轮王的职司有别于其他八殿阎罗。

其中秦广王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

若有善恶相抵者,送交第十殿转轮王处,由其分善恶定等级,而后再决定往生之事。若恶多善少者,则押赴孽镜台后送往第二殿。

而从第二殿楚江王开始,到第九殿阁平等王其职责多为刑罚。

其中楚江王主管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寒冰地狱。凡是生前有伤人肢体、奸道生杀者即入此狱。

宋帝王主管黑绳大地狱,入此者,为生前有忤逆尊长,教唆兴讼之行为。忤官王主管合大地狱,有生前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则入此地。

阎罗王包拯,主管叫唤大地狱,入此者,先去望乡台观看人间亲属,然后再细问本心,根据恶行大小,再定诛心或是铡首之刑。

卞城王主管大叫唤大地狱和枉死城,生前但有忤逆不孝者均到此处受罚。

泰山王则主管热恼地狱,若生前有离人至戚者又或有诬告、敲诈等恶行者,入此受苦。

都市王主管大热恼大地狱,生前不孝顺父母、使得至亲愁闷烦恼者,掷入此地。平等王主管酆都城铁网阿鼻地狱,生前罪大恶极者到这受罚。

以上就是十殿阎罗的主要职司。至于他们的前世是谁?除了包拯外,其余也无从去考证。

只不过《北梦琐言》记载:“世传云:人之正直,死为冥官。”

也就是说,阎王有可能不固定为某人,这一点通过《隋书》中对韩擒虎“生作上柱国,死为阎罗王”的记载就可以看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